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城若有所思,却道:“还是先专注测量。初探井在国内被叫做野猫井,就是盲目钻探的意思。咱们看看中国的野猫怎么样。”

第五百八十章测量船

当晚,11个油块的竞标全部完成,BP照旧是大赢家,得到了6个油块的股权,埃克森、道达尔、壳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再加上大华实业,得到了剩下五个油田。

和大华组成公司团的法国菲纳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以及相对大牌的西班牙雷普索纳公司一无所获,只能靠着依照先前的协议,与大华实业签署合作和技术合同来做下游公司,其姓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石油服务协议,但利润更低,属于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以弥补他们各自在竞标中的付出。

苏城也不在乎他们能做多久。油田开发的前奏部分是最艰难的,就像是一本书的开头最难写一样,无论多多少的帮助都不为过。

几年以后,菲纳、雷普索尔等公司若是希望结束协议,苏城也不在乎,到时候,大华实业光是从阿塞拜疆攫取的利润,就足够它扩张成一只庞然大物了。

各公司的代表频繁向大华实业道贺,但贺电最真诚的应当属于媒体界。

这次竞标,除了苏城的大华实业采取了独立竞标的方式,剩下的10个油田,都被公司团得到,而且只有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埃克森获得的油田股份比例超过50%。

对媒体来说,这就是再好不过的新闻题材了。

其他五家获胜的公司团意味着数十家公司,他们将分担石油开采的成本和风险。历史上,阿塞拜疆的11块油田里面,至少有2块油田是干油田,也就是几乎不能产油的油田。剩下9块油田,年产量超过1000万桶的大约有五六个,但超过2000万桶的就只有两三块了。

在目前的行情下,产油1000万桶的油田只有微利,产油2000万桶的油田才称得上利润丰厚。换言之,现在兴高采烈在庆祝的石油公司,未来三年,有一半要哭着回去。

只有剩下的一半才能品尝胜利的甘美在品尝了原油的苦味以后。

在苏城的印象里,埃克森最终似乎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阿塞拜疆,三年特许权愣是没有找到油田也怪不得别人……当然,家大业大的埃克森并不会因此而受到震荡,墙内损失墙外补,其他公司也少不了遇到这种情况。

第二天是正式的签约仪式,苏城用10支钢笔签名,以将之用于纪念。

阿利耶夫也每签一次字,就换三支钢笔,到了大华实业,更是将一支笔直接赠送给苏城,意有所指的道:“希望你们开采顺利。”

前前后后拿了大华实业接近5亿美元,阿利耶夫还真不希望苏城空手而归。

苏城笑着道谢。他此时也稍稍有点担心了,毕竟,记忆中的阿齐久油田是否会如期出现,还不能说是100%的事,只有原油喷涌而出的时候,才算是100%。

接下来的半日属于媒体。不过,各国媒体对于石油企业的报导向来偏颇,他们不喜欢也不在乎价值千亿或者百亿的石油开发或者石油冶炼项目,而通常喜欢报导价值1亿美元乃至更少的商业项目。

阿塞拜疆的石油竞标对经济媒体而言颇有价值,但对其他媒体来说,就稍显无聊了。反正,这个世界上,总是要有油田被开发,总是有石油公司会竞标得到油田。

所以,尽管涉及到了也许是世界上仅次于中东的重要石油圈,媒体依旧是浮于表面,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大部分的报导。

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石油公司站在食物链顶端至少60年了,那些总是想要揭黑幕的记者,大约也得到了足够多的教训。

刘建国一直等到媒体采访结束的晚间,才有时间与苏城见面,但也就是说几句话的功夫。

刚刚结束了竞标的大华实业确实有太多的事务了。

尽管如此,到了第三天的早晨,苏城还是如约请来刘建国,一起前往油田勘察,同行的还有刘建国的同事王羽,其与刘建国的年龄相当,都是从学校毕业六七年的样子,带着一股中央来的傲气,衣着整洁却不愿与普通人多接触。

苏城令杨明招呼他,自己带着刘建国上船,两人随意的聊一些上学前和上学后的事,一路上颇为轻松。

不过,这终究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在颠簸的小船上枯坐两三个小时尚好,到了巴库外海100公里的油块地点,就会遇到所有海上平台都会遇到的问题。测量船上装满了设备,拥挤之极,船上到处都是陡直的钢制扶梯,危险而复杂,食物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再加上日头的曝晒和湿咸的海风,测量船的生活堪称艰苦,和巴库的声色犬马截然不同。

苏城给刘建国介绍测量船的情况,王羽则随意参观,身上很快粘上了咸味和原油的臭味,他开始还捂着鼻子,不久后,还是被同化了。

远处不时传来快艇机枪打水泡的声音,伴随海洋的噪音,仿佛有种难言的寂寞在传播。

“他们好像都不爱说话。”王羽转了两圈,回到餐厅,颇为不安的道:“我问他们话,几乎没人愿意回答的。对了,有紫药水吗?”

“紫药水,怎么了?”刘建国这才转过头去。

“刚才有狼,我正好走的快,就装在一块铁上了。”王羽撸起裤腿,尴尬的笑了笑。

昏暗的餐厅灯光下,能看到一个大大的肿块,却是撞的不轻。

杨明去拿了紫药水和棉花来,帮他处理了一番。

王羽看着纱布包好了,吸着凉气,旧话重提道:“船上的人,是不是都不爱说话?一个个都忙的要命,问起来也没人吭声。”

苏城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笑道:“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是中亚人吧。”

王羽愕然,船上的光线要么太刺眼,要么太昏暗,他记得都是黄种人,却没有仔细去分辨哪国人。

刘建国忍不住笑了出来,解围道:“你们还请了中亚人啊。”

“主要就是巴库本地的工人。”苏城简单说道。

刘建国追问:“大华也有相应的技工吧?”

苏城点点头:“有是有,不过,现在都有工作。”

刘建国恍然:“瑟坦油田?”

“是,那里的开发也少不了人。”培养石油工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虽然中国国企很少在乎人才的作用,但在这样的行业里,缺少人才是耍不开的,而且,石油工人的培养也很耗时间,大华实业早就将国内的熟练工人一扫而光了,如今全靠设在浦东的培训基地增加人力,派到阿塞拜疆的人员并不多。

王羽尴尬的道:“那等明天,我把翻译喊来,一起了解情况。”

“哦,我们今天不回去。”杨明笑着将药箱收了起来。

王羽再次愣住了,重复道:“不回巴库吗?”

“不回陆地了,来回一趟要五六个小时,我们要在船上呆两天。”

“那有急事呢?”

“卫星电话。”苏城说着还眨眨眼,说道:“现在的巴库可不清静,躲在船上,能省不少事。”

这个答案绝对超乎王羽的想象,当他的眼前出现了狭窄的船员舱,以及比门板还要窄的铺位的时候,超乎想象的事就接踵而来了。

要到2000年以后,海上石油船舶的住宿条件才有所改观,在此之前,只有船长室是比较舒服的。

王羽何曾受过这样的罪,两天功夫就熬不住了,劝刘建国道:“照片也拍了,数据也记了,听说出油还要一段时间,咱们先向上报告吧。”

刘建国不同意,道:“费老是要我们分析中亚,特别是阿塞拜疆的产油状况,以判断中哈石油管道能否满负荷运转。不到现场来看,光是听大华实业的说法,怎么能行?”

“大华实业的苏董不是说了,如果产油量不足,就用长期合同代替?”

“代替归代替,终归是和自己的油田不一样。大华得到的油田怎么样,长期合同好不好签订,条件如何,咱们总得了解了以后,才能拿出章程来吧,否则,到了费老跟前一问三不知,怎么好意思。”刘建国这不光是场面话,他是真的想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是他对个人仕途的一次突破。

王羽架不住他的道理,悻悻的又去工作了。

未等两人回到陆地上,石油总公司的代表徐杰自己雇船,也来到了测量船。

徐杰和刘建国的目的相似,但代表的单位不同。对他,苏城就没有那许多客气了,只给了两张通信证,连狭窄的船舱都没有,就让剩下的陪同人员自生自灭去了。

测量船空间有限,这也是应有之义。徐杰和后面来的公司代表,干脆就租了渔船,住在上面。

因此,大华实业在巴库的第一口初探井,是在一票渔船的注视下,打进去的。

这一次,苏城也无法从茫茫大海中,找到几率更高的探井地点,他甚至连阿齐久油田的深度都不清楚,唯有将这些工作,全部交给尽职尽责的地质工程师。

在一次次百万乃至千万级的花销中,初探井竖的越多,他们对地下的情况就知道的越清楚。

1993年的末尾,就在一群野猫井的搔扰下结束了。

第五百八十一章国际展会

在中国,美式俚语中的野猫井,是直接被翻译成勘探井的,其实,直接使用野猫井的译名,更能让人理解勘探井的含义瞎猫遇到死耗子,可以当作勘探井的完美诠释。

即使在极少数石油资源充沛的地区,第一口石油勘探井就见到石油,也是一个传说故事,它就如同趣闻轶事似的,经常在石油工人口中流传,但从来没有人真的见过。

随着世界各地的石油资源越来越稀缺,石油钻井的深度越来越深,地点越来越偏僻,野猫井见油的几率更是接近于无。

但是,野猫井不打也是不行的,再先进的岩石评估作业都不能取代钻井作业,后者往往用来否定前者,然后开启下一轮的钻井作业。

如果说,20年代的德克萨斯能用一窝“野猫”井来得到石油,那到了九十年代,就需要一家的“野猫”井了。

一口百万美元的勘探井打下去,对下面的情况就知道一些了,然后再花几十上百万美元打一口新的勘探井。

阿齐久油田是海上油田,大华实业因此调来了3个海上钻井平台,轮番上阵。虽然是大华自己造的海上钻井平台,但它们的日租金也要超过10万美元每天了,再加上高额的钻探费用,说是日耗斗金都不为过。

然而,即使是如此昂贵的勘探井,也未能很快的找到石油,正如石油业界传说的那样,10口野猫井里,能有一口好井,九口干井就算是运气不错了假如真的能找到一口好井,石油公司并不介意出现了几口干井,可怕的是见到了九口干井,还看不到好井的希望。

石油部以前勘探石油,依靠的都是密集钻井作业,所以,虽然外国公司的技术好,但中国总能发现许多外国公司无法发现的油田。

对于阿齐久油田,苏城的要求就是找到油为止。对勘探队来说,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要求,可要完成依旧是艰难的。

自竞标结束,到公历新年期间,大华实业就打了6口井,一无所获,关注着此处的诸人都看的心疼,不管是海上钻井还是陆上钻井,每往下钻一尺,都是几百上千美元,一个勘探井6000英尺只是基础,花掉的钱换成美元,却能从井下叠到井上。钻井的频率快,自然不能充分利用钻井的成果……

然而,大华实业一向都是这种大干快上的方式,其他人也无从置评。

菲纳公司等下游合伙公司当然更喜欢大华实业的做法,都是尽可能的配合。不过,到了圣诞节前后,欧美系的公司还是变的人心浮动。

有鉴于此,各公司的代表都不同程度的开始了轮休,只有大华实业依旧是全天候全天时的继续勘探作业。

直到元旦前两日,刘建国再也忍不住了,打电话给苏城道:“我和徐杰都要回京叙职了,油田的情况怎么样?我想要一份报告……”

坐在巴库办公室的苏城毫不客气的道:“报告没有,你们自己去写,或者找人去写,油田的状况不错,没有什么特别的。”

刘建国呵呵一笑,反驳道:“油田的状况……好像没有见到原油的趋势。”

“石油公司用两三个月时间找不到油再正常不过了。据我所知,阿塞拜疆放出的11块油田都没有勘探到油花。”苏城简单的解释了一句。

刘建国在电话那头拍拍脑门,然后说道:“我想知道你们的开发进度,怎么能拿到确实的资料。”

“眼睛里看到的还不够?”

“总是要形成文字,写成报告的。”

“嗯……那你找杨明要资料好了,基本的东西,他那里都有,够你写报告了。”

刘建国呵呵的笑了几声,停顿片刻,道:“我要是想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原油,这样的资料,不是还得找你问?”

苏城也发出了笑声,却从仰躺翘脚的姿势,变成了端坐,口中道:“你也在油田考察两个月了,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原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