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大传-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大传》作 者:张亚新
******************


目 录


  曹操大传
  第一章 少年放荡 大志天成
  第二章 仕途初登 崭露锋芒
  第三章 良谋难展 英雄无奈
  第四章 董卓独专朝堂 曹操招兵买马
  第五章 关东联盟讨董卓 董卓迁都焚洛阳
  第六章 风起云涌 军阀重开战
  第七章 收编青州军 争夺兖州地
  第八章 外扩疆域屠徐州 后院起火战濮阳
  第九章 夺人一婶 丧己子侄
  第十章 颍州得奇士 许都迎天子
  第十一章 刘备投靠曹孟德 吕布命丧白门楼
  第十二章 曹操指刘备是英雄 刘备离曹操为避祸
  第十三章 孟德笑檄文 云长约三事
  第十四章 官渡风云 英雄立业
  第十五章 曹操乌巢放火 袁绍官渡认输
  第十六章 袁绍含血喷天 英雄还兮蓄锐
  第十七章 袁氏骨肉相残 曹氏坐收渔利
  第十八章 英雄本好色 父子如一人
  第十九章 东临碣石 以观苍海
  第二十章 控建玄武湖 赎回蔡文姬
  第二十一章 孔明隆中对策 刘琮荆州投降
  第二十二章 曹操邀孙权会猎 刘备联东吴抵曹
  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
  第二十四章 苦心经营历数载 灰飞烟灭于一旦
  第二十五章 曹操盛宴铜雀台 妖道狂言自取灾
  第二十六章 涂书离间韩遂 泼冰大破马超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 汉皇似坐毡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
  第二十九章 不取汉中 只取天下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
  尾声 生前叱咤风云 身后任人评说


第一章 少年放荡 大志天成(1)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公元一五五年,即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中国历史上一位风云人物诞生了。这个人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在《浪淘沙》一词中提到过的曹操。
  曹操出生在沛国谯郡,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宿县西北。传说曹操出生的时候,天忽阴晦,顿时有雷电大作,其母于疼痛难熬以致眼泪汪汪之际,天空密雨布下。曹操哇然降生,啼声与雨声交织,浑然一体。时有东邻儒士,说此婴与天象一体,以后必成大器。
  这时正是东汉后期,外戚及宦官权力争斗此起彼落,朝廷几乎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竞技场,致使朝野一片混乱,祸及天下。
  曹操本复姓夏侯,其父叫夏侯嵩,因为过继给中常侍曹腾作养子,所以改姓曹,曹操自然也就跟着姓了曹。
  曹腾是一位宦官,而且是一位相当不错的宦官。曹操日后素质的形成,显然和这位宦官祖父的影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曹腾也是沛国谯县人,他的父亲曹节是一个宽宏、有胸襟的热血汉子,在当地颇有侠义之名。曹节少年时,以养猪为生,他埋头苦干,专一于自己的事,从不与人争执,从小就很仁厚。有一次,邻家的猪走失了,由于猪的大小、样子和曹节家的猪长得很像,邻居便说曹节的猪是他家的,并强行夺走了曹节的猪。而曹节并不作任何争辩。不久,邻居家走失的猪又找到了,邻居便将从曹节处夺走的猪送还,并一再道歉。曹节也只是笑笑,并不表示任何埋怨之意。
  曹腾是曹节的幼子,因为小时家里穷,不能送他入塾识字,曹节很是抱愧。但父亲见曹腾长得眉清目秀,面容姣好,并且人又聪慧,便忽然想起进宫一途来。因为若能这样,一是个人有了荣华富贵的前程,二是还会给这个穷家带来好处。
  父亲便把这个意思对曹腾说了,他说得小心翼翼,面呈难色。殊不知曹腾竟然大义凛凛,对父亲说:“儿子愿意走这条路,终生不悔,父亲你绝对放心就是了,我一定要好好混出个样子来……”
  于是,小曹腾便受到了割去生殖器之苦,进了内宫。
  果然,曹腾进了内宫之后,做事非常认真刻苦,什么事都主动去干,并且干得很仔细得体,加之他长得很讨人喜欢,性情又温顺,很快就得到皇太后的赏识,被拔擢为皇太子的伴读。
  曹腾因伴读而有聆听书课的机会,他记性好,在同批进宫的宦官中,他成了熟书习字的佼佼者。这或许就是日后曹腾成为杰出宦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腾后来为国家推荐了不少贤才,并很懂得用人之道。比如益州刺史种嵩,曾检举曹腾接受贿赂,安帝以证据不足,严厉惩处种嵩。但是曹腾反而替他求情,并在日后,还推荐种嵩出任高官。曹腾去世后,种嵩得以高升为司徒,便是身为中常侍的曹腾生前有意安排的。
  曹腾在高阶层政治结构中,以德报怨,收服人心,以提高自己威望。曹操日后在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或许也是常常受到这位养祖父的老练的政治手法熏陶的缘故。
  曹操小名阿瞒,其长相恰如“阿瞒”的谐音:“阿蛮”。一脸蛮相,黑糊糊,岂止不秀美,甚至有些丑陋。但阿瞒性格独特,不多言,好思索,不爱哭,性倔强,自然在同辈孩子中居于统领地位。
  曹操居家附近有一条小河,水甚清澈,河岸青草秀茂,杨柳依依。曹操最爱偷偷来小河洗澡。其时他尚只五岁,同样年纪的孩子是不敢去河里的,唯独他敢。因此,一同在河里嬉戏的,都是年龄比他大的孩子,一般都七八岁甚至十来岁。
  一脸蛮相的阿瞒并不畏怯大孩子,肆无忌惮地扑溅水花,大喊大笑。反而是那些大孩子对他甚感惊奇。
  这一天,天气晴朗,炎日当空,阿瞒又趁父母亲不注意的时候,从后门溜出来了。一旦出了门,他就撒丫子奔向小河边。快要到岸边的时候,他边跑边脱衣裳,到得水边,便扑通一声跳下水去,溅起一大朵的水花和一圈又一圈很高的涟漪。旁边几个孩子都被他溅起的水浇了个兜头盖面,好不狼狈,便嚷着“阿瞒,阿瞒”,向他扑过来。
  正在这时,一个孩子惊呼一声:“蛇!水蛇!”
  接着,又有两个孩子喊道:“蛇来了!蛇来了!”
  果然,一条水蛇正翘着脑袋,向孩子们浮游过来。孩子们彼此呼喊着,往岸上逃窜。阿瞒也看到了水蛇,但是他没有逃,这时水蛇正以较快的速度向他逼近。
  要是其他孩子,便哭叫了起来,而阿瞒也许是来不及哭泣,只是十分警觉地注视着它。他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只有顺手从水边揪起的一把青草,那蛇渐渐靠近他的时候,他便把手中蘸水的青草向蛇头挥打过去。于是蛇往后退。可是很快,水蛇又扭头游过来,阿瞒就又挥青草猛击,同时口中大喊“打死你!打死你!”以助威。
  如是者几次,那水蛇再也没扭回头来,径直往对岸去了。在岸上观战的孩子,这才欢呼着:“逃跑了!逃跑了!”重新回到水里。


第一章 少年放荡 大志天成(2)


  曹阿瞒几经挥打,手臂都甩痛了,此刻蛇已逃去,他才有些瘫软地躺在岸边青草丛中。
  孩子们都对他刮目相看,呼叫着:“阿瞒,下水来玩!”这时,阿瞒的母亲才从家里飞跑出来,因为已有孩子逃回去,并告诉曹家阿瞒正被水蛇纠缠的事,母亲大惊而来,一把抱起躺在地上的阿瞒,忙问:“咬着没有?咬着没有?”
  阿瞒挣脱母怀,双手叉腰道:“它敢咬我吗?我把它打走了!”
  母亲见他无事,且气壮如牛,便笑着流下了眼泪……
  不久,母亲因病倒床,渐渐有些沉重,吃了几付药都没有任何效果。天真活泼并且贪玩的曹阿瞒不再往外跑了,整日守在母亲的房间门口,寡言少语,一下子老成了许多。父亲叫他出去玩玩,他也不去。有时即使出去了,不一会儿又转回来,依然守在母亲的房门外。
  他聆听着母亲的咳嗽声,有时许久没有听见声息,便从门缝里往里窥望。他目视着为母亲端药进去的奴婢,注意着她们出来时的眼神。
  母亲终于不行了,才把阿瞒叫到床前。母亲握着他的一双小手,两眼泪如泉涌。阿瞒却不哭,很坚强地站立在踏板上,好像要以他的强壮,来止住母亲的悲伤。
  直到母亲真正咽了气,阿瞒才哭出声来,那种郁积的悲伤爆发出来,化成声嘶力竭的呼喊。他虽然才五岁半,但也明白母亲永远不会说话了,不会爱他疼他了,他越想越悲哀,越想就越有些凄凉……
  没有了母亲的曹阿瞒,便只有以父爱为心理依附了。但是父亲不比母亲,往往疏忽大意,只是在大处对儿子严加约束而已。这样,虽然曹操得不到慈母之爱,但却大大有利于他放纵性格的形成。他由以弹弓打鸟,发展到弓箭射猎。父亲以他年仅十二三岁为由,不让他去狩猎放野。但是曹操的放纵性格既已形成,便如发枝长桠的一株蓬勃小树,要约束其发展,是不大可能了。
  他沉迷于狩猎,不管父亲如何禁止,他总是想尽办法,偷偷地和三五好友奔驰在原野森林中。他小小年纪,骑在马上,左弓右箭,甚是潇洒奔放。那广阔的荒野,那浓密的森林,那古怪的山岩,那潺潺的小溪……无一不使他感到心旷神怡,其趣无穷。特别是当他驰纵追射野物之时,那种起伏颠摇的震动,两耳虎虎生风的快感,更使他有一种超群拔类的豪迈和愉快。每当这时,他就止不住想啸叫呼喊。他于此时完全体会了古人的所谓傲啸山林的情状……
  因此,十三岁的曹操,一有机会就要出去狩猎,就要到旷野和密林之中。当然,他的行动不能让父亲知道,那样父亲就会责骂他。骂一顿倒是小事,会让父亲把他看得更紧了。他只有悄悄地避着父亲去狩猎,他将狩猎的弓箭和衣服放在外面,将马匹事先牵出马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可是有一次,在狩猎途中,不幸被他的叔父撞见了。
  叔父问他:“你怎么又在狩猎?”
  曹操说:“我刚来……”
  说着,他就打马离开了。他知道事情糟了,叔父肯定会回去向他的父亲禀告的。他得想个什么办法才行。忽然,他灵机一动,便率先打马返回家中,将衣服换过后,出门到途中来迎候叔父。很久,叔父才走过来,曹操假装在一个土坎上跳耍,猛一下就栽倒在地,呻吟不止,并且脸部抽筋,装成中风状。叔父见了大惊,忙叫曹操休息一会儿,他立即回去叫人。一会儿,曹嵩及几个家人赶到了,而曹操却不见了人。大家四处寻找,才看见曹操在后院和几个小孩玩耍。
  曹嵩忙问:“阿瞒,你刚才是不是在外面倒地了?”
  曹操摇头,表示茫然。
  曹嵩说:“你叔父说你中风了,现在好了吗?”
  曹操说:“没有没有,怎么说起的?我一直在这儿玩耍……哦,叔父一向不喜欢我,想必是他故意造谣吧!”
  曹嵩默然,不再说什么。
  从此以后,不管叔父如何打小报告,曹嵩都不大相信了。曹操因此而暗喜,更为放纵了,但他仍然尽量小心,不让父亲撞见。


第二章 仕途初登 崭露锋芒(1)


  公元一七四年,也就是东汉灵帝熹平三年,曹操刚好二十岁,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青年了。他的才华开始显露出来,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叫曹操的小伙子。
  于是,曹操经过推荐,被选为孝廉。孝廉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这在许多求官读书人中,是渴望而不容易得到的。有的甚至奋斗了几十年,才得到一个孝廉的资格。就以与曹操同时推选为孝廉的人来看,曹操也是最年轻的一个,甚至他是唯一一个三十五岁以下的。一般都在三十五至四十岁之间,还有不少已经过了五十岁的。可见孝廉资格的可贵和不容易得到了。
  因此,曹操是同龄人中的出类拔萃者。
  但是,曹操的外表形象却与他的内在实力极不相称,他姿貌短小,身高只有一五五公分,属于“矮、短、粗”型。但他好学不倦,比别人更加努力。他以自己的天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算如愿以偿,战胜了许许多多与自己同龄的人,成了最年轻的孝廉。
  孝廉既有当官的资格,曹操也就等着做官了。年刚二十岁的曹操,虽然年轻,但他早已等不及了,急于通过仕途,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祖父曹腾知道曹操这个心思,愿意成全他。曹腾请准灵帝,给了曹操一个颇为重要的正式官职,这就是洛阳的北都尉,即京城北区警备队长。
  警备队长具有绝对的武力权威,特别是在京城这个地方,尤其如此。其时,洛阳京城因宫廷原因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