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大明-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暗,潮湿的牢房,只有头顶的光亮,以及四周的火把,在这些亮光之中,那牢房里,一个声影,正在发出了一个声音。

“喂,两位军爷,小人今天非常想吃那个红烧狮子头,真的很想吃,劳烦两位军爷,给小的弄一份来,要太平楼那家的,那个最正宗,其余的,都是不好吃。”里面的声音,还带着些油腔滑调。

岂有此理,哪里有犯人在牢房里点菜的?还点明了要哪一家的菜,把这里当什么了?胡惟庸听到这里,顿时就是一阵生气。

刚想走上前两步,先给这犯人几个大耳刮子再说,但是,转念一想,这犯人是来顶罪的,要是识相的话,其实,多吃几顿好吃的,也无妨,反正等到定了罪,肯定是杀头的,临死之前,也该让犯人吃饱。

想到这里,胡惟庸的气就消了。

“指挥使大人!”两名看管的牢头,刚想要给里面的那犯人训斥一顿,就看到了外面的来人,顿时改变了态度,恭敬地给胡惟庸行礼。

“嗯,里面关押的,是什么人啊?”胡惟庸问道。

“就是那个江湖郎中叫李二。”牢头说道。

李二?听到牢头的说法,胡惟庸眉头一皱,自己需要的那个郎中,叫做仙医周郎,这个叫李二,名字上不对,那也不行啊。

想到这里,胡惟庸脸上变得严肃:“你纵横江湖,行医无数,是否得了个仙医的称号?“

纵横江湖这句话,在现在已经说得非常普遍了,就连小孩,都时常会说道,长大之后,要闯荡江湖。

听到胡惟庸的问话,李二立刻将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般:“是啊,是啊,当然是了。我四处行走,他们都叫我仙医。”说这话的时候,李二还有些飘飘然。

“这个旗帜,是不是你平时扛着的?”胡惟庸说着,示意了一下手下,手下立刻将那仙医周郎的旗子,让到了李二的脚下,这旗子,是从真的仙医周郎那里搜来的,那个周郎,平时就是扛着这旗子,四处晃荡。

一看这旗子,李二楞了一下,他是自称为仙医,但是,还没有无耻到扛着这旗帜到处行医拐骗的地步,而且,他也不姓周啊,要是有旗子,应该是仙医李二,而不是仙医周郎啊。

他这一迟疑,就看到这个官职很大很大的人,将脸拉了下来。

“快老实回答大人的话,若有半点虚假,让你吃些苦头!”一旁的周杰见状,立刻呵斥起来。

听到周杰这么一吓,这李二一哆嗦,然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从嘴里吐出了几个字来:“是的,这旗子,是小人的,小人为了行医,自称为仙医周郎,经常扛着这旗子到处跑。”

这让果然识相!要是那个真的周郎,要他自己承认是李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这个人很不错啊!

“那么,那些丸药,也是你打着仙医周郎的旗帜卖的了?”胡惟庸继续问道。

“是,是的。”李二赶紧答道,反正什么都承认了,就不挨打了,他可不想受皮肉之苦。

说完了,他又讨好地说道:“大人,那红烧狮子头,小人真的想吃,来了这里,还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呢。”

这李二还是念念不忘那好吃的。

“好,只要你牢记好你的供词,你想要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要是敢反悔这些供词的话,你就等着吃苦头吧。”胡惟庸说道,说完,向着旁边的人说道:“去太平楼,要一份红烧狮子头来给他。”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最好再有二两女儿红。”李二说道。

这李二还真是贪得无厌,胡惟庸现在心情很好,多二两酒,也无妨。

“再加二两女儿红。”胡惟庸说道。

“是。”旁边的人立刻答道,扭头就走,但是,刚想要迈步,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大人,回来之后,是去找文书报账吗?”

“混账,我们锦衣卫要吃东西,是他们的荣幸,还用得着付账?”胡惟庸立刻大骂道,跟自己这么长时间,怎么连办这么个小事都不会。

这人立刻恍然大悟,讪笑了一声,赶紧走了出去。

胡惟庸看着继续在牢房里的李二,丝毫不知大难已经临头,而这个人,还真是不错,将什么都认了过来,这个替身,非常合适,而且,与那个真正的仙医周郎,还有六分相似,到时候,万一要秋桃来辨认,也不会有破绽。

回到了前堂,胡惟庸立刻拿出了笔墨,写了封奏折,差人送到宫里去。

这件事完成得非常漂亮,李淑妃那边,江湖郎中这里,都已经准备妥当,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结案了。

只要皇上看过奏折,这案子就算是告一段落了,这锦衣卫查的第一个大案,终于水落石出。胡惟庸已经比较期待了,皇上看到自己这奏折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痛恨陈风,同时还拿陈风没办法,一怒之下,这江湖郎中,李淑妃,以及原来的宫女,都会人头落地。

而自己,会在皇上面前,获得更好的地位,成为皇上心里最重要的大臣。

这一次抹黑了陈风,还会有下次,下下次,到时候,皇上肯定会恨不得杀了陈风,而等到皇上有了实力,就会真的杀了陈风。

那个时候,自己的仇,就能报了。

在婉瑜那边的布置,也非常妥当,只是,婉瑜现在好像开始犹豫了,看来,自己得抽空去一趟平江,将婉瑜争取过来,陈风可是她的杀父仇人,婉瑜绝对不能认贼做夫君啊。

第780章老汉喊冤

皇城南,一座庄严隆重的宅院,门前两座石狮子,威严肃穆,门头上挂着的大牌匾,写着大理寺三个金字。

这里,就是明朝重要的机构之一,大理寺。

随着明朝的建立,各项制度都在逐渐地完善之中,诏狱之事,主要是由刑部来管的。但是,若涉及到皇亲贵族,重要大臣的案子,刑部就有些放不开手脚了。所以,这种案子,就交由大理寺来裁决。

在明朝后期,大理寺的权力不断被剥夺,最后只剩下了复核案件的权力,但是现在,在锦衣卫,东厂西厂没有盛行之前,大理寺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构。

此时,在大理寺的正殿上,大理寺卿李仕鲁,恭敬地站在下面,在他本来的座位上,此时坐着一个威严的人,那个人,就是皇上!

皇上是在百忙之中,来到大理寺视察的,这是大理寺的光荣,看着皇上,李仕鲁心中激动。

现在,大理寺刚刚设置,李仕鲁还是个正五品的官职,是没有资格上大殿的。

当然,李仕鲁也知道,皇上这次来,肯定是为了某事的。

“李爱卿,有关李氏一案,调查得如何了?”朱元璋没有工夫和李仕鲁闲扯,上来之后,就是直奔主题。

李淑妃现在已经被废了,所以,朱元璋自然不会继续叫李淑妃,而是叫做李氏,这样叫,就算是给面子了。

听到皇上的问话,李仕鲁立刻答道:“启禀皇上,经过大理寺仔细的调查,尤其是,还得到皇后娘娘的许可,到后宫去调查几次,在各位皇妃的宫中,经过搜查,确实发现了两枚残存的药丸,和春桃所携带的药丸,完全一样。而且,经过大理寺的审讯,春桃和夏竹,还有其他的宫女,都交代了,曾经参与过某些行动,比如偷偷给其他的皇妃下药。”

本来,朱元璋只是猜测,现在,得到了李仕鲁的肯定的答复,立刻脸上大怒:“这个贱人,心胸狭窄,自私妄为,为了一个人独霸后宫,居然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真是大逆不道,其罪可诛!朕要将她凌迟处死,那些参与的宫女,太监,都要凌迟处死!”

朱元璋虽然贵为皇上,骂起人来,和市井之人无二。

听到龙颜大怒,下面的人,全部都跪倒到了地上,身子趴着,头挨着地,什么话都不敢说。

“皇后呢?那个贱人李氏,可否给皇后用过药?”朱元璋问道,语气肃杀。

不管有多少妃嫔,哪怕就是现在朱元璋最宠爱的碽妃,朱元璋也不会这番关心,朱元璋首先想到的,依旧是皇后,马秀英。

朱元璋不会忘记,他和马秀英一同走过的路。他不会忘记,当初自己被关起来,是马秀英偷偷地拿东西给他吃。

但是,皇后却不能生育,这一直都是朱元璋的一个心病,朱元璋一度以为,是自己有问题,直到又娶了其他妻妾,就有了李氏的生育,证明了不是朱元璋,而是皇后有问题。

若是先天的,也就算了,若是受过李淑妃所还,哪怕,即使是将李淑妃凌迟,也不足以平朱元璋的愤怒。

当然,这个可能很小,因为,李淑妃成为朱元璋的妻妾的时候,马秀英已经和朱元璋在一起数年,一直都没有生育。

即使如此,朱元璋依旧要调查个清楚。

现在,朱元璋在问李仕鲁,问话之中的意味,李仕鲁是非常清楚的,如若自己说得有偏差,恐怕连自己都会有麻烦。

“启禀皇上,微臣详细查过此事,没有发现李氏害皇后的迹象,李氏不敢,也没有动机。”李仕鲁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因此调查得很详细。

听到这话,朱元璋才放松下来,如果李氏要是做了这些,不仅仅是李氏一个人,连李氏生下的几个皇子,朱元璋都要另眼相看了。

“你们都起来吧。”朱元璋说道。

“是。”听到皇上的声音恢复平静,李仕鲁才松了口气,皇上这次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现在,这事问完,皇上肯定很快就会走了。

李仕鲁刚刚直起了身子,就听到了外面响起咚咚的击鼓声。

鼓声一响,李仕鲁脸色顿时一变,这是何人在外面击鼓?还真是不会挑时候!

一般的衙门,都会在门口放置一面鼓,百姓若有冤屈,就会跑到外面来击鼓,然后,官员会升堂,审理案件。

而大理寺不同,大理寺是审理皇家重案的,一般都不会与普通百姓有关,而王侯将相,真有冤情,早就跑到皇上身边去哭诉了,哪里用得着来大理寺?所以,摆个鼓,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主要的是象征意义。

这鼓放了一年多,除了每日里清理一下灰尘之外,根本就没有听到它响过,今日,皇上破天荒地来了大理寺一次,这鼓就响了,这哪里是来鸣冤的,这简直就是来给自己添堵的!李仕鲁非常郁闷,但是,有皇上在身边,他什么话也不好说。

“看看是何人击鼓?带上来。”朱元璋听到外面有人击鼓,立刻喊道。

刚刚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朱元璋听到外面有击鼓声,顿时就重视起来。

“是,遵旨。”李仕鲁赶紧命一名衙役,将前面击鼓的人带来。

“李爱卿,你来这里断案吧,今日,朕坐在一旁,听你如何断案。”朱元璋说道。

听到朱元璋这么一说,李仕鲁头上的汗,立刻就冒了出来。

“请皇上坐在上位,微臣在一旁断案就可以了。”李仕鲁说道。

整个公堂,就自己的那个位子最高,又是正位,有皇上在,自己又怎么能坐在正位上?这可是大大的不敬。

因此,李仕鲁是绝对不敢坐在那里的。

“让你坐你就坐,别给朕这么拖拉,快点断案。”朱元璋说道,就走到了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去。

听到皇上这么说,李仕鲁只得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想想,又不能真的坐上去,于是,只能将椅子向后推了推,然后,装作坐着,实际上是半蹲着,高度比皇上还低,这才心安了一下,接着说道:“将击鼓之人,带上来。”

来的是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儿,胡子花白,看样子,似乎有六十多岁,骨瘦如柴,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老者。

这老者一上来,朱元璋就有些动容了,这样的老人,还要来击鼓,那一定是有天大的冤情!

“来者何人,为何击鼓?”李仕鲁问道。

老头儿跪倒在了地上:“青天大老爷,请给草民做主啊!草民是应天城外十里李家庄的村民,叫李谷,一直都很本分,守着自己的田地,娶不起媳妇,在灾荒的时候,捡了个没人要的娃儿,给他起名叫李二,抚养长大,打算替老汉自己养老送终的,结果,结果,没有想到,前几天的时候,老汉这唯一的儿子,居然被官府抓走了,这一去,就再也找不会来了,请老爷给小人做主啊!”

这李老汉,还真是可怜,听到李老汉的话,李仕鲁还没有审判,一旁的朱元璋就忍不住插言了:“李老汉,你的儿子,是被什么人抓走的?你怎么不到应天府的府衙去报案,跑到这大理寺来了?”

这种事情,应该是归应天府府尹管的,朱元璋已经在想,若是应天府府尹做出了这种残害百姓的事来,朱元璋一定不会放过他。

虽然是皇上,朱元璋也是人,而且,也是草民出身,所以,对于这老头儿,先入为主的印象,已经认定这老头儿很冤。

听到上面的话,李老汉没有抬头,继续将头挨着地,说道:“启禀老爷,草民已经去过应天府了,但是,草民一禀告,应天府的那官老爷,说抓草民的儿子的,乃是锦衣卫,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