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我会和中远船务谈谈的,但不能给你保证。”苏城微微点头。

讨债群都轰动了,恨不得奔走相告:“这样真的可以啊!”

第二百三十一章拜会

贺雨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济南,陪同的中远船务人员足有8人。

不是她讲排场,是老父贺成钧担心她处理不好此事,把能派出来的人都派出来了。

海上钻井平台就像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单单一台海上钻井平台的价格,就能让一家大型企业吃饱,大华实业的项目虽然分润了不少给中船一类的央企,但主体工程全都是留给中远船务的。

大华实业短短一年时间,自建了一座实验平台,又下了三台大型钻井平台的订单,仅凭此项,合并后的中远船务就能过的比以前还好,一年收入超过的千万元人民币。

除了难以想象的利润之外,通过海上钻井平台的建造,中远船务的工程建设能力也得到了迅猛提高。在1989年,除了拥有油田的企业,根本没有几个厂子拿得出上千万美元来,因此,一心一意整合内部,扩张力量的中远船务,此时根本脱不开大华实业。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们也脱不开大华实业。

因此,苏城只是一个电话,贺成钧立刻着急上火,尽管电话里也能解释情况,但还是把贺雨薇给派了过来,就是担心中间有什么差池。

贺雨薇到了济柴,在等待苏城接见的时间里,分别拜见了陈祖年、霍昌等管理层,又派人到船坞接洽,自带的财务人员留在宾馆,拼命的整理资料。

万洋钢结构厂的控诉并不是秘密,贺雨薇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但如何处置,却让整个中远船务都很犯难。

从根子上说,他们的财务政策合情合理,是符合此时国内的行情的。大家都在90天延期付款,甚至还有拖欠一年货款的。中远船务以30天到90天的延期付款方式,在1989年的国内,简直称得上善举。但是,万洋钢结构厂也不是无的放矢,他们的建设速度快了一倍都不止,万洋钢结构厂的供货量增加了近三倍,压在账上的金额自然增加了三倍都不止。由于采取的是特种钢材,作为供应商的宝钢一类的央企或者国外钢铁公司,却不容万洋钢结构厂这样的小企业拖欠款子。因此,万洋钢结构厂是真的有可能倒掉的。

这些小型供货商,牵扯到中远船务的方方面面,以中国目前的情况,培养亦殊为不易。若是成片垮塌,肯定会影响到海上钻井平台的建造速度和质量。

贺雨薇明白的知道,苏城是绝对不能忍受钻井平台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即使从经济上考虑,也是如此。一台钻井平台的日租金有数万美元之多,早一天建成,就能节省数万美元。早一天开钻出油,就能创造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利润。因此,中远船务尽其所能的提高速度,也是为了讨好苏城。

若是把讨好的事儿弄成了讨嫌,那就太傻了。

令贺雨薇担心的是,虽然立刻付款给万洋钢结构厂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不一定能令苏城释然。而且,这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中远船务的错误。

她最怕的是苏城将订单分出去。

别说全球,光是亚洲地区,日本和新加坡都有很强的海上钻井平台的建造能力,韩国的水平差一些,价格却不比中远船务昂贵。对于不缺外汇的大华实业来说,他们的选择实在太多。

但是,这种问题是贺雨薇想破脑袋也无法解决的。

三天后,见到苏城的时候,贺雨薇酒显的颇为心虚。

苏城在济柴留有一间董事长室,且按照他印象中的现代化标准来装潢。木地板、大办公桌、大视野的窗户以及现代化的传真机、打印机、电脑一应俱全。

站在窗几明亮,净的反光的地板上,贺雨薇准备好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坐吧。”苏城倒没有愤怒的表示,态度和以前一样,只是礼貌的笑容,加上有洞彻力的眼神。

贺雨薇小意的坐在沙发上,然后轻轻的吁了一口气。

“压力很大?”苏城忽然笑了一下,坐在了她正面。

两人隔着茶几,距离比适才近了不少。贺雨薇用手抹着裙子,略微轻松了一些,说道:“是,我们很担心影响到苏董的布局,若是那样就万死莫赎了。”

苏城轻笑了两声,说:“没有那么严重。”

“那就好。”见苏城没有上来就大骂,贺雨薇的语气也轻松了不少,说道:“我们中远船务刚刚作为合并主体,完成了集团化的重组,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还请苏董不吝指教。”

“你们做的也挺好的。”苏城理解的道:“我要是国企领导,刚刚组成集团,也不会先回款,再给职工发福利的,这个可以理解。”

“理解万岁。多谢苏董。”贺雨薇笑的像是一朵花儿似的,说了句还算时兴的词。

苏城笑了笑,看她没那么紧张了,才问道:“中远船务现在的回款形式和时间,是怎么样的?”

“除非是国外企业要求先打款的,一般都是先供货后付款。世间上……最短的30天,长的有90天的,另外还有些行规,像是电缆企业供货,我们就要留10%的货款,等到挂网测试正常了,才把10%打回去,这是怕他们的东西出问题。”

国外企业的制度严格,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外企业,尚未开始本土化,一切制度比照国外来进行,比后世的外企还要不近人情。

不过,他们尽管可能因此损失一些订单,但严格的制度却防范了系统风险。像是三角债这种事儿,无论爆发与否都不会影响到他们。这样一来,不仅没有损失利润,其实减少了破产之类的恶性事件发生的几率。

苏城未作评价,笑笑说道:“那你们有什么想法。”

贺雨薇双腿并的直直的,有种向老爹报告的感觉,认认真真的说道:“关于回款的问题,我们中远船务确实是考虑不周,最近几天,集团党委会也在考虑采取更好更新的方法。”

“哦。”

“我们……准备学习大华实业的方法,将供应商区分出重点和非重点,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像是万洋钢结构厂这样,短时间内不好替代的工厂,我们就会进行重点扶持,让它不至于倒掉。”她说着又解释道:“大华实业是按照工期来付款给中远船务的,但我们备料和用料,不是以30天为周期的,像是最近一段时间,正在组装甲板平台,所以用钢量大增,万洋钢结构厂才会觉得撑不住,我们以后会区别对待。”

看苏城点头,贺雨薇放松了一些,说道:“我们的大宗采购是有合同的,例如管道的合同,就是和中国石化总公司谈出来的,180天的付款期,因此还多支付了2%的款项,要是提前了付款期,损失不小。其实,除了中小型企业,大型国企是不会倒的。”

苏城听着不由一笑。80年代末,下岗潮早都不新鲜了。只不过,这个时期是过不下去的企业破产下岗,职工过的不好,总有政府管着,大家都以为大型国企是不能倒的。

见苏城的笑容,贺雨薇心里一跳,问:“苏董,怎么想。”

“我是有个想法,说出来参详一下吧。对了,我介绍个人给你。”苏城起身,把办公室相邻的门给打开了。

进来的是个文文弱弱的少年,好像还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样子。他戴着笨重的黑胶眼镜,中间还缠着白色的胶带,大概是眼镜曾经摔碎过。

他昂着头,只在看到贺雨薇的时候,才用托眼睛的姿势,掩饰了一下眼镜上的白色胶带。

“张超,是美国麻省理工的毕业生,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专业的硕士,还在首钢做了几年。钟志根所长介绍给我的。”苏城向贺雨薇介绍后,又转过头来介绍了贺雨薇给张超。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派的留学生是越来越多,每年都有上万人背井离乡,到国外读书。一些人回来了,一些人回来又走,还有一些人逗留不归,但在总数上,海归是越来越多了。

张超属于来了又走又回来的。MIT的供应链专业号称天下第一,但在中国却没什么市场,其实在美国的市场也不广泛。因此,除了在象牙塔里做学问,张超几乎找不到什么合宜的工作。

当苏城在大华实验室里,提出要找供应链方面的人的时候,钟志根第一时间想到了张超。

这个文文弱弱的年轻人很决断的直奔祖国,仿佛担心苏城改主意似的,连待遇都没有谈就来了大华实业,这才赶得及见到贺雨薇。

张超的外表比实际年龄小了不少,以至于贺雨薇都产生了怀疑,好奇的说道:“你是少年大学毕业的吧。”

得到的自然是否定的答案。

贺雨薇于是用惊诧的表情看着他,心里不知转着什么念头。

苏城心想,唐僧估计就长张超这个样子,才会引起妖精们的食欲。就好像圆柱形的动植物都会引起男人的壮阳情怀一样。

等了一会,苏城笑说:“先让张超谈谈供应链吧。我们大华实业,将会据此做出战略性的调整。”

一句话,就把贺雨薇给惊醒了。

张超也从肉摊的窘境中解脱出来,笑了一下,开口说:“供应链就是企业对信息、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是从最初采购原材料,到供应商生产零配件,组装产品,销售到顾客手中的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供应链。所以,供应链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做的是优化供应链。”

听到“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贺雨薇就再次进入了失神状态,心中的畏惧感更甚。

第二百三十二章登报道歉

贺雨薇求饶的看向苏城,生怕他将中远船务变成自己的配件厂,或者提出财务检查之类的要求。

如果真的提出,贺雨薇也不知自己该怎么拒绝。

苏城靠着沙发,翘脚笑着。

张超却是踌躇满志的道:“咱们国企以前的供应链系统是又强大又弱小。强大的是什么,有的企业能垄断上下游,把全部产品都由自己生产,所有利润都归自己,这个有点像是日本的大型财团,厉害的很,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有这个特质,连机械厂都甩开了。中船重工、神华集团都是这样。是供应链的蠢笨,有的工厂为了方便,竟然把配套的工厂都建在自己的主场跟前,而且追求大而全的过程中,又不关心主业以外的领域,等于白白投入。”

他看了看苏城,道:“大华实业现在的产品链已经很长了,从下游的石油开采公司,到上游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设计制造,再加上济柴这样的专业化公司,必然会有越来越大的趋向,所以,越早改造供应链,降低内部的损失,就越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那……怎么改造?”贺雨薇很担忧的说。

张超没有说,先解释道:“我们的首要目标是降低采购成本和流转成本。我向苏董建议,成立统一的采购委员会,委员由大华实业和其他关联企业构成,通过大宗采购的方式,整体上降低成本,并且控制风险。”

“我们中远船务也要?”

“是的。”这次说话的是苏城了。

贺雨薇很不愿意的道:“我们是独立的公司,如果加入到这个委员会里……”

“你们就有了发言的权力。”苏城打断她的话说道:“采购委员会是为大华实业服务的,要尽可能的降低大华实业面临的成本和风险。假如中远船务不愿参与到采购委员会,我们还是会直接采购海上钻井平台的零部件,并将原来的工程建设合同,改为自备物料的来料加工形式。”

“这个,我得回去报告。”

“嗯,你要说明,我们不是想要纯粹的集权。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采购需求,集中采购不是为了压抑这些采购需求,所以才会成立委员会,允许你们派代表来代表你们的利益。不仅如此,你们还可以拥有采购的最终决定权,?也就是说,如果你们坚持,采购委员会不会强加命令给你们。”有采购的最终决定权,不代表他们每次都会使用这个决定权。

张超提出的办法,脱胎于通用汽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他们所遇到的经营和政治上的危险,丝毫不亚于中国的国企。

贺雨薇却没有预料到最终决定权的使用方式,惊讶的问:“如果我们行使了最终决定权,会有什么后果?”

“集中采购仍然入账到各自不同的公司里去,所以,无论决定正确与否,都是自己承受后果。我们仅仅是向协作公司提供服务。”苏城说的九成真,一成假,他们确实是提供服务不假,但也控制了海上钻井平台的采购和财务环节。将分到中远船务手中的权力,收回来了不少。

大华实业的供应链战略,对大华实业本身是重要的,对中远船务来说,虽然比变成加工厂或组装工厂好,但还是丧失了一些权力,尤其是目前通货膨胀和欠账的状态下,会损失不少隐性收入。

贺雨薇只能说“我明白了”,然后回去向党委会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