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是谣传,我们北军一向是宽大俘虏的,除非是穷凶极恶之徒,其他的一律放还回乡,如果不愿意回去,可以向政府申请土地,东北到处都是沃土,根本就不多这几个人,至于打仗么,那你可就问对人了,凡是李大人指挥过的战役我几乎都参加过。”我得意的说道,不趁这时给自己吹嘘还待何时。 
  “真的么,那太好了,李先生快给我们说说,北军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无敌么,李开阳就那么神,什么仗都能打赢?”陈贞慧显然不信。 
  “知道我们军中都怎么称呼李大人么,战神,那就是说没有李大人打不赢的仗,至于我们北军,那不用说,北军一旦超过二十万几可天下无敌。”我吹嘘道,当真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第八卷 东征西讨 第十五章 导火索
 
  很容易就将话题集中在北方上,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北方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关于我李开阳的各种传闻此时已经在南方家喻户晓,我甚至比弘光皇帝的知名度还高。 
  但是似乎文人对我并不认同,或者是由于传闻对我有抵触感,这是很不好办的一件事,毕竟这些文人主导着整个南方的思想领域。当然他们在南方属于激进派,他们主张依靠皇帝进行有限的改革,建立新军,整顿吏治,并且反对土地兼并,正是由于这些主张才和以马士英为主的大地主、军阀、勋臣派格格不入。而随着东林党在南明政权的逐渐没落被放逐山野,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在秦淮河上的画舫内一场倒马政治风暴在不断酝酿。 
  当然我的到来不过是适逢其会,并且成为这场南明历史上最后一次政治风暴的见证人和主导人之一。 
  风暴的开端始于湖广巡按御史黄澍上疏参劾马士英,列举了马士英所犯10条当斩之罪。于是对立的双方又重新开始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斗争,倾向刘宗周和姜曰广的士大夫此时公开宣称自己是崇祯朝“正人君子”的继承者,并断言他们之所以遭到攻击是因为与东林党的关系密切,东林书院的创建人顾宪成之侄顾杲的被捕成为整个风暴的导火索。 
  一时间朝野震荡,李岩的使团不得不滞留在南京,与东林党对立的马士英与阮大铖一党则将这场冲突描述为弘光帝的忠臣与追求私利的投机者之间的斗争。他们声称,忠于皇上的人正在保护弘光帝的利益,使其免遭狂热的东林党人的损害。顾杲的被捕不过是整个风暴的导火索,真正将这一风暴推向高潮的是所谓的“清案”。 
  6月22日,被北方驱逐的官员同样被禁止进入南京,这一禁令是针对那些曾投降过大清,但随着我进驻北京开始肃清贪官想南下避难的人而发的。马士英的理由很充分,这些人连北方都不愿意留,南方就更没有必要留这些叛臣。7月4日,马士英又力荐其好友李玉田任兵部尚书取代史可法的位置,以酬劳他在北方杀死过许多“伪官”。被贬扬州的史可法在扬州城外的大营中得知这些变故后十分震惊,立即致疏朝廷,表示不赞成拒绝北方官员南下的作法。他建议:诸臣原籍北土者,宜令投呈吏、兵二部,注名录用,否则绝其南归之心。 
  当然史可法并不想对曾归降大清的人实行大赦。实际上,他还要求对自己的堂弟、翰林庶吉士史可程实行惩治,因为史可程曾加入过皇太极的政权,并写信劝史可法也归顺大清。 
  但史可法也主张区别对待曾与大清合作的官员。他以略带讥讽的口吻指出,那些现在叫嚷着要求惩处“从贼官”的人们,倘若在北京陷落时也在北方,可能会做出与之完全相同的举动。总之,史可法认为这是一段颇具讽刺意味的往事,许多在南方任职的官员原是被朝廷贬到这里来的,而现在却恰好因之而免受监禁之苦。史可法指出,自己与马士英也未能营救北京的崇祯帝。他暗示南方的官员都未能挽救北方朝廷,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方官员的幸存正是由于北方官员没有严守臣节,因为如果北方官员都像忠臣义士一样杀身成仁,那么像他这样深受先帝厚恩的南方官员也都应效法。 
  但就在史可法上疏建议只惩处罪大恶极的降贼官员时,江南士民却群情激愤,坚决反对宽恕那些叛臣。吴地缙绅上疏谴责陈名夏、项煜等降过贼而今又仓皇逃到南方的官员。随着公众对从贼官员的义愤日益增长,对公然背叛明朝者也深感气愤的阮大铖发现,将众人的义愤引向那些反对过他的“正人君子”是很容易的。 
  当南京政府颁布了杨汝成、项煜、陈名夏、徐汧等“北 
  都从贼诸臣罪状”之后,杨汝成等人的住宅便受到以生员为主的暴徒们的袭击。四君子等人也都被卷入这场风暴中,他们和史可法一样主张区别对待这些南来的官员,因为很多人是对北方政府存在敌视或者是政见不同者,这些人将会成为其后北伐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对于马士英等人偏安一隅的绥靖态度,是所有自认为正统的士大夫所不能容忍的,复辟和北伐成为两派争论的焦点。 
  但是江南的生员此时已经不受控制,在阮大铖的煽动下他们将所有的情绪都发泄支持史可法政见的人身上,更将史可法在西北战败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攻击他勾结北军葬送十五万大军。 
  面对汹涌而来攻奸浪潮史可法深感无力,英雄的命运或许都是相同的,误解和猜疑永远不离他们左右,偏偏在这时史可法的父亲去世,马士英更找到借口逼迫史可法丁忧三年,古人对此十分重视,史可法不得不黯然的离开扬州回到故乡为父亲守墓,至此长江防线顿开。 
  “先生,这可是大好的机会不能错过啊!”深夜里李岩秘密潜入我的客房商议对策。 
  “再等等,现在时机还没有到,矛盾远远还没有激化到我们出兵的时候,我看我们应该帮帮四君子,毕竟他们现在孤立无援,史可法一去东林党再无实力派也无领袖人物,这样马士英很容易把持朝政,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我沉思道。 
  必须使江南的矛盾彻底激化,最好是煽动民众暴乱,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那先生的意思是……” 
  “暴料!”我说道。 
  “是的,暴料,现在东林党缺少支持者处于被动,所以我们得好好的帮助他们!” 
  “帮助他们,从何下手?”李岩不解的问道。 
  “栽赃!”我说道。 
  “给马士英栽赃!” 
  于是在随后的数天里,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大字报,上面详细的罗列了马士英在位期间收受的来自北方的贿赂,当然这里面有真有假,既然是栽赃那就不可避免的捏造事实,可是伟哥一项却是证据确凿。 
  如此一来风向再变,生员们是很容易被挑动的,尤其是随后科考舞弊案的曝光更让马士英一时乱了方寸。马士英根本就不明白明明是掌握了主动何以一夜之间自己的丑闻都被揭穿,消息又是从何而来。这当然是拜我所赐了,应该说整个科考舞弊案就是由我导演的,当然也得有马士英配合,考试舞弊历来有之,早在南明准备举行科考时我就看准了这个市场,邓家在南明朝廷里潜伏的卧底也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陈子龙这个关键人物终于浮出水面。 
  这一次由冒襄牵头对马士英发起了无情的攻击,朝野震荡,整个南京陷入了动荡之中。 
  “当当当!”狂躁的敲门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 
  “谁啊?”我低声问道。 
  “先生,是侯方域侯公子!”孙福亮回答道,在我身侧的铭岚赶紧起身。 
  “你躺着吧,我出去看看!”我披上睡衣走出房门,侯方域神色慌张两眼通红。 
  “怎么了,侯兄?”我问道。 
  “李兄,不好了,马士英突然发难,现在四城戒严,官兵正在到处抓人,我无处可去,只能到你这里来了。”侯方域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那冒兄,方兄等人呢?”我问道,看来马士英真的急红了眼。 
  “被他们抓走了,我们相约傍晚在画舫相聚,我因为家中有事晚去了一会,正碰到他们将冒兄等人带走,小宛和香君也被官兵带走了,李兄,你快想想办法吧!”显然侯方域已经乱了阵脚。 
  “侯兄,你先别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我这就派人出去打探消息。”我安慰道,心里却窃笑,马士英终于沉不住气了,我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越乱越好,我好乱中取利。 
  孙福亮出去走了一圈,带回了很多消息,不仅仅是四城被封,马士英还动用了他的水军封锁了水道,洪承畴的大军已经渡江,在南京城外扎营,一场大清洗即将开始。 
  “为今之计只能动员朝臣声援三位公子,再发动外地官员联名保举,最好是皇上能出面。不过看这形势,恐怕皇帝也自身难保,马士英能这样猖狂一定是有他的原因。“我分析道。 
  “李兄的意思是,马士英他要篡位。”侯方域惊恐的说道。 
  “要是篡位倒好办了,就怕他将皇上软禁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我说道,尽量将事情夸大,侯方域听后颓然的坐在椅子上口里不断的喃喃作声道: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也不是没有办法,南方的刘佐良早就蠢蠢欲动,马士英如此做正好给他以口舌,我们可以联络刘佐良发兵勤王,再说服百姓抗议,应该能起到延缓的作用,剩下的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我说道。 
  “也只好如此了,李兄你到底是什么人,我怎么觉得你不是商人呢?”侯方域问道。 
  “我自然是个商人了,只不过因为我贩卖军火和朝中的一些大臣有些来往,侯兄你就不用多想了,先休息休息,等到了明天天亮再说。”我安慰道。 
  “方兄等人身陷牢狱我哪里睡得着啊?”侯方域叹道。 
 
 
 
  
第八卷 东征西讨 第十六章 泊船金陵
 
  “皇上已经被马士英软禁了,洪承畴的大军就是为了帮逆党篡权的,这些人比土匪还坏,奸淫掳掠什么坏事都作,南京马上就要血雨腥风了!”随着马士英宣布戒严,整个南京都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各种传言都有。 
  不同于北京的顺民,南方自古就是思想活跃之处,阉党之乱时松江的暴动已经说明一切,马士英采取这种措施显然是低估了南方百姓的抵触情绪,再加上我到处煽风点火,情势急转而下,已经有愤怒的群众攻击衙门或者是在官员的府门前闹事,南京的牢房更是人满为患,这时只要一丝火星就能点燃熊熊大火。 
  侯方域就是这丝火星,为了成大事我不得不暂时牺牲他,当然只是暂时,他多少会受些惊吓,不过将来我会想办法补偿给他的。 
  于是我亲自导演了这场苦肉计,侯方域躲藏在我所住的客栈的第三天,气势汹汹的官兵接到告密冲入了客栈。 
  “你们干什么?”客栈的老板十分同情这些文人,当官兵冲进来的时候他挡在门口,却被一脚踹开。 
  “官差办案,遇有抵抗者一律杀无赦!”为首的官兵挥舞着明晃晃的大刀威胁道,客栈里到处都站满了人,大家自觉地形成人墙阻挡官兵的进入,面对钢刀这些人显示出了无比的勇气。 
  “让开!”说着一个官兵向为首的一名老者挥刀砍去。 
  “不好了,不好了,官兵杀人了!”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顿时群情激昂,那官兵不过是想吓唬吓唬人,可何曾想到有这种变化,一时间客栈里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当然这里面很多人都是我的手下乔装打扮的,所以官兵没有吃到半点好处,为首的军官眼见局势失控从背后摘下了火绳枪正准备扣动扳机,被孙福亮眼明手快向上一支枪管,“砰”的一声子弹射入墙壁。这还如何了得,住客们纷纷抄起家伙向官兵砸去,哭爹叫娘之声不绝于耳。 
  “反了,今天我们反了,这些狗日的不让我们活,我们也不让他们活!”人群中有人高喊道。 
  “兄弟们他们有家伙,咱们也有,抄家伙和他们干啊!”我的手下提醒了众人,很多人涌入厨房端出了砍刀,拿起了菜刀,官兵们眼见情势不妙,纷纷向客栈外跑去,可为时已晚,我的护卫们率先发难。 
  “砰砰”之声不绝于耳,不少官兵被撂倒在地,至此局势已经完全无法控制,整条街乱了起来,贫民们纷纷涌向街头,开始攻击官员的住宅,由于贫富差距的过于悬殊,再加上某些“居心不良”者的煽动很容易将矛头指向官府,与此同时停靠在南京码头的伊丽莎白级战舰也开动了。 
  尽管马士英对停泊在南京港口战舰心存警惕,但是他没有想到李岩会在这个时候动手,毕竟整个南京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