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4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所率领的士卒几乎都是步卒,自然没有骑兵那种强大的冲击力。

故此,在对付结成阵型的兵马的时候,却没有想象的那种势如劈竹,他们几乎都是在以命换命。

当然,袁军伤亡比例要远远大于并州军。

袁军惨烈的伤亡,不由使得一些人心生退意,然而就在此时,沮授却不退反进。

他将自己暴露在并州军不远的位置,厉声高呼:“我寡敌众,如今又占据主场优势,只要能够守上一时半刻,待其余援军到来之时,贼军必败无疑!”

说到这里,沮授居然亲弯弓搭箭,将一个并州士卒射杀。

袁军见身为文士的主帅都如此不畏死,他们当即稳住了将要崩溃的阵型。

沮授趁势指挥那些没有武器的士卒上前,将战死之人武器捡起来,而后加入战局。

张辽率领的并州军,没能一时间冲散袁军阵型,战局反而慢慢僵持了起来。

虽然并州军伤亡的士卒,数量要远远少于袁军,然而并州军实在太少了,如此作战根本消耗不起。

再加上他们本来就久战疲惫,一开始如此骁勇,也只不过是憋了一口气罢了。

如今战局僵持下来,并州军疲态已经慢慢显露出来,进攻也没有以前那么犀利了。

张辽见此情形,猛烈冲锋几次都被沮授指挥冀州军挡住了,不由暗暗焦急起来。

“事已至此,只能撤退了。”

虽然心中不甘,张辽终究还是理智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

有些书友说某些章节花费的书币很多,以为是作者自己定价,这里我解释一下。

网站所有书籍都没有作者自己定价这个说法,都是网站统一定价,千字五分钱,会打折。

有些章节十书币是因为每章只有两千字,有些章节二十书币是因为每章四千字。

我有段时间换成了两千字一章,可是觉得一章内容太少,这样很容易写水,就改成了三千或者四千字一章。

所以很多时候每天只更新一章,为此有很多书友还在书评区骂我,说我一天一更,其实字数上与以前两章完全一样。

如果大家觉得每章价格贵了,或者觉得一章不爽的话,可以在书评区说一下,我以后再改成两千字一章也行。

(以上字数不算钱)

第七百四十二章徐贤来援

雁门郡境内,在张辽劫营成功以后,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这场劫营,伤亡以及逃跑的冀州兵有五千之众,哪怕对于沮授而言,亦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更为重要的是,营寨几乎被焚毁一空,军中粮草也被烧掉大半,对于袁军士气的打击简直无法供量。

战后文丑怒火中烧,再三向沮授请命要求领兵攻打阴馆,却都被拒绝了。

沮授将烧毁大半的营寨再次建立了起来,并且将其扩展了数倍,而后每日鼓舞士气,暗暗舔食伤口。

故此,整个雁门郡一下子就陷入了平静之中。

雁门郡,郡守府。

哪怕已经过去了数日,并州诸将此时亦是兴奋异常,他们时不时还会提起那天晚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一将惋惜的说道:“可惜啊,那晚未能随张将军一同去前去劫营,不然也就能够欣赏一下,宛若丧家之犬的袁军了。”

其余诸将闻言,也都哄然大笑。

“踏踏踏!”

就在他们肆无忌惮谈论那场胜利的时候,一阵脚步声在郡守府内响起。

“将军!”

众人看见张辽大步流星走了进来,全都起身行礼,眼中满是恭敬之色。

张辽本来在军中威望就很高,那晚的一场大胜利,更是将他声望推上了顶峰。

此时的并州诸将,对于张辽更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张辽摆了摆手,脸色严肃的说道:“劫营过后,袁军一直没有丝毫动静,沮授只是每日鼓舞士气,扩展营寨。”

“兵贵神速,本来我对袁军举动尚且有些难以理解,毕竟这场战事拖得越久,对于我军越发有利。”

“然而当晋阳信使到达以后,我才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张辽环顾众人,见他们都将目光聚集在了自己身上,继续说道:“使君派来的信使说道,此次袁军主攻方向不是太原郡,而是雁门郡。”

“轰!”

一语落下,满堂皆惊。

“难道袁军准备只凭借两万兵马,就主攻雁门郡么?”

面对那员将领的疑问,张辽解释道:“本来斥候探听到的消息,攻打雁门郡的只有两万兵马。”

“可事实上,这两万兵马只是先锋罢了。”

“袁本初让高览打着他的旗号,领兵两万虚张声势攻入太原郡。”

“他自己却率领五万兵马,偃旗息鼓悄然摸向雁门郡。”

说到这里,张辽脸色越发凝重,道:“若非使君提前派遣信使过来报信,待袁本初率领大军出其不意杀过来之时,我等必会手忙脚乱。”

“饶是知道了袁军真实意图,可是面对声势浩大的袁军,想要守住阴馆恐怕也非常困难。”

“所以从今天开始,尔等要每日不停征调百姓加固城墙,帮忙囤积战略物质。”

“不仅如此,还要将城中精壮组织起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守城技巧,这些人很有可能,会是我们今后守住城池的关键。”

守城之所以不较容易,不仅仅因为占据了城墙优势,假如城内百姓忠诚度较高,还能迅速组织起一些人马。

只要对这些人稍加训练,虽然他们还不能出城作战,帮忙守城却也勉强可以。

所以说,只要城中粮草充足,将领足够精明的话,城中百姓越多,守城越发容易。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百姓忠诚度较高。

不然的话,纵然强行征调百姓,百姓也不见得会尽心竭力帮忙守城,在某种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会倒戈一击。

并州境内百姓,对于文昭的忠诚度自然毋庸置疑,阴馆身为雁门郡首府,城内人口、粮草亦是不在少数。

若是能够完全发动群众力量,哪怕袁绍率领大军来攻,张辽亦是毫不畏惧。

随着张辽命令的下达,所有将领都行动了起来,整个阴馆也变得风起云涌。

就在张辽紧锣密鼓,准备抵御冀州大军的时候,袁绍终于带领五万兵马过来了。

此时袁绍早已得知沮授被劫营之事,他心中自然恼怒不已。

可是这个时空的袁绍,却没有历史上那么春风得意,环境能够造就一个人,此时的袁绍却也奋发了许多。

故此,虽然他心中无比恼怒,却也没有过度苛责沮授、文丑。

当冀州大军,在营寨之内休整几日以后,就开始向阴馆发起了猛烈的冲锋,张辽却率领阴馆军民,顽强抵抗着。

阴馆虽然不像武关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能够完全堵死并州军北上的道路,却也有着人口众多的优势。

武关虽然险峻,城中百姓却并不算多,故此张绣当时能够征召的精壮,并没有多少。

在张辽的指挥下,一次又一次击退了袁军的冲锋,将阴馆守得固若金汤。

饶是如此,在袁军猛烈进攻下,守城士卒亦是伤亡惨重。

城墙上面,张辽倚靠在城垛旁边,看着遍布城上城下的尸体,心中感到无比沉重。

“袁军攻势如此猛烈,特别是鞠义率领的先登营,更是在攻城过程中凶猛无比,对我军造成了极大伤亡。”

“城中虽然征召了不少精壮,可他们终究没有接受过训练,上阵杀敌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啊。”

想到这里,张辽眼中露出了一丝忧色。

“若是一直没有援军,在寒冬尚未降临之前,阴馆可能就会被攻克吧。”

深吸了一口气,张辽没有在袁军退兵的空当中休息,反而忧心忡忡。

哪怕他再如何骁勇,面对绝对强势袁军的时候,亦是感觉到了极大压力。

就在他皱眉思索之时,忽然听见一阵喊杀声从远处传来。

张辽举目望去,发现一个白马银枪的身影,率领一彪人马往这边冲杀过来。

为首那员将领勇不可挡,一马当先撕裂了袁军的包围圈,渐渐靠近城墙。

张辽虽然看清那些人,全都身穿并州军铠甲,仍旧不敢大意,吩咐士卒们谨慎防备。

“我等乃是使君派来的援军,还请张将军验明身份以后,放我等入城!”

为首那员将领正是徐贤,他知道似张辽这等名将,必定会防备袁军前来诈城,故此并未急着叫开城门。

(以后改回两千字一章。)

第七百四十三章四面环敌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当陈旭率领五万大军抵达阆中没多久,就迎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连阴雨。

这场大雨,断绝了陈旭出兵攻打剑阁的可能,他只能率领众人,滞留在垫江这个县城里面。

好在东边日出西边雨,并不是整个巴郡都在下雨,所以粮草还是能够不停运往巴郡。

虽然不能直接运到垫江,却也可以极大缩短后续运粮压力。

陈旭看着连绵不断的秋雨,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这段时间不知道为何,他心中总是感到十分不安,好像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眺望着北方,陈旭忍不住担忧的想到:“莫非关中有变?”

可是担忧归担忧,他此次攻打益州的决心却是无比坚定,因为陈旭知道,只有迅速攻下益州,才能缩短他统一天下的时间。

不然的话,哪怕穷极陈旭一生,都不见得能够清平四海,扫灭其余诸侯。

也正是因为心中的这种急迫感,陈旭才会如此冒险前来攻打益州。

“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我相信他们!”

想起了陈宫、张辽、王延、张绣、郝昭、陈青这些人,陈旭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在攻打益州之前,陈旭就已经与麾下谋士,详细考虑过其余诸侯可能会有的动向。

既然有所考虑,他自然不会毫无准备,就好像一直隐在武关附近的庞德,他就是后手之一。

“荆州局势错综复杂,又有孙策虎视眈眈,有张绣守住武关,再加上庞德在一旁策应,荆州军不足为惧。”

“曹孟德与关中并不接壤,这次出兵关中的可能性不大。”

“冀州去岁已经被掳掠一空,境内粮草必定不多,哪怕袁本初出兵攻打并州,凭借叔父、文远、君阁之才能,亦是可保并州不失。”

陈旭思来想去,感觉以往猜测并无漏洞,这才心中稍安。

“踏踏踏!”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只见陈虎拿着一封书信,慌慌张张走了进来。

“兄长,武关急报!”

陈旭闻言心中一惊,急忙将书信拆开观看,得知刘表果真起兵攻打武关。

他皱眉思量许久,这才说道:“武关固若金汤,此事无须担心。”

对于自家兄长的举动,陈虎自然有所耳闻,见他如此泰然自若,心中也安定了下来。

继而,他却是苦着脸问道:“兄长不是能够预测天气么,这场该死的连阴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

“俺手中的长枪,早就有些饥渴难耐了!”

听着如此耳熟的台词,陈旭不由笑了起来,道:“放心吧,这场雨很快就会停下来。”

陈旭身为一军主帅,对于大雨何时会停,自然十分关心。

依照他的能力,一开始尚且不能预测,连阴雨到底何时才会止住。

可是这段时间他不停观测,终于看出了一些端倪,知道近几日大雨就会止歇。

“太好了!”

对于自家兄长,陈虎自然十分信任,他忍不住跳了起来,兴奋异常。

“你啊!”

看到自己这个族弟的模样,陈旭忍不住摇了摇头,脸上也露出了缅怀之色。

曾经的陈虎,只不过是一个空有力气的莽夫,身上带着一种孩子气。

虽然这些年来他已经沉稳了许多,偶尔还是会露出这种气质,每到此时,陈旭都会感觉自己仿佛也年轻了许多。

“嘿嘿。”

看到自家兄长摇头轻笑,陈虎挠了挠脑袋,说道:“只要大雨止歇,我们救能够尽快攻下益州了。”

“益州若破,待大军回师蒲坂之时,我准备转道先去凉州看看阿静,这么多年了,俺其实还挺想他的。”

听道陈静的名字,陈旭也感到了一阵淡淡的思恋。自从陈静担任凉州刺史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这个族弟了。

这不由使得,一直习惯于陈静隐于自己身后的文昭,感觉缺了点什么。

“若果真攻下益州,我与阿虎一同前往凉州,与阿静一起不醉不休!”

说起喝酒,陈虎眼睛不由一亮,兴奋的说道:“不醉不休!”

这场持续了十来日的连阴雨,终究还是停下来了,可是由于道路仍旧泥泞不堪,关中大军还是滞留在阆中。

“主公,主公!”

文昭正待在庭院之内,打着华佗教给他的五禽戏,感觉浑身上下都有一阵热流涌动。

每当他习练五禽戏的时候,都感觉身体变得更加协调,更加健康。

故此,陈旭也开始在将领之间普及五禽戏。

可是由于五禽戏乃是养生之道,这些崇尚杀伐的关中大将,自然不屑学习五禽戏。

所以五禽戏在诸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