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7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闵妃说的极为斩钉截铁,皇后听得耳廓不由得微微一动,太后微笑的点点头,把盖碗放在了一边的茶几上,“罢了,原本是听到一些无稽之言,心里头是不舒服,可王妃这么说,我就没什么意见了。哎呀,真是怪我,怎么好端端的就又说起外头的事儿了。”太后哑然失笑,“实在是不该,罢了,皇后在这里,我就不多事儿了,原本说请王妃吃一顿饭的,今个我就偷偷懒,让皇后陪着你罢了。”

皇太后起身,皇后连忙说道,“是,臣妾恭送皇额娘。”

“对了去圆明园的事儿,你预备的怎么样了?”慈禧太后在皇后闵妃的簇拥下出了香亭,皇后回道,“已经安排好珍嫔和珞嫔两位,伺候着皇额娘去园子里,预备好车架,选一个好日子就可以出发了。”

“日子一定要快着些。”太后说道,“这么多年了,可一直没见到圆明园春天的玉兰花满枝雪花的盛景,如今退下来了,时间有的很,人又难得的有闲情逸致,自然不可以错过如此美景。”

“是,皇上不能伺候着皇额娘一起去园子里,十分的不安,已经命臣妾一定要预备好各式各样的事儿,不能让皇额娘在园子里有任何不便的地方。”皇后扶着太后的手,下了台阶。

太后笑道,“皇帝是最有孝心的,还派了两个心尖上的美人跟着伺候我,只是我一个老太婆要这么多人伺候着做什么。”

“孝顺皇额娘是皇上和臣妾的本分,凭他什么时候都不敢忘的。”皇后温顺地说道,“皇太后为国操劳多年,如今得了空,臣妾自然要多孝顺着您,臣妾在宫中打点好端午的节礼,及其亲蚕礼,就即可前来圆明园。”

太后笑眯眯的点点头,她上了轿辇,对着边上站立的闵妃吩咐道,“王妃难得入京,就在京师里头多呆些日子,那里想去玩一玩,想吃些什么,尽管都告诉皇后,皇后办事儿利落的很,不会让人失望的。”

太后的仪仗迤逦而去,闵妃原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想要和皇太后恳求,恳求让世子归国,没想到在这里皇太后几句话就把自己搞的晕头转向,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太后就一骑绝尘离去了。

闵妃有些摸不著头脑,原本在景仁宫里面休息,突然之间因为皇太后的突发奇想,被拎了出来到钦安殿内转了一圈,这个时候已经不早了,重华宫就在左近,皇后也不再回宫,带着闵妃一同去了重华宫,这里头又可以赐宴,又可以听戏,是后宫女子玩乐聚餐的好地方,外藩来朝,赐宴一般都放在西苑的紫光阁,但闵妃是女眷,放在那里就不合适了,还不若就在宫中,所以今个来了重华宫,殿内已经准备妥当,皇后高踞上座,左右侧的位置空着,皇后请闵妃坐在左侧的位置上,中国人以左为尊,闵妃执意不肯,无论如何,惠庆公主,作为前朝同治皇帝的遗孤女身份,远远在自己之上,正在一请一让之间,太监进来禀告说是惠庆公主到了。

人未到,闵妃就听到了一阵清脆的笑声,只见明黄色的帷幔被掀开,里面一个穿着鹅黄色宁绸松青色滚边出毛旗袍的少女款款走了进来,只见她鹅蛋脸,双眉入鬓,头上带着黄翡翠头面,目如秋水,朱唇半点,顾盼神飞,光彩熠熠,望之不俗,脸上带着一抹自然清新的笑容,闵妃入宫所见到的皇太后和皇后,衣着自然华贵,袍服上的纹饰,若不是花鸟纹络之外,就是龙袍,可这惠庆公主鹅黄色的旗袍上,绣的竟然不是这些寻常之物,袍服的下摆上用金银线修出了一只十分威武霸气的狮子,只见那狮子目光闪闪,若有神光在眼中射出,闵妃揣度大约是绣上了猫眼石之类的宝石,这位少女见到了皇后和闵妃,还未曾行礼,就先打量了一番闵妃,对着闵妃身上的那件红裙子很是感兴趣,看了几眼后,她转过身子,对着宝座上的皇后请安问好,“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点点头,淡然开口,“公主近来少见,请坐吧,最近不知道忙些什么?”

惠庆公主眼珠乌溜溜的一转,先不回答皇后的发问,先对着闵妃点头,请闵妃上座,“王妃安好。”闵妃又要行礼,论起来,闵妃只是郡王妃,而惠庆公主乃是固伦公主。

清朝体制从来都是中宫诞下的公主才可以称之为“固伦”,“固伦”是满语,为“天下、国家、尊贵”之意,所以固伦公主是等级最高的一种,前朝偶尔有破例,大部分的时候只是作为皇后所出之女的封号,但是在慈禧太后执政后,这个规定已经差不多被忽视了,因为慈禧太后并未生育女儿,所以将恭亲王之女,封为固伦荣寿公主,丽贵妃之女,封为固伦荣安公主,一同养在膝下,这样的就算是理论起来,也勉强可以视为慈禧太后所出,惠庆公主虽然并不是中宫所出,但她是英宗皇帝唯一的血脉,所以还在襁褓的时候,太后就下旨敕封其为固伦公主,封号“惠庆”,固伦公主等同亲王俸禄,自然闵妃要向惠庆公主行礼。

东方国家都是如此,十分重视礼节,惠庆公主拉住了闵妃,“王妃年长,若是要向我行礼,未免折煞我了。”又力邀闵妃上座,“今个你是客,应该请你上座。”

闵妃连忙道不敢,皇后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公主你请王妃坐下吧。”

闵妃被惠庆公主力请,这才坐到了左边的宝座上,惠庆公主走到下首的宝座上作陪,这才对着皇后说道,“最近倒也没什么可忙的,无非就是看看书,看看报纸,春天里头冷,可也没闲着,去西苑骑骑马,活动活动,最近在建福宫瞧瞧以前乾隆爷留下来的好东西,倒也许久没去骑马了。”

“这还不忙?”皇后笑道,“这就不少事儿了,单单就看着建福宫里头那些宝贝,公主就要看的忙不过来了吧?”

建福宫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乾隆皇帝将他最钟爱的珍奇文物收藏于此,并经常在花园内写诗赏画。嘉庆时,下令将其全部封存,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库。惠庆公主爽朗一笑,“瞧得再多,也不能是自己个的,无非是看看过眼瘾罢了,老佛爷的意思,让我帮忙着登记画册,把宝贝们都让如意馆的画师们都画起来,免得叫底下的奴才偷龙转凤把宝贝都换了出去,我也只是假公济私罢了,那里能和皇后娘娘比呢,娘娘这宫里头千头万绪的事儿都要办,这才是要忙的不可开交呢。”

“却是没有。”皇后笑道,“大事儿,太后和皇上做主,我听命当差就完了,并不会忙。”

惠庆公主大眼睛眨了眨,“听说老佛爷要先驾御圆明园,我想着老佛爷驾前不能没有人伺候着,皇后娘娘您要总理六宫想必是没空了,不若让我跟着老佛爷先去园子好了,免得老佛爷一个人孤单寂寞的,到时候咱们这些做晚辈的落了埋怨可就不好了。”

皇后微微一笑,她挥着手招呼御膳房的掌事太监上前,“这事儿那里还能让公主您来费心呢?早就安排妥当了,我已经让珍嫔和珞嫔一起伺候着老佛爷先去园子里,这样的话就不怕没人孝敬着老佛爷了,若是公主想去,一并跟着去倒也不打紧,时候到了。”皇后吩咐掌事太监,“赶紧着上宴吧。”

第938章 惠庆公主(二)

太监们流水般的把食盒拿了上来,闵妃只看得那满桌的菜肴心摇神驰,朝鲜国内的那些腐儒天天攻击自己个如何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可按照朝鲜的吃穿用度,放在清国这里,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以用膳来说,朝鲜国内大部分都是泡菜,再加上一点点的蔬菜,一点点的肉类和鱼,品种看上去不少,可能吃的的确不多,何况就算比菜数也远远不及中国之宴。

每个人的桌前已经满满当当的放了三十多道菜式,边上都站着一列的宫女姑姑,预备着布菜,漱口,插手之类的活儿,这个时候闵妃带来的尚宫是排不上用场的,宫里头自然有宫里头的规矩,私下自己宫里头吃的筵席自己随意怎么吃就是,可这大宴,特别是赐藩属的酒筵,就不能是自己动手了,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不能够失仪,不过幸好今个还是后宫之间的酒筵,拘束少一些,皇后笑着举杯,“本宫敬王妃一杯,愿朝鲜永为中国藩篱,中国永为朝鲜仁主之国!”

闵妃站起来,举起酒杯,“是,臣妾铭记。”

酒过三巡,皇后说道,“既然是开席了,就赶紧着把戏献上来吧。”

升平署早就准备妥当,三人面对的南边殿墙早已改造成用透明的玻璃做的玻璃墙,天气冷的时候就可以隔着玻璃听戏了,不过今个算是暖和的天气,玻璃一体被打开,外头戏台上铿锵铿锵,就准备开戏了。

第一出是《安天会》,说的是孙悟空大闹天空,玉帝请来如来佛祖降服掉孙悟空之后,满天神佛一起赴宴庆祝天下太平的戏,一会子福禄寿三星齐聚,麻姑献寿,献礼唱诵,一会子有北斗七星出列架起祥云,哪吒三太子又现出三头六臂的法身,从第二层戏楼之中飞腾下来,嫦娥带着一群仙女翩翩起舞,群仙齐唱:“霸陵桥长生不老,平妖猴众君臣止干戈真呀么真好,好一似昔日蟠桃祝寿高,寿高逍遥,愿千秋万载同华堂笑,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有今朝。”唱完吉祥话儿,神仙鬼怪一起离开,顿时间作鸟兽散,“一个个衣披彩虹,跨鹤乘龙,祥云起,群仙离宫!”

这一出戏才算完了,实在是热热闹闹,精彩纷呈,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中间敬了酒,又是把之前的席面撤下,换上了几品饽饽面食粥品米饭等,用过主食,又重新上酒筵,皇后见闵妃停下不食,“怎么?可是不合王妃口味?”

闵妃连忙说道,“臣妾已经吃饱了,上国酒筵如此丰盛,绝不会不合口味的。”

惠庆公主放下筷子,对着闵妃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王妃听戏吧,下面这一出。”她转过头,看着皇后,“可是皇后娘娘亲自挑选的一出戏呢。”

皇后拿着酒杯,脸上笑容淡淡的,“公主的学问是最深不过了,不如和王妃说一说,这一出戏,是什么样的一出戏?免得戏都听完了,什么意思还不知道。”

“这一出戏的名儿叫做《双投唐》,说是前唐的时候儿,瓦岗寨的首领李密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结果丧失了人心,众将纷纷离他而去,投奔了大唐,瓦岗寨所剩士卒无几。”惠庆公主仔细地说道,“就只有一个忠心耿耿的臣下,唤做王伯当,劝李密降唐,李密因形势所迫,决计与王共同降唐。唐高祖李渊和李密以前算是死对头,可到底是仁君风范,不计前嫌,并且将侄女河阳公主许配给李密,可是李密并不感激高祖皇帝对他的厚情,仍要欲反自创基业,竟然……后头的事儿,就不说了,留着王妃自己瞧吧。”

哐!一下,锣鼓敲响,好戏顿时就上演了。

皇太后坐在轿子上头,队伍慢悠悠的在宫墙下走着,阳光正好,金色的阳光洒下,反射在红色的宫墙上,整个世界暖洋洋的,又十分的绚烂,太后舒服的眯着眼,一派从容之色,“钦安殿虽然好,可到底是香火太多,熏得人头疼,还是在外头好。”她伸了伸懒腰,“咱也不是神仙人物,那香火实在是受不住。”

“老佛爷可是观世音转世,那里不是神仙了?”朱执义凑趣地说道。

“油嘴滑舌的。”皇太后笑眯眯地说道,“我若是观世音,那你是龙女还是善财啊?”

朱执义苦着脸,“哎哟,老佛爷,若是您瞧得上奴才,回头奴才也在重华宫扮上,请供奉们捧一捧奴才,捏着嗓子唱一段龙女也无妨。”

边上伺候着的宫女不由得脸上露出了笑容,当然,他们御前不适宜大笑,太后微微一笑,“猴儿啊猴儿,我若是要听你露一露嗓子,只怕是要笑的肚子痛,肚子疼倒也不打紧,只怕把外头的夜猫子都招进来,到时候可就有的闹了。”

“别介啊。”朱执义见得太后的兴致不太好,特意花了浑身解数来逗笑,“奴才自然是比不过老佛爷的嗓子了,可比起外头余紫云谭叫天这些,可差不离多少,都是同门师兄弟!凭什么他们都演嫦娥演伍子胥的,倒是奴才连个龙女都扮不上呢?您给掌掌眼,咳咳。”朱执义假意清了清嗓子,“咿呀,东海龙宫出我身,紫竹林内修大道~”

“得得得。”慈禧太后哈哈大笑,“你那嗓子,我服了,的确是一等一的,明个就叫内务府把你的俸禄和供奉们都一样的付,改明儿就把你的水头牌也放在升平署那里去,什么时候唱堂会,把你朱供奉请去,必然是艳压全场!”

“这可是老佛爷金口玉言。”朱执义连忙打千笑道,“天下谁也不敢不听的,到时候一定是要老佛爷这评戏儿的大家指点指点的,谁不知道老佛爷才是排新戏的第一人呢,有了老佛爷的指点,随便露一两手给奴才,凭他什么夜猫子,也不敢来放肆了!”

“小朱子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