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大传-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六六第二天,马超写下求和书札,以割地和送出幼子为人质作条件,要求曹操退兵。书毕,交予韩遂。
  韩遂以杨秋为使者,单骑来到曹操大本营,呈上书札,具言割地求和之事。
  曹操览毕,对杨秋说:“你且先行回去,明日之中,我定有话回复。”
  杨秋无奈,只好回去。
  杨秋刚走,贾诩就进帐来见曹操,问:“丞相之意如何?”
  曹操说:“以我现在乘胜之师,破他已易如反掌,如何能接受他的投降?接受了,我只据关中部分地区,拒绝了,整个关西俱入我版图。你说是不是?”
  贾诩笑了一笑,答道:“其实不然。现下我军虽勇,但要一举攻克马超的几万兵马,却仍有一定难度。如果丞相答应了他们的议和要求,则不费一兵一卒,马超自破!”
  曹操忙问:“何以见得?”
  贾诩又笑说:“离间马超、韩遂而已!”
  曹操顿悟,大喜,说道:“先生终于为我谋划出一举收取关中的妙计,真是神人也!”
   贾诩哈哈大笑:“丞相为尊不礼,又来戏弄贾诩了……”
  第二天,曹操亲自修书一封,遣乐进送予马超,并言将逐渐退兵,归还马超河西之地。同时,令兵士在渭水上搭起浮桥。
  马超见曹操果然要退兵,便对韩遂说:“曹操一向老谋深算,我怕他又有诈术。叔父有何高见,以防其变?”
  韩遂微一沉吟,说:“先父与曹操同一年被举为孝廉,我的年龄亦与曹操相近,以前在洛阳时,也曾有数面之缘,不如请他来我营中一叙,以结善缘,令其收回不诚之心。”
  马超说:“既有旧情,何不一试?”
  于是,韩遂修书一封,又使杨秋送至曹营。曹操带领许褚、徐晃等将,欣然前往。他仍像平常一样,热情而豪放,与韩遂只叙旧情,不提目下尴尬的情形,尽谈些洛阳时代的趣闻,并且说到精彩之处,更是与韩遂勾肩搭背,开怀大笑,没有一点像是刚才和谈议定的敌人。然而,对马超,却不大理睬。
  马超把这些冷冷看在眼里。
  几月以来,关西各部兵士,不断败在曹操手下,无不久闻其名。岂料今天能目睹真颜,都颇为好奇。
  曹操与韩遂酒罢辞回,并行于关西军前,见众兵争先恐后地朝他观看,便高声笑着说:
  “你们都想认识我曹操吗?其实我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并没有长出四个眼睛、两个嘴巴,只不过是较善于智谋罢了!”
  言罢,又与韩遂大笑而去。关西之军,气为之夺。马超见了,十分愤忿。
  曹操回来后,把见韩遂之具体情形告诉贾诩,贾诩笑而不语。过了两天,贾诩对曹操说:
  “马超只有匹夫之勇,不识机密。现在他已经有些怀疑韩遂,今丞相再修书一封予韩遂,韩、马必自相残杀。”
  曹操惊问:“何以见得?”
  贾诩道:“丞相写信给韩遂,说几句两军议和之事,并回请韩遂来我营中欢叙。但须在议和等要紧事处,故意涂改,如此一来,马超自然要与韩遂火拼。”
  曹操大喜,于是照贾诩之计修书一封,又令于禁送去,径直到韩遂营中。
  于禁走后,马超得报,便来韩遂营中,向他索书观看:但见凡在两军议和要紧处,皆有涂改之迹。心下生疑,就问:“信上如何有多处改抹糊涂?”
  韩遂回答:“原来就是如此,不知何故。”
  马超勃然变色,圆睁双目,怒道:“岂有以草稿送人的说法?必是叔父怕我知道曹操与你密谋的详细言语,先行涂改了。”


第二十六章 涂书离间韩遂(9)


  韩遂吃惊道:“贤侄万勿误会。莫非曹操真是把草稿误送了过来?”
  马超冷笑道:“曹操何其精细的人,怎会出这种差错?况且以他之才,登高必赋,惯会横槊吟诗。短短一封信函,又何用先打草稿?叔父何必这般做作?我虽用兵犯错,但与叔父并肩齐心,力杀外贼,叔父岂能忽生异心?”
  韩遂长叹一声,说:“贤侄若定要疑心于我,而我又确实早已提出过与曹操议和,我也无法。只有明日我去阵前赚得曹操出来说话,你紧跟于我身后,怀藏短刃,一刀将曹操刺杀了,才知道我的心!”
  马超正色道:“若真如此,才见叔父真心!”
  一六七次日,韩遂与马超轻装来到曹操营前,只见诸多将领,侍立曹操左右。韩遂拜过曹操,说:“应丞相之盛情,前来一叙;吾侄马超,久慕丞相英名,瞻仰心切,韩遂未得允可,带他轻装来拜,尚祈见容。”
  谁知曹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良久,才说:“既然马超同来,约我叙旧,便有碍眼之人,说话难以投机,岂不无趣?我今天颇觉力乏,韩将军不妨先回,改日再图一醉吧。”
  韩遂十分窘迫,不知所措。马超见群雄环侍,知不能得手,“哼”了一声,冲出帐去。韩遂只得跟随。
  回了营寨,马超闷闷不语,韩遂在帐中来回踱步,突然站定,说:“曹操真是奸猾呀!他来营中与我叙旧,勾肩搭背;修书予我,故意涂改;见你我同往,又推说有你在不叙旧,凡此种种,贤侄,不都是明显地挑拨离间我们的关系吗?”
  马超抬起头,想了一阵,若有所动。
  正当此时,忽有杨秋闯进帐来,大叫:“事情不好了,曹操刚才下过来战书,翻脸不认议和之事!”
  韩遂、马超二人俱吃一惊。半晌,马超瞪了韩遂一眼:“哼,若曹操真是为了间离我们的关系,他只等你我火拼便是了,又何必翻脸来与我们硬打一仗?叔父究竟和曹操有些什么藏头露尾的鬼名堂,马超向来忠耿,却是猜测不透了!”
  韩遂也怒道:“明日我们共拒曹操,你就知道了,我韩遂是否是忠耿之士!”
  马超冷笑一声,冲出了帐门。
  杨秋呆立当场,一时作声不得。
  良久,韩遂一声长叹:“唉,曹操,你要弄得我军指挥不一而为你所灭,这一招,可是比我内部火拼,又是毒辣多了!咳……”
  杨秋呆立片刻,也出了营帐,找马超去了。
  曹操就这样依西征总参谋贾诩之计,为马超和韩遂设下了这个绝妙的圈套。自此,马超与韩遂各怀其胎,所属部将也意见不等,各有所偏,以至关中军在布阵上漏洞百出,并且丧失了协同作战的可能。因此,曹操见时机成熟,便开始了与关中军的大会战。
  第一天,曹操见关中军在各部力量相互牵制的情形下已无多大的战斗力,就故意派于禁、乐进率兵力较弱的轻骑军向对方冲击,只许败不许胜。关中军本已无心死战,但见曹军竟如此力弱,吊起的心便又放了下来,志气更为松懈。约过了一个时辰,曹操才派精锐的重骑兵、虎豹骑、亲卫军,由徐晃、夏侯渊、许褚等将率领,只许胜,不许败,曹操也亲自督战,一举冲击对方。只一刹那,便击溃了关中大军,马休、李堪两位大将当场被杀。唯主将马超、马岱和韩遂,梁兴和杨秋拼死力战,夺得生路,各自望西,向凉州投去。大将程银,也死战得逃,奔汉中投张鲁去了。
  至此,曹操西征关西的战事告第二个段落。
  一六八冬十月转眼即到,曹操再接再厉,冒雪北进,挥大军进入长安城。这是自董卓之乱以来,长安首次重归中央政府的管辖。但曹操在这里却并没有歇息兵马。他想,整个北方的平定统一,至此可以说是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可就是那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百分之十,也毕竟是一个残缺。因此,他不愿松懈,准备继续北征。
  一日,开宴同庆关中已定,众文武官员纷纷畅谈豪饮。将至酒酣,夏侯渊叫道:“俺今日得胜,在此饮酒作乐,想那马超、韩遂、梁兴、杨秋之辈,此时也定在饮酒,岂不气煞人!”
  贾诩笑道:“夏侯将军此言差矣。马超之辈的饮酒和夏侯将军的饮酒,大不相同:他们是借酒浇愁罢了。将军何来怒气?莫非是有意起兵,斩草而除根……”
  话未说完,徐晃站了起来:“贾先生所料不差。刚才我与夏侯渊言及杨秋之流居在长安之北和以西之地苟且偷生,实觉不能容忍。因此,欲要同其北征,剿灭余孽!不知贾先生有何高见?”
  贾诩望了曹操一眼,说:“现杨秋在北,马超、马岱、韩遂、梁兴在西,程银已归张鲁,北方杨秋力单势薄,可先行剿灭。徐将军与夏侯将军可提兵北上,灭了杨秋。”
  曹操听完几人的对话,深以为然,便说:“杨秋之患,夏侯渊与徐晃两军,足够荡平。我大军尽可在长安休养几日,便可回师。如今大雪寒天,杨秋可能不会料到我军冒雪北征,我欲亲率夏侯渊与徐晃两部,给他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于是,定了计议。众将官复又畅饮,至醉方散。
  过了两天,曹操亲率夏侯渊、徐晃,领兵两万余骑,冒雪北上。行了一天半,抵达杨秋所据的安定郡。
  杨秋闻报大惊,急与安定守将刘太卜上了城墙,倚楼而望。但见曹操大军在离城门十里之外的谷地中下寨,旌旗被雪,铠甲如银。
  杨秋深以为忧。刘太卜见杨秋愁眉不展,便道:“自古以来,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看曹操远至,士兵必多寒冻之人,不如趁他未立稳脚跟,你我率军冲杀,说不定能建奇功!”
  杨秋沉默了半晌,说:“曹操颇富计谋,而这次来的夏侯渊与徐晃,也都英武难敌,我算来想去你我营中,似乎还没有谁能够胜过他二人。此时冲杀一番,也可能真能建立奇功,但也可能遭到不测。


第二十六章 涂书离间韩遂(10)


  “现在天气冰寒,再往后,更是凛冽。我安定城中,粮草丰足,衣食富裕,若坚壁不出,足可支撑数月之久;而曹操远至,战线漫漫,其粮草必然短缺。就算他不断从长安押运解送,也颇花气力。况且天气将更为寒冷,我死守此城,他若久攻不下,士气受制于天气,必然退兵。
  “最后,就算他执迷不悟,硬要与我对峙,数月之中,我们也可设法联络陇西凉州的马超、韩遂等军,以及冯翊郡的梁兴,促其夹击曹操,我军再从城中杀出,岂不为妙?”
  刘太卜听言,说:“杨兄之言,虽然有理,但若连一次都不冲杀曹操,就龟缩不出,我不甘心。你若不去,我自领本城守军,趁曹操阵脚未稳,杀他一阵。”言罢,怒气冲冲而去。
  杨秋无奈,只得跟随太卜出马。出得城来,太卜扬鞭催马,舞刀直奔曹营。却见曹军早已布好阵势,大军之前当中一人,正是曹操,左右二将,勒马相侍,正是夏侯渊与徐晃。
  曹操见了杨秋,却识不得刘太卜,便哈哈大笑三声,喝道:“杨秋,败军之将,大势早失,却作这无用的负隅顽抗!我看你也非平庸之辈,何不趁早见机,献出安定,尚可免去死罪。”
  杨秋尚未答话,早恼了旁边的刘太卜。太卜一手提刀,一手戟指而骂:“曹操老匹夫,你力不敌我关西大军,采用卑劣奸计,挑离我军,方才得逞雌威。今日来到我安定境界,休得再放言夸谈。我安定守将刘太卜誓取你的狗头!”骂毕,率左右偏将,一名周若止,一名范坤,直取曹操。
  曹操大怒若狂,对夏侯渊与徐晃喝叫:“小子猖獗,二位将军与我立马斩来,消我心头之恨!”
  夏侯渊与徐晃不等曹操说完,早已双骑驰出,迎战太卜等三人:夏侯渊接了刘太卜,徐晃拦住周若止、范坤。那周若止使一枝长枪,范坤舞两只短剑,一长一短,与徐晃的双斧斗在一起。
  斗到十余回合,那边夏侯渊神威显露,刘太卜渐感力怯。早有杨秋驰来,挺枪加入战斗。于是,变成了关西二将围攻曹军一将的局面。
  斗到五十余回合,徐晃瞧得分明,以左斧挡住范坤双剑,右斧却撩下周若止递来的长枪,然后又突地翻转刃口,从下自上,一斧劈在他的胸膛之上。周若止大叫一声,死于马下。
  范坤见状,魂飞魄散,狂舞双剑,护住周身要害,却被徐晃夹马上前,一斧砍翻了范坤坐骑,范坤跌于马下;徐晃又赶上一步,一斧落下,顿时结果。
  那边夏侯渊力敌刘太卜与杨秋。刘、杨二人之力,自非周、范二位偏将所及。但既是如此,二人合斗夏侯渊,也甚感吃力。突然又见徐晃杀了周若止、范坤二将,心知不妙,两人所念,只为逃命。于是合斗死战,夏侯渊也不得不避其锋,乃得了机会,不等徐晃驰来助战,奔逃回城。
  经此一役,刘太卜才同意杨秋的计议,坚壁不出,同时令兵卒准备滚木箭矢,但见曹操攻城,便一发打杀。
  一日,又修书两封,一封致马超、韩遂、马岱,差人秘密送至陇西凉州城;一封致梁兴,密报送至冯翊郡。只盼两地引军来援,夹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