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大华船业要是每年造一百四五十万吨的船,它的价值就比副部级的中远船务还大了。

至少,重钢、首钢或者宝钢这样的大型钢企,会很乐意来捧臭脚。大华船业若是因此而增加重型机械的数量,每年添置一两个亿,一重二重这样的部级企业,也会知情识趣的露出笑脸的。

摸着胖胖的下巴,卢总心思转动的继续说道:“如此看来,只要订单跟得上,平地造船法的好处是源源不断啊。老实说,我们江南造船厂,在争取订单方面,还是有点心得的。”

苏城微笑着打断了他的话,道:“订单肯定是跟得上的,实不相瞒,我们最近3个月,已经获得了50万吨的订单了。”

“什么!”

“什么!”

跟前竖着耳朵听他们对话的不止一个人,惊叫出声的,一个是和苏城对话的卢总,一个是边上的詹志芳。

卢总是惊讶于这么短时间内,大华实业竟能得到50万吨的订单。詹志芳的联想就丰富了。

今年下半年,中船重工可比去年同期少了30万吨的订单。

他原本以为,这是船舶订单的周期性。一年多一年少,在船舶制造业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企业手持的订单总数没有太大变化,那就不必大惊小怪。詹志芳甚至以此为基础,写好了报告,交给总经理和集团党委会审查。

哪里想到,订单是被大华实业给抢去了。

詹志芳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他不是真的在乎中船重工被抢走了订单,他是在意自己的面子受损。

递上去的报告,可是拿不回来的。

算算时间,现在已是12月1日了,按照集团的习惯,报告要么已经审查了,要么就正在审查过程中。

明天一早,卢胖子或者其他什么人,把大华船业获得50万吨订单的事捅出去,集团党委会内会有什么嘲讽,詹志芳用屁股想都能想出来。

这个时候,詹志芳都没有精力去考虑一下,大华船业是怎么获得50万吨订单的。

那些不是造船厂的老总,听到苏城的话,表情也变了。

50万吨的订单,意味着50万吨的钢铁,按照4000元以上的价格,这就是20亿元的单子。而且仅仅是大华船业3个月内获得的订单!

相应的,仪表仪器,柴油机等等,虽然不一定全从国内订购,但基数大了,采购量肯定是不会少的。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地方政府尚且会为了几千万几亿元的投资而折腰,国内厂商又岂会吝啬于笑容和恭维。

一时间,苏城身边立刻围满了人。

卢总更是焦急万分。他一边用胖胖的身躯独当一面,一边忙问:“苏董,有时间考察一下我们江南造船厂吧,我代表厂党委,热烈欢迎。”

这句话说的都有些不顺,别人却顾不得了。

宝钢和上仪也连忙发出邀请,他们都是本埠的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后两家,苏城笑呵呵的应承了。对方需要他,他也需要对方的帮衬。但是,面对江南造船厂的卢总,苏城的表情就有些淡了,轻声道:“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事,大华做一次就够了,江南造船厂,我还是不去了。”

卢总的肉脸一下子垮塌了。

中船和远洋集团共同抵制大华船业的事,作为下属的江南造船厂自然是参与者。不过,卢总以前真没有太关心此事,和其他造船厂的想法差不多,一家私企做LNG船,那不是找死吗?集团副总要做什么,自然是由着他去做,即使没有人赞成,也不会有人反对。

现在看来,人家即使不做LNG船,用普通业务混个肚圆是没问题的。而且,确实掌握着相当的技术。

“枉我还想得到平地造船法。”卢总暗自苦笑一声,就想退下去。

苏城眼看着他的表情变来变去,就在卢总准备放弃的时候,开口道:“卢总要是有兴趣,可以多介绍几位领导来大华船业参观,我们互相学习经验。”

卢胖子的眼睛登时瞪大了。

学习经验?

他暗自重复了一句,毫不犹豫的道:“没问题没问题,我回去以后,就向领导汇报。”

“那最好了。”苏城说着向前走了两步,然后回头看了一眼。

卢胖子多年宦海的锻炼发挥了作用,紧跟了两步。

就听苏城声音低沉的道:“我倒不是一定要向和什么领导谈。不过,詹总那种领导,我生受不起。”

卢胖子一呆,转瞬笑了,道:“我明白。”

苏城点点头。让这位卢总传话是一方面,另外,大华的公关事务部,自然会找江南造船厂的领导们传递消息的,各是各的渠道,各处都不耽误。

詹志芳在身后盯着苏城和卢总悄悄话,心里发狠,但也没有办法。

中船集团和江南造船厂的关系,就像是石油部和大庆油田的关系一样。前者虽然是集团总部,但要说控制后者也做不到。没有利益纠葛的时候,这种大型子公司自然是听话的,可有了利益问题就不好说了。

詹志芳如果是集团总经理,说不得还有些权力,可他作为副总,就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了。

江南造船厂的厂长,经常是总经理和常务总经理的有力竞争者,不听他的招呼,也很平常。

这厢,卢胖子自己琢磨去了,大连船舶重工的代表,悄悄的到了苏城身边,也说起了小话。

不用说,平地造船法这种东西,吸引力太足了。

国企从来都是不缺人员却装备的。要是可以不用建船坞,他们根本不用增员,立刻就能把产能加上来。

苏城不说给也不说不给,既不提条件也不会断然拒绝,越是如此,几个船厂的人就越是心热。

有詹志芳在跟前,几个规模稍小些的船厂干部,就不敢过来和苏城直接说话了。但趁着天色渐晚,詹志芳分明看到他们去跟前的办公室里打了电话,再回来的时候,关注度也都发生了变化。

一种变天的感觉,顿时笼罩住了詹志芳。

第四百一十一章130年的船厂

卢胖子鬼鬼祟祟的站在外滩上,像是个普通的胖子游客似的,打量着身前身后的黄浦江与外国建筑。

12月的江风冷飕飕的,裹紧了大衣也冻的他直跺脚。

卢胖子很难理解,这些从南京路走出来的姑娘少妇,怎么就能穿着薄薄的小脚裤满街跑。

“难道越胖越怕冷?”卢胖子考虑哲学的时候,觉得没那么冷了,就像是在党校上课时遇到高级领导讲授马克思哲学原理,天大的困意都能消除。

本埠的女性穿着向来时髦,一会儿过来个大波浪,一会儿过来个健美裤的经过……每当健美裤经过的时候,卢胖子总是要目送人家远去,同时难以置信的评价:现在的女人怎么这么大胆了,那裤子就紧包着屁股,啥形状都看出来了,都这天气了,还不多穿点?

“卢哥,看啥呢?”突兀的,小胖的声音出现在身后。

卢胖子吓的一跳,见是他,才咳嗽一声,换了脸色,笑说:“黄平啊,你们来了。”

“来了。”

“人呢?”卢胖子伸头张望着。

“在那听歌呢。”小胖向后面伸了一下手。

卢胖子看过去,果然在一台路边的卡拉OK机边上,发现了苏城。他比本埠人穿的还要光鲜,虽然不怎么时髦,但一身挺括的毛呢大衣,还是鲜亮非常,令人羡慕。卢胖子暗想:肯定是国外的羊毛大衣,下次出差,一定要找身一样的衣服。

此时的人,才不在乎撞衫什么的。三个同事穿一样的衣服也不奇怪,何况卢胖子这样的老男人。

他很快收回目光,低声道:“我们荣总在店里休息呢,咱们进去?”

小胖立刻摇头道:“师父说了,不进店,让他过来吧。”

“外面这么冷。”卢胖子跳脚。

小胖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荣厂长身体不好?”

“那倒不是,那倒不是。”卢胖子嘿嘿笑了两声,四处看看,找了个公用电话亭,又摸出一张IC卡,拨到信息台留言后,出来笑道:“我法发了信息,稍等一会。”

此时的领导干部,用大哥大的极少,携带不便是一方面,通话质量差是另一方面。做生意的老板可以尽情的喊“不就是10万块嘛!”,当领导的要是每天捧着砖头机喊“不就是个处长嘛!”,那他这个领导也就做不久了。

片刻后,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快步走了过来。

卢胖子连忙迎了上去,小胖也跟在后面。

老者比卢胖子年龄稍大,指节粗大的像是个老工人,但衣着高档,气势逼人。

小胖知道他是江南造船厂的总经理,上去腆着脸就喊:“荣伯伯。”

老总有点发愣,卢胖子也傻住了。这个套近乎套的,太直接了吧。

小胖很满意对方的态度,轻笑解释:“荣波波,我是黄平,我爸是桂江造船厂的黄恒丰,我前几年到京城找工作,还见过您。”

他一说桂江造船厂,荣尚国就明白了,融洽的道:“是黄平啊,我记得,没怎么变嘛。怎么,换了工作?”

“我爸当年把我放到石油部里面了,谁想到石油部也改成了石油总公司。后来,我一咬牙,就出来和我师父做了。”

“你师父是?”

“苏城就是我师父。”小胖三言两语的将双方的关系给捋顺了。90年代的国内商界,能不能扯到八竿子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即使人情社会使然,也是一种信任的背书。

被老乡背后捅一刀的时候,总是比被外乡人捅刀的时候少吧。而且,责任人也容易找到。

小胖一头连着苏城,一头连着中船,是最好的居中调解者。

荣尚国暗想:苏城也是有心了。

有鉴于此,他的态度也略微热情一些。

几个人说话间,来到了江边的卡拉OK机边上,与苏城会面。

耳边听着此时最流行的水手,苏城和荣尚国轻轻握手。选择在这样的地方见面,是情非得已。江南造船厂希望和苏城合作,而苏城合作的首要条件,是抛开詹志芳,更进一步的说,是支持黄恒丰一系。

换言之,荣尚国只有加入到黄恒丰一系来,才有与大华合作的可能。这样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因为中船的船厂很多,大华即使要合作,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家或几家合作。

因为小胖的关系,苏城更加信任黄恒丰和他一系的老领导钱腾。两人在见面后,也已达成了一致的合作目标。

荣尚国要合作,其实不止是与大华船业合作,还是和黄恒丰一系合作。

作为与钱腾级别相当的老资格高官,荣尚国对钱腾并没有成见,对詹志芳也没有特别的好感。但是,在选择合作之前,与苏城私下里接触一下,也是必须的。

两人站在寒风中,像是偶遇的旅人似的,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话。

荣尚国的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在他眼里,这是一个走过场的前置谈判,确定大家的心思相同,双方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搞官方会面了。

平地造船法若是能提升江南造船厂50%的产能,那就比10个詹志芳还值钱。荣尚国和詹志芳的行政级别都是副部级,说不得还会是集团总经理位置上的竞争对手,因此,能将船厂的业绩提高,荣尚国才不在乎詹志芳怎么想。

若非有这样的基础,他也不会来见苏城。

然而,当苏城口中蹦出“技术入股”一词的时候,荣尚国脸色变了。

“大华船业,想要江南造船厂的股份。”

“是大华实业集团。”苏城更正了一下,貌似轻松的道:“我们会按照江南造船厂的估价,投入一部分现金的。这些钱,正好可以用于采购新的设备。平地造船法对起重和移位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另外,焊接机器人什么的,大量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效率……”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30年的老厂了。就因为一项工法改进,换取我们江南造船厂的股份?”荣尚国的语气不善,道:“你要是打着这样的心思,我劝你最好收回去。”

“洋务运动时代距今130年了,江南造船厂要是没有与时俱进,怕也坚持不到今天。”苏城抬抬眼皮,道:“我又不是用工法白换你们的股份,当然,工法也会估价的,但归根结底,我是用真金白银出资的……”

“江南造船厂不缺钱。”

“当然不缺钱,否则我也不提工法了。”苏城不因为荣尚国的态度不好而有所变化,仍然温润的笑着,道:“技术转让是一项合作,荣总承认吧?既然是合作就应该是双方有利的事,荣总,您说说看,江南造船厂得到了产能提高50%的好处,大华船业得到了什么?”

“江南造船厂可以付钱。”荣尚国想说詹志芳,最后还是没好意思提。在大华没有打破行业壁垒以前,詹志芳是代表中船的,如今看来,他只能代表自己或者自己一系了,那威慑力就大大降低。可以说,詹志芳的问题就算没有被解决,也解决了一大半了,又哪值得做交换。

苏城让他想了会,才问:“荣总愿意付钱的话,能付多少钱呢?”

荣尚国“呃”了一声,说不出话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