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6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来看。”慈禧太后从炕上站了起来,亲自拿着一盏八角八仙渡海的宫灯,朝着载澄招手,把灯笼照到了墙壁上,“看看这幅画。”

载澄依言上前,看到那幅画,不由得呆住了,上面是画着两个孩童一起在花丛之中玩耍,边上站一个妇人含笑看着,一个孩童穿石青色补服,内里衬出了明黄色的吉服,一个穿着黄马褂,黄马褂的孩童略小些,拍着手哈哈大笑,看着穿石青色补服的孩童在踢着毽子,踢毽子的孩童神色飞扬,似乎被小一点的男孩的欢呼叫的越发兴奋起来,毽子踢的高极了。那个妇人穿着紫色的旗装,站在不远处,捏着帕子含笑看着两人热闹的场景,这幅画笔力其实十分稚嫩,根本不配摆在养心殿内,要知道养心殿内都是放王羲之的真迹的,这幅画挂在这里十分古怪,且上面还题着一句诗,盖着一方章。

慈禧太后神色复杂的看着这幅画,“你认识吗?”

“自然是认识。”载澄颤抖的伸出右手,抚摸了画上面那个穿着石青色补服看上去年纪略大一些的孩童,他动作十分轻柔,就怕惊扰了上面那个专心致志在和伙伴一起踢毽子的孩童,他慢慢的念了念上面的那句诗:“最是儿童热闹时,兄弟二人踢毽子。”他的眼角湿润了,话语也哽咽了起来,“是英宗皇帝作的画,奴才写的字。”

同治皇帝擅长画画,但字写的不如载澄好,两个人幼年时候涂鸦之作,没想到被慈禧太后保留到了现在,载澄是宗室年轻一辈之中作诗写字都上佳的人,幼年的打油诗,如今看来却也有一番风味,“载澄,这画我一直留着,时不时的拿出来看一看,想着以前的时候,就不由得要笑起来,小时候,你们两个是多么的可爱啊,每天都腻在一起,一起上学,一起用膳,一起骑马射箭,从来都不分开,好像是双胞胎一般,可是现在,哎。”慈禧太后对着载澄说道,她的眼角波光粼粼,“载澄,你想他吗?”

载澄沉默不语,慈禧太后自说自话的走开了,只留下了载澄在这里沉思,“我很想他啊。”她转身坐到了炕上,“我的儿子,你的兄弟,我无时无刻都不在想他。”

“你和英宗皇帝是最要好的,如果你登基为帝,他必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兄终弟及,最合适不过了,可我却不想你当皇帝,你和先帝一样,都是风一样的性子,不喜拘束,你如果当了皇帝,这么多事儿压着,肯定是不会开心,你不开心,先帝九泉之灵也不会开心,害了你,更是害了你阿玛,所以我没让你坐上这世界上最烦恼的位置,我虽然不明说,但是你也应该明白,我最疼的就是你和先帝,你想他吗?我很想他啊。”

载澄眼角的热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滚烫的眼泪划过冰冷的皮肤,流到了他那冰冷的内心里去,他跪了下来,“我不敢当。”他这时候也抛开了身份尊卑之心,直接说着心里的实在话,“我……”他的脸色柔和了起来,“我不配先帝的兄弟之情,也不配您的喜爱。”

“没什么配不配的。”慈禧太后站了起来,亲自扶起了载澄,她这时候早已经是珠泪滚滚,“先帝最想做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他宾天了,什么想做的都没有做到,永远都做不到了,他想看到的孩子,他也没有看到,你有了你的孩子,有了血脉传承,你已经比先帝强了,你懂他,明白他,也应该帮他做了他最想做的事情。”

载澄的思绪被殿内吵嚷的声音拉了回来,虽然是回忆了许多,可在殿内不过是片刻之间,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许久不见的爽朗表情重又展现出来,他抬起头,“怎么地?”载澄威严大气地说道,“你们说要恭亲王府出面表示,我来了,说了话了,你们怎么还有如此多的废话?看来你们对着恭亲王的尊敬都是假的了!是要闹什么!”

殿内的人一时间被压了下去,载澄微笑了起来,眼神又放空了起来。

万岁爷,你在那边怎么样?

你知道吗,我很想你啊。

第750章 两处齐发(四)

“大家伙都瞧见了?”肃顺施施然的站了起来,“满汉蒙八旗的宗亲贵胄都在这个地方,大家伙的意思也都明白了,恭亲王府澄郡王的话都听清了吗?听清了就好了,这事儿,就没有别的说话了,意见可以提,但是不能扛着不肯听命。”他利剑一样的眼神扫视了四周,见到了许多人的神色好惶恐,心里就涌现出了不得了的痛快之意:“这是要掉脑袋的。”

还有人的眼中十分不服,殿内沉默的抗议着,肃顺微微冷笑,“我瞧着还有人想闹事儿呢?可以,没事儿,我肃顺不是怕事儿不大的主。”他环视四周,看了第二排十多个人坐成一堆的人,“宗亲我瞧着是没什么意见了,那么你们几个八旗的都统呢?要知道。”肃顺的双目炯炯,盯着他们,“你们八旗的都统们都管着地下的这么百多万号人呢,你们如果不点头,这接下去大戏没法唱了。”

载凌惊讶的看着肃顺,这话的意思,岂不是要给他们找梯子上天了?果然八旗的几个都统顿时来了精神,“大人您知道轻重就好,八旗的寻常男丁,都是归着各都统协领佐领牛录管。”镶黄旗第三营都统冷笑地说道,他是满洲大姓乌兰那拉,世宗高宗的皇后都是出在这旗下,家世渊源,十分了得,又是正经的实权派,原本就不甚惧怕肃顺,宗亲们没权没势,在顶尖的人物眼里,除了一个爱新觉罗的姓,其余的什么值得称道的都没有。

而八旗管着底下人禄米的这些和世袭罔替差不多的佐领协领都统们,才是最当权的人物,昔日荣禄想要走通关系,把尚叫杏贞的慈禧太后撂牌子免了选秀,花了两百两银子要疏通镶蓝旗的佐领,那个佐领还没有松口,要知道两百两银子已经是京师中等收入家庭一年全部的开销了,可见这里头上下其手,猫腻是如何的多,还有这禄米发放,损耗是素来都有的,报个半成的损耗已经是大善人了,素来这钱粮都是要扣两三成的,这里头又是巨大的一笔财富,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这些八旗的官儿,堪称富豪之家,和内务府的那些官儿,都是差不离的。旧年有传闻,内务府的官员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的朝珠不重样,八旗的这些人虽然不敢如此高调宣扬,但是豪富,只怕是没什么区别。

“咱们的差事无论如何都要在的,不然,这个八旗的子弟,怎么管的了?大人您是正牌子的黄带子,不知道底下这人多龌蹉,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干得出来,俗话说穷人烂命,这些人没有了生计,只怕是什么天王老子都压不住,更别说肃顺大人您这位阎王了。”

几个人的话里透着威胁的意思,改革当然可以改,但是这些世代在八旗当官的人的利益绝不可以受到侵害,自然没有肃顺的挑唆,他们还不至于这样的放肆,但是这正是肃顺想要的。

肃顺微笑了起来,显然他是成竹在胸的,几个连连出声威胁的人,看到了肃顺脸上诡异的笑容,说话声越发的小声了起来,渐渐的没有了声响。

殿内复又沉寂了下来,“都说完了?那也轮到我来说了吧?你们这些人啊,贪心不足,今个大家伙是瞧见了,还想着世世代代繁荣富贵呢?”肃顺显然是引诱这些人说了这些话出来,“谁都没有什么铁杆庄稼旱涝保收,但是他们倒是有了,真真是可笑。”

“肃顺大人。”正白旗是上三旗之一,原本属于皇帝亲自管,只是这么多年一来,谁也没有把八旗的这些人当回事儿,但是正白旗的地位和其他的旗有区别的,正白旗的领班亲王,大约大家还没忘记掉,正是在菜市口掉了脑袋的豫亲王和肃亲王二人,不过正白旗从摄政王多尔衮起,就屡遭不幸,也不差这么一回,上三旗原本没有旗主,只是后来没有把八旗当回事儿,所以在咸丰皇帝的时候设了旗主,正白旗旗主额真马栏山冷漠地说道,“这是朝廷的大事儿,没什么可笑的,您如果要卖刁放傻,请去天桥,说不定还能赚几个铜元当晚饭钱。”

“既然要说朝廷的大事儿,那么就说正事儿,我也懒得和你们再絮叨。”肃顺从袖子里又拿了一个片子出来,“镶黄旗副都统德祐,佐领山根,正白旗旗主马栏山。”他慢悠悠的念着上面的名字,陆陆续续总念了二十八个名字,“这几个。”他似乎在吊人的胃口,过了许久才把这些人名儿全部读完,“都抓起来。”

他轻描淡写的开口,早已经在殿内守候的侍卫们轰然应诺,迅速的上前,如狼似虎的把报到名字的人都从人群之中拉了出来,丝毫不顾及他们身上的赫赫补服璀璨顶戴。

殿内顿时炸开了锅,几乎是所有人都变了脸色,醇亲王“啊”的一声,站了起来,正欲开口发问,却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问什么表示自己不知情,只能是强自忍住疑惑,慢慢的又坐了下来,崇绮的脸上只有痛快之色,载凌脸色大变,惨白的脸看着边上的肃顺,他到底这是要干什么?

“肃老六!”马栏山双手被如狼似虎的侍卫们反剪着双手,按在了地上,“你居然敢擒拿我们?谁给了你的胆子!”

肃顺神秘的看着跪在地上的马栏山,“这和你有什么想干?你说我卖刁放傻,今日我就这样对你了,如何?”

肃顺拿出来了无赖的性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是,没人这个时候觉得是好笑的,“你把我们这些人抓了。”殿内闹哄哄的,马栏山喝道,“起码也要个名义,不然西圣爷将来知道你这样轻慢虐待八旗中人,是不是又要追究你的罪名,再把你流放到广西去!”

肃顺的眼睛猛的一缩,随即松开,“嘴巴倒是还是这样的叼,掌嘴!给我好好教教他,教教他怎么学说话!”

掌嘴应该是用木板击打上下嘴唇,只是临时之间,也找不到木板,那个侍卫倒也是性子粗疏,只知道奉命行事不懂得什么要避讳些,拿起了腰刀,用刀鞘在马栏山的脸上来回猛地打了几下,马栏山半张脸鲜血淋漓,这会子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嘴里留着鲜血,嘶嘶的发出呻吟,吐了两颗牙齿出来。

殿内被抓的人这时候那里肯善罢甘休,被阎王抓去,那里还有活命的道理,求饶的求饶,威胁的威胁,还有狡猾的,在人群之中乱钻乱跑,更有人保住了大腿,正蓝旗的佐领跪在惠郡王面前的地上,保住了惠郡王的大腿,“王爷,瞧在咱们一起票过戏的份上,您要救奴才一次啊!”

惠郡王有些不忍,他被拉住了也实在是无法脱身,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不愿意沾染的,侍卫也因为有一位王爷在边上,不好动粗,惠郡王还是于心不忍开口了,“肃大人,这些人到底是做错了什么事儿?一定要抓起来吗?”

“没错。”肃顺用手抚了抚胡须,他这么多年来,还是保持着八字胡的样子,“中饱私囊,结党营私,抵抗朝廷钧旨,私下串联反对宗人府,这一一都是大罪,八旗底下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过的为什么这么苦?就是被这些蛀虫全给贪污了。今个刚好,都在,一网打尽,我也免得到处去惊动四九城的城隍判官了。”肃顺说道,“不过呢,既然抓了人,那就自然要抄家,自然还是要惊动的,罢了,这会子抓了人。”他吩咐侍卫,“先押到都察院的大牢里头去,再去抄家!”

这时候是来处置八旗的庶务,和宗室亲贵没有什么相干,宗室们刚才已经被当兵从军吓破了胆子,现在这又是雪上加霜,杀鸡儆猴,更是没人敢说话了,惠郡王听到肃顺如此说话,也只是摇摇头闭上了眼,不再说话,任由那个侍卫把地下哀求的人拖了下去,没人说话,并不代表没人不敢仗义执言,“慢着!”奕询又站了出来,他今天真是风头无二,“八旗中人犯罪,素来都是由步军衙门交由旗主处置,或者谋逆大罪是宗人府处置的,没有交由都察院的规矩!肃顺大人,你这点不要搞错了!”

对啊,许多人想起了这一点,都察院是肃顺的地盘,瞧着他把都察院的侍卫们指挥的犹如臂指,就知道这都察院大约已经是姓肃了,进了都察院只怕是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都会被挖出来,到时候只怕不仅仅是免职抄家这样的结局,到了别的地方,总是有说人情的时候,肃顺这里,只怕是再也没什么好说情的地方,不少人已经叫了起来,“我愿意关在宗人府这里头!”

肃顺微微一笑,“原本倒也可以,只是呢,这些罪状,都是触犯了国法,那就不能让宗人府处置了,家法自然是不会处置犯罪之事,那么自然是要国法来处置了,所以,都察院管着这些人,名正言顺。”

第751章 两处齐发(五)

几十个人被凄惨的拖了下去,马栏山的血迹滴滴分明,一颗颗滴入了在座的人心里,“如今瞧清楚形势了?”肃顺开口继续说道,“咱们中国人有句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