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纱-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五三 平阳   

张问和兵部尚书朱燮元到彰德观看了演练,见识了彰德大营新建的装甲一师进退有度,火力刚猛。

不多久山西那边传来急报,平阳府的叛军正在东扩,威胁着山西巡抚行辕布置的南部防线,章照请奏调装甲一师西出攻占平阳,同时也检验这种装甲师车营的战斗力。

章照手里有兵,但是没有调兵权,因为他挂的是五府官衔张问集团的机制仍然仿照明制:文官节制武将。五府武官、卫所武将只负责统兵,不能调动军队;军队有任何调动必须经过兵部或者督抚文官才能办到。

后勤、军法司、统兵权、调兵权等军队的各种权力分散到了各个部门,这样的体制对防止割据很有效果,所以有明以来长达二三百年的时间里,明廷始终手握中央集权。这样好的制度,张问不可能抛弃不用,而去用诸如唐朝那种节度使的制度。

时河间、彰德、平阳之间的路轨正在修建,因为怀庆府北部地区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大量矿产。为了使怀庆北部地区的富矿区资源能运出来,年初明廷户部、地方州府、大商贾共同出资修建路轨,路轨已经修到了怀庆河东岸。

怀庆河南北流向,在黄河与汾水之间、山西平阳府与河南怀庆府之间,主要流域在山西境内,在河南怀庆府的位置与黄河汇流。路轨就沿着驿道修到了怀庆河东岸,还没有通车投入使用,但是沿路的驿站等设施已经建立起来了。

张问派人考察之后,临时决定在怀庆河东岸设立一个军营,把装甲一师从路轨上调到怀庆河大营。

这次战役由兵部尚书朱燮元掌兵符、章照为大将、刘彪为副将,而张问带领兵部和西官厅一些官员在军中观战,估算装甲师的战斗力。

四月间,一装甲师及其附属后勤人马开始沿着路轨向西运动。

看着沿路犹如长龙一般的车队,张问不由得感叹道: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真如一条铁龙!

时路轨上几百辆战车连绵不绝,后面还有辎重车数百,运送弹药粮草的驴车数千,民夫上万人,驿道上的步骑兵马更是铁甲如云,旌旗猎猎,场面十分强大。

大军到达怀庆河大营后,河面上的浮桥已经修筑完毕,朱燮元下令修整三日,便调兵过河。

河西岸就是与叛军的战区前沿,朱燮元调一冲兵马为前锋开路,游骑四面派出,大军直接向西挺进,目标平阳府城。

五日之后,张问在中军听到了远处隆隆的炮响,大概是明军前锋遇上了遭遇战。果然有官员到中军禀报:禀张大人,前锋接敌,敌军未能接近便溃散了。探明平阳城有敌军三千,是陕西延绥地区的卫所叛军。

因为指挥战役的是朱燮元,张问便没有干涉,只是跟着大军一路向西。两天之后,兵临平阳城下,敌军没有逃跑,只是关闭四门,准备死守如果这支兵马是起义军,多半早就跑了。

朱燮元随即将主力布置,四面围定,准备攻城。城池东门外明军布置了四冲兵马三千余人,黑漆漆的战车排成几列,组成战阵缓缓向前挺进。

张问站在一个小山坡上,拿着一支单筒望远镜旁观攻城战。

这时一个骑兵从明军阵营中奔到城下,挥舞着旗帜喊道:投降,可免一死!

嗖!一枝箭飞了过来,但没射中那骑士,骑士惊了一下,座下马匹也长嘶了一声。他急忙勒转马头,向后跑了回来。

城头上一阵欢呼,不多一会,轰地一声巨响,城头上开炮了,随即城上浓烟四起,炮声络绎。官军这边一阵鼓响,也用炮还击,他们一边开炮一边向前运动。

官军的火力明显处于优势,平阳城城墙上下,硝烟弥漫,被轰的就像坍方一样摇摇欲坠。

轰!地一声,一枚实心炮弹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一辆偏厢车上,立刻炸得木片翻飞,上面的军士惨叫着摔将下来,车上的火药不幸被点燃,顿时一声爆炸,燃气了熊熊大火。拉车的骡马嘶声叫唤,那车周围的人乱作一团纷纷救火。

但更多的炮弹没能打中战车,只在沙土上砸下一个坑,让泥土飞溅。

前面的几辆战车已经靠近城墙了,空中顿时火箭弥漫,就像飞舞的虫子一般。官军在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用水浇湿,减少了火箭流矢的伤害。

时一辆车上下有兵卒二十五人,弗朗机炮两门,雷飞炮一门,机关枪一挺,快速燧发鸟铳六杆,还有拿着堂耙等冷兵器的步军若干进攻东门的军队有这样的战车六十余量,还有大量装备火器的步兵骑兵千余人。

如此火力,一旦靠近之后,城头上立刻被炮弹铅弹笼罩,犹如雨飞。

城墙被炸塌好几处,上面砖包的墙垛更是土崩瓦解,不断有敌兵从城头上栽倒下来,守军死伤惨重。

有一处坍塌口被炮火撕开了几丈宽,一阵鼓响,官军枪骑兵蜂拥冲了上去。敌兵堵到缺口之处,官军骑兵拿着短铳、三眼铳一顿猛射,打得那些敌兵哭爹喊娘乱作一团。

城墙外面有道护城河,河内沿筑有壕墙一道,外逼壕堑,内为夹道。官军逼近之后,平阳城已开闸放水,这时河中波涛滚滚,挡住了官军骑兵的路,官军只得用火器不断射击。

后面的步军在火力的掩护下肩扛车载,用草袋装土,丢进护城河中填河。不幸的是河水很深,填了半天不见效果,官军便准备搭桥。

时六十余辆战车已在河边一字排开,炮火甚密,机关枪和鸟铳络绎不绝,火力上完全压制了城墙。炮火炸得那城墙坍塌无数,里面的人修墙都来不及。

官军一面架桥,一面轰击,打了几个时辰,桥还没架好,不料突然墙上的敌将要求投降。

大人,如何处置降卒?朱燮元小心地问道,他有点担心张问会下令杀俘,因为内战时张问就下令干过这样的事。

张问沉吟许久,有点犹豫。朱燮元忙道:时河间到平阳铁路线还没有修通,急需大量人力,这两千多降卒都是青壮,可以把他们押送到路轨线修路。

不如杀了吧。张问终于说道。

这朱燮元脸色一变,他们原本就是我大明的卫所军,家里有妻儿老小

张问轻轻敲打着桌案,皱眉道:我不是戾气重,而是我们需要这样做。汉末有个人说:现在天下未大乱,便以杀震慑四方,让包藏祸心者有所忌惮;如若天下大乱,杀便没有用了。眼下大明四方还算安定,若放过造反的,那些心怀不满的人便更可能揭竿而起,导致天下大乱,那时候就没办法了。

朱燮元叹了一口气,抱拳道:下官听大人的意见。

二人走出大帐,来到城外看押降卒之处。那些降卒已经交出了兵器,被官军用战车围在中间。

两千多人,被赶到一处,看起来也不少,排成密集的队列之后占地也有广场大小,密密麻麻的只看见人头攒动。

朱燮元对刘彪说道:下令枪炮上膛,听候命令。

刘彪遂派传令兵到各乘中传达命令,不一会,周围战车上的火器便开始填充弹药,步骑兵马也端起了火铳。

降卒里面的人眼看情况不太对劲,一个将领便带着部将从人堆里走出来,高声道:造反是我的主意,士卒们只是摄于将帅积威,不关他们的事,要杀要剐都冲着我来,恳求朝廷放过士兵!

众军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气氛十分诡异。刘彪高声喊道:身披战甲,食国家俸禄,就得讲究忠、勇二字!尔等挟持信王,图谋不轨,如此不忠不孝之徒,留来何用?

准备

这次西北叛乱,叛军以信王的名义写了檄文,而朝廷方面也有名义:信王被挟持。

干甚!?降军将领看着荷枪实弹的枪口,愤然喊道,我们已经放下兵器了,你们要干甚?

不一会,鼓声咚咚咚地敲了起来,旗帜挥舞,听得一个武官大声吼道:放!

嗒嗒嗒轰轰轰战车上的琵琶机关枪和火炮喷|射出愤怒的火焰,降卒顿时像风吹稻田一般,成片倒下,没死的人乱作一团,四散乱跑。

一排排的鸟铳手瞄着人纷纷开火,赤手空拳的降卒无路可去,不断倒下。因为双方离得太近,也有少数降卒冲到了官军面前,倒是战车前端镶着铁甲,上面有据马枪和各种利器,还有拿着长兵器的步军降卒手里啥都没有,上来只能送死。

一时空地上鬼哭神嚎,犹如人间地狱,地上的沙土很快就被鲜血染红了。不出两炷香功夫,两千余降卒已死难殆尽,只剩少数受伤未死的人躺在血泊中呻|吟。。

段五四 老李

彰德大营一装甲师攻陷了平阳,全军进驻城中。曾经投降叛军的知府以下十数官员战战兢兢地跪于道旁,等待着未知的命运。而有个姓左的同知最直接,他听说官军杀掉了二千余战俘之后,便杀掉了自己的妻小,于家中自裁身亡。

无论朝廷如何处置这些投降的官员,他们的前程已经完了,对于文官来说,气节最大虽然投靠朱由检一方在大义上说得过去,可惜正义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可见文官投降的代价非常大。

官员被绑押送往京师,交由三司法定罪。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曾经资助过叛军的地主乡绅,却不需要这么麻烦。

地主乡绅在地方的势力很大,但是在大军的武力面前,尽可直接涤荡干净。杀,有时候作用十分有效。

张问自然不会让整编师去杀伐那些乡绅,再说谁和叛军有勾连也需要查。处理这件事只需要调任一个酷吏就行。

一装甲师驻扎平阳,刘彪为参将;这支兵马交由山西巡抚杨鹤指挥,用于对付叛军的战争。章照返回彰德大营,后续将有更多的物资资源运抵彰德,为他装备二十个装甲师,共计二十万大军。

张问和朱燮元等人在浩浩荡荡的卫队护卫下,北归京师。

一日卫队驻扎在一个驿站休息时,有个送官报的驿卒也在驿站换马,突然那匹马受了惊,挣脱缰绳,胡乱跑将起来。驿卒急忙大呼小叫地去追惊马,惊马忽然撞到旗杆上,把大旗撞倒了!

驿卒大惊,大旗倒下那可是不祥之兆,而自己正是干这好事的人,不得被治重罪?

果然周围的军士立刻操|起兵器围将上来,愤怒地捉拿住驿卒。

马匹受惊,不是小人的错啊!驿卒大呼冤枉。

就在这时,在驿站里休息的张问听得外面喧闹,便和朱燮元一起走出来看怎么回事。一个将领走上前来,说道:大人,这个驿卒把咱们的大旗给弄翻了!

张问皱着眉头道:把人带上来。

众军便把驿卒押到张问面前,驿卒的胆子却是不小,虽然他面有惧色,但他是畏惧治罪,而不是畏惧这大场面。

把大旗给撞翻了,不是扰乱军心么?张问的心里冒出一股子杀机,他现在想杀个把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

你是哪里的驿卒,来干什么的?张问忍住杀气,随意问了一句。

驿卒跪在地上说道:小人是甘肃驿卒,奉命送官报。他还没弄明白这支官军是做什么的,便忽悠道,小人送的是甘肃的军务急报,因情况十分急迫,所以小人一急之下才闯下祸事,还请大人网开一面,让小人送完急报之后再治小人的不敬之罪。

叫什么名字?

驿卒道:李自成。

李自成?张问顿时吃了一惊。李自成这个名字张问可是在《大明日记》上看到过,因为李自成干的事儿实在影响太大了,所以大明日记这样粗线条的记录都提到了他的名字。

《大明日记》上提到李自成在西北起义,与满清一南一北夹击明朝,明朝疲于奔命,被拖死了,最后被李自成打进北京,明亡。

李自成!眼前这个驿卒是那个要翻起惊天大浪的李自成吗?这一点张问不敢确定,因为大明朝人口几亿,同名同姓的事儿并不奇怪。

只见驿卒李自成年纪尚轻,大约二十出头,嘴上有一撮黑胡子,长得是人高马大张问不知道他究竟是不是日记上描述的那家伙。

想起大明日记上说的历史,张问就气不打一处来,汉家几万万人口,竟然被蛮夷小邦奴役几百年!比元朝都还不可思议,蒙古人入住中原,那是武力强盛,而且只统治了几十年就土崩瓦解。张问真想不明白,一个蛮夷小族,是如何统治天下几百年的?难道几万万汉人都被上天诅咒,降临了傻叉光环?

总之张问对李自成没有任何好感,要是他李自成夺取了大明江山,坐稳位置把辽东蛮夷给灭了还好,偏偏此人干了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和大明朝一起玩完。

管他是不是历史上的李自成,张问已经满腔怒火,指着面前的驿卒冷冷道:我看你心怀不轨!

李自成忙道:小人比窦娥还冤啊,小人绝非有意

你将我军旗帜掀翻,居心叵测,不杀你难以向将士交代!来人,拉出去砍了!张问恶狠狠地说道,就像这驿卒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小人冤枉,冤枉啊

旁边的侍卫立刻凶神恶煞地冲将上来,拖住李自成就往外面拉,李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