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纱-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去纱帽胡同的路途很是顺利。街面明显没有什么人了,百姓家都是关门闭户足不出门,店铺的大多关门,只有一些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店铺还开着,内城治安还算良好。

到了王体乾府上,张问递进门贴,很快就进了王体乾的院子。王体乾迎出客厅,走到张问面前,靠近了低声说道:“张大人神机妙算,建虏果来京师,等敌兵退去之时,看魏忠贤如何收场。”

张问左右看了看,沉声道:“下官今日急切造访,是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只能你我二人知道!这里方便吗?”

王体乾看着张问,见张问神情郑重,便说道:“很重要?”

张问郑重其事地说道:“非常重要,关乎胜败。”

“你跟咱家来。”

说罢二人穿过几道墙门,走到最里边的院子里,一路上张问发现里面有奴婢女眷来往,便目不斜视。最后张问和王体乾进了一处雅致的小院,这里边没见着什么人。

这时只见一个绝艳的女子带着两个丫鬟迎了出来,远远地先给王体乾施了一礼,她突然发现张问嘴上的胡须,吃了一惊,用询问的眼神看着王体乾。

王体乾道:“魏忠贤一直盯着咱家,不敢保证家里是不是有耳目,你这里清静,我要和朋友说点事。琴心,你在院子里,并让任何人靠近。”

她就是王体乾的女人余琴心,听王体乾这么一说,便不多问,作了一个万福请王体乾和张问进去。

王体乾一边走一边对张问说道:“咱家没什么亲戚,亲人也不认咱家,这余琴心是咱家的知己,这个世上如果谁也不能信,咱家也信她。”

张问听罢心下有些感怀,不禁说道:“女人最难相信,王公能这样说一个女人,可见您是真性情的人。”

王体乾笑了笑,说道:“彼此彼此,张大人的那些事儿,在教坊妓馆风月场所,那是传得神乎其神……说句玩笑话,张大人要是想玩姑娘,恐怕都不用花银子。”

“下官汗颜。”张问一边说,一边跟着王体乾进了书房,然后从一个暗道进去,进了一间密室。这密室四面封闭,恐怕再厉害的细作都没法偷听到这里的密事。

王体乾请张问坐下,说道:“现在这里绝对安全,张大人有什么重要的事,就说吧。”

张问点点头说道:“我这里有一些魏忠贤勾结外夷的真凭实据。”

“勾结外夷?”王体乾怔了怔,眼睛露出一丝冷冷的杀机,“通敌叛国?魏忠贤!”

张问想了想,他不愿意被任何知道自己有强大的眼线,便说道:“王公还记得几年前死的那个御史房可壮?房可壮有后人,一心要为他报仇,所以一直在收集对魏忠贤不利的证据,她知道下官和魏忠贤势不两立后,便把这些证据给了下官。下官也是昨儿才知道魏忠贤干的这些事,想直接送到皇上那里,但是这东西要是被外人事先知道了,铁定到不了皇上那里。下官就想到了王公,王公是信得过的人,又能见着皇上,这些东西就只能托付给王公了。”

张问解开长袍,撕开缝制在内衣上的口袋,把一本册子拿了出去,放到桌子上。

在王体乾翻开册子的时候,张问解释道:“里面有份供词,是建虏奸细的供词,那个落网的奸细现在活着;还有其他建虏奸细的行踪,下官也摸得一清二楚,待皇上知道了实情,一声令下,便可以命令东厂锦衣卫派人手将其一网打尽!奸细勾结了三千营校尉吴大勇,以建虏的官位和金钱美女为报酬,想让这个汉奸在建虏攻城的时候打开永定门,放建虏军队入城!

吴大勇前不久还在城郊负责巡检的职务,又勾结了魏忠贤,让魏忠贤把他调到了永定门做城门校尉。吴大勇、魏忠贤都是一等一的叛国罪!证据确凿,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王体乾面色沉重,一声不发地仔细看了张问上报的这些证据和叙述,眼睛越来越亮,最后有些激动地看着张问说道:“这次魏忠贤总是有起死回生的能耐,也难逃千刀万剐!建虏入京,他已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京师周围的庄园遭到建虏劫掠,官民深受其害,皇亲贵族、庶民百姓,无不愤怒,人心所向,魏忠贤已然成为公敌。这下他又扯上了通敌卖国的嫌疑,连皇爷都不会保他,看他还有什么法子蹦达,哈哈……”

王体乾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又沉声道:“按理魏忠贤调任吴大勇,和吴大勇通敌,没有直接关系,他还可以狡辩说并不知情,证据有些不足……但是在人心惶惶的情况下,恐怕皇爷不怀疑他都难。这份东西太有价值了!”

张问点点头道:“此事不仅关系倒魏大计,而且关系京师安全,得马上送到皇上那里,避免建虏破城才是大事。”

王体乾站起来,拿过册子,说道:“张大人说得不错,咱家马上送到宫里。你且回去,等咱家的消息。”

张问起身拱手道:“望王公一举成功,功在一役!告辞。”

王体乾衣服都顾不得换,急冲冲地带了几个心腹就赶往皇宫,问得皇帝正在乾清宫里,便直接赶往乾清宫。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宫里不仅有地位,还有不弱的势力,所以要见皇帝并不困难。

到了西暖阁,王体乾见皇帝正呆坐在御案后边,旁边的太监正在挑选最重要的奏章读,王体乾忙垂手躬身立于一旁,不敢打搅。

看来敌兵在皇城外面转悠,朱由校也真的急了,急得沉不住气,开始听起奏章来;要是往常他才不管这些奏章,早就去做木工玩游戏去了。

朱由校虽然表情有点傻,但是心里面却明白得紧,旁边的情形了然于胸,发现王体乾进来,便看着一眼那个阅读奏章的太监,太监急忙停了下来。

“王体乾,你有何事要报?”

王体乾首先跪倒在地行朝礼高呼万岁,听得朱由校不耐烦地说“平身吧,有什么事儿赶紧说”,王体乾并没有马上说,而是微微偏了一下头,看向旁边的太监。

朱由校见状挥了挥手,旁边的太监很识趣地退了出去。

这时王体乾才弯着身子,把一本册子双手捧着呈到御案上面。朱由校随手翻了翻,说道:“这是什么?给朕说说大概。”

王体乾低声道:“回皇爷,这是魏公公勾结建虏,意图打开永定门放敌兵进城的证据。”

“什么?”朱由校愕然地看着王体乾,有点不可置信地看着王体乾。朱由校涨红了脸,喉咙一痒,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咳了许久,他才喘着气皱眉道,“朕知道你和魏忠贤不和……咳咳……但当此大敌关头,什么事儿都等打退了敌兵之后再说。”朱由校这样说,是不想太打击王体乾的积极性,他本来就想着用王体乾牵制魏忠贤,要是王体乾缩手缩脚了,反而不好。

等打退敌兵之后再说,意思就是大事过去了之后,朕还是会支持你的。

王体乾躬身道:“回皇爷,奴婢确实和魏公不和,但这时候奴婢绝没有挑起内讧的心思,这份册子是证据确凿、确有此事,奴婢是出于对京师安全的担忧,才不敢隐瞒,急着来禀报皇爷。”

朱由校低头沉思片刻,说道:“魏忠贤勾结建虏?他一个太监,勾结建虏有什么好处?”

王体乾也纳闷这个问题,按理魏忠贤在大明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要银子有银子,就算不幸失势了,一般情况下皇帝念在侍候之功,大不了发配出去守黄陵养老。投奔建虏能有多少好处?这些蛮夷能有多少东西来满足魏忠贤?

王体乾私下里寻思,恐怕是吴大勇这个校尉勾结建虏才靠谱,吴大勇想调任永定门,贿赂了魏忠贤,而魏忠贤又贪财,这才和吴大勇扯上了关系,有了嫌疑。

王体乾这么分析,但是不会说出来,不管怎么样,现在皇爷也慌神了,正好臭他魏忠贤一把,他便说道:“建虏给了魏忠贤多少好处,奴婢却是没有调查清楚。但是吴大勇勾结建虏,魏忠贤将吴大勇从巡检校尉调任到永定门,却是确有其事。”

朱由校沉默不语。就在这时,突然听到魏忠贤的声音喊起来:“皇爷,皇爷……”

王体乾吃了一惊,悄悄左右看了看,心道莫不是刚才说的话很快就传到魏忠贤的耳朵里了?可这屋子里没人啊,谁还敢在门外贴着窗户便偷听?这乾清宫人来人往的,哪里有机会偷听。

魏忠贤奔进暖阁,连看了不看王体乾一眼,仿佛王体乾并不存在一样。魏忠贤直接扑通一声就趴到在地大哭:“皇爷,大事不好了,外城永定门给破了!”

朱由校腾地站了起来,怒道:“京师城高、固若金汤,建虏刚到城下怎么就破了?说!”

第五折 扇分翠羽见龙行

段二二 左安

“永定门校尉吴大勇打开了城门,建虏兵蜂拥而入,已经攻进外城了。”张盈走到张问的房间里,急冲冲地就说出来。

“这么快?”张问愕然道,呆呆地站在原地,有些懊恼地说道,“外城失陷,官民涂炭,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不是想着算计魏忠贤,早早将吴大勇叛国的事情报上去,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张问压根没想到建虏刚刚取了京师外围四城,立刻就打进京师了!时间上差了一大截,他原来的打算还没来得及实施、想伏击建虏的计划全盘落空。

原本这种情况内外勾结,需要相互联系通风,而且建虏刚经过恶战,需要时间修整集结、布置军队,张问根本就没预料到他们直接就能冲进城里。建虏是怎么办到的?张问不得其解,也没有时间去想。

这时张盈劝说道:“相公不必太过自责,如果不是我们打探到这个情报,现在谁开的城门都还不知道。”

京师光是住在外城的人口就是几十万人,还有其他地方涌进城里的难民,无法计算。战火燃烧到城里,死伤就更难预料了。张问意识到这一切有他的责任,他原本是可以阻止事情发生的,但是因为贪功和更有效地打击政敌,让无数的生命做了牺牲品。纵是张问心肠不好,但是当许许多多的生命要因此涂炭时,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我……我对不起京师的父老!”张问满脸痛心,喃喃地念叨这一句,他出身地就是京师,这里惨遭大祸,他自觉内疚万分。

张盈见状好言相劝,过了许久,张问缓过神来,渐渐平息住自己的不利情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建虏夺取了永定门,下一步定然就是要内外夹击乘胜攻取其他城门,然后依靠工事将勤王的援军堵在城外,再设法夺取内城!”

他踱来踱去,痛心疾首地说道:“我还没来得及去见秦良玉,更没来得及等到皇上的召见,我走错了一步棋,上报吴大勇的事太晚了!万一建虏成功地摧毁了大明的社稷,我张问不是千古罪人吗!”

他想起那本《大明日记》上,明朝终被女真人统治,不过明朝灭亡是下一个皇帝的事。萨尔浒之战以后,张问发现历史发展已经和《大明日记》迥异,恐怕是受到了影响发生了改变。难道天意如此:无论怎样改变终于逃不脱历史的轮回,大明江山终要沦入蛮夷之手?

就在这时,张盈冷冷地说道:“相公,我有一句话……如果朝廷被建虏所灭,我们趁势暴兵就是夺回汉家衣冠的义举,会得到天下的拥护;但如果社稷安好,我们敢自立那就是背叛大明,会遭受许多势力的反击。所以明亡不一定就是坏事……”

张问听罢脑子一冷,仔细思量了一会,说道:“万一建虏各个击破,站稳了脚跟,我们又起事失败,那整个天下不就要沦入蛮族之手?这样做对不起祖宗,风险太大,不行!”

他走来走去,过了许久,说道:“叫人把我的盔甲拿过来,让玄月挑选家丁侍卫,各带兵器,随我出城找宣武门的秦良玉。”

张盈急忙劝道:“建虏已入外城,此时出去,万一遇到敌兵就太危险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不能让汉家衣冠毁在我的手里!”

“谁知道?”张盈拉住他,满脸的关切之意。她的意思就是:知情不报这件事,除了她和张问,没有别人知道,谁也不会把责任算到张问头上。

张问沉声道:“咱们自己知道!”

以前他痛心内斗磨灭了国家的实力,没想到这会儿自己也干出了这样的事,因为算计魏忠贤,结果把国家社稷置于风雨之中。

张问穿上盔甲,取了长剑,便带着张盈、玄月,还有家里的侍卫家丁、玄衣卫的人手等组成的百人队伍准备出城。在城门守备那里,张问号称有紧急军务要出城联络外城的官兵,守备将领看了张问的御史印信,当初张问在京师献俘善战名声在外,守备兵官也知道张问的名声、怕贻误了军机,便放了他出去。

只见内城城门周围聚集了大批的百姓和难民,他们知道外城城门失陷,都恐惧到了极点,而居民则大多龟缩在家里,紧闭家门,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命运。

张问等骑马径直赶往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