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城抬头看看这位不速之客,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照片,道:“你是苏老的侄子?”

“苏亚平。”方面大耳的男人笑着说:“我也开了一家公司,有经营木材,海味不敢说,山珍是不少的,你要是喜欢,下次给你带些。”

站在雅间的另一端,苏亚平有点挥洒自如的感觉。确实,说动苏老出面,再主动屈尊降贵来见苏城,苏亚平自然有点自上而下的意思。

苏城却不顺着苏亚平设计好的思路走,他撇撇嘴,道:“你这个年纪开公司,恐怕是把自己以前供职的国企,给股份制改造了吧。”

苏亚平大约四十五六岁,以他苏家人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一群劳改犯一起做生意,就算是80年代中期的下海潮,也不可能打动他这样的红色子弟。

不过,当年要是为了升官快点,工作轻松点而进入国企,继而行差踏错,没有及时跳出来,那苏亚平做生意的动机就比较充沛了。

吃掉经营不善的国企,再接着密如蛛网的关系网开拓进取,算是这个年代大型民企的正常套路,很容易就能猜出来。

苏亚平明显不喜欢苏城直白乃至于蔑视的口吻,鼻翼翕动,道:“我们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合理合法,1000多名职工,愿意购买内部股的就买,不愿意的也可以继续在企业内工作,比起停产下岗好多了……”

“找我什么事?”苏城再次卡断了话题。

原本准备争论一番的苏亚平,憋的胸闷,最后只能喘两口粗气,道:“你似乎曾经想要买下天津的石油机械总厂,是不是?”

“是。”

“现在呢?”

“什么意思?”

“津石总厂经营不善,去年以来,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因此,我们考虑,如果大华实业仍然想买津石总厂的话,大家可以帮忙。”

苏城笑了:“我们和大家是谁?”

苏亚平抿抿嘴,道:“我的连襟杨允孚,正好分管国资委一块。”

“哦?要求呢?”

“这个……要不咱们上去谈吧。老爷子也等着呢。”

苏城兀自摇头,道:“如果是让我重回家族,我已经拒绝了,就算送我一个津石总厂,答案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不过,你们肯定有第二套方案吧,你们想换什么?”

没见苏城以前,苏亚平还觉得苏城在玩“三劝三进”的把戏。面对面,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苏亚平转念一想,不加入家族也好,于是干脆的道:“我们各百分之五十买下津石总厂。以后,如果你拿下了中哈或者中阿的石油管道,要把管道生意,全部交给津石总厂来做。”

上千公里的管道,造价超过10亿,确实是一笔好买卖。

苏城笑了:“这样的条件,你就算白送津石总厂给我,我也不会要的。”

苏亚平的脸色一变,道:“先别急着做决定,你可要想清楚了。”

“哦?”

苏亚平盯着他的眼睛,道:“假如你不回家族,也不同意这个方案,那苏家和大华实业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这样一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全力支持安大线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裂痕

苏城的表情,似乎也凝重了一些。

就在苏亚平觉得有希望的时候,一抹笑容,从苏城的嘴角,扩散到了脸颊。

只听苏城用唏嘘的语气,说道:“都说家族什么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以前没觉得,现在看,还真的是。”

苏亚平的脸型顿时扭曲了。

方面大耳是极好的面相啊,就是不能生气,容易变成菱形。

苏亚平端着菱形的脸,道:“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果苏家全体支持安大线,你们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这可不是几个地方官,几家小公司……”

“但苏老不会参与是吗?”

“苏老肯定不会帮你了。”

“但也不会帮你们。”苏城轻耸了一下肩,笑道:“对苏老来说,做安大线,做中哈线,或者做中阿线,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只要能做出来,他估计都会支持,如果有两条线同时做,他恐怕也不会明确反对吧。”

“那又如何?”

“是啊,那又如何。”苏城感叹了一声,道:“如果没有了苏老,就靠你的公司?靠苏东元?你们想弄走十亿二十亿?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想太多了?”

苏亚平的喉头蠕动了两下,也不吭声了。要是普通人,虽然会觉得10亿元很多,但在潜意识里,他也不会觉得这笔钱比1000万多多少。因为都是超过了想象以外的钱,不像是100元和一万元那样,有明确的感知。

但苏亚平的经历,足够他来理解10亿元的价值了。这笔钱,就算是以最正规的途径流动,也能影响数个部委和正部级的国企的决策了。许多省长省委书记,到北京“跑部钱进”,所追求的也不过是几千万罢了,而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这样的部委,它们比文化部卫生部高贵的地方,也在于每年能多决定几千万上亿元的经费罢了。

有钱的部委和国企,就有底气,在国务院里说话的声音就大,可以高高在上的俯视那些没钱的部委和国企,而后者,心里再不爽,也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如果苏老不插手,那苏家的影响力,也就局限于部委级别了。

想明白这点,苏亚平就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了。

“要是没什么事,我们就自己吃饭了。等我忙完了,再去见苏老。”苏城下了逐客令。

苏亚平又气又怒的道:“你太不把苏家当回事了。你真的以为,一家私企,能对付中油总公司?还能对付苏家?”

苏城笑着拍拍他的肩,道:“你真的以为,一个家族能决定一条石油管道?”

“什么意思?”

“大庆不会白白让出利益给你们的。苏家如果想要从中牟利,也免不了要投入资金。这样说吧,就算你们只是想生产管道,也要准备上亿元的资金购买设备和扩建厂房,还不算收购公司和打通关节的支出。”苏城笑笑,语气变的森然道:“如果你们敢和大华实业做对,最后胜出的又不是安大线,那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笔钱,你们就别想收回了。”

被威胁了?

苏亚平张嘴结舌。

这和他们预想的可不一样了。

如果苏家和苏城共同竞标中阿线或中哈线,那苏老很有可能会帮忙,如此一来,双方控股的津石总厂拿到管道生意的可能就非常大。而且,苏亚平不得不承认,苏城和他的大华实业,就竞标能力而言,真真是中国第一。它们既有国外成功竞标的先例,也有国内无往而不利的成功典范。因此,苏家对于做管道生意的风险考量并不多。

然而,假如苏城和苏家对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几乎所有的有利条件都变成了不利条件。

这时候,让十几家人,几十口乃至上百口人,拧成一股绳,冒着有可能损失上亿元的风险……“出去吧。”苏城的语气中带着不耐烦。

苏亚平不自然的挪动着脚步,退出了雅座。

到了门外的瞬间,苏亚平才醒过来似的,恨不得给示弱的自己一巴掌:我听他的做什么,我怕什么?

内心里,苏亚平知道自己怕什么。

再进雅间就是胡搅蛮缠了。苏亚平犹豫了一下,转身上楼,准备添油加醋的说上一番。

然而,浅酌小酒的苏振国,听他说到苏城不愿合作的话,就放下杯子,道:“行了,不愿意,就不要强求。现在的年轻人,都有点自由思想,未尝不是好事。此事到此为止,家里面,能不参与就不要参与了。”

“爷爷!咱们做足了准备,现在退缩太晚了吧,损失会很大的。”坐在一边的苏刑信口胡说。苏家的准备,也就是劝说苏振国了。不过,苏刑至今还欠着银行2亿元的债务,连利息都还不起,压力不可谓不大。没有这样的大动作,大举措,他何年何月能把钱还给银行?

苏振国早就选定了苏城做三代的旗帜人物,对屡战屡败的苏刑,也失去了信心,只当没听见,甩甩手离开了包厢。

房间里,苏家人坐了整整两桌,不免有人幸灾乐祸的看看苏刑,然后迅速跟着老爷子出去。

在苏东元在位的时候,痛打落水狗还是不能做的,但偷偷鄙视一番总是可以的。早几年的苏刑,可没少惹自家人。

不过,也有人留在了包厢中,目光看向苏东元。

苏老以下的二代里面,苏东元的职位最高,也最有前途,他就像是一个派系的继承人那样,同样拥有自己的附庸。

苏刑咬牙切齿道:“既然苏城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就去找大庆,一起做安大线。”

“这个,我和他提过。”苏亚平咳嗽两声,将苏城的话给复述了一遍。如果要做安大线,他肯定不少出钱,任其打了水漂可不行。

苏城的威胁是很实在的。众人听苏亚平这么一说,纷纷色变。

苏刑也不自觉的看向父亲苏东元。

后者思考了一会,道:“接触一下,俄罗斯人不是还没正式提出安大线吗?让他们提出来,最好是外交场合,到时候,咱们还是有主动权的。”

苏亚平有心不趟这浑水,因为苏东元和苏刑父子是没钱的,钱要从他们这些人手里出。

然而,这么多年来,利用了苏东元等人的人脉和关系,也不是说拒绝就能拒绝的。这时候,苏亚平分外能理解苏城不加入家族的想法:苏东元还算是好的,整个家族,多的是吸血鬼,他们帮你一个小忙,却像是入了股似的,不停的从你身上放血,这种股票,却是你想不卖都不行。

迟疑片刻,苏亚平轻点了两下脑袋。再怎么说,不是还没到出钱的时候嘛。第二天。中油旷日持久的局长会议终于结束了。

林永贵第一个推开门出来,呼吸着新鲜空气的同时,腿下一软。

官儿为什么要设一个退休年限?要是不给退休,这种持续两三天的二手烟会议,能直接毒死三五个人。

等在门口的工作人员装模作样的站在两边,像是等着服务的样儿。中油自己的报纸《石油报》的记者懒洋洋的过来,笑问:“林总,会间休息?”

林永贵瞪眼道:“我哪里像是出来休息的?”

“咦?结束了?”记者这下子精神百倍了。

横七竖八的躺在椅子上的几个记者也全都跳了起来。昨天以前,他们可是没这么放肆的,但两天的会议,官员们受不了,这几个记者同样受不了。

好不容易遇到本系统出的大事,要是不借着天时地利的抓住机会,那就太对不起无冕之王的名声了。不过,当官的能出来上厕所,在里面吃盒饭泡面,记者的待遇就差多了。尤其是单人来跑新闻的,小解都要运气丹田,快点尿完。

林永贵“哼”了一声,大踏步的往前走。

记者简直要跳起来,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问:“这次会议,得出了什么结论?”

“听说是中亚石油管道,准备搭建哪一国的石油管道?”

“您认为,会议是否成功?”

大概是最后一个问题隐含的挑衅,林永贵站住了步子,道:“当然成功。”

超长会议向来都是成功的。以中国政坛的经验,纠结一两年无法解决的问题,往往开一个两天的长会就解决了,尤其是不解决问题就不散会的会议,最能解决问题,无论是好的或者坏的。然而,开超长会议是有代价的。各部门的工作停滞且不说,长会的举行,对开会人的威信和掌控力的考验不言而喻。不到关键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开这种长会的。

记者追在林永贵的屁股后面问:“结论呢?有什么结论?”

林永贵脸颊抽动两下,心想:结论就是没有结论。各自为政吧。

虽然不是林永贵最喜欢的结果,但也还过得去了。

“咔”

又一名局长,从会议室里出来了。

几名记者有了经验,马上围了上去。

半分钟后,再一名行动迟缓的局长出来了。接着又被围住,就像是探路的老鼠,被守在洞口的蟒蛇捕食。

最后出来的是张长亭,对他来说,板上钉钉的安大线竟然要重新进入竞争环节,真是无妄之灾。他的步伐,比林永贵的要沉重多了。

“联络尤科斯公司,我要和他们通话。”张长亭挡开几个部里的记者,就吩咐着秘书。

第四百五十五章密谈

济柴动力机厂。

宽阔的水泥路,打扫的干干净净,两边的屋舍也粉刷一新。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厂区外面引进来,又弯弯曲曲的送出去,几座人造的石桥,顿时让工厂有了历史的味道。

苏城等人,沿着河水,一路向前。

这一次,他的首要任务,是与林永贵见面。不过,为了不引起媒体等机构的注意,他是打着视察济柴动力机厂的名义来的。

舒兰挽着苏城的胳膊,笑着济柴人的介绍。

她经常和苏城一起出席公开场合的活动,此时不禁赞道:“厂区做的真漂亮,尤其是石拱桥,中国风很浓郁。”

陈祖年步伐矫健的走在旁边,又是骄傲又是感慨道:“这是咱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