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栋梁的英语尚可,是能在银行系统内获得英语类奖项的水平,可是,站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大厅内,田栋梁词穷了。

算了,就当不知道怎么回事好了。

田栋梁低头做了鸵鸟,他现在也明白了,苏城推迟大半个月提钱,就是给他的封口费。

苏城乐得如此,像是炫耀似的,溜着田栋梁走了一圈,最后停在了交易池旁。

这里也是整个交易所,最核心最繁忙的地方。

围绕着圆形立柱的交易池内,数十名交易员一边大声吆喝着,一边伸出手指,比出各种造型,或者五指张开掌心朝外,或者掌心朝内往自己脸上撞,或者拇指向下,或者拇指向上,或者握拳,或者捏住指尖……

交易池的旁边高台上有两个人坐着,他们类似主持人,监控市场,确认交易。

交易员们的腰间有电子显示器,从上面能够收到各种场内或场外的指令,交易员们通过手势和喊叫完成指令交易。

通常来说,一笔交易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就可以成交及确认,比电子交易慢,但也比人们想象的快多了。

场内的交易员都是师父传徒弟,一代代带出来的手艺人,非常讲究诚信,假如有人时候毁约,就再也找不到愿意和他交易的人了,其结果只能是被淘汰出局。

田栋梁一下子就看住了,不由用中文道:“这就是伦敦交易所的公开喊价?”

“对,以前见过吗?”

“国内也有,国内也有。”田栋梁重复了两遍,眼睛盯着下面,像是怕吵到他们似的,低声道:“苏州的交易所,郑州的,还有上海的金属期货交易所都用人工喊价,就是没这么热闹,没这么……专业。”

“用英语喊价和用中文喊价,感觉不一样是吧?”苏城第一次来的时候也很惊讶。

哪怕是到了20年以后,人工喊价的交易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大交易所,尤其是财经新闻里面,每当出现股价变动,原油价格变动的时候,电视屏幕里总会放出一群又喊又叫的交易员做背景,对不明所以的人来说,简直幼稚可笑。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个百多平方米的交易池里,一群群像是小孩子似的又喊又叫的幼稚可笑的交易员们,影响着全世界大多数人的生活成本。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咖啡价格、煤炭价格、钢铁价格,有色金属价格,全世界的商品价格基本都是在期货交易所内被发现的。

时至21世纪,即便是居于深山之中,也不免受到期货市场的影响。首先要考虑的是粮食价格,无论是大米小麦还是黄豆花生,它们的价格都是在期货交易中被发现的,所有的调味品也被做成了金融衍生品,更不用说大宗的肥料和饲料了,农具、用于制作衣物的棉毛纺织品,用于搭建房屋的木料、槽钢、螺丝钉概莫如此。即使是本地生产的水泥和砖瓦,实际上依然受到生产中的能源成本,和运输中的能源成本的影响,其传导速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在田栋梁眼里,亲眼目睹世界经济轴承的运转,自有一番体悟。

他迅速陷入了回忆,露出一抹微笑道:“我第一次见人工喊价是在学校的时候,看录像。内部录像,记得是美国纽约的纳斯达克,那时候不懂,大家都笑了,说什么的都有,后来参观了几次国内的交易所,一下子就察觉出差别了,现在在现场,感觉更深刻。”

田栋梁毕生学习的都是金融,此时完全被感染了,不由自主的道:“你看头顶的电子屏,是交易员先就交易价格和交易量达成一致以后,再将数据敲进电子系统,然后显示在全世界的屏幕上,没想到咱也能见证这些价格的形成,真好。”

苏城从导游变成了被导游,又很自然的转圜回来,手向前一指,道:“米尔顿,高个秃顶的那个是我们的交易员,从两个月以前,他就在替我们做交易了。”

“大华实业买了席位?” 要进入交易池做交易,首先就需要一个席位。

“泛亚基金租了一个。” 苏城小小的纠正了一下。

“多少钱?”话一出口,田栋梁有点不好意思的道:“职业习惯,你不用管我。”

“这不是机密,租金大概是1万美元一个月吧。”

田栋梁讶然,道:“好像挺便宜的,国内租一个席位也要一两万。那买一个呢?”

“原油席位比较贵,200多万美元吧。现在咖啡期货也很火爆,据说是巴西的咖啡减产,席位大约是30万美元,但租一个月只要1000美元。金属和糖的就便宜了,15万美元大概。国内呢?”苏城也是随便打问的价格,泛亚基金并不需要长期驻守交易所,租用席位比购买席位更方便。

田栋梁在中国银行工作,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业内人士,随口就道:“国内的期货交易所席位不能买卖,只能申请,费用是60万左右吧,个人不行,必须是期货公司或者大的现货商,对了,今年的铜期货很热门,铜价已经从两万多涨到三万多了,席位价格好像到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

“铜价啊。”苏城摸摸脑门,他对这种信息就完全没有概念了,若是预知消息的话,价格上升50,少说能赚十倍的利润,对盘子比较小的商人来说,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不过,到了大华实业这种规模,也就是原油等少数交易池能容得下它全身而入了。

田栋梁很快将目光聚焦在了秃顶高个的米尔顿身上。

这家伙身边有一群的交易员,只见他的两只手在空中飞舞,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的给其他交易员以回应,但凡遇到对方犹豫,就会迅速跳过,先和另一个交易员进行交易。

那动作,让田栋梁想到了一对多的象棋比赛高手在场内巡游,每到一个棋盘前,都会不假思索的走棋,而在棋盘的另一边,则有另一位冥思苦想的棋手在做背景。

“他在不停的卖空?”田栋梁看的明白他手上的动作。

苏城点头,道:“我们准备的钱,就是用在这里的。”

“这家伙像是个鲸鱼,他对面少说有20个人吧,那是好几十家公司了?”

“公司后面还有客户。”苏城再次点头。

田栋梁倒吸一口凉气:“你们是在和半个市场做对。”

“你早就知道了吧。”苏城说着一笑,道:“不过,还是在人工喊价的市场里看的清楚是吧,一个交易员的对面有20多个交易员,还有20 多个交易员在打酱油,多空双方的支持率立刻就表现出来了。”

田栋梁茫然的望着交易池里的人群,米尔顿精力旺盛的像是一只秃鹫,他不停的卖出原油,8月的,9月的,10月的,让人看不出重点,仅仅是集中注意力五分钟,就会觉得精力不济,田栋梁很难想象这些交易员们是怎么日积月累的坚持下来的。

他偏了偏头,正好看见苏城专注的目光,禁不住问道:“您为什么带我来这里?”

“国内肯定也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吧,我原本想自己写一份报告,正好碰到了田经理,以你的学历和工作背景,似乎比我还要恰当。”苏城揉了揉下巴,笑意冉冉的道:“我不会要求查看你的报告,也不要求你写哪些内容,只要是包含了我们在伦敦的工作就可以了。”

稍顿,苏城看了一下田栋梁的眼神,道:“若无意外,不止是部委一级,国务院也会对这方面的消息感兴趣,怎么样?你如果愿意的话,我就派专人陪同你做考察。”

“怎么写都可以?”

“只要事实,怎么写都可以。”苏城并没有改换国籍的打算,他的公司也不会改换国籍,而作为中国人和中国公司,最大的不变是不完善的法律,最好的红利也是不完善的法律,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内线交易对大华实业来说,绝对和违法扯不上关系,而国外法庭要想起诉,更是超低成功率的事儿。

田栋梁怦然心动。

第六百二十六章有消息

田栋梁同意了苏城的建议,然后故作镇定的结束了当日的参观,返回酒店。

关上门的瞬间,田栋梁就有了脚发软,头脑充血的快感,像是刚刚参加了一场无遮大会,而且余韵未消似的。

这可是国务院!

自己的文章有可能被国务院的领导看到?这可比无遮大会刺激多了,是田栋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别看是中国银行非常重要的外汇部的经理,但田栋梁与国务院领导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他如果运气够好的话,最起码要15年才能做到有资格自己的领导见到国务院领导的程度,毫不客气的说,大部分的银行经理一辈子都不可能有此等的好运气。

“人这一辈子,还真是有可能碰到好事的。”田栋梁洗白白钻进被窝,带着笑容入睡了。

翌日清晨。

田栋梁收拾停当,就准备出门觅食,一开门,却是见到某位西装革履的男人,像个门神似的站在走廊上。

“田经理,我是您的向导刘毅,你叫我小刘就行了,咱们现在出发吗?”信息局的新人刘毅在阿齐久油田的竞标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项目结束,立刻得到了重用。因为保密部即将从信息局独立成为保密局的缘故,董峰和李时荣对资源与人手的分配都提出了各自的要求,作为明星骨干的刘毅的去向也就成了争夺的焦点之一。

不过,刘毅本人并没有表现出直接的倾向,尤其是在苏城将他钦点到了伦敦以后,刘毅就更加兢兢业业于具体的工作,如同一只老黄牛似的蒙头犁地,仿佛完全不知局里的斗争似的。

田栋梁只将刘毅当作是普通的工作人员,揉了揉眼,问:“我的助理小徐呢?起来没有?”

大华实业财大气粗,又有苏城亲下的命令,他和助理分别得到了一个房间,待遇是出国标准的10倍以上。

刘毅笑呵呵的点头道:“徐科长先去会议室做准备了,我们今天的第一项日程是去期货部,在此之前可以在餐厅吃早餐……”

“我记得苏董说,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田栋梁很在乎自己的权力,如果要写一片给国务院领导看的文章,那他一定是要仔细观察和思考的,绝不能任由大华实业操纵。

刘毅和善的笑了,将大大的文件本合起来,点头道:“日程仅做参考,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那今天还是先去交易所,早上什么时间开始?”

“9点以前到比较好。”

“时间来得及吗?”田栋梁看看手表,刚过七点钟。

刘毅微笑:“来得及,苏董安排了专车给您。”

“专车,这样……”田栋梁声音有点迟疑,心里还是乐开花的。

时间有剩,两人一并吃了简单的英式早餐,然后去门口坐车。

只在大堂等了两分钟,一辆华丽丽的劳斯莱斯停在了门口。

“田经理,徐科长,请。”刘毅主动上前,打开了劳斯莱斯的后门。

长长的发动机罩,宽厚的前脸,宽广的车身,两个人完全呆住了。

“这是给我们坐的?”田栋梁在外汇部工作,常年与国内各大企业与各大部委打交道,国内有的豪车,他就算没坐过,至少也是见过的。然而,劳斯莱斯对于90年代中期的中国人来说,还是有点过于超前和豪华了。

这个年代,丰田皇冠和奥迪100还都笼罩着顶级车的光环,宝马和奔驰在二级城市都是标志姓的存在,许多地方都不用看车牌就知道某辆唯一的豪车是属于哪一个先富起来的败家子,至于劳斯莱斯、宾利之类的品牌,大部分人都会将之与林肯之流的混淆。

田栋梁是绝对不会混淆的。

无事献殷勤非歼即盗,他的脸色慢慢的变的严肃,道:“这辆车,要好几百万吧。”

“好几百万?”徐科长尚未结婚,还在打量劳斯莱斯的内饰,心想婚礼的时候能不能借一辆做头车,却是被田栋梁的话给炸住了。

刘毅颔首道:“这是苏董的座驾,特意交代给您用的。”

苏城对劳斯莱斯的好奇不比普通人弱,但在国内购买劳斯莱斯的负面影响太大了,所以,他干脆以泛亚基金的名义买了一辆,尽管售价不菲,可就这家资产百多亿美元的基金公司而言,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苏城本人,在新鲜劲过了以后,也很少坐这辆车了,正好借给田栋梁,露一抹王霸之气。

田栋梁在震惊和怀疑间动摇,刘毅低声催促道:“请上车吧,再不出发,就赶不及开市的时间了。”

“这辆车太贵了。”

“只是您在伦敦期间暂用,公司目前只有这么一辆车空着,如果您要换车的话,就只能到租车行重新租一辆了。”

“再租就不必了,算了,快点出发吧。”田栋梁下定决心似的钻进了劳斯莱斯里。

徐科长才不管那么多,在心里欢呼一声,连忙跟了进去。

刘毅微笑着坐上了副驾驶座。

一路上,田栋梁都在观察车内的装饰和设备,快到交易所的时候,才醒觉的打来,开始打腹稿。

国内很流行的模式,报告应该包括“主题”、“姓质归类”、“观点材料”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