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间,一碗小脸盆似的面,被粗黑的老板娘端了上来。

苏城看看自己仍未吃完的面条,小声道:“据说,不吃完的话,老板会不高兴的。”

“没事,我能吃完。”舒兰腼腆的笑了一下,挥起筷子开动。

在苏城惊讶的目光中,比小姑娘肚子还大的一碗面,凭空消失了。

留下的,只是舒兰轻轻的微笑。

在梁建国家中,苏城受到了亲切友好的接待。

梁夫人做的素油点心确实味道很好,但苏城吃了小半碗面后,已经无力消受,倒是舒兰,旁若无人的又吃了三块巴掌大的小点心。

苏城在心里怒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刚吃了一整盆面。

寒暄过后,梁建国拿出画着示意图的图纸,笑道:“小苏,你这个轴套联接,具体要怎么搞,给咱们细说说。”

“其实也简单。”苏城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胀套联接的示意图给画了出来。

这是个简单的小玩意,说它值钱,是因为一旦使用,每年能节省油田几百万的维修费,说它不值钱,是因为它本身也有成本。要改变油田现有减速箱的结构,就需要生产减速器的工厂改变生产线,并且替换油田数以万计的现有减速箱,以及数量相当的备用件。这种一次性上千万的大投入,对国企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决策,并非苏城所能左右的。

如果要想靠专利费来赚钱,苏城怕得再等20年,还得有够好运。因为那个时候,天知道会有多少种轴套结构出现。从使用方的角度来考虑,当然要选没有专利费的那种。

不过,梁建国是只考虑技术的,他一边看苏城画图,一边颔首道:“你这个作图功底很不错啊,是在咱们石油技校上的吗?”

80年代的大型国企,都像是一个个独立王国似的,可以满足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全部需要。像是胜利油田这种特大型国企,涵盖的规模就更广了,他们不仅有自己的石油技校,而且有卫生学校和师范学校,每年再从石油部交流一些石油大学的名额,教育部分几乎全部自给自足,梁建国有此一问,也是习惯使然。

苏城笑笑,答道:“自学的。”

梁建国又看了一遍图纸,叹气道:“老了。”

舒兰在旁,道:“师父,你不是要看他的数据吗?”

“这怎么好意思。”梁建国赧然说着,表情中的渴望却是清晰的。

“没事。”苏城也不说专利之类的话了,他学过的工科课程,又有哪个不是后世的经典造型,区区胀套联接,算得了什么。

他就着图形,旋写旋道:“联接螺栓的尺寸和螺栓的许可应力有关……”

梁建国听的极认真,不时的还问两句,并在一个红色封皮的笔记本上使劲做记录。

这样的表情,向来是出现在梁建国的学生身上的。

舒兰忽然抬头看向苏城,望着他有些瘦削的脸颊……

第十二章:实物奖励

“丫头,尝尝我做的饼。”梁夫人端了两个千层饼,打断了舒兰的遐想。

“谢谢师母。”舒兰转过头去,揪了半张千层饼,仓鼠似的吃了起来。

苏城瞪大了眼睛,想知道那塞进了整盆面,三块点心的平坦小腹,是怎么再塞进半块饼的。这不科学!

然而,仓鼠爪子里的千层饼终究是消失了。

与此同时,梁建国也看完了图纸上的数学公式,伸了伸脊背,叹道:“公式很清晰。苏城,我想把这个设计拿到院里试验推广,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苏城说的很干脆。

梁建国高兴坏了,连声道:“好,好。要是试验成功了,我找院领导给你请功。”

舒兰突然笑道:“师傅,这个胀套联接,要是用在油田里,每年能节省好几百万吧。”

“如果咱们的设备都用上它的话,不止。”

“那您应该给院领导说,把苏城调到设计院里去,最好再奖励点现金。”

对于后一句话,苏城是暗自点头的,心想,没白给你喂食啊。

梁建国同意道:“是该给奖励的。不过,现在的编制不好解决,先看看能不能以工代干吧。”

苏城笑着没说话。对普通工人来说,以工代干已是一个极大的飞跃,甚至从一线井站调到后勤部门,都是梦寐以求而无法达成的事儿。但大学生毕业天然带着干部身份,苏城的人事关系又挂在石油部,梁建国的帮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但这些,此时也不必细说。

第二天,苏城睡了个懒觉,在街上转了好半天,还是钻进了图书馆。

除了打架跳舞和看录像之外,现在的青年也没有其他的娱乐,他们甚至连啤酒都买不起,想喝醉都难做到。

中午刚过,舒兰鬼鬼祟祟的跑进图书馆,鼓鼓的胸脯上下起伏,道:“有好事儿,师傅让你去设计院呢。”

苏城舔舔干裂的嘴唇,笑道:“又是要验证胀套联接吧。你说这么个小东西,来来去去的,把我的假期都弄没了。”

“你这人,多少人搞发明,想到设计院里验证一下,都没有人听呢!”舒兰一跺脚,走在了前面。

她的身量颇高,身材匀称而丰满,年轻的肌肤充满光泽,带着青春的萌动。

苏城大大方方的走进了设计院的实验室。舒兰对他的自如有些惊讶,半晌才醒悟过来,连忙追了进去。

桌子对面,一共站着4个人,除了梁建国和小伍之外,还有两名设计院的领导。舒兰见过他们好几次,但从来都是不敢打招呼的。

梁建国做了简单的介绍,苏城就与他们握握手。

舒兰见他将人家领导不当干部,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表现,不由的有些气结,站在跟前不吭声。

梁建国却不能让她如意,将稀少的花白胡子一翘,哼声道:“小兰,怎么不叫人?”

舒兰看看苏城,再低头瞅脚尖,喊道:“袁院长好,王处长好。”

苏城很怀疑,她究竟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脚尖。

袁院长清咳一声:“小苏这个设计,我们已经研究过了,结论是可以采用,不过,要把好好的减速器换掉,上面得骂败家子了,所以短时间内是不好推广的。”

“新生产的减速器,可以考虑用胀套联接的方式……”梁建国建议道。

“那就要修改生产计划了,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我向上面报告吧。”袁院长紧紧的皱着眉,道:“关于小苏以工代干的事情,我改天拿到会上去说说,苏城,你就算是我们工艺研究院的人了,这样可好?。”

苏城报以一笑,没有开腔。

袁院长和王处长对是一眼,又道:“这样吧,我们先把你借调到工艺研究院一年时间,争取在这段时间里,把以工代干的指标弄下来。在这期间,你可以继续搞发明创新……”

他其实是想把“胀套联接”的研究成果放在工艺研究院里。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成果转让之类的说法,但将苏城吸收进来,哪怕只是一年,成果落在自己头上,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损害苏城的利益。毕竟,“胀套联接”原本就不是一个好卖钱的东西,它只能用在采矿或采油等重型机械当中,而且要有规模优势,才能显出成本优势。这个时节,唯有国家的研究院和大型国企,才能有效的利用它。

而这些部门,最多就是像袁院长这样,给苏城一点好处,而不可能正大光明的支付专利转让费,财务上首先就不能过关。

苏城想了想,道:“袁院长,我还是喜欢采油队。”

采油队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胜在自由。研究院则不同了,清苦之外,会有大量无聊的设计任务,很多时候,就是上面领导一拍脑袋想出来的点子根据领导的级别不同,他们所被允许的愚蠢程度也不同,在研究院做小工,遇到没有一点常识的文科生,才是让人哭笑不得,浑身难受的事儿。

苏城不要以工代干的指标,袁院长顿时没辙了。这个时代的领导还是比较朴素的,收钱不干事,拿底下人的功劳赚政绩的事情,做起来还是有些顾及的。

王处长站在边上,插了一句:“那就实物奖励吧。”

他转身道:“我们研究院也是个穷单位,不过,袁院长,你看这样如何,让苏城打一个工艺改进申请经费的报告,您给批上几百块钱,到时候给财物打声招呼,只要能拿来发票,报掉就行了。”

如此一来,工艺改进的成绩就留在研究院了。

用国家的钱给自己赚政绩,这是再好不过的。袁院长大方的道:“就批500块吧,小苏,你看这样如何?”

王处长怕他不明白,又点道:“火车票,汽车票,饭店的发票,都可以用来报销,就以出差的名义。另外,购买书籍什么的,都可以开成发票。”

“谢谢院长。”苏城全然理解。他现在每月算上补贴,才有88块5毛钱,500元是他半年的工资了。虽然找发票麻烦了一些,但像是车票一类的东西,还是很容易凑出来的。

众人皆大欢喜,梁建国留在里面整理资料了,舒兰出得门来,却为他叫屈道:“你要是坚持一下,袁院长说不定会给你找一个以工代干的名额,那不是比1000块钱都好?”

苏城故作惊讶的道:“500块钱还不满意?”

“那有什么用,现在买一台14寸的彩电都要一两千。但你要是不当干部,连电视票都弄不到。”舒兰嘟着嘴,对油田里的行情如数家珍。

苏城笑了,道:“现在给我一台14寸电视,我也没心看,不如拿钱吃点好东西。再过几年,电视机不值钱了,绿色食品可就值钱了。”

“绿菜?”

“差不多吧。哎,前面正好有家饭店,咱们进去,看看500块钱的威力如何。”苏城指着前面一家新装修完毕的五层楼。

舒兰吓了一跳,道:“那是莱州饭店。”

“不就是贵些吗?没事,咱能报销。”苏城不由分说的拉她进去。

小手又润又软,简直能捏出水似的。

第十三章:有特级厨师的饭店

即使以苏城的眼光来看,莱州饭店也是相当不错的。

五层楼的建筑占地极广,外墙面都贴着少见的洁白瓷砖。上好红毯从厅内一直铺到门口的石门处,穿着保守礼服的迎宾小姐笑面如花。

走进饭店内,窗帘、桌布皆可以华丽来形容,厅中的拐角处。还平行放着一组大鱼缸,能见到桂鱼和鲈鱼的身影。

舒兰耳根都红透了,挣开苏城的手,小声道:“我们还是回去吧。人家都说,莱州饭店建的和上海的大饭店一样,吃一餐要上百块。”

“那我们至少能吃5顿呢。”苏城呵呵笑了两声,带她在窗口坐稳了。

服务员小跑着过来了,问:“两位吃点什么?”

“按照125块钱的标准,能有什么菜。”这是苏城一个半月的薪水了。

服务员虽然奇怪,还是掰着指头道:“能来一个肘子,再来一碗扣肉,加一盘虾和两份炒菜,大概是120块钱,肘子和虾是要称重的。”

“这么贵?”苏城吓了一跳。去掉饭店的环境因素,在2012年,吃这么4份菜,估计也就是百来块钱吧。

舒兰用“早告诉你”的眼神望着他。

“师傅,还要吗?”服务员倒是正正常常的。

“要。”苏城想起舒兰的胃口,又补充道:“加一盆米饭。”

“好的。”

等服务员走了,苏城才问道:“东营的饭店都是这个价钱?还是他家格外的贵?”

“莱州饭店的每样菜都要贵两三块钱呢。”舒兰埋怨的道:“听说他们请了一个特级厨师,都不知道有什么用。”

“特级厨师?”苏城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2000年以前的特级厨师,还是相当有水准的。到90年代后期,南方发达地方的私人老板要请一个特级厨师,周薪开到10万才有机会。饭店长期雇佣的薪水会少一些,但菜的价钱却要加几百上千,现在多花两块钱,就能吃到特级厨师制作的绿色菜肴,苏城突然觉得生活充满了意义。

须臾,菜就上齐了。

东坡肘子炖的烂熟,焦糖色的汁水让人充满了食欲,扣肉肥而不腻,用筷子夹起来,还颤巍巍的抖。

两份炒菜分别是素白菜和葱爆黑木耳,后者里面还点缀着不知名的野山菌。

虾是巴掌长的对虾,用粤菜手法制作出来,香气扑鼻。苏城一边吃一边点头,光是这一道菜,就算值回票价了。日后在米其林餐厅吃饭,六只对虾就值一个月的薪水,事实上,很多时候,掏钱也买不到这么好的对虾了。此时,由于山东临海,价钱却不算太贵。

舒兰也忘记了昂贵的价格,就着米饭,吃的眉开眼笑。一会儿,更是外面的工装脱掉,只穿薄薄的毛衣,如此一来,她每次夹菜的时候,胸前也会颤巍巍的抖。

“我堂哥结婚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好的宴。”她悄悄的说道。

“那我以后来东营,就请你吃饭好了。”苏城也不知自己是什么心思。

舒兰觉得苏城的眼睛太贼,忍不住用脚尖轻轻一踢,道:“你乱看什么,才不要你请,等我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