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薄的两张纸,秦世维看了三分钟,才抬起头来,赞叹道:“你们这三件装置配合起来,效果还真不错,没有使用抗磨和耐腐蚀的油管,但相对渗碳淬火的油管磨损比为2。5,相对离子渗碳的油管磨损比为0。5。等于用三个小玩意,把油管的洛氏硬度增加到了65以上。”

他接着又评价道:“设计精妙而成本低廉,很有捷克工业的风范啊。”

苏城暗自点头。用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设计来形容这款抗偏磨系统,出乎意料的恰当它就像是捷克式机枪,用超前时代的设计带来稳定的性能、低廉的造价和简单的结构。秦世维能说出这句话,其能力即可见一斑。

秦世维意犹未尽的走到铁架跟前,将工件一个个的看了,才道:“你们这个抗偏磨系统,我看能比得上国外进口的油管,如此一来,能省下不少经费。不错,谁设计的?这样的设计师,我是一定要见一见的。”

杨主任毫不犹豫的为苏城让出了位置。

秦世维讶然的道:“苏厂长还懂采油机械?”

苏城脸不红心不跳,道:“只会一点设计方面的东西。”

“那也极了不起了,还以为你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勘探……同时学两样,不容易。”

苏城被逼急了,只好大言不惭道:“秦院长不也是又懂机械又懂勘探……”

“技术方面,能达到我这个水准的人太少见了。”自傲的话,人家秦世维说起来,就自如的很,且道:“我早年也爱画这样的设计图,都是学苏联人的。那个时候在北京上学,可叫一个苦,晚晚查资料,宿宿睡不着。我俄语还不好,经常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苏厂长上学的时候,舒服多了吧。”

杨主任不失时机的道:“我们苏厂长是北大毕业的。”

“哎,北大还有石油专业?”

苏城赧然道:“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

滔滔不绝的秦世维终于说不出话来了,牛眼瞪的,胳膊上的肌肉也鼓了起来。

苏城暗叹,秦院长早生了30年,否则光是靠身材,就得被学校的女生逆推三五七九十次。

拿着十几斤重的工件做人力磨损实验,不就等于十几斤重的哑铃平推,谁要是有耐心做11万7077次,肌肉块也能硬的像石头一样。

杨主任轻轻咳嗽一声,笑呵呵的道:“秦院长,您看,是不是给我们把证书给出了。”

“好,小王,开证书。”秦世维帮忙将工件卸了下来,又笑道:“你们这套东西,我给你们推荐上去,咱们油田的偏磨井是真不少。按照成本加20%怎么样?现在企业不景气,很多都是加10%的,这套偏磨系统的成本有三百块吗?”

他这是纯国企流派。计划经济时代,上级通过计算成本,再加一个10%或者15%的利润,就成了产品的最终售价,若没有其他的变故,这个价格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形成一种奇怪的现象,一种商品生产的时间越久,成本越低,企业的利润越高。相反,新产品的利润比反而是最低的。也不怪企业缺乏推陈出新的意识。

边上,黎涣祥一下子尴尬了。设计图是苏城画的,工艺流程的设计是他做的。秦世维通过设计算成本,觉得应该300块,他做的实际成本却要360块,这岂不是说他做的成本太高了。

苏城在黎涣祥说话前,笑道:“秦院长算岔了,锻钢毛坯的价格都要好几百块了,我们为了上马这套设备,专门更新了流水线和车床设备,要是销售量少于1万套的话,每件成本都在1000元左右。这还没有计算设计和实验所用的人工和机时。”

“1000?”秦世维的脸色冷了下来:“你们想卖多少钱?”

“要达到相同抗磨水平,需要装备2500元左右的抗磨抽油杆,我们只要80%的价格,2000元。而且,到期更换,或者意外损坏以扶正器和管杆减磨接箍居多,维护费用只要一半。”苏城说着喘了口气,微笑着道:“而且,最重要的是,使用我们的抗偏磨系统,并不妨碍客户在某些特殊油井上继续使用抗磨抽油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选择这种方案性价比更高,例如,我们的抗偏磨系统加上同水平的抗磨抽油杆,只要4500元,但效果比1万元的镀硬铬复合树脂内涂层的抽油杆还要好。”

秦世维脸色稍霁,但仍不好看,讽刺道:“你的最后一句,根本是骗人。人家做抗磨抽油杆的厂家,也可以用他们的抽油杆,配你的管杆减磨接箍、扶正器、加重杆,而且更灵活。”

“他们可以配旧款的加重杆和扶正器,但我们的新款效果更好,这从测试中就能看出来。另外,他们也不能配我们的管杆减摩接箍。有专利。”

“有专利!”秦世维义愤填膺,道:“有专利就可以卖3倍利润?300%的利润是什么人!亏你们还是国企……”

“我们是合资企业。”苏城小声纠正了一下。要是别人也就罢了,落在秦世维手上,多少成本一眼就看出来了,3倍利润,的确让人挺羞涩。

不过,也就仅止于羞涩罢了。

“你们是合资企业?”秦世维重复了一句。

苏城点头。

“这个……”秦世维有点闹不清状况,小声道:“合资企业,也应该赚取合理利润啊,对,合理利润。”

苏城摇头,道:“秦院长,你这里就不对。你想,我们这一套抗偏磨系统能给国家节省2万元以上,光是胜利油田就有2万在产的油井,节省4亿元,我们赚取10%,算不算合理利润?”

秦世维茫然点头,突然暴怒:“你们还想赚4000万!”

第六十九章大庆来了

秦世维魁梧的身躯具有遮挡阳光的作用,胳膊鼓起的肱二头肌足有三个拳头大,额头上青筋直冒,无比吓人。

两名小研究员噤若寒蝉,杨主任悄悄向后退了两步,并时刻关注着撤退路线。

苏城依旧淡定,道:“秦院长,咱们不说赚钱的事,就说降价吧,要是我们按照您说的,出厂价以1200元……”

“360元!”

苏城干脆的摊开手,道:“别说360了,1200元的价格,其他国企都别想活了……”

“他们生产他们的抽油杆,你们生产你们的抗偏磨,有什么关系,油田节省了资金,你们也赚到了钱……”

苏城打断他,道:“胜利油田机械厂以前不就是这样。原本正常生产的是8170减速箱,结果大庆油田机械厂上马了8201,相差一个代差的产品,价格还比胜利油田的低,然后呢?”

秦世维愣住了,他当然知道此事。

苏城用鼻子哼哼了两声,道:“大庆机械厂本来就有规模优势,上马8201后,价格又便宜技术又先进,自然抢占了全国涡轮蜗杆类减速器市场,挤兑的胜利油田机械厂险些停产。但咱们几千号人的机械厂能停产吗?只好继续生产,继续亏损,继续积压……然后,大庆机械厂落到什么好了吗?他们砸锅卖铁上了生产线,价格还那么低,三年都赚不回生产线的成本。结果,转头长庆机械厂又上了8225……大庆机械厂没垮,那是大庆油田的老底子厚,硬是不买对的,只买贵的。”

看着目瞪口呆的秦世维,苏城放缓语气道:“秦院长,您说说,这种低价倾销的手段,对谁有好处?机械厂巨亏,油田买单大亏,采油厂明明有好产品用不到,得用自家产的上一代老货。搞到最后,大家都不上马新生产线了,油田增产任务又完不成……”

可怜秦世维一个做技术的,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旁边一位年轻的研究员道:“国外也有低价销售的公司,洛克菲勒和福特,不都是这样?”

“洛克菲勒低价倾销,是为了垄断以后高价销售,福特低价销售,是因为超级规模化以后的成本降低……我们的机械厂,既没有超级规模化的实力,低价倾销后又不抬价,那就只有亏死的命了。”苏城随口答了一句,又轻描淡写的道:“我们的抗偏磨系统,已经具有了高价销售的资格,何必再进行低价销售,没的挤占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

“这么说,生产特种抽油杆的厂家,还得感谢你?”秦世维已经完全理解不能了。

苏城笑道:“要这么说,也没有太大的错误。”

除了口头上的原因之外,也有大华实业生产规模赶不上供应全国水平的因素,就算他低价铺货,产量跟不上,照样得不到市场,只是空中楼阁罢了。国内任何一家大型油田都有自己的机械厂,怎可能看着大华实业逼死自己的子公司,还买大华实业的产品。这样的事情,资本主义世界的超规模集团也不会做。

秦世维不说话了,苏城却不放过他,追着道:“秦院长,2000元的价格,是否能为我们向上推荐?”

苏城也有自己的上层关系,但通过专业人士向上推荐的效果更好。像是秦世维这种性格的人,说话的可信度反而更高。

秦世维深深的望了苏城一眼,道:“我是搞技术的,只知道一点,技术先进总是不吃亏。我帮你向上推荐,不过,价格我是不说的。”

“那当然。”苏城大喜,忙忙的道谢。

“技术先进,你也甭想接了油田全部业务。我听说,大庆油田最近就琢磨着卖特种油管呢。”秦世维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出来,大约是想看苏城吃瘪的模样。

孰料,苏城眼都不眨一下的道:“就算大庆机械厂不来,我们也要过去呢。”

杨主任轻轻咳嗽了一声。

苏城拍拍他的肩膀,大义凛然道:“没事,秦院长再怎么说也是咱们胜利油田采油钻井研究院的院长。大庆机械厂抢了咱们多少业务,正当竞争,何必藏着掖着。”

见他转眼间,就将“正当竞争”转化成了油田之间的竞争,秦世维反而觉得合适,道:“你这才像是中文系学生嘛。”

转而,秦世维又恢复了副院长的身份,点评道:“大庆油田做抗磨产品好些年了,咱们油田尽管不愿意,那些高产井用的还是他们的油管,否则,停产维护损失的时间太多了。咱们油田的油管厂,做了30年,现在还只能生产普通油管,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你们的东西是不错,但也别把人家看扁了。”

苏城郑重点头。双方的实力摆在那里呢,大庆机械厂在国内石油装备业中,仍旧是首屈一指的。

“抗偏磨系统”层层上报,苏城也没有闲着,委托小胖和杨主任前往科委办和产品除公关。这年月,提两瓶酒去拜访领导是很给面子的事,与贪污受贿等词汇沾染不上,携茅台一起自然更给力。

科委办捏着“技术发明奖”一类的奖项,而且有向上推荐的权力。对某些官僚而言,产品的奖项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至于真正的技术指标,他们是不看也看不懂的。产品处有一定的采购职权,少量的使用,自然能方便对比和加深印象。

前者的工作流程很慢,后者倒是非常迅速,听说是油田自己的合资厂,东西都不看,大笔一挥,就定下了100套。

20万虽少,黎涣祥等技术宅依旧开心的载歌载舞。他们以前都是搞人家研究好的推广技术,自己的作品感觉自然不同。

苏城亲自带人往临盘去安装,路上回想产品处签字的轻松劲儿,暗想:这年月,普通人手上的活钱不多,企业还是极富的,要赚钱要发展,还得着落在企业身上。

到了地方,5个工作组一起开工,进度颇快,两小时换口井,很快就与另一拨施工人员撞到了一起。

油田工人来来往往,碰上同地段施工也很平常,但这队人却吸引了苏城的目光,因为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领头者,竟是位短发美女。

石油系统的女性不少,但身处野外一线的女孩子少之又少,美女更是稀罕了,最难得的是做事井然,落落大方。只见她指挥着七八个工人,取出抽油杆,铺平,整理,毫不停歇的换上新杆。熟练的流程和时不时提点工序的清脆声音,都显的精干而健康。

苏城面色忽的一凛:他们换抽油杆做什么?

后面的黎涣祥已经说话了:“大庆的。”

苏城像猫一样眯起眼睛。产品处将两家企业的试验井安排在一起,看来颇有深意。

“你是苏厂长吧。”清亮的女声,打断了苏城的思考,她大方的伸出手来,道:“我叫薛洁,大庆机械厂的技术员。”

薛洁的眼睛又亮又有神,短发下露出油迹斑斑的肩膀,反而有一种狂野性感的味道。

苏城微微一笑,道:“我是苏城。”

“太好了,真的是啊。你们在安装抗偏磨系统吧?偏磨井的确是油田公害,你们选的角度很好。”虽然是赞扬的话,薛洁却在双方的对话中,占据着主导权。

苏城轻扬起下巴,没有循着她的语气说话,而是道:“你给我的感觉,不像工人,更像军人。”

不说工作,而直接评价个人,若是放在后世自命不凡的女权主义者身上,大约直接就恼了。薛洁毕竟身处80年代,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无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