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8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无法克下,不知道贵国有什么困难?”太后眨了眨眼睛,“若是有我中国可以帮忙的方面,请尽管吩咐,皇储还年轻,大约不记得,但是贵我两国之间,在克什米尔地区这里,有很好的合作关系。”

尼古拉眼神一闪,脸上有些恼羞成怒但又带着一丝期翼,正欲再说什么,慈禧太后却是转过了话题,“这是我们的公主殿下。”她朝着惠庆公主招招手,惠庆公主上前,对着尼古拉皇储微笑福了福,行的中国之礼,说的却是一口十分地道的俄语:“皇储殿下你好,欢迎来到中国。”

尼古拉眼神一亮,不仅仅是为了惠庆公主的美貌所惊艳,更是为了她的俄文,“公主殿下也会俄罗斯语吗?”

“只是一点点。”惠庆公主面对着尼古拉的凝视,也不害羞,大度地笑道,“还需要殿下有机会可以多多指点我一番。”

慈禧太后含笑看着两人,见到尼古拉又要伸手行亲手礼,“好了,殿下,这可是在中国,未婚的女孩子不适合来这一套。”

圆明园,勤政亲贤。

勤政殿内,光绪皇帝面沉如水,一点儿也没有诸国重要人物来中国参加盛会的喜悦之感,他对着奕劻说道,“你说什么,英国副首相在香港停留了一周了?”

“正是如此。”总理衙门大臣奕劻点头说道,他的脸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副首相已经通过英国驻香港总督用秘密的外交途径传回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他用袖子擦了擦脸,看了一眼边上的曾继泽,曾继泽如今已经是总理衙门协力大臣,曾继泽说道:“英国副首相梅吉森所率的代表团借补给之名,已经在香港停留许久,据两广总督上报,梅吉森之贴身外交一等秘书科尔已经秘密的和他联系,要求中国另外对副首相的行程进行优待,不得低于昔日爱德华访华之仪注以来接待。”

皇帝沉默不语,“这事绝无可能。”张之万率先开口了,他忿然说道,“昔日可是醇贤亲王率领群臣接驾,并用跪接,臣当世在礼部,记得很清楚,这个跪接也不过是皇太后用册封爱德华亲王的旨意,让群臣下跪而已,大家伙心里也清楚,包括英国人也明白,我们下跪绝不是跪爱德华,而是跪皇太后的旨意罢了,何况英国这次派来参会的也不过是副首相,如何当得我们接待之臣下跪?万万不可能!”

“就是此理。”孙毓文接上张之万的话继续说道,“再者,昔日爱德华亲王归国,皇太后亲自送到大沽口港口,那时候皇上还尚未亲政,皇太后就是一国之元首,现在若是要仿照之前旧例,难不成让皇上送副首相去大沽口不成?这万万不可,皇上乃是万乘之君,若是爱德华亲自,送一送也无妨,毕竟中英敌体,一东一西都是世界大国,可一介臣子,如何当得皇上相送?”

孙毓文侃侃而谈,“再者,如今俄罗斯等国的皇储亲王等人都已经到京,这些人也不过是遵照国际对等之原则,派出对应的亲王或者郡王相迎,若是又要仿照前例,诸国只怕都有怨言,抱怨我大清厚此薄彼,忘了一视同仁的礼仪。”

光绪皇帝目视曾继泽,曾继泽点头说道,“的确如此,而且若是看在亲疏的份上,德奥等国与中国更为交厚,礼应该更为厚待。”

那若是再薄待就更是不合适了,皇帝在黄花梨的御案上拍了拍,“英国立国久矣,对着礼仪上注重些,原本也是寻常,可这样的表示,只怕是要闹幺蛾子,毕竟这样的礼仪要求,的确是强人所难,朕送英国这位副首相一送,倒也没什么,可正如孙中堂所说,只怕是诸国会抱怨——所以这里头。”皇帝指了指两广送上了的秘折,“有问题!英国人只怕和昔日爱德华访华一样,拿着礼仪的事儿作伐子,背地里想要拿我们什么东西去,故此指东打西。”

“曾继泽。”光绪皇帝吩咐曾继泽,“按照你料理外交事务这么些年了,你觉得英国人想要什么?朕不信是英国人不愿意来,若是不愿意来,无需等到了香港才来发难,大可不从伦敦出发,再者英国也算是故技重施了,若是真心不想来,难不成咱们还能拉的来吗?”

“皇上圣明。”曾继泽说道,“臣召集外事部门所有的郎中员外郎等人,又根据消息研判,可以断定,英国第一个是为了印度的事情要表达自己的不满。”

“印度的事情?”皇帝微微皱眉,“大清在印度,唯一的支点,就是孟加拉,英国人又想要对付孟加拉了?他们难道都不觉得麻烦?”

皇帝说的懒洋洋的,这些原本的逆贼,战斗力极强,在恒河流域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剿灭他们,那么接下去落地生根了,想要再对付,那就难了。

第967章 两厢比较(一)

听到了皇帝的发问,曾继泽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这只是一点,而且英国在私下的和我们的官员在非正式的谈话之中,似乎也表露出对于孟加拉国的不满意,这是一个原因,但是更多的怕不是在这里。”

石达开已经去世,洪秀全之子也已经垂垂老矣,虽然旧年去过几次孟加拉国,但是相比较印度的潮湿闷热,他更喜欢居住在四季分明的北京城里面,故那里执政的几个人不过是石达开李秀成等人的子女,按照惯例,他们的子女都是要入京当差,这倒也不是什么质子的政策,只是慈禧太后为了防止这些人远离中国,真的就把自己当成印度人,忘记了自己还是中国人身份的策略罢了,这策略颇为有效,石达开等人在孟加拉去世后,他们都将遗体运回到了国内安葬,儿子辈的又将自己的儿子留下,在国内接受了国内的教育之后,昔日的仇恨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昔日的符号了,而且更要感激,朝廷会把这个一个地方让太平天国后裔生活居住,到了光绪皇帝这一代,皇帝恩准将这些人纳入大内充当御前侍卫,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界限。

孟加拉国毕竟不是单纯为了打仗所立的,慈禧太后的愿意,只不过想着未雨绸缪,将来在南亚次大陆免得让印度独大,没想到石达开等人到了恒河,对着英国人分外的勇猛,差点占领了半个印度,当然,小国嘛,总是要为无耻的大国服务的,所以在成功牵制了英国后,太后满意的让石达开等人收手了,在爱德华访华的时候,议定孟加拉国为中英共同藩属,算是中印缓冲,原本英国人也没有这样好说话,但是恒河流域原本就不是他的势力范围,想要直接攻伐代价太大,石达开等人虽然彪悍,倒也不是乱来之人,既然是议定为共同属国,那么石达开也自然把手,这么几年,相安无事,印度总督也不是印度皇帝,对于地方上掌控并不严格,既然相安无事,你也不要打扰我在印度此地吸血的行动,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么多年下来,居然保持了一个和和气气的局面。石达开也借此休养生息许多年,和尼泊尔还有缅甸互为犄角,遥相呼应,这些年发展的颇为迅速,英国人是不舍得把最好的东西提供给印度的,石达开这里算是茶马古道的终点,许多好东西从云南到缅甸再出售到了印度,石达开等人算是赚了不少钱,日子好生兴旺起来。

英国人当然是不爽的,老子原本在印度一家独大,法属印度,那不过是一些岛屿罢了,算不得什么,怎么如今好端端突然来了一个孟加拉国?在印度语里面,“孟加拉”意思为猛虎,这个猛虎之国在侧,谁能够安睡?倒也不是不能够打败孟加拉国之人,实在是非不愿,而是不能也,中德联手,在非洲大陆上力抗英国人,单单在布尔战争之中,英国人就陷入泥潭长达十年,十年时间足够让孟加拉国从一个草台班子变成中等规模的国家了,等到英国在非洲签订了停战协议后,转过头来,发现孟加拉国再也不是只能打游击的小部落了。

这个当然是不爽的点,但是曾继泽要说的,还不止这个,“因为这几年,狮子国的王公屡次要朝廷将其复为藩属国,要脱离英国人的统治,但是英国人把控的甚严,虽然按照要建立一条从南洋到印度洋的战略据点。”同时为了恶心英国,“故此总理衙门是和狮子国在接触,英国人可能因此觉得中国有挖墙脚之嫌疑,并且对于我们在和法兰西有关于法属印度部分岛屿出售的接触表示极大的不满,认为,这和狮子国的事情是一样的,在侵犯英国对于印度的统治权。”

狮子国就是斯里兰卡,这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岛屿,位置也十分的好,中国人想要经略西海,就是非洲的几块地方,霖州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岛,那么中途必须就要有战略补给点,而且这个战略补给点,不可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上,和英国人现在关系不错,他的港口若是花点钱,是可以给你用的,可若是将来关系不好了,他把港口大门一锁,你去什么地方补给?

这些年,也不仅仅是保守的清流们,许多在同光两朝成长起来的官员,倒也不能说他们狂妄自大,应该是说是极为的热爱国家,统一染上了一种病,那就是“天朝上国综合症”,这种病的病症呢就表现为,任何东西中国都必须要会生产或者是中国所有,从军舰的钢板,到纺织机的零件,从马车的轮胎的原料橡胶,到发电机的某一种金属配件,中国都必须要会成产,如果中国不会成产,那么洋务就没有发挥多少作用,中国也称不上什么大国,最要紧的技术都不会,还要问洋人进口,那算什么天朝上国?天朝上国必须要什么都会,什么都自己生产!

所以有关于印度洋上补给点的问题,不仅仅是礼部的官员如此认为,就连兵部的新型武官参谋等人也这样认为:如果没有一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就算有其他的国家可以借用,那也配不上天朝上国的地位。

这算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大家加快速度,被鞭策的前进,可到底也不需要如此,毕竟沙俄这些年在东方拓展受挫,转而掉头朝着南边和西边开拓疆土,在和土耳其长达十几次的俄土战争之外,也在波斯努力拓展势力范围,按照俄罗斯人想要在印度洋寻求出海口的意思来看,在波斯,也就是后世的伊朗,随便找一个港口中转,俄罗斯是认钱办事的,如果花点钱,就能租借一个港口来,俄罗斯人收了钱之后信用还是不错的,这笔买卖很合算。

但咱们不都是要自己的嘛,所谓民心,有时候还是能够产生作用的,特别是办事的官员也是如此认为的时候,那么民心自然就有了行动力,皇帝也抱着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要拥有一些港口作为补给点最好,所以总理衙门第一是要经略狮子国,看看大英帝国对于印度洋各族人民的残酷铁板统治能不能撬动一块,第二就是和法国人密谈,把如同鸡肋一般的法属印度,能不能让几个岛屿出来,作为中转。

这两点,都是英国人无法忍受的,英国人再大方也无法忍受自己目前独占的印度洋,又要接受两个国家,一个从东方入侵,想要把自己的殖民地和本地势力范围连起来的中国,一个南下侵占波斯,想要把阿富汗和波斯这中亚和西亚最后的独立版本纳入自己囊中的沙皇俄罗斯,对于沙皇俄罗斯,这个很简单,还是老招数,只要继续支持死而不僵的奥斯曼土耳其,让他再堵住枪口,并且竭力拖住俄罗斯的步伐,对于中国人的动作,很显然,英国这一次出招了。

“根据臣的判断,应该不外乎这两点,此外西海总督来报,朝廷在西海投入加强,布尔地区停战之后,内务府的采矿公司也入驻了布尔地区,根据探测,最好的金矿位置分布在布尔人控制这一边,英国人控制的地区,金矿储量较少。”

布尔人控制的地区,就是德国人控制的地区,德国人控制的地区,中国人就可以分一杯羹,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得不说,英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搞外交的人,没有之一,这一届英国内阁的官员们很明显抓住了中国人最好面子的特点,所以礼亲王才会大惊小怪,“本次万国大会,西洋强国都会派人来观礼,英国来的等级原本也是偏低,若是再拒绝出席,并且公布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只怕对于我大清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尊严,有所影响啊。”

礼亲王的意思很好理解,凡事都讲究一个档次,不管是出席的宾客,有没有超品的王爵或者是当朝宰辅?宴席的规格,有没有鱼翅燕窝?有没有海陆奇珍?请客的地方,是摆在太和殿还是重华宫?亦或者是紫光阁?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当年春秋五霸相继成为霸主,若是不把当世最大的诸侯国一一都请过来,一一都承认了你是春秋霸主,不然你的霸主谁承认?所以有时候也不必太过于误解日后奥运会的时候明里暗里要诸国都来参会所花的代价有多大了。

“王爷此言差矣。”阎敬铭不以为然,“所谓地位和尊严,也不是英国人给的,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