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长的壮壮的有力量的工人们匆忙下形成的夹到欢迎队列,黑乎乎的手里还拿着螺丝刀、扳手、铁链,苏城开车门下车,腿还有点哆嗦,这是欢迎自己么?

肿么一个个工人的眼神有点热烈,那个拿着扳手和锤子的兄弟,那么大力的挥舞,不会把家伙飞出来吧,苏城瞬间觉得这个副厂长压力很大!

总算,有一个老头儿走出来,握着苏城的手,说:“欢迎苏厂长。”

“欢迎苏厂长。”不少人跟着呐喊。

苏城讪笑两声,奇怪的道:“这个,是为什么啊?”

“苏厂长带着2万台抽油机的订单来了,我们这是高兴,工人们自发的表达感谢!”老头儿说着,继续摇晃手,道:“我是咱们厂的工会主席,陈良。你叫我老陈就行了。咱们先去厂办吧。”

“哦,那大家……”苏城放眼看去,哪里还有大家啊,那些手持螺丝刀、扳手和铁链的工人们,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若非在路的尽头还能看到伟岸的背影,他几乎以为是幻觉了。

厂办大楼是会战时代建的三层红砖房,里面装修的还不错。三楼一水儿的领导办公室,有厂长的,有团委的,有人武部的,有纪律检查委员会的……

作为生产企业,苏城这个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算是第一副厂长,因此安排了一间很大的办公室,内有软软的椅子和一组真皮沙发,书柜占了半面墙,打扫的干干净净。

“苏厂长,您有什么事就吩咐。我是咱们厂委的办公室主任杨明。”这是个瘦小的好像天生患有阑尾炎的家伙,非常明显的招风耳大约是他的主要办公室技能。

在苏城眼里,办公室主任基本都是一类人,他不热不冷的笑了笑,说“挺好的,先这样吧”。

杨明于是很开心的走了。

午前,开了一次热闹的会议。机械厂的厂长李宗喜年龄比工会主席还要大些,他先是感慨和感谢了苏城拉回来的订单,然后高兴的道:“咱们厂集资建房的工作,在油田二级单位里,是排名靠后。这样下去,工人们又怎么好安心工作。现在有了采油机的订单,情况不同了,我估摸着,每台留2000块钱的利润,5000台就有1000万的利润,拿出一半来建房,主要问题就解决了。”

苏城听的一阵发愣,看旁边的几位副厂长,都是老僧入定的模样,看样子已经熟悉了自家厂长的做派。

出了会议室,杨明招呼着一位自然卷的中年人过来,道:“苏厂长,这是咱们厂的厂长助理黎涣祥,咱们车间的工艺流程,生产线,都是黎助理做的。”

“你好,黎助理。”苏城立刻上去握手。

他这个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要是离开了这种技术牛人,肯定是玩不转的。因为他本身并非全知全能的技术牛人,毕竟,苏城从来没有在工厂正式工作过。

黎涣祥大大咧咧的点点头,先问:“小杨,这又是哪里的苏厂长?”

小杨一阵尴尬,笑道:“苏厂长刚从总部调来。”

“又是上面来镀金的?”黎涣祥一脸不屑的望着苏城,道:“今天先这样吧,我急着去画图呢。对了,杨主任,再给我5张图纸。”

刚从小杨升格为杨主任的杨明给了苏城一个抱歉的眼神,才道:“黎助理,您这个月用了10张图纸了,现在才月中……”

“上次让你给我20张舍不得,10张哪够用?我省着省着,还是不行。”

没等杨明说话,苏城讶异的道:“你半个月就能画10张图纸?”

“他要不抠门,我画20张都行。”黎涣祥抚着自然卷,说的很淡定。

苏城目瞪口呆。他画采油机的图纸时得多拼命,一个月画10张就了不得了。而且会累到看见图纸就想吐。

这位却能长期性的一个月画几十张。

苏城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道:“咱们机械厂,还真是藏龙卧虎。”

黎涣祥傲然道:“现在眼神不行了,要搁在10年前,我一个早上就能画两张。那时候没啥娱乐,就是画图,正面画完画背面,有时候擦了再画……”

苏城无语的望着他。机械图就像是方便面,偶尔吃一包,感觉味道挺不错,经常吃就不好说了,但要是有人喜欢每天早上来两包,下午来两包,没啥娱乐的时候来一包……

不过,这样的人物确实算的上稀缺资源。

又被催了两声,小杨不好意思的道:“苏厂长,要不您先看看资料,我把有关采油机的,都放在您桌子上了。”

黎涣祥是个纯技术宅,听到采油机,这才将苏厂长联系起来,怪异的问:“你是那个设计出双驴头采油机的苏厂长?”

“是我,苏城。”

黎涣祥眼中突然闪出无数颗星星,仰慕的望着苏城,一只手死死的拉住他,像是老乡看见了八路军似的,道:“苏厂长,哎呀,您是这个苏厂长啊。我们几个人,一直盼着您来呢。您这只双驴头……简直是……简直是……神作……艺术品……完美无缺!”

第四十五章撒饵

像黎涣祥一样的技术宅,工厂内向来是不缺乏的。

国企旱涝保收的制度,保证了技术宅们的生存,而职称评定的方式,则让技术宅的生活越过越好。

在工人们中间,喜欢技术宅人的不多,羡慕技术宅人的却很不少。

胜利油田机械厂中,除了黎涣祥之外,少说还有十几个高级技术宅,几十上百个技术宅粉。自然卷一声吼,周围立刻钻出了数个脑袋。

“您就是双驴头的苏厂长啊。”在厂办大楼里上班的比较矜持,光是围着苏城转。

一会儿,人渐渐的多了起来,互相之间的语言也奇特化了。

“不愧是双驴头!”

“这就是双驴头的苏厂长啊……”

苏城一阵汗颜,赶紧打住道:“大家要围观的,都到我办公室去吧,楼道上影响了别的同志出行。”

众人于是呼啦啦的冲进了苏城的新办公室,将里面的空间几乎塞满,各种嗡嗡声更是不绝于耳。

突然,有人问道:“苏厂长,咱们机械厂每年只有2500台采油机的生产能力,这一年5000台的订单,怎么完成?”

这句话一出,周围人都看着苏城。比起设计图纸,这可是现实的问题。

苏城呵呵一笑,转而问道:“你们有什么想法?”

“要是再更新一条生产线的话,三班倒还是有希望的。”黎涣祥首先回答。

适才问话的人也说:“最少要多招几百个工人吧,4年2万台的业务,多的做不完。”

一群人都笑了,明显是心情极好。

苏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我倒是觉得,把零件分拆出来,交给别家去做,最后统一由我们组装,效率更高些。那别说5000台,2万台也能做完。”

“那不是把钱给别的厂子赚嘛。”技术宅里,也有人关心利润的。

这个问题,是苏城听说订单后就在考虑的。他淡淡的笑笑,道:“那你们可以回去想想,哪些零件的利润大,留给我们自己,哪些零件的利润小,可以分拆或者采购的。再者,如果你们有办法提高车间效率,那我们就少拆分出去一些零件。”

在双驴头光环的映照下,众人连连点头。

有了事做,技术宅们谈性大起,苏城瞅了个机会,偷溜出门。

杨明眼尖的跟在后面,出了办公室,讨好的笑道:“苏厂长,那我带您去各车间看一下?”

“也好。”

他话音刚落,黎涣祥又顶着自然卷跑了过来,憨笑说:“苏厂长,我跟着你转转。”

苏城当然不会阻止。于是,三人一道,顺着最近的模具车间和铸造车间看下去。

因为时间尚早,各车间内的负责人都在。小杨一路口不停,介绍各车间的负责人,以及师傅级的工人。他的记性甚好,基本不用人家提醒,就能叫出姓名来,有时候还记得大致的工作履历。

苏城则客气的点头,只说些场面话就过去了。不过,各车间主任对他却是相当的热情。

这不仅是2万台抽油机订单的缘故,还因为指挥部任命的身份贵重。不像是地方国企,胜利油田机械厂虽然是一个副厅级的厂子,自主权却比不上县级工厂,不仅人事权和财权受到控制,就连经营自主权也无法保证。毕竟,机械厂生产出来的机械,最大买主就是胜利油田,至于大庆、长庆、玉门等油田,人家也都有自己的机械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下订单的。

所谓的万不得已,就胜利油田机械厂而言,最近三年只发生过一次,那就是苏城带来的双驴头抽油机。

因此,像这种又得名又得利的好事,所有工人都是干劲十足的。

苏城一路走马观花,出了最后一个包装车间,才微微皱眉思考。

黎涣祥敏感的像是流感,第一时间反应:“苏厂长,哪里不满意?”

小杨的耳朵也竖了起来。

苏城先摇头,又点头,道:“咱们的设备挺好,就是品种太多了,这样一来,工艺设计有点难吧。”

秉承这个时代的特性,胜利油田机械厂的装备,都是多年来攒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切割机便宜的时候买切割机,磨床便宜的时候买磨床,电焊机便宜的时候换电焊机。只要东西能用,他们对装备的生产厂家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国外的最好,国产的也行。

苏城随便看看,就在车间内见到了日本、德国、苏联和美国的机器,再算上不同品牌的国产机器,光是铭牌就能开个展览柜了。

从勤俭持家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很自然,啥东西便宜买啥。但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太花哨的装备,配套起来就很容易出麻烦。另一方面,年代差的太远,磨损差的就更多了,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工人进行调节,浪费人力不说,产品的稳定性也很受影响。

双驴头采油机的设计,以90年代末的标准来说是简单,以80年代末的工艺来说就相对复杂了。

苏城没在工厂里工作过,但对工厂流程却很了解,暗自一算,对黎涣祥笑道:“你说再加一条生产线,能完成5000台的任务?依我看,要是全部自己生产的话,4000台都难。”

“大家加个班什么的,总是有机会的。”黎涣祥这个时候,也要为厂里说话的。

苏城仍旧是摇头,颇大声的道:“有5000台的订单,还要赚那点辛苦钱,没意思。看这样子,多找几家配套厂是不可避免了。”

旁边就是大泵机车间的主任,整个人都像泵管子似的弯了过来,眼都不眨一下,听苏城说话。

杨明则若有所思,暗想:这是新来的苏厂长一天之内,第二次说类似的话了,5000台采油机,津石总厂做1500台的配套,剩下三四千台的配套业务,都在苏城手上捏着呢,他要留给机械厂,那谁都没话说,他要是愿意放出去一些,那不等于把一块香肉丢在鱼塘里?

……

第四十六章苏哥哥

周末。

舒兰哼着歌儿,将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又给自行车轮胎充满气,才见舒浩带着早餐回来。

“我们不是到机械厂再吃吗?”舒兰嘟起嘴来。

舒浩不明所以的道:“正好路过老王家的早餐摊。咱们到机械厂要好一阵,饿着肚子怎么骑车。”

“那快点吃吧。”舒兰狠狠的咬了一口油条。

早餐后,舒浩反而紧张起来,骑上自行车,道:“这次看中机械厂配套业务的人可不少,也不知道咱们能不能抢到。”

“你那两个配方不是苏哥哥教你的吗?就算电镀不行,找他再想两个主意总可以吧。”舒兰蹬着车子,甩着马尾辫儿,让发梢随风飘扬。

舒浩有点奇怪的扭过头来,问:“你什么时候叫他哥哥的?”

舒兰一怔,羞的脸颊都红了,连忙蹬几下自行车,超过了舒浩,才道:“他比我大。自然是了。”

舒浩大大咧咧的,也没在意。

舒兰轻轻摸摸脸,暗道:下次可不能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到了机械厂,就见门口停了许多辆车。

舒浩顿时显的面色苍白,自言自语的说:“这么多企业了……”

“怕什么,采油机的部件多的很。“自从双驴头抽油机出现后,舒兰在学校也研究了一下,正好用来鼓励老哥。

舒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重新挺起胸来,道:“不管怎么说,来了就要有点收获。”

“呲啦”。

门口又一辆车停了下来,且是辆不错的菲亚特。

“又是油耗子。”舒浩哼了一声,对那粗放的金链子很看不惯。这个时节,能开几万块私家车的,除了来钱容易的油耗子,很少有其他人了。

一个光头的企业主正好路过,笑了两声,道:“小兄弟是本地人吧,怎么来这么晚?”

舒浩眨眨眼,问:“9点来还算晚?”

“连续4年,每年5000台采油机的配套?得多大的公司才舍得放掉?你看看前面几个浙江人,两三天前就派人来打探消息了。”光头企业主颇健谈,握手笑道:“我看好些个国企都来了,刚就见到个军工厂的党委书记,这年月,谁都不好过。小兄弟怎么称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