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6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锒铛下狱,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翻来覆去的做了许多噩梦,到了天麻麻亮,一个苏拉打着哈欠前来叫起,不一会,昨日的那个章京,就笑盈盈的出现在了黎道源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请了一个双安。

黎道源被吓的和什么似的,噌的窜出来拉住章京,“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折煞下官了。”

“我今个先来讨一个头彩,故此先行礼请安。”章京笑眯眯的站了起来,“传王爷的钧旨,请您回府,待会就有旨意下降,请您在府里头候着,那里都不要去了。”

“是,是,是!”黎道源点头犹如鸡啄米,不过他也十分怀疑,什么事儿和自己这个尴尬人有什么关系?“敢问大人,我也知道这个不太妥当,不过,若是方便,请大人说一说,透露一二,下官也免得庙里长了草——慌了神不是?”

那个章京却是口风很紧,半句风声也不肯说,末了逼问急了,最后只是说了一句,“您回到府上候着就是,不是什么坏事,请多预备好喜钱打发赏人,准没错!”

这么说来是一件喜事,黎道源千恩万谢的出宫回家,这第一次的进宫未免太过紧张了,什么风景都没瞧见,还把心弄的砰砰乱跳,出了宫,回家第一件事儿就告诉了自己的母亲,他母亲没有诰命在身,但是十分的有见识,听到黎道源如此一说,微微沉吟,“这事儿既然不是什么坏事,咱们就好好预备起来,陈伯。”当家主母吩咐起来,“请左邻右舍来抓紧着帮忙打扫一番,预备好最新的钱,准备着赏人。”

“额娘,您说这是不是件坏事?我在书里看到,说前明,经常有这样的事儿,借着来传旨的差事,敲诈勒索,图谋家产的。”黎道源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还是有些犹豫。

“不要紧,若是坏事,自然就把你拿下了,何须要传旨?你又不是什么当红的堂官,如果是敲诈勒索,也没有那么大的福分,可以请动军机大臣和贝勒爷这种大人物。”他的母亲到底是年纪大些,不怕这些,“咱们耐心等着就好,我估摸着,大约是哪一位你父亲的故旧提起了你,机缘巧合,要送你一个好差事呢,以后得了机会,一定要好生报答一番。”

左邻右舍倒也热心,不一会,就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陈伯又备下了茶水等预备着,几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午饭也是随意吃了些,食不知味的,到了午后一刻钟的时候,外面锣鼓声响起,声势惊人,不知道多少人的脚步声朝着这里走来,原本在昏昏欲睡的黎道源一跃而起,知道忐忑了两日的事儿终于到了。

大门早已大开,两厢街坊邻居围住了胡同巷子,兴致勃勃的看着热闹,穿着黄马褂的侍卫,依次排在了大门口,后面是穿着花布的鼓乐队伍,再就是两列长长的对牌,当中有一驾马车,马车紧闭,其中不知道有没有贵客,边上一个穿着鸳鸯补服的官员面带着笑容走了进来,他的头顶上红宝石的顶戴璀璨夺目,十分耀眼,走到当庭,院子里面已经摆好了香案,那个官员朝着黎道源微微一拱手,自我介绍是理藩院右侍郎纳兰班明,今日来是宣旨的,他朝着黎道源身后一看,“黎老太太在何处?”

“家母身子不适,在房内休养。”黎道源连忙解释道,“怠慢大人,实在是死罪。”

“不妨不妨。”纳兰班明摇摇手,“倒也不是我要来询问,只是这旨意。”他伸伸手,边上一个官员拿着一个托盘过来,上面有明晃晃的一卷黄绫,“也有一份诏书是给贵府老太太的,所以也请她一同出来接旨,倒也便宜。”

既然如此说,自然也没什么话可讲,黎道源请右侍郎大人告坐,自己亲自进了内室请母亲出来,不一会黎道源的母亲被丫鬟搀扶着走了出来,脸上虽然带着病容,但精神倒也不错,先是朝着纳兰班明微微一福,纳兰班明侧开身子,嘴里说着不敢当,“既然是老太太也到了,那就请跪下接旨把。”黎道源扶着母亲一同跪下,理藩院右侍郎纳兰班明打开了黄绫,“旨意下,黎道源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以任降之中华,盖可执掌天下也,内王外圣,总理万物,中国之主,自然为诸国之主,安南之地,久为阮氏窃据,生灵涂炭,南方不安,如今更狼入室,不奉天朝之命,法人乱越,罪不可赦!”

黎道源听到这里,心跳的简直就要跳出了嗓子眼,接下去的一段话就听的不仔细了,“查高宗纯皇帝圣德远瞩,保黎朝血脉,大动干戈,十全武功,安南之一,绵延至今,已有百年矣,黎氏道源,乃愍宗黎维祁后裔,俊才也,可堪大任,朕奉慈禧皇太后懿旨,立黎道源为安南国国主,加封纯郡王,世袭罔替,永镇安南,望上体圣心,下察民意,永为友好之邦……冠服许用褚黄色,明日即行册封国王大典,钦此。”

黎道源还没什么反应,外面的街坊就已经大声喧哗了起来,夭寿啦,咱们这里居然出了一个王爷!还是什么安南国的国主!真真是好运气,那个玉儿的妈直接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只是没哭几下就大惊的街坊拉了下去,开玩笑没瞧见千年难得一见的钦差大臣在这里头吗?就算钦差大臣不见怪,万一惊动了王爷,那可如何是好?

“我好傻。”玉儿的妈痴呆着贴着墙根走了出去,不理会身边那些看着热闹喜气洋洋的人,“我好傻,真的,我好傻,我早就看出来了黎家的那个少爷是有大出息的,看到了吧,你们看到了吧,他是有大出息了,如今都成了王爷了,我好傻,如果我让玉儿早点去他家当个小妾,如今也早就成了凤凰了啊啊啊!!!!”

且不理会无知村妇的梦呓,黎道源跪在地下激动的浑身抖糠一样发抖了起来,他不知道为何会如此的激动,这件事情为何会如此的突然,之前听不到任何风声,激动之余眼角的热泪却是忍不住的滑落下来,明明自己是不在乎的,为什么听到了这么多年一直期待的事情发生之后,但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纯郡王之母钮祜禄氏,加封安南国王太妃,钦此。”

一家五口人,一个老太太,一个黎道源,一个陈伯,两个丫鬟,一起俯下身子大声呼喊“万岁!”只有黎道源在地上发抖不肯起来,纳兰班明微微一笑,“国王欢喜的都呆了。”摆摆手,另外几个人拿着托盘上来了,上面是全新的四团龙补服,褚黄色的八宝海水立山吉服,并朝靴朝珠朝冠等一整套,此外还有王妃诰命的服制,一应都发到这里来了。

原本的黎家老太太,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安南国王太妃,她倒也还十分镇定,起身谢过了纳兰班明,又请他坐下来喝茶,纳兰班明摇摇头,“太妃见谅,今个还不得空,明日就要行册封大典,事情匆忙,礼部、总理衙门、理藩院都要一一操持,现在四方馆已经忙的热火朝天了,实在是不能耽搁,只好是下次再来叨扰了。请王爷注意时辰,明天卯时就有车架来接,要先去武德殿受礼,然后再在四方馆册封,之后就是夸耀京城,晚上是赐宴紫光阁,然后明个大约就有新的府邸赐下,不需再住在此地了。太妃明日没什么事儿,预备着各王府来往贺礼就成。”叮嘱了几句话,于是告辞而去,所幸之前准备妥当,一应的喜钱预备周全,一个个的侍卫都发了过去,这才不算失礼。

宣旨的队伍敲锣打鼓的离开了,街坊们围着黎家的大门,艳羡不已,却不敢请来,钮祜禄氏吩咐陈伯,“请街坊们进来坐一坐,喝一杯茶,尽到礼数,晚上去四牌楼叫几桌席面来,请大家伙吃一顿饭,过了今日,大约日后就没什么机会一起吃饭了。”

“是。”

听到钮祜禄氏如此说,几个街坊才大着胆子走了进来,不住的打千行礼嘴里说着吉祥话,钮祜禄氏应付了过去,转过头来,看着黎道源还是跪在地上,不由得笑道,只是刚刚开口,眼角的热泪就忍不住滚滚而下,“还不起来,如今正经是国王了。”

黎道源站了起来,脸上亦是满脸泪痕,“没想到祖宗们想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在儿子这里头梦想成真,儿子,儿子真不知道如何说,说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用说什么,这样天大的富贵降到咱们头上,你仔细想一想,要怎么报答太后和皇上吧。”

次日在武德殿受礼,在京藩属、蒙古青藏王公等,九卿以上的官员,诸国使节尽数到齐观礼,醇亲王是监国,所以代替慈禧皇太后受了黎道源的三跪九叩大礼,礼部尚书唱名,理藩院尚书赐金印金册,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观礼,从来藩属册封都是理藩院几个郎中搞一搞就是了,现在这样大的阵仗摆出来,礼亲王在京的军机大臣亲自到场,诸王宗亲都在场,就说明了清廷已经对顺化发生的事情十分的不满意,绝不会善罢甘休,你搞一个不承认中国政府,不想呆在中国范围内的越南新君出来,好,我当然也可以搞,而且我找的这个人根正苗红,更有资格成为越南的新国王,按照历史来算,黎朝的历史比阮朝更为悠久,以前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按照诏书上的意思,这个越南的国号暂时就不提起了,而是提黎朝的“安南”有别于阮朝,诸国使节都邀请了来观礼,英国意大利等国大使借故未来,德奥美土等国悉数到齐,由此可见,英国人对于这件事情还是不认可的,但是谁会在意英国人是否认可,这样的举措只是表明了一点,英国大使韦德未到,他也十分清楚,那就是中国人在越南,做好了和法国人死磕到底的准备了。

如此煊赫之后,黎道源全家搬进了什刹海边上的一处王宅,黎道源不是笨蛋,敕封次日之后,就上了一道谢恩折子。

第767章 大战前夕(一)

这个谢恩折子里面刚开始感恩戴德,说明了黎愍宗子弟这么多年来的悲愤委屈,尽在一日之间洗刷干净,表明了大清再造之功,通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谢恩,表明正如天朝所言,阮氏绝非安南正统,并且表示,绝不能让天朝将士独自在安南浴血奋战,愿意即刻南下,跟随皇太后御驾,督战北圻。

这样君慈臣孝,藩属和谐的戏码,最适合在这个时候上演了,大清日报连篇累牍的报道着阮朝得国不正的消息,把阮太祖描绘成了操莽一类的人物,老子英雄儿好汉,那么祖先是坏人,如今的阮朝伪君自然也不是什么好鸟,群情激昂,把原本越南的同庆帝要脱离天朝藩篱的消息冲的粉碎,原本一场极为严重的舆论风波消弭无踪,谢恩折子之后过了三日,新科出炉的安南国国主就前往大沽口,准备乘船南下跟着慈禧太后的督战队伍去了。

在拜别母亲的时候,黎道源很是说了一番话,“额娘,虽然咱们如今这个国主的称呼是真的,可这里头有多少实惠,是真见不得,皇太后他老人家既然把咱们黎家重新想了起来,大费周章的把儿子又找出来册立,那么意味着,在越南那里,朝廷绝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一来,我们黎朝还真有几番能够重新一统越南,额娘我知道您是北京城的人,其实对我来说,何尝又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里头的根儿我是断不了,自然这个安南国将来如何,倒也不在于我的意思如何,到底要看朝廷的,要我说,并入中国也是无妨,只是理藩院并军机处的大人说的很清楚,如今正式和法国人争夺的关键时候,越南是一定要保住的,那里的百姓子民,说句实话,和咱们没什么关系,但是既然享受了朝廷的待遇,自然这事儿也要担起来,我决意南下,跟着西圣爷去督战,如果将来能够在越南,北圻,或者红河北岸重现黎朝宗庙香火,儿子肩膀上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任务也就做成了,阿玛那里我也不会不敢说什么了。”

“说句实话,儿子心里迷茫的很,他乡故乡,早已分不清了,为今之计,就只能是勇往直前,跟着朝廷的脚步走,如果能在北圻安排下一块土地,这就已经足够,朝廷给了我们复国的机会,额娘也应该清楚,咱们没有回头路,只能是跟着朝廷一起走了。”

“你说的很对。”钮祜禄氏点点头,“我之前一直嚷嚷说要复国什么的,这么说只是怕你泄气,没有了心气,混日子去,其实谁心里都明白,这么多年老祖宗也是这个意思,没有朝廷大力支持,咱们是别想什么复国的事儿,想都别想!到最后,什么复国,只是自己痴心妄想罢了,可如今既然有了机会,就绝不能放过,他乡故乡又有什么区别?我是必然住在北京的,日后真的复国,你自然也可以长居你自己个喜欢住的地方,在那里都不打紧。”

黎道源开创了日后藩属国主常年呆在京师的先河,他只在十月到十二月的时候在越南,平时多数时候都在北京城里面,每次朝会是绝不会拉下的,最后还老死在什刹海边上的王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