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策-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皇子与江南官场纯属新仇旧恨,险些命丧黄泉之仇,再加上六皇子板正。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个性。是想将老六与江南官场的矛盾越挑越深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自从那日从豫王府回来,行昭一直很蔫吧。连在六皇子跟前都绝口不提,闷在心里头,越闷就越像一块儿陈铁秤砣吊在心尖尖上,今儿个老六把事儿推到行昭跟前来谈,心里想着事儿,反倒没那么闷了。

“黎令清倒是为你好。”

黎令清让六皇子放下,虽其处理此事的态度已显懦弱和妥协,但是放私心里讲确实是为了六皇子好。

行昭接着问老六,“你要继续插手吗?”

六皇子面无表情地默了片刻。再抬头时嘴角含了笑,“要。”

行昭也展了颜,望着他笑。

意料之中的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然手上握着账本。眼里看过疾苦,六皇子不可能袖手旁观的,板正又倔气得让人有点儿服气也有点为他辛苦。

“江南每年都会发大水,老乡在河岸边的房子下头泡着的木材全都被泡发胀了,木头在水下一泡。泡得软绵又容易脆,可老乡们还是只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头,因为苛捐杂税让他们没得地方换房子。城里的府邸却修得好极了,雕梁画壁,石狮貔貅的,完全是两个天地。”

六皇子被勾起了倾诉**,说得有些惆怅。

“一年不整修,老百姓就会多受一年的苦。既然有人把账本送到了我的手上来,如若我没动作,以那人的城府,怕是还留了后手。”六皇子算了算日子,“如今是仲春,再到仲夏,没剩多少日子了,顶多再等一年,顶多了。”

这是直接把账算到陈显头上了。

行昭却觉得陈显是不是一辈子文臣当惯了,想问题做事情绕来绕去,绕来绕去,反倒把自己绕进了山路十八弯里了?

如果换成方祈要怎么做?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老六解决掉了,老二直接就上位了。

哪里需要费这么多事儿?

行昭刚这样想完没多少日子,也不晓得陈显是受到了感知,还是早有图谋,行昭竟然梦想成真了。

更深露重,行昭穿着绫衣盘腿坐在床沿上看书,外头有人轻叩窗板,行昭做事凡事不能一心二用,耳朵边儿过了过便装没听见,反倒是专心誊书的老六听见了,先朗声让人进来,又拿狼毫笔头戳了戳行昭咯吱窝,小声道:“别人长两耳朵是听音儿听话儿的,咱长两耳朵纯属摆设。”

行昭眼风一横,六皇子随即坐得笔直。

六皇子刚坐直,莲玉便从外头进来了,福了福,容色很沉稳:“姑娘让人盯着厨房的那个严姑姑,还有负责采买鲍参翅肚的买办最近都有了动静。昨儿个正逢宫中仆从们放假,有人来寻严姑姑,也有人来寻买办。负责盯严姑姑的那个小丫鬟说严姑姑手里头塞了包东西进来,那买办行事低调,愣是没被瞧出端倪来。”

行昭眉梢一挑,转头看向六皇子。

六皇子点了点头,以作知晓,莲玉便佝身退了出去。

老六不说话,行昭也便把书册放在腿上静悄悄地看着他——可千万别打搅了自个儿男人的思考,等了半晌,等得行昭胳膊都酸了,才等来六皇子一句话儿。

“你说。。。把莲玉配给你哥哥身边儿那个毛百户怎么样?”

行昭只恨自己口里没含茶水,否则喷他个道貌岸然一脸!

ps:

拼死想码两章,奈何渣渣本色。明天阿渊一定要生猛起来啊啊啊!

☆、第两百四八章鸡汤(上)

六皇子心不在焉,还有心思出言打趣,是因为端王府有所防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存了心志要去争抢,就别去假想后路与结果。

既然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所有的担心和忧虑都只是徒劳了。

行昭却很紧张,根本沉不下心来,一晚上迷迷糊糊睡了会儿又醒了,再睡会儿又醒了,一整夜压根就睡不踏实,做了一个接着一个光怪陆离的梦,什么都梦到了,一觉醒来只觉得脑子昏昏的,却什么也记不起来。

第二天醒了个大早,行昭将六皇子送到了二门,唠唠叨叨交待得很详尽。

“轿子、马车坐进去的时候要记得摸一摸坐垫儿,若是骑马,马的缰绳得安固牢实。凡事都注意着点儿。。。”

她一早就圈了人特别注意,只待有异动,便守株待兔,果不其然叫她等到了端倪——那个严姑姑手里拿的是什么?是谁给的?准备做什么?

还没盘问,目的就简直是昭然欲揭。

陈显既然要下狠手了,那从内到外,都得提防住。

六皇子笑着点了点头。

行昭难得心里有些七上八下起来,虽说是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可不是还有句话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吗?荆棘丛中,不动即不伤,可如今的场面是,谁先动谁就先抢占到了先机。

谋权篡朝,不是靠笔杆子的,更不是靠嘴皮子。

是靠枪杆子,是靠刀,是靠性命,是靠脑子。

这几样,以前的方家有,现在的陈家也有。

陈婼的意外,一连串对陈家的打压,终于让陈显沉不住气了。

伺机而动的毒蛇让人害怕。对峙眼前的狮豹也让人心悸。

六皇子一走,行昭折身回房,一道用早膳一道听莲玉悄声回禀,声音闷声闷气地,像在贴着人耳朵说悄悄话儿。

“厨房的严姑姑今儿个当值。您早就把膳食单子递了下去。她便照着做就是,今儿个反常的却是又另外打发了一个小丫鬟来问我,‘初夏补阴。要不要再加上奶黄翅羹和小鲍熬鸡汤上来?’,我点了头让她做,看她能做出个什么名堂来。”

进到王府正堂来的膳食,自有一番规程,虽说没向宫里似的得过九道关卡,可也称得上把关严查。

先有内侍拿银柄验查,再有内侍试菜,最后餐桌上也有过三不食的规矩在。

偌大个端王府只有两个主子,进府里来的丫鬟仆从都是精中挑精。细里选细送进来的,行昭过的是日子,不是排场更不是演戏,能轻省的一般都轻省过去了,没那么循规蹈矩。

宫里的饭菜行昭吃了这么多年,三道关五道卡。再呈到桌上来,早就让人没了胃口。

六皇子讲究,在吃喝上尤为讲究,行昭便下令只保留了前一桩验毒的步骤。

嗬,偏偏有人眼睛尖。耳朵灵,瞅见空档就往里钻。

哪晓得一钻,钻到了坑里头。

行昭喝了口乳酪,就着帕子一边擦嘴,一边点头,隔了半晌才笑道:“。。。这是在正堂,你为何要压低声音说话儿?”

莲玉一愣,随即跟着笑起来。

小半辈子快过去了,跟着自家姑娘什么没经历过,阴谋阳谋,绕弯捉马脚的事儿习以为常了,可这下毒拿刀,真刀真枪的时候倒还是头一回做。。。

莲玉觉得自个儿经验丰富得可以进入谍战系统了。

莲玉腼腆温和的笑模样,让行昭心情大好,挑了挑眉,歪着头,扬起声音道:“莲蓉可是被自家人接回去待嫁了。。。昨儿个王爷说你配毛百户将好,我原先觉着他有些乱点鸳鸯谱,再一细心想想,便觉得这是桩大好婚事。毛百户比你大个五六岁吧,年岁也合适,前头没老婆,也没孩子,为人爽直个性也好,听说出身也不算好,寻常军户人家出身,老子娘也都过世了,舅母管着他管了怕是有八、九年。到时候我给你脱了籍。。。”

瞧瞧,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正事儿想着想着就想歪了。

莲蓉家里人年前看了桩亲事,是跟着莲蓉爹做事的一个小管事,托人把条子递到了行昭跟前来,行昭让六皇子安插人暗地里仔细瞧了瞧那小伙子,觉着这小伙儿还不错,过完这个年,就放莲蓉回去嫁人。

莲蓉一走,莲玉一个人剩在正院,行昭觉着也不是个事儿,昨儿个老六开玩笑提了句话儿,倒是送了个合适的人到行昭眼里。

行昭看莲玉皱着眉,便当下止住了话头,探身温声问:“是觉得毛百户不好?他虽是个莽人,可莽有莽的好,精也有精的好,我记得你是见过他的,哦,就是长得很壮实,国字脸,声音响如钟的那个。。。若实在不喜欢,便算了,咱们慢慢来,也不急。”

莲玉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处放了,闷了闷,低了头,轻轻摇了摇头。

“您这处缺不得人,其婉虽机灵,可到底没经过大事,黄妈妈年岁渐大,昨儿个我夜里去叩门,发现黄妈妈撑着手坐在椅凳上,都是一副快睡着了的样子。下头的小丫鬟,我也不放心。蒋姑姑跟在皇后娘娘身边儿这么几十年没嫁过人,不也过下去了?黄妈妈丧夫丧子,如今不也过得好好的?我为什么不能过?”

“那哪儿能一样!蒋姑姑是宫里人,不能嫁出来。黄妈妈是思念亡夫,决意不再嫁。你一个小姑娘,好好一朵花还没起苞儿,怎么就想着要一个人过下去了?”

行昭把盛乳酪的瓷碗递给莲玉,看了看缄默的莲玉,心下叹了口气,“等莲蓉正经嫁了回来当差,你的事情再说吧。毛百户不行,哥哥手上、王爷手上,甚至舅母手上的好男儿一抓一大把,大不了咱们慢慢挑!”

合着姑娘当这是挑瓜捡果儿呢。。。

莲玉闷了闷头,掩住脸上的绯红和眼中的莹光。自家姑娘从小娘子长到现在,什么都在变,见识在变,手段在变,就一样没变——谁掏心掏肝地待她好,她便掏心掏肝地待谁好,一如既往,百折不挠。

入了夏,天儿便黑得晚了,六皇子回来的时候,天际边缘还是亮澄澄的。

等六皇子回来,行昭便张罗着开饭了,银柄子没验出什么名堂来,意料之中的事儿,饭还没开吃,行昭让人先把严姑姑请过来,再让人将内院和后罩房都围了,六皇子三口两口吃了个馍进肚,肚子饱了脑子才转得动。

行昭用了个请字儿,黄妈妈打头去拿人,却只记得拿菜刀时的气势。

那严氏没被带到正堂来,双眼蒙着黑布被人一把推搡到了一个封闭的小屋子里去,她看不见,鼻尖却能嗅到潮湿和陈腐的气味,膝盖一软顺势就跪到了地上,鼻尖再一嗅,一股子热气腾腾的,咸鲜清甜的鸡汤味儿扑面而来。

严氏顿时慌了神!

“把这碗汤喝了。”

是正院黄妈妈的声音!

严氏浑身一颤,嘴里塞着的布团被人一把扯开,接着就有手劲极大的婆子端着碗往她嘴里使劲靠,严氏死命闭着嘴,身形挣扎着往后靠,她不敢张嘴,她怕一张嘴那碗鸡汤就灌进她的嘴里,划过她的肠子,然后毒穿她的胃和脾肺!

那个采买说汤里没毒,毒都被塞在封了口的小鲍鱼里,只要拿芡汁和肚子把小鲍鱼封住,验毒的时候压根就验不出来!汤里只煮了三两只,端王喜欢吃海鲜,两口子吃完这几只鲍鱼,再等个一两个时辰,等到他和王妃七窍流血,就算有太医来验查照旧不能在汤里查出任何端倪来!

说得言之凿凿,她只好奋力一搏!

ps:

还有一更

☆、第两百四九章鸡汤(下)

可她。。。仍旧怕啊。。。她怕得要死!

“喝下去!”

黄妈妈的声音比刚才更凶利。

严氏身如抖筛,死命紧咬牙关,想将头偏到别处去,可颈脖后头被人死命往下摁,她半分也动弹不得!

事情败露了!

论他们想得再好,事情也败露了!

往哪边走都是条死道儿!

可她不想死啊。。。人活在这世上,谁他妈主动想死啊!

“严管事,你是想喝汤呢?还是想说实话呢?二者择其一,生死全在你。”

黄妈妈的声音陡然放柔。

听在严氏耳里如同经纶佛语,身形往下猛然一伏,磕头如捣蒜:“我说实话,我选择说大实话!只求王爷和王妃能饶过奴才一条贱命!”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实话大抵能算在忠言的范畴里。

实话实说,说来却不甚好听,常常让人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错儿,或者是别人的心肠出了错儿。

严氏的实话让行昭既在意料之内,又出乎意料之外。

“。。。早在几年前,陈家就已经向昌贵妃王氏的娘家递了亲和帖子了——陈家旁支宗族,哦,也就是陈显的侄儿娶了王氏的外侄女。陈家到底是名门世族,王家是什么德行?靠着豫王和昌贵妃,总算是捞到个闲官儿做做。”

陈家和王家的勾当,在那个时候就隐隐显出了几分眉目。

行昭如今细想起来,觉得陈显让人忌惮,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慢慢筹谋下注了,在那个他还没有得到机会一冲而上的时候就已经在规划要成为新君心腹了。

只是没想到那严氏竟然是受的昌贵妃的谕令。

方皇后手上掐了串佛珠静静地听。

行昭便接着往下说:“我与老六都不打算把这次事件捅出去,缘由有三,其一,我与老六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伤害,捉贼捉赃。我们没有捉到给严氏和那个负责采买翅鲍的买办递东西的那个人,王氏完全可以倒打一耙,全然无辜。其二,就算捅出去了,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