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8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袖子里拿了折子出来,递给了庞德禄,庞德禄将折子献给了皇帝,皇帝不曾想礼亲王已经预备好了人选,微微咳嗽一声,打开一看,头一位就是写着“岑毓英”,如今的云贵总督。

“岑毓英,似乎不是户部出身吧?”皇帝挑了挑眉毛说道。

礼亲王目视孙毓文,孙毓文是管着吏部的,高层官员的信息他了解的最是清楚,何况今个入选的人,他早就是摸透情况了,所以皇帝下问,他回答的十分从容,“是,不过他当过两任的布政使,在云南布政使的任上,把云南的铜矿铁矿办的极好,在江苏布政使的任上,又把江苏的蚕桑茶叶丝绸等,从太湖边发展到高邮湖边,这是很难得的功绩,臣等以为,此人若是在户部,想必这产业的发展是不用愁的。”

皇帝点点头,“倒是也不错,只是我听说,他的身子不好?”

“是有些身子不好,不过,年岁也不算太大,今年才六十九,倒是可以再当几年的差事。”孙毓文说道。

额勒和布是个急性子,阎敬铭也是,所以两个人处的不算融洽,饶是军机处一体推出的人选,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岑毓英此人颇为跋扈,云贵之地有人隐隐将他和昔日吴三桂相比较之,在地方上也就罢了,若是在中枢,太过跋扈,怕是和别人处不好,这差事就难办!”

“户部尚书调和鼎鼐,天下所有的银钱,都从户部过,必然有些部院缺些银子,有些部院花银子花的多谢,可若是太过刚强,只怕是各部纷争就会不断。”额勒和布瞥了一眼阎敬铭,“岑毓英只怕做不好!”

还有一个愿意额勒和布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岑毓英虽然不算老,可也不年轻了,今年已经七十岁,七十岁担任内阁大学士倒也还罢了,可户部是最忙的部院,只怕岑毓英的身子吃不消,这话却是不能当众说出来,毕竟张之万和郭嵩焘年纪可是比这岑毓英还大,贸然指出这点,只怕是他们两个会刺心。

阎敬铭悄无声息的哼了一下,显然是很不以为然的,大家伙没有说话,可见岑毓英也不算什么好的人选,皇帝建的无人说话,于是也就看了下去,第二个的名字是“张之洞”。

“张之洞?可是湖广总督的张之洞?”

“是。”孙毓文说道,“张之洞历任中枢地方,同治五年,大考二等。以后,曾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乡试副考官、四川学政职务,后来任汉阳知府,主持汉阳铁厂,就此在湖北扎根,一步步的升到了湖广总督。在湖广办的洋务极好,中原诸省所用之钢铁,大多数由其兴办的汉阳铁厂所出,此外铁路也办的不错,一横,从荆州到金陵,一纵,从南阳到衡州,湖广之地,多水路多湖泊,能够这样建起来,很是不易。”

御前奏对的说话技巧十分的重要,在孙毓文的话里头,似乎这铁路都是张之洞自己建的,可南阳在河南,江宁在江苏,若是没有沿途各省的协助,只怕铁路也没有可能建的这么快,何况修建铁路,铁道部是有规划的,有些铁路是地方出资,可也不是地方出资就可以建,还需要铁道部的调整规划,但是在孙毓文说来,这些事儿,似乎都是地方上建的,全是张之洞的功劳,大家伙也没说什么,不过也不是所有人对这个人选都没有意见,阎敬铭第一个就是反对,“张之洞虽然擅于洋务,可他的洋务都是堆银子堆出来的,在湖广地方上,大家伙都叫他做‘钱屠’!”

“钱屠?”皇帝放下了折子,“这有什么说法?”

孙毓文的脸色不太好看,阎敬铭说道,“说这张之洞最喜欢杀的就是银子,别的地方上倒也罢了,如今各部院都是上赶着比着看谁更会花钱,这原本也没什么,如今正是大建设的好时期,花了银子出去,回报的收益是极大的,可这户部尚书的位置,要紧的是把钱袋子看中了,不能让地方,和各部院由着自己的性子乱花,若是太会花钱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只怕是没几年,原本币制改革留下来的好底子,就要被折腾干净了。”

这话原本也没错,故此光绪皇帝听着也是连连点头,“阎中堂你这是老成谋国之言,不会有错的。”

一般来说,军机处和吏部会在一个职位上举荐出三个人候选,让皇帝挑,那么前两个人都有其不好的地方,接下去就要看这第三个人了,皇帝看着了第三个,见到名字,他的瞳孔不免微微一缩,“高心夔”?

“高心夔?”皇帝说了一遍。

一直没说话的礼亲王微微抬起头,瞄了皇帝一眼,孙毓文连忙说道:“是,高心夔昔日就在中枢任职,后来外放地方,在越南之战中统领五省兵马粮草,居中调度,筹备银钱,全无纰漏,之后任广东巡抚,借着大战平息再无兵戈的好时机,一举将广东省的出口翻了一番,现如今北上调任浙江巡抚,也是在浙江办的不错,特别是在浙江的银行改革之事中,推动甚大,别的地方都有乱子,就只浙江,平平安安的没有起什么风波,浙江之地,中小钱庄甚多,高心夔将这些小钱庄都统一起来,命他们自己去办,官府在里头监督,这样的话又让商人们自己有决断之权,不虞忧虑官府有夺权之忧,且官府能够监督到位,办的极好。”

孙毓文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一番话,大家伙都明白,这个孙毓文心目之中,最为要紧,最为看重的就是这一位王恺运。

皇帝淡然看着礼亲王,“礼王是什么个意思。”

“是,这是军机处的初步意见。”礼亲王连忙说道,“汉尚书原本就是要在汉大臣里头选,又按照皇上的意思,总是要在六部九卿外头选,把地方上的人选进来,再把人放出去,这才能够流通——这三个人是军机处的推荐不假,但凡事儿总是要请皇上做主的,若是皇上有其他的人选,自然也可以办。”

礼亲王到底是老狐狸,皇帝心里冷哼一下,“高心夔倒是不错,昔日就在肃顺府中为幕,后来又跟着亲爸爸当差办事,参赞军务,甚是不错,亲爸爸也是很赞扬此人的,后头又主持中法之战的后勤转运粮草,功劳颇大,按照孙中堂的意思,在两地任上也很是不错,这些朕是知道的。”皇帝拿起了一杯清茶,喝了一口,“大家伙都是什么个意思,也说一说。”

果然,张之万率先就跳出来反对,他倒也不完全是私心,当然,私心是有的,“高心夔其人,才干虽然不错,可资历不够,如今只是担任过一任布政使,两任巡抚,总督的位置没有当过,各部院侍郎也未曾担任,之前担任广东以及广西巡抚布政使之职,乃是战时从权之宜,何况他的出身,乃是同进士,这一点,皇上不得不察啊。”

“同进士?”阎敬铭微微冷笑,“张中堂,本朝以来,您怎么还能在军机处说这样的话,同进士如何?嘉义郡王文正公,也只是举人而已!他可是位列首辅,生封郡王,死谥文正!功勋彪著,名垂青史,怎么,你还瞧不起一位同进士了?”

第948章 铨选部阁(二)

张之万说这个出身的事儿,倒也不是只是为了针对高心夔,只是到底张之洞是他的亲弟弟,若是能够入主户部,无论对着自己,或者是张之洞他自己,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他看到了皇帝这么长篇大论的称赞高心夔,一副简在帝心的模样,他倒是有些急了,故此有些口不择言,到了这个时候被阎敬铭抓住了痛脚,这不免就尴尬了,这可是一筐子打死,难不成,进不了进士,或者是到不了一甲二甲,就不能登阁拜相?要知道左宗棠可是最近三十年来最为杰出之能臣,而他,也不过是举人出身。

张之万当机立断,朝着皇帝鞠躬谢罪,“微臣出言无状,请皇上责罚。”

“无妨无妨。”光绪皇帝和煦地说道,“都在御前议事,争论自然是在所难免,饶是说到左文正公,也是无妨的。张中堂,下次注意着些就是了。”

左宗棠屡立大功,又敢于任事,不畏谗言,功成之后,急流勇退,已经堪称了本朝第一文臣表率,活着的时候得封王爵,死后谥号文正,除了性子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和气之外,简直就是文人表率,虽然左宗棠没什么党羽,但是张之万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很容易被人攻击他不识大体,且左宗棠昔日可是张之万的老上级,这样指摘,未免就招人话柄,所以张之万当机立断的请罪,皇上示意无妨,那么别的人也自然无话可说。

孙毓文接话说道,“请皇上定夺,哪一位适合接任户部尚书的位置。”

养心殿内静悄悄的,皇帝下意识的用手点了点孙毓文呈上来的折子,面无表情,“这事儿暂且不忙,阎中堂的差事一时半会的,怕是也接不上,要提早准备好,人选可以缓一缓,不过这军机处。”皇帝扫视群臣,“要补一些人了,朕瞧着礼王。”皇帝和煦地说道,“实在是太累了些,为国自然是效忠,可若是自己身子不保养好,朕心也是忧虑的。”

礼亲王连忙谢恩,“这事儿军机处是怎么个意思?补多少人,补那些人?都是要有数的。”

以前的军机处,还有某某侍郎入军机处行走的故事,但是这些在当今,几乎已经没有了,凡是想入军机的,起码是要各部尚书,或者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协办大臣,或者是外任总督,绝没有侍郎或者是巡抚布政使这样的入直军机的,这是慈禧太后特意要提高军机处的位置,她已经不止一次的下诏:“军机大臣乃是国朝之宰辅,简拔军机大臣,务必要谨慎稳妥。”在改革八旗,削减宗室爵位的时候,又下旨说明,“军机大臣为超品,见王爵不跪,行平礼。”

这是两宋宰相的待遇,本来道光咸丰朝以来,大家最喜欢的还是外任总督,毕竟这起居八座,一言九鼎,在地方上当个诸侯王是非常舒服的,但是经过这么改革,总督差不多和尚书平级,尚书外放总督也有,总督入京管理部务也有,这再上头,就是军机处和内阁了。

内阁,对不起,那是养闲人的地方,虽然待遇也不错,大家伙削破脑袋,若是致仕的时候能够配一个大学士的帽子带头上,那么退休后也可以被人光明正大的称之为“中堂”,而如今的军机处,实实在在,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帝国的核心中枢,其实这很好理解,洋务以来,朝政越来越繁忙,这越来越忙,自然权柄就越来越多,就不说别的,就看部院个数,就扩张了一倍。外头的省份呢?更是多了许多,北海,乌里雅苏台,金州,霖州,还有那个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军机处已经在筹备说要成一个“西海总督”,管辖非洲三地,驻扎处为索马里,当然这个地方不算什么好地方,算起路程来说,比金州还远,可到底管他是多远,也是总督,从一品的大位嘛。

所以军机大臣也不再是又辛苦待遇差没有编制的岗位了,也不单纯是皇帝的参谋秘书之职,自己有了独立性。而且慈禧太后是十分尊敬军机处的,自我束缚,除却昔日甲申易枢把全部军机大臣尽数开革之外,自己任命了新的军机大臣外,其余的时候,只是在军机处呈上来的人选里头简拔军机,当然了,孙毓文算是铁杆的太后党人,平时的时候他管着吏部,人事他最清楚,这些报上来的人选里面,早就有太后心仪的人选,孙毓文也一定是会把太后的意思传达下去,要知道他可是和李莲英拜把子兄弟,换过帖子的,虽然李莲英一直不愿意和他结为兄弟。

“是!是!”礼亲王说道,“臣等也安排好了,请皇上检视。”

举荐军机大臣一样是用了折子,皇帝打开一看,上头头一个写的是:“崇绮”,理藩院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一等承恩公;第二个是:“刚毅”,礼部满尚书;第三个是:“徐用仪”,吏部尚书;第四个是:“刘坤一”,太子太保两江总督兼上海通商大臣;第五个是:“王文韶”,礼部汉尚书;第六个是:“李鸿藻”,武英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一共呈了六个人上来,这六个人里头,徐用仪和刚毅算是新出头的,其余的都是同光这几十年内的名臣,皇帝这会子才满意了一些,“既然你们都定好了,朕今个圈出来就是。”

太监伺候朱笔,皇帝拿起狼毫,正准备在自己心仪的人选下面画一个圈圈,其余的人都凝神静气,等着皇帝朱笔勾定,孙毓文微微摇头,脸色有些奇怪,礼亲王合着眼,不发一言,似乎这事儿和他没什么关系。

皇帝正准备下笔,突然之间想到了什么,又把笔搁下,“不妥,军机大臣位份尊贵,又有宰辅之职,朕不能够草率的定夺,要请示过亲爸爸,请他老人家来定夺才是。”

孙毓文似乎有些失望,但又好像放松了许多,微微的吐了一口气,那厢礼亲王已经迫不及待的拍起了马屁,“皇上实在是仁孝之极,洪福齐天!”

其余的人也不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