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他才面朝对方笑笑,道:“我是苏城,你好。”

“我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的记者严顺,想采访你一下,有时间吗?”

听到新华社三个字,苏城忍不住仔细打量起对方。

这是个中等身材的男人,戴着黑框眼镜,笑容放松但不好看,手很小,抓着笔像是想记点什么似的,不停点化游走。

“我们到小灶去吧。”苏城点点头,带着他向角落去了。那里有一排帘子隔着的雅座,但提供的菜色与工人们相同,价钱也是相同,因此除了谈事,领导们都不愿去。

严顺坐到桌子靠里的位置,仔细看了一下周围,就铺开了本子,道:“苏厂长,那我们就开始了?”

“好。”苏城盯着对方,心里也在猜测他的来意。

虽然同是媒体,新华社与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却有本质上的区别。新华社是面向媒体的新闻信息采集机构,而报社是面向个人的信息发布机构。用形象的比喻,新华社是重工企业,而报社是轻工企业。

做轻工容易,做重工难。相应的,后者的技术与资本也要强的多。

苏城虽然也有同学前往新华社,但相对比例却很少。不仅因为编制难得,还因为工作辛苦。

这是一份位卑而权重的工作,最终能取得什么成就,需要依靠媒体人自己的努力。

如此想着,苏城的表情也放的轻松。

严顺略有奇怪,但还是按照惯例发问:“苏厂长,听说你发明制造了一种双驴头采油机,能详细谈谈吗?”

“你是为了专利费的事来的吧?”苏城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如果是其他媒体的话,他也许会顺其自然,新华社则不同。这是能够上达天听的高端媒体,若是按照对方的问话顺序,最终结果实难预料。

严顺虽然有点不高兴,但并未表现出来,而是笑了笑,缓解气氛道:“的确是关于美国公司支付给机械厂专利费一事。我们听说了一些传闻,也收到了几封实名信件……”

“实名信件?”苏城小小惊讶了一下,现在人真的无聊到这个境地了吗?

也就是一瞬间,苏城马上接着道:“这笔专利费,我的意思是放在机械厂的账上,暂且不讨论所有权的问题。”

“但你保留追诉的权力?”严顺熟练的跟了一句。

苏城一愣,点头道:“那当然。双驴头抽油机的设计完全是由我独立完成的,从图纸化到生产化,根本没有修改。而且,我也已经申请了专利。所以,若以国外的经验来看,它的专利和因专利产生的利益,理应归我所有。”

“这句话我能用吗?”严顺眼睛都亮了起来。

苏城犹豫了一下,笑道:“就算我说不行,你也会用吧。”

“那我们继续。”严顺将本子翻过一面,看了一眼道:“你刚才说,双驴头抽油机的设计是由你独立完成的,但是,它的试制过程,受到了机械厂的帮助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机械厂是使用单位。他们购买了我的专利,然后进行试制和生产,这样的情况应该很普遍吧。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机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具有工业化生产的能力,但他们研发的机械,在卖给使用它的公司之后,还是要进行试制的。不能因为这样,就剥夺研发机构的专利所有权吧。”苏城斟酌着词句,尽量说的平缓,想了一下,又道:“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我免去了机械厂的专利费。”

严顺快速的记下这几句话,自己再看一遍,大呼不虚此行。

停了一下,他又问了几个问题,结束采访时笑道:“我还会在东营呆几天时间,希望不会给你造成困扰。”

苏城摊开手,道:“困扰不困扰都这样了。”

结果很快显现。

新华社俨然是中国第一媒体,它对官员的训诫作用尤其明显。苏城与新华社扯到一起,就连厂长李宗喜这种等退休的老头儿,都是退避三舍。

曾经热闹非凡的公寓楼,也顿时变的门庭冷落了。

同一时间,《百万美金归谁所有》的报导,也登上了新华社内参。

始终冷眼旁观的苏东元,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篇新闻,不由的陷入沉默。

许秘书蹑手蹑脚的离开了书房。

良久,苏东元突然站起身来,拨出一个号码,笑问:“小唐吗?我是苏东元啊,想问你一件事。新华社内参上有篇报道,《百万美金归谁所有》,领导是否有批示?”

对面的小唐,细声细气的说道:“领导批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应当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的劳动。”

苏东元手一颤:“100多万美元,全部给他?”

“原则上是这样。”对面的小唐虽然有点奇怪,但还是语句平顺的道:“具体到拨付的形式,需要询问当事人的意见。”

苏东元登时呆住了。即使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100万人民币依旧是非巨贪不能有的巨款,这100万美元……着实令人眼晕。

第五十三章全额拨付

由于新华社的关系,摸不清形势的机械厂官员们,对苏城就有些敬而远之的态度。

这些都是运动年代过来的战士,面对国内第一媒体机构,恐惧也是自然而然的。

倒是工人阶级很淳朴,技术宅很浪漫,令苏城的工作不至于受到影响。采油机生产线已是正式开工,只是出于避讳的原因,根本没有举行开机仪式,也免得领导们为难。

另一方面,出于同样的原因,苏城也没有去油田总部拜访魏孔,而是干脆将小胖踢去了贵州,让他想办法弄几瓶陈酿茅台或者原浆回来,有这个爱好打底,不管上面给出什么结论,他的废油田都不会受到影响。

虽然表面上无动于衷,但苏城还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这种压力无形无质,说不清道不明如果用理性的解析,就算苏城不能得到百万美元,或者百万美元的一部分,那也不应该受到质疑和打压。

可天底下的事儿,谁说的上,尤其是中国的事情,尤其古怪。在周围人的议论中,苏城也不免有些疲惫。

这种感觉,到了周六就更深刻了。

闹铃像是被强奸了似的,“叮铃”,“叮铃”不停的响。

苏城仰躺在床上,就是不愿按它一下。

天可怜见,距离每周五天工作制,还有七年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未来7年仍然要做点卯的工作,他就要在这七年间,每周都上6天班,每天被闹铃吵醒,每天起个大早。

闹铃仿佛永动机一般。

苏城恨的不行,干脆把它踹下床,暗道:谁要再敢说资本主义工人受剥削,我吐他一脸的口水。

出了门,空气却是新鲜,带着些微的尘土味道,让苏城的心情稍好一些。

照例拿出钥匙,准备去开那辆老旧的吉普,苏城突的转念一想:“生产线都开工了,我也不懂维护和品控,急忙忙的跑去工厂做什么?”

于是,他干脆丢下钥匙,骑了一辆破自行车,慢悠悠的向胜利石油学校骑去,原因,自然是为了吃早点。

逆着工人们组成的上班洪流,苏城总算觉得副厂长的特权有点作用。

路上,不时有人打招呼。

叫“苏厂长”的是普通工人,叫“小苏”的是高端文艺工人,叫“苏副厂长”的就是2B工人了,平日难得一见。

石油学校边上的早餐摊要比机械厂附近多的多,工人们年龄较大,不是在家里吃过,就是去单位食堂吃饭,只有学生们来取匆忙,又相对贪嘴,才会催生大量的早餐摊子。

早餐摊上的食品多种多样,既有干净的油条豆浆,也有豆腐脑、胡辣汤、白菜汤等汤食。

看着这些东西,来自21世纪的苏城不免叹一口气。

要是玛雅人比较了30年前后的中国食物变迁,不用算命,大约也会将2012列为世界末日的。

他吃的饱饱的,又瞎想:要是每周只上五天班,又有安全好吃的早餐,1987年倒是不错的。

其实,对于一个有两万美金的人来说,任何时代都不会太糟糕。

将自行车停好,踱步进到学校里,就见来来往往的学生,又跑又跳,来来往往的女生,挥洒着青春的气息,来来往往的男生,又脏又臭……

“苏城?”头顶,传来舒兰惊喜的语调。

一会儿,穿着洁白外套的舒兰,就跑了过来。身后,隐隐有学生们起哄的声音。

“你怎么来学校了?”舒兰鼻翼翕动,有点兴奋,有有点羞涩。

苏城摸摸脑袋,仿佛被纯真的时代所影像,笑道:“走着走着,就走过来了。”

对少女来说,这句不算情话的情话,已经杀伤力巨大。舒兰的脸颊登时就红了。

她的起哄团,发出的声音就更大了。

呆站着也不是办法,苏城一看,笑道:“带我参观一下你们学校吧,梁师傅还是你们的导师吧?”

“梁师傅要晚点来,我带你去看实验室吧。”舒兰也不管上课的事了,低着头就往教学楼后面走。

穿过一丛小树,后面的学生已经看不到了,苏城自然而然的拉住舒兰的小手。

后者吓了一大跳,忙道:“这里可是学校呢。”

“怕什么。”苏城呵呵的笑着,但手还是松开了。

怎么说都是80年代的学校,他也不想连累舒兰被记过。

然而,手刚刚松开,花丛另一端就钻出个男老师,用震惊的表情望着舒兰和苏城,手指头颤巍巍的点着,说:“你们两个,你们两个竟然早恋。”

苏城的脸霎时间就黑了:老子二十多岁的人了,再不恋,人类就该绝种了。

舒兰则吓的跳到苏城身后,眼圈刷的就红了。

和男生谈话不可怕,被老师抓住牵手,那就麻烦了。

苏城显然明白她的想法,义正严词的道:“我们没有早恋。”

“你们拉手了。”

“刚才那里有水沟,担心摔倒。”苏城指着地上的一丝水迹。

男老师气的胸脯起起伏伏,脸色难看的道:“你别狡辩,舒兰,还有你,和我去教务处。”

见他认得舒兰,苏城也不好逃跑,只好跟着去了。

所谓教务处,仍然是个大教室,里面坐着起码20个老师,每人一张写字台的办公。

男老师将苏城和舒兰带到教导主任面前,就开始叙述他的伟大发现。

苏城无聊的看看四周,同时小声安慰舒兰:“没事儿,咱们不就是互相帮忙吗?”

正担心的舒兰忍不住嘴角挂出个弧线来。

批评声接踵而至,教导主任也沉声问:“你是哪个单位的?”

“机械厂的。”

“工人还是干部?”男老师不屑的看看苏城。87年正是教师待遇提升的时候,厂办学校的老师收入明显超过了工人和市县学校的老师,因此有很大的优越感。

苏城耸耸肩,将自己的工作证拿了出来。

教导主任一看是副厂长,表情顿时有了变化,拖延时间道:“苏城,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男教师仍在喋喋不休,办公室里的电话突然响了。

一名年轻的教师接到电话,听了一会,就抬起头来,大声喊:“吕主任,校长让我们找一个叫苏城的机械厂副厂长,有人看见他往学校来了。”

“哦……哦?苏城?”

“是。”

吕主任奇怪的看看苏城,转身去接电话了,留下苏城和那男老师眼对眼,怪无聊的。

舒兰也脱离了惊悚情节,不自觉的靠近了一些苏城,在她看来,那么有本事的苏城,也一定能解决学校里的大事。

吕主任说了一会电话,匆匆出门去了。苏城干脆给自己拖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猜想谁这么着急找过来。

男老师听说他是副厂长,也悄然闭嘴,等待事情发展。

没有让他等太久,外面就传来汽车轮胎的摩擦声。

从窗户上望出去,能看到三辆车停到了教学楼下。从拍照上能看出来,都是油田自己的车。

几个夹着公文包的男人,快速钻进教学楼,列队欢迎的校长主任等人只能紧随其后。

办公室门“啪”的被打开了。

舒兰轻轻抖了一下肩膀,继续躲在苏城身后。

“苏厂长,您好。”打头的是位颇时髦的男士。梳大背头,发油涂的闪亮,手掌宽厚,握住苏城使劲摇,并说:“我是来自体改委的丁志鹏,这次来,是受中央委托,向你拨付129万美元的专利费。”

在1998年国务院改革前,体改委是比发改委还牛的部门。这个名词,再加上“中央”和“129万美元”,立即轰倒了半径15米内的所有人。

晚了,抱歉。今天努力码出存稿,以后应该就好些了。

第五十四章入股中石油

丁志鹏一字一顿的道:“领导批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应当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因此决定,向苏城同志,也就是您,全额拨付129万9000美元的专利费”

丁志鹏在火车包厢里,无数次的看过苏城的资料,可现在看到他的年轻和镇静,仍然是感慨万千,语气舒缓的道:“当然,按照咱们国家的规定,除了要足额缴税之外,美元最好是兑换成人民币。”

国家兑换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