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态严重,王焕堂严父的姿态拿不出来了,眼神中的得意再也看不见了。

“银行的贷款,也要还了。”小儿子轻轻的说了一句。他也是三十岁的人了,从长宁基建跳出来以后,费了老鼻子的劲,才进了银行。90年代初的银行,正是最风光的时候,但工作的压力也非常大。他给自家违规做的贷款,一被查出来,那就不是小事。

这年月,通货膨胀异常可怕,能得到贷款的都是有本事的,而失去了贷款的生意却不那么好做。王焕堂是在国企里做过的,一句话就明白过来:“苏小子抽你们的银根?”

“他要抽,我们能怎么办!”女儿早就气炸了肺,这时候爆发出来,不管不顾的吼道:“大华的海沧基地,贷款几十个亿,每天的流水几千万,哪个银行敢得罪他们!你看着吧,你不放批文给大华,我们公司破产,小么说不定要坐牢。”

“这……”王焕堂顿时没了方寸。

房间陷入了可怕的寂静中。

王焕堂绝没有想到,才一两年的功夫,大华实业竟然膨胀到今天的地步。而且,这么大的公司,反应起来竟然这么快。

类似的手段,王焕堂在长宁基建的时候,其实也使过。但那时候要做这样一单子,得多难啊。没有三五个星期的准备,根本不行。

想来想去,王焕堂也没个主意,又看着大女儿满脸泪痕的样子,心痛的道:“你不要急,让我再想想。苏城就是吓唬人的,他真要这么做,别人得说他仗势欺人。”

“你要是继续卡着大华的基金会,就不好说喽。”一直闷头喝酒的老李,突然来了一句。

“怎么说?”王焕堂皱起眉头。

“你要落苏城的面子,苏城落了你的里子,这个事儿,咱们私下里说,他做的过了,不至于祸及儿女嘛。但你放在台面上,别人最多是嘴上叨叨两句,转头就忘了,谁会帮你出头。”老李的皮肤粗糙的很,手指头在桌面上蹭着,发出哗哗的声响。

王焕堂越琢磨越不是味道,说:“老李,你怎么像是给苏城说话的。”

“苏城的人,昨天找上我了,让我劝劝你。”老李低着头,手指继续蹭着桌面,一遍又一遍,嘴里说道:“我也是为了你好,你损了苏城的名声,他摔了你全家的饭碗,这又是何苦?让一步不行?”

其实,老李一说被苏城找上了门,王焕堂的脑袋里就空了,只觉得细细密密的蛛网,缠绕着自己似的,怎么甩也甩不开。

是啊,自己不在乎官位了,哪怕只能伤到苏城一点点,他也愿意换。但是,家里人呢,身边的人呢……一瞬间,王焕堂仿佛就老了下来,问:“苏城要怎么样?”

“卡住的手续通过了,你再打个病退的报告,这个事就算过去了。你家大姑娘继续做她的生意,儿子继续在银行上班,别让人家看见就成了。”老李吁了一声,劝道:“咱也别置气了,过了就好,是不是?”

“苏城给你说的?”王焕堂看着老李。

老李避开他的眼神道:“说实话,我也没见到苏城,听说他回上海了,这个话,是他下面的一个副总裁说的。”

“他一手下说的?”王焕堂眼神可怖。

老李硬着头皮说“是”,然后看着王焕堂的眼神,从犀利变的颓然。

第四百八十一章新征程

到了苏城这一步,不偷懒的时候,手下的事务极其繁忙。就好像朱元璋和秦始皇,他们想把国家管理的面面俱到,那每天就是忙活十几个小时也不够。同样的,他们的后世子孙喜欢声色犬马,那一半个月不上朝也没关系。

今时今日的王焕堂,对苏城而言,只是疥癣之疾罢了。除非苏东元全力支援,否则就是一个大华实业下属的分公司的能量,都能折腾王家个半死。

但以王家目前的状态,苏东元又怎么会为了一个亲家,赌上自己的身价性命。

有赌徒心理的,只是王焕堂一个人罢了。

他从长宁基建到了民政部以后,自觉官途黯淡,对于大局的敏感性也就降低了,没有意识到大华实业的能量有多大,或者说,是他意识到了也不愿意承认。又觉得自己输无可输,所以有了赌徒心理。

但大华集团下属的公关部、信息局、战略部等等机构,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人打教导,又怎么会让王焕堂这样的伪赌徒给唬住了。

他还有女儿,儿子,还有亲戚朋友……不管怎么说,王焕堂虽然失去了威风凛凛的一把手地位,可他一家人的生活,还是要比普通人好上无数倍的。

多少人奋斗一身,也无法达到的高度,王焕堂因为王家,不用费力就获得了,因此,他也就没有将之放在眼里……

然而,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只要幻想一下,女儿的公司破产清算,儿子失去工作,家族因此而彻底沉沦……王焕堂也就从他的赌徒们中惊醒了过来。

不是真正的无产者,又怎会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当日,王焕堂喝的伶仃大醉,然后吐的稀里糊涂。

第二天一早,王焕堂回到办公室,找到大华扶贫基金会的批文,大笔一挥将该签名的地方都签了上去,然后才用电话叫来汪晖道:“这个批文的章子,你看着盖了,审批的速度快一点。不要让人家出钱又受罪,弄完了就通知我。”

汪晖不知道是什么批文,“嗯嗯”的应了几声,拿出来一看,却是大华扶贫基金会的文件,不禁“呀”的叫了一声。他是想起几天前,苏城说的话了。

那时候,苏城让他等两天,汪晖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看着水火不侵的王大司长的签名,汪晖突然又觉得理所当然。

这思绪间的转换,确实令人难以捉摸。

出了司长办公室,开着大门眼瞅着楼道的闲人多的是。一位大妈级人物看着汪晖的表情,就很有兴趣的凑上来,问:“汪司长,是不是曲县的分配出来了?”

“哪能那么快。”

“那我刚看司长签字呢,不是曲县的分配是啥?”

“以前的文件。”汪晖一个激灵,先把文件给装回文件袋里了,还用绳子打两个圈。

办公室里什么最可怕?中年大妈最可怕!有的人不为了什么,就为了好奇,就敢打开机密的文件袋看里面的文件。还有的大妈级人物和办公室的领导拍桌子瞪眼睛,甚至找上级领导哭诉,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汪晖生怕节外生枝,对其敬而远之。大妈也不着恼,还笑呵呵的猜:“转眼就要公布的事,你藏什么啊。”

汪晖脚步不停的往外闪。

接下来几天,汪晖将大华扶贫基金会的申请理顺,又陪着大华的人四处跑部盖章,临周五了,才回了一趟自己的办公室。

才整理了一会东西,办公室门就“啪啪”的被敲了两下。

“进来。”汪晖以为是自己的下属,仍然背着身收拾文件。

直到后面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汪晖觉得有点不对,猛的回头,却见又是办公室的大妈,在那里使劲的翻桌面上的文件。

“朱主任,你这是干什么?”汪晖赶快拦住,暗自叹一口气,这更年期的女人,再有点小权力的,太难缠了。

“哦,我就是看看,看看。”大妈一点都不脸红,手一松,笑道:“我来啊,是给你说个消息的,你也还我一个消息怎么样?”

“什么消息?”汪晖没什么不高兴的,机关里各式各样的人多了,但要说传消息,越是奇葩的人传出来的消息还越可能是真的。

大妈“咳咳”的清嗓子:“那我就先说了,王司长递了病退的申请,要下去了。”

“退休?咋可能!”汪晖一点都不信。

“退不退不知道,位置是要让出来了。估摸着是身体真不成了吧,你说说,一中午赶五场酒,身体能好吗?”大妈说的是她观察到的饭局情况,以前是羡慕,现在是同情的道:“到你了,那天你签的文件,是啥啊?”

汪晖心中一凛,将大华和王焕堂悄然联系到了一起,然后笑道:“真的是旧文件,以前的东西。”

把不怎么相信的大妈送出门,汪晖考虑了片刻,决定亲自送批文给苏城。

虽然不知道苏城是抓住了王焕堂的把柄,还是依靠上面的影响力,但从汪晖的角度来说,只要够强力就行了。王焕堂是正司长,都一声不吭的下台了,那自己这个副司长,说不定还能借苏城一分力。

有了这样的想法,汪晖再打电话给大华实业的办事人员的时候,就留了个心眼,特别问了苏城和舒兰两人的行止。

由于石油管道的事情,苏城经常从本埠往京城飞,隔上一两周,总是能见到面的。

16日,约好了日子,汪晖从家出来,没有骑自己的自行车,也放弃了满街的面的,而是狠心拦了一辆夏利,以免到了大华实业的分公司,被挡在外面。如今的部委里面,专车都不能全配到司局级,像他这样的副局级干部就更不用想了。

当然,这也是家属院离的近。民政部的大楼在东二环,谁要是住到三环外头,那也不用骑自行车了,骑也骑不到。

上了车,汪晖就盯着出租车的计价器看。

北京的夏利是每公里一块二,开三公里就能买一斤猪肉,汪晖的位置没什么油水,平时也就吃点拿点,现金却是不敢碰的。因此,这打车的钱,是真真正正要从他的工资里掏出来的。

花自己的钱,自然是肉痛的。汪晖一路都紧张的看着外面,生怕司机绕了远路。

好容易到了大华城,汪晖才稍微轻松一点,对司机道:“停门口,近一点。”

要是不停门口,他骑自行车来就行了。

大华城是大华实业在三环建的一片独立办公区,以供北京分公司各部门使用。由于绿化面积大,办公面积小,而且是相对独立的小楼群,倒是在北京城里有了些名气。这也是源于苏城对土地价值的判断。在他看来,花费几年的时间,数以亿计的资金,建设一栋摩天大厦,不如多买些地皮,建些小楼放着。等到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再重新规划建设,似乎是更划算。或者,就这样重新装修使用,也是不错的选择。

汪晖边走边看,心想:听说大华实业的总部就建的像公园一样,看这分部的架势,真不知要花多少钱。现在的公司,赚的也太好了。

转念,汪晖又想:我要是再年轻10岁,也应该下海试试的,建这么大的家业,还在部委坐什么班。

一路无话,进到里边的主楼,能看见许多拜客的人。

此时的商人,可以算是中国最时尚的人群了,或者用有钱不知道怎么花来形容也很恰当。因此,一间不太大的等候室里,既能见到穿西装的,也能见到穿中山装的,花格子的夏威夷版夹克配翻毛鞋,不伦不类的儒装配一脚蹬,都被这些人穿的流畅自然,倒也是一桩本事……穿着虽然奇怪,汪晖却不敢轻视,规规矩矩的坐在了边上。

在北京才知道官小,同样的,到了北京才知道背景深厚。这个时间,越是穿着奇怪的商人,越是底气够足。

尤其是来开会谈判还穿奇装异服的,谁知道后面有没有一个部长的同学,或者中顾委的娘舅。下面的小老板也许都学着穿西装衬衫了,大老板往往就喜欢反其道而行。越是有门道的商人越是如此,大家都如此,你不如此,就显的你出位了。

汪晖坐定,打量着周围的人,暗自判断着身份地位。

就在此时,一名大华的工作人员走出来,笑道:“汪司长吗?苏董有时间,想先见您。”

说完,他又抬头对边上的人拱拱手,笑道:“各位老板,汪司长是来帮我们董事长的未婚妻做扶贫基金会的,这个不好等。”

“去把去。”一听是帮苏城未婚妻的忙,周围的老板都很理解。

还有人笑呵呵的说:“苏董年纪轻轻,可别犯惧内的毛病。”

汪晖也知道他们各有身份,双手合十向四周拜了拜,才走进苏城的办公室,心里想:在政府也挺好的,我要是下海经商了,反而不能这么容易进这个办公室了。

如此一想,汪晖的脊背又挺直了。

苏城的办公室一向超大。北京分公司仍然给他留了一层楼,进门的玄关放着鱼缸和假山,然后是包含着一组沙发的会客室,以及靠窗的办公桌。再往里,还能看到一个小的会议室和休息间。除了休息间以外,所有的房间都是打通的,只以立柱相连,看起来相当的敞亮。

高薪请设计师做的新楼,无论如何都比民政部那有历史的大楼好多了。董事长办公室自然比汪晖狭小的办公室好了无数倍。汪晖看的眼花缭乱,步履也放慢了一些。

“你们晚上就启程出发,会面的大纲由你们掌握,但是,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苏城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似乎是给手下人吩咐了什么。

汪晖站着等了一下,就见苏城笑呵呵的走了下来,并命令道:“舒兰来了吗?基金会的事,得让她听听。”

一人点头应了,另外几名汪晖不认识的大华人,笑着和他错开。

苏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