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制勘探队的法子被苏城拒绝后,伊藤信重沉默片刻,道:“苏城董事长,你提高了竞争的成本。既然如此,我们两家也只能同步提高竞争成本了。您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苏城一晒,道:“自从签下竞速勘探协议的时候,魔盒就打开了。”

石油公司不喜欢签订竞速勘探的协议的原因也在于此,不管事先说的有多漂亮,为了巨大的利益,双方最终都会尽其所能的提高自己的筹码,直到一方放弃或失败。

伊藤信重忽的一笑,道:“说的也是。”

阿里克塞觉得自己有点被忽视,因而绷着脸。不过,看他们有加大投入的趋势,阿里克塞又笑容满面的举起了酒杯,呼喝道:“祝两位成功!”

“成功!”几个人各怀心思的喝下伏特加,然后辣的呲牙咧嘴。

伊藤信重吐出一口浊气,放下杯子,笑道:“苏董也许不知道,伊藤商社已经从美国请来了一支航空勘探的队伍,虽然是低空低速的飞机,但做好初级勘探,也就是几天的时间。”

阿里克塞惊喜的道:“航空勘探我知道,西伯利亚最初开发的时候,我就坐过。”

西伯利亚的环境,使得早期的苏联相当倚重空中运输,米26一类的直升飞机就专门考虑了西伯利亚的需要。同时,苏联还制造了很多即使在20年以后来看,也非常厉害的陆上重卡,以使之通行比人还深的烂泥路。阿里克塞能够拿到秋明油区的一个未开发地块,证明了他在苏联上层,或者说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内的地位,乘坐航空勘探并不稀罕。

伊藤信重望向苏城,似乎想要找到一点惊讶或怒气出来。

他什么都没看到。

只听苏城淡淡的道:“我们都知道石油勘探是一个系统工程,航空勘探能做的,着实有限。伊藤商社如果只有这点本事的话,早点投降还好,免得损失过大。”

李政夫用咬字不清的中文接口道:“我们只是不愿两败俱伤。苏董如果要比拼人力,希望你的速度跟的上,一个星期一趟的火车,运输起来就太慢了。”

苏城笑了笑,正在此时,一束汽车的大灯从后面打过来,穿过窗口,落在餐桌上。

临时营地非常简陋,即使是阿里克塞住的房间,也只是国内青年旅馆的水平,被汽车的大灯找到,客厅内顿时难以视物。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走出门去。

就见一队汽车,吱吱嘎嘎的开了进来。这一次,打头的是一辆64的平头大卡车,浑身泥浆,饱经风霜的样子。

“是大华的勘探队吗?”

“是的。”

“我看到红黄两色,就想到了大华实业。”阿里克塞呵呵的笑了两声。他说的红黄两色是大华的CI标志。自从两年前的大华集团整合以来,大华的企业形象识别(CI)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华的标志也越来越出名,以至于国内采用这两种颜色的大企业日益减少。

伊藤信重和李政夫皱着眉头,看着苏城上去迎接新抵达的勘探队员。

与此同时,早就准备了晚餐的大华后勤组,也将一锅锅的食物端上了桌,曾经的胜利油田范大厨的儿子,小范厨师,守护着是两大锅的浓汤,招呼道:“快来喝点热烫暖暖身子……”

大华留守的人员,无论是后勤人员还是行政人员,全都涌了出来,在凛冽的寒风下嘘寒问暖。许多人虽然睡眼朦胧,但还是笑呵呵的裹着大衣来回奔波帮忙。

从秋明市到临时营地,差不多要开整整一天的车,路上也只有冷水面包。此时,司机和乘客都跳下了车,一边跺脚哈气,一边和临时营地里的中国老乡咒骂西伯利亚的鬼天气。走南闯北的石油工人从不怯场,何况是在异国他乡,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大家很快都熟络了起来。你是华南勘探局的湖南人,我是大港油田的湖北人,大家搓吧搓吧,华南勘探局和大港油田就算是表叔的亲家的同乡的朋友了。

短短的几分钟,大华众就打成了一片。大家一边喝着热乎乎的浓汤,一边跺着脚等待分配房间,也有维修组的人员,张着大灯核实卡车的状况。

正常的修理和开拔,将在明天白天进行。

这一支车队上面,装的都是大型设备,还包括了一组钢结构。大华需要在库瓦克地区再建一个补给基地,否则上万人的队伍将很难坚持下去。

西伯利亚的天晚的早,太阳一旦落山,气温很快就会降到零下。哪怕是穿着毛皮大衣,也难说得上暖和。

但大华留守临时营地的员工,没有一个躲起来取暖的。他们首先将奔波了一天的司机和乘客送进野营房,又帮助检查了车辆情况,再将少量需要卸载的装备卸载下来……忙的是不亦乐乎。

这些中国人,浑身上下,仿佛充盈着热量,并用这股热量,感染着同胞……李政夫扪心自问,如果是这么冷的天,自己睡着了,会不会爬起来帮忙。

答案:如果不是我的工作,我不会!

同样的,其他新马集团的工作人员,除了规定的值班人员,估计也不会跑出温暖的房间……但是,要维持一支上万人的团队,仅靠规章制度是很困难的,那会让工作变的更加艰难,并给每个人增加更多的压力。

假如要留一支值班队伍,那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成本?需要多少开销?又能有什么样的效率。

一连串的问题,让李政夫陷入了莫名的恐慌。

第三百六十七章如何战胜

至多40分钟,营地就安静了下来。

大部分的大华员工和勘探队员都拥被入眠了,只有少数真正的值班人员做收尾工作,检查车辆的保养状况,准备明天的食物,并保证整个营地的安全和保暖状况……如果不是大家主动帮忙的话,他们的工作也许要延续2个小时,一些掌握独门技术的勘探队员也会过度疲劳。

可以说,会战时期的互相帮助原本就是一个必要的要素。假如钻井的只是钻井,搬场的只是搬场,铺设管道的只是铺设管道,维修机械的只是维修机械,那对指挥者的协调能力将是偌大的考验,也是不经济的。

石油会战,就像是一次混乱的战争。优秀的士兵不仅要尽量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还要随时准备着支援其他战友。而中层军官,则要对战场目标有相对清晰的认识,进而确定不同层次的主攻目标。

各扫门前雪的作风,适合成熟的市场,而非百废待兴的新世界。

此时的库瓦克地区,就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新世界。

翌日。

李政夫起的很早,想睡也睡不着了,一晚上的心事,将他折磨的七荤八素。照例在房间内洗漱后,李政夫就坐在桌前整理文件,同时梳理昨天的思路。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汽车启动的轰鸣声。

李政夫立刻放下手上的东西,掀开了简易的窗帘。

入目所见,一辆辆平头大卡整齐的排开,在明亮的灯光的笼罩下微微颤动,似乎正在测试发动机性能。有人穿着亮黄色的工作服,扒着车头做检修,也有人裸着上身躺在木板上,到汽车底下做检查。

空地上,一排几十个大锅咕嘟嘟的烧水,把周围一圈照的又亮又雾,原本就负责用来烧水的锅炉更是浑身冒气,像是看到静香裸体的野比大雄(为什么脑海中突然出现这一幕……)。

水是用来洗车的,临时营地的条件简陋,高压水枪一类的东西还没有运抵,就只能用人工的方式清理车辆。当然,这种洗车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避免一路而来的淤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

这支勘探队将去环境最恶劣的北边,那里最深的地方能把一个人陷进去,只有通过性能极强的大卡车才能深入北部。即使如此,经验丰富的司机也是不可或缺的,中石油内部的勘探局没有那么多的高手,大华又延揽借来了一些人,继而高薪聘请了几个俄罗斯人帮忙,大华的人力事业部自从招聘德国专家以后,国际性也日益增强,更是开始对国内的高级技术人员建立档案。以大华在中国的规模和地位,即使只是人事部门,也比十个猎头公司庞大了,能够做到的工作,更是国企想都想不到的。

李政夫也不看文件了,穿戴停当出了门,就闻到浓郁的牛奶味道。

李政夫挑起眉毛,就见端着大碗喝牛奶,就着鸡蛋吃馒头的大华工人不在少数。

“你们的后勤保障做的还停不错。”李政夫见到了五郎徐立晨,立刻上前去说话。

五郎在人群中显的格外年少,虽然又黑又壮,却反而给人没脑子的感觉。李政夫对这种姻亲关系产生的负责人非常熟悉,早就盯着他,想要从中掏出些什么来。

徐立晨正忙着给卡车装运补给品,用眼角扫了李政夫一下,丁点笑容欠奉的道:“后勤保障难做也好做,用心做的就能做好。”

李政夫心想,真是年轻人。口中笑道:“用心做和不用心做有什么区别?”

“用心做的,设身处地的为需要后勤的人着想。不用心做的,就是一项工作罢了。”

李政夫哈哈一笑,道:“人心最难测了,怎么能让做后勤的人,设身处地的为需要后勤的人着想?难道是教育?”

徐立晨此时正好做到一个节点,于是抬起头来,笑了笑道:“教育也许有用吧,不过,我们采用的方法,更简单一点。”

“哦?是什么?”

“把做后勤的人,也轮流派到前线去。”

李政夫愕然。这个法子简单粗暴,还真是个法子,尤其是对公司来说,派遣人员到勘探前线出差,确实是有必要的。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执行力了。

他暗暗的想,要是把总公司里面,坐办公室的家伙派到西伯利亚来,会不会有人造反……李政夫很快得出结论:估计所有人都会造反了,尤其是那些中高层的员工,别说派遣到西伯利亚了,派遣到莫斯科都会有人辞职。

大华实业却没有此等隐忧,中国的石油石化产业,要么是国企的,要么就是大华的,剩下的只是些小老板和地方企业。大华的经理在大华能做的非常舒适,离开了大华却很难混的风生水起,至少不能用拒绝出差的理由。

五郎嘿嘿一笑,然后就甩了甩手,一副让李政夫走人的模样。他曾经在山东的渔场监工许久,海上运输公司也是他一手一脚运作出来的,和李政夫眼中的年轻人根本是两样。

此时,逗弄了几句李政夫,五郎觉得没意思了,才让他离开。

李政夫无奈,想了想,干脆去工人们休息的地方溜达。

对大华的模式,他是既担心又害怕,这种情绪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过了,所以才想要更多的了解。

李政夫曾经遇到过很多家公司的采用的先进管理手段,每当那种时候,他都是既担心又兴奋的。因为他有信心,自己能够学习到这样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自己。

然而,大华的模式,却是简单难学。

这不光是人数的问题,还有管理模式的问题。大华实业是基于中国多年来的石油会战的历史,才采取的会战模式。新加坡既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没有这样的实力,根本是学无可学,偏偏这种模式又厉害的很。

此时,李政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抵抗中国模式的前沿。

集中、高效、明确的目标和集体主义是中国模式不同西方模式的地方,也是西方模式想学也学不到的地方。曾经,苏联的崛起也让西方惊诧莫名,后来,苏联倒掉了,西方国家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声:日出西方,唯我正统。

然而,中国和沙俄基础上的苏联,终究是不同的。

自遵义会议召开的那一刻开始,中国就注定不会盲从外国专家。无论是军事专家,技术专家,还是政治专家……中国自己走出来的中国模式,中国延续自中国传统的中国模式,注定会让更多的国家处在焦虑和煎熬当中。

在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数千年文明期间,中国领先世界的时间超过1400年。当中国摆脱了蛮夷的统治,开始自我发展的时候,历史的惯性绝不会无动于衷。

就像是后世许许多多的中国公司一样,大华集团的模式对西方公司根本是无解的。

原因很简单,只要官员和皇帝们不胡来,数亿人,十数亿人拧成一股绳,集结十数亿人的力量、智慧和精力,国祚自然强盛。面对只有3亿多人的欧洲,2亿多人的美国,300万人的新加坡,中国模式下的中国公司,只会变的越来越无解,并深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

只有当中国的上升期结束,这种模式的力量才会稍稍消退一些,但以李政夫的年龄来说,他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李政夫看不到未来,也预知不到中国公司的命运。

但是,当他看到中国工人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依然热火朝天的工作,满面笑容的聊天,精力充沛的搬运物件,他就感觉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他早就知道,中国工人的平均收入只有新加坡工人的二十分之一,但始终并没有给予重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