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大传-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算而今恰好五十年。


第十六章 袁绍含血喷天 英雄还兮蓄锐(3)


  袁本初重敛于民,民怨沸腾。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本初百万之众,正应验了殷馗之言,百姓可望太平了!”曹孟德感动不已,接过百岁老人赐的酒,缓缓洒向黄河,然后扶起跪拜于地的老人,激动地说:“曹孟德受老人家一壶酒,定要还你们一个太平盛世。”乡民们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曹孟德刚渡河,袁绍已率大军赶到仓亭。双方各自下寨。
  第二天,两军布阵交锋,曹孟德带了几个将领走到阵前,袁绍带三个儿子一个外甥儿及文官武将出阵。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位枭雄一晃几个月不见了。
  曹孟德首先发话:“本初黔驴技穷,怎么不举手投降呢?如果我的刀架在你的脖子上,后悔就来不及了。”
  袁绍满腔怒火,懒得跟曹孟德较量嘴劲,只求赶快杀曹孟德以解心头之恨。“谁替我捉拿这个丑鬼?”
  袁尚挥舞军刀冲出阵来,徐晃部将史涣挺枪迎上去,两人交战不过三合,袁尚拨马回走,史涣追赶上去,袁尚拈弓搭箭,照史涣脑门射来,史涣应声落马,袁绍挥鞭一指,大队人马拥来,混战大杀一场,各自鸣金收兵。
  程昱说:“兵法上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敌众我寡,我们退军河岸,埋下伏兵,诱敌军前来,我们反戈一击。”
  曹孟德采纳了程昱的建议。半夜时分,许褚引兵佯装劫寨,袁绍率全军一齐出击,许褚大呼“上当”败退后撤,袁绍以为得胜,追许褚到了河岸。这时,河岸伏兵一齐拥上去,曹孟德高喊:“背后是黄河,只有决一死战才是出路!”曹军背水一战,杀得袁绍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退到仓亭,袁绍与三个儿子抱头痛哭。
  “我袁本初雄踞四州,兵精粮足,想不到今天如此狼狈,这是天要亡我!”言罢口吐鲜血。袁谭叫辛评、郭图前往青州,袁熙回幽州,高干回并州再整人马,自己和袁尚先护送父亲回冀州养病。
  许褚等人建议曹孟德进攻冀州,曹孟德不容争辩地说:“我这次北征的目的已达到了,全军撤退!”
  北征军正要撤退,曹孟德收到荀彧来信,说刘备在汝南纠集刘辟、龚都几万人马,得知丞相出征河北,令刘辟守汝南,刘备亲自率军乘虚攻打许都。
  曹孟德平静地说:“这已在我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有料到大耳朵来得这么快。”于是留曹洪屯兵于仓亭渡以虚张声势,自己率大军赶往汝南。
  在河南西部的穰山,袭击许都的刘备大军与北征归来的曹军进行一场遭遇战,曹军远来疲困,来不及布阵,被关羽、张飞、赵子龙三员大将杀得退后十多里下寨。
  张辽说:“云长怎么还要带兵来打丞相,真有些不讲义气,自己辱没了义名。”
  曹孟德却说:“各事其主,两军对垒,打斗拼杀是正常的事情,我们现在要紧的是如何击退敌人。”
  张辽离开营寨,曹孟德还在冥思苦想,他突然想起了一个绝妙的计谋。
  第二天,赵云率军来寨下挑战。曹兵不动。
  张飞又来挑战。曹兵不动。
  刘备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忽然送来消息:龚都运粮大军已被曹军围困,刘备命张飞去救龚都,又传来消息,夏侯渊引军径取汝南,刘备命赵云、关羽去救汝南,自己退回寨中坚守。
  这天下午,刘备同时得到消息:夏侯渊已攻破汝南,刘辟弃城逃走,张飞被围。刘备从下午挨到天黑,弃寨而逃。
  在路上与赵云等人会合后逃往荆州。
  曹孟德没有去追击刘备,再度将军队带回许都。
  “这下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来年春天,我们将举行第三次北征!”
  这一年的春正月,曹孟德率侍卫部队回到了位于豫州的故乡谯县。除了访问乡里父老及亲友外,曹孟德显然是为了长期劳累后,需要有个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以养再度北征的精锐之气。
  这一年,曹孟德四十七岁。


第十七章 袁氏骨肉相残 曹氏坐收渔利(1)


  一○二  建安七年五月,北方霸主袁绍咯血身亡。在北方雄霸了十多年的擎天柱的突然坍塌,天意也罢,人为也罢,在客观上都使得北方四州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袁氏家族的宏伟基业由此而走向衰亡。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为原配夫人所生。原配夫人早逝,袁绍续弦刘氏,生三子袁尚,长得形貌雄伟,最像袁绍,因此深为袁绍喜爱,长年留在身边,加之刘氏的怂恿,袁绍更有心立袁尚为子后嗣。只担心袁氏阵营中长老大臣和大军团领袖反对,而未公开挑明。而事实上,袁绍在官渡大战前几年,就筹划了立袁尚为后嗣的大事,他将袁谭封为青州刺史,有意让他接续伯父袁成之后嗣。最早看出袁绍意图的人是沮授。
  “俗语说:‘万人逐兔,一人获之’。权力谁不喜爱,如果不按长嫡之序,各守己所,无疑鼓动贪权之徒,乘机起而争之。袁谭是长子,理应立为后嗣,如果让他居于外藩,一定会产生祸乱的。”这是当时沮授劝袁绍的一番话。
  袁绍的解释是冠冕堂皇的,他说:“我是想先让每个孩子各统一州,以试试他们的经营能力如何。”沮授见袁绍不悟,也就不好多言。
  官渡兵败之后,自私透顶的刘氏更加紧劝袁绍立袁尚为后嗣,她似乎已看到了袁绍归天的日子已经不会太遥远了。刘氏的穷追不舍,使得袁绍不得不将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召集起来商议。这一下就更乱套了,审配、逢纪一向和袁谭不和,立场倾向于立袁尚。辛评、郭图两人早年便为袁谭之辅佐,当然坚决主张长幼有序。
  袁绍以袁谭个性刚强好杀,脾气暴躁,二子袁熙柔弱难胜大任,只有袁尚有英雄之表,礼贤下士为借口,终于口头上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郭图即刻发难,说:“三子之中,袁谭最长,如今又拥有大军于前线,深得州民敬重,若贸然废长立幼,恐难服军民之心。何况如今军威受挫,敌人大军压境,怎可出现父子兄弟夺权柄的局面呢,我认为应以抗曹为先,后嗣之事应缓一步再说。”
  由于当时曹孟德的北征军已指向仓亭,袁绍只好暂缓立嗣的行动。仓亭之战后,袁绍病发骤逝,巨星刚一陨落,袁氏阵营便开始上演一幕争嗣的闹剧。审配、逢纪恐袁谭继位后自己将失去依附,为郭图、辛评所害,于是和刘氏假借袁绍遗命,立袁尚为嗣子,继任大将军之职。袁谭由青州回邺城吊丧,眼巴巴看袁尚坐上了大将军的交椅,便拒绝再返回青州,进而在郭图的建议下,驻屯于黎阳,自封为车骑将军。由于曹军又有北上迹象,袁谭乃向袁尚要求增兵黎阳。袁尚象征性地派逢纪率少数兵马前往支援,袁谭又要求增兵,审配不与,袁谭一气之下杀了逢纪,造成了邺城和黎阳间高度的紧张关系。
  一○三  对于袁绍死后的北方形势,曹孟德不是十分清楚。如果大规模北征,显然不符合知彼知己的用兵原则。
  建安七年秋九月,曹孟德渡河攻打黎阳。
  曹军中的文武百官对这次北征的方案很多人感到不解。这次行动规模不大,虽由曹孟德亲征,但真正渡河北上的仅仅只有张辽军团,由乐进以讨寇校尉出任副官,郭嘉、荀攸作随军参谋。此外,由一向小心谨慎的李典驻守安民,振威将军程昱仍守甄城,负责后勤补给工作。显然,这样的编组和仓亭之战完全相反,动用的兵力不多,反而出动了大量的参谋人员。
  不用说,曹孟德早已有了这次北征的意图,那就是:了解袁绍死后北方情势的转变,以作为全盘歼灭袁氏集团的参考。
  由于袁尚不向黎阳增兵,所以张辽的军团便没有费多大的精力就强渡黎阳津,很快包围了黎阳城。袁谭再度向袁尚告急,袁尚为了显示自己初任大将军的威风和权力,留下审配守邺城,亲自率兵马前往黎阳城解围。
  双方在黎阳城外,进行了数次的小规模作战,袁军虽人数多,但作战能力不强,几番交战以后便抵挡不住,退守黎阳城。曹孟德见袁军数量多,不便实施太强硬的攻城战,于是下令在黎阳城南三里处安营扎寨,摆出一副长期作战的样子。
  如何解黎阳之围呢?袁氏兄弟暂时没有计较前嫌,召集幕僚商议对策。
  郭图说:“我们不妨借用官渡大战中曹操用过的策略,派人攻击曹军的后勤补给,断曹军粮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另一方面进攻河东方面,另辟战场,转移曹军的注意力。”
  袁谭、袁尚合计了一下,决定派并州刺史高干向河东方向进攻,派遣魏郡太守高蕃去断曹军的粮道。
  一○四  曹孟德见黎阳城的袁军只守不攻,气氛比较缓和平静,意识到了袁军可能在实施金蝉脱壳之计,就去问了郭嘉、荀攸这种情况预示着什么内容。
  郭嘉说:“两军相持的日子较长,则双方必定有所图。”
  荀攸分析道:“郭图是官渡大战中自始至终的参与者,说不定他已将失败的教训化成了某种制胜的经验。”
  两个高参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曹孟德。他想,袁军八成是打我背后的主意。于是,曹孟德即刻下令活捉一名袁军来探听虚实,方可拟订新的进攻方案。
  “这两天黎阳城里的军队有没有较大规模外出的?”曹孟德亲自审问被活捉回来的袁兵。
  那袁兵在刀架在脖子上的情况下说道:“昨天高将军带了一支约两千人的部队出了黎阳城,至于到了哪儿去,我们这些当兵的就不便过问了。”
  张辽还想盘问,曹孟德说:“不用审了!”
  曹孟德当即写了一封密信,叫人快马送给正在黄河南岸负责运输粮草的李典和程昱。


第十七章 袁氏骨肉相残 曹氏坐收渔利(2)


  李典和程昱接到曹孟德的信后,连忙拆开来,上写:
  袁军可能断我粮道,如果那样,勿与硬争,改采游击战术分别扰乱之,由陆路作粮草之补给。
  李典和程昱便下令运粮草的部队暂且停下来。他们二人亲自到河岸观察敌情。
  程昱说:“袁军显然是想由水路拦截,陆上穿铠甲的军士不多,显示轻敌懈怠之心,不如先下手渡河攻击,定可给予致命打击。”
  李典有些犹豫,说:“丞相的意思……”程昱鼓励李典说:“丞相要求我们保护粮草,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丞相是不会怪罪我们的。”
  李典一向信服程昱,就没有理会曹孟德的指令。
  二人各率一支部队渡河攻打高蕃在北岸的营寨,高蕃的增援劫粮的部队尚未立住脚跟,原来的驻守部队只认定曹军的运粮部队渡河速度必然缓慢,因而防守相当松懈。在李典、程昱的突然冲击之下,袁军很快就溃败了。这样,曹军水路上的粮草运输就畅通无阻了。
  就在曹孟德收到李典程昱捷报的同时,河东传来不好的消息。
  原来,并州刺史高干接到袁尚的命令之后,擅长谋略的他首先任命其部将郭援为河东太守,直接前往经略河东的郡县,摆出一副强制走马上任的姿态。一方面,高干说服南匈奴单于呼浩率匈奴军为先锋,直接骚扰河东的各个郡县,另一方面暗中派人联合关中诸将中的主力马腾和韩遂军团,出兵攻打曹军后方,以攻破曹军在河东方面的部署。由于缺乏准备,曹军在河东地区连连败退,不少城池开门投降。只有河东郡史贾逵固守绛城,勉强挡住袁军的进攻。但郭援的兵力拥有压倒性优势,已将绛城围得严严实实,不断地劝贾逵投降。河东的老百姓都十分爱戴贾逵这个河东郡的父母官,因为贾逵在河东的经营尤其是在发展农业方面颇有建树。于是河东父老请求郭援不要杀害贾逵,若依了这个条件,河东父老便率郡民全体投降。这些请愿的人都是在河东郡有名望和号召力的人。郭援答应了,这样绛城在和平中陷落。
  郭援看得起贾逵的能力和气节,便要让贾逵当他的部将。贾逵拒绝,郭援把剑架在贾逵的脖子上加以胁迫,但贾逵依旧不从,并用手按剑柄,希望加速自己的死运。郭援忙把剑收回,生怕贾逵自杀。
  郭援又让人将贾逵的头按在地上强迫他叩头,以侮辱他,进攻他的心理。贾逵大声呼叫:“哪有国家的朝廷命官向贼人叩头的道理!”
  郭援又逼他向老百姓高喊“曹操是个私生子,是篡夺汉室的窃国大盗。”
  贾逵却向百姓说:“以前丞相让枣祗都尉把我们河东治理得多好,曹丞相马上就要从黎阳杀回来了!”
  郭援大怒,就要动手斩贾逵。
  绛城的老百姓大叫:“郭援,如果你要杀害贤君,我们全城的老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