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军粮。

这时,黎阳县令已经接到杨玄感派人送来的通报,声称他接到了紧急军情,翟让率领瓦岗乱匪即将进攻黎阳仓,他率军前来帮忙守护。

黎阳县令吓了一大跳,连忙下令城内兵马与他一起出城迎接。

待见到杨玄感果然率领大批兵士赶到后,他亦是心中大喜,连忙上前拜倒行礼道:“杨巡察大驾光临,实在让本县蓬壁生辉。黎阳县令刘子舟拜见杨大人!”

杨玄感嘿嘿一笑,还了一礼,不置可否。

刘子舟却是依然不敢怠慢,他只道高官大都脾气不小,曾任礼部尚书的杨玄感,官职可比他大多了,尤其是他这个七郡巡查使一职,可以调动河南七郡内的物资和兵士,虽然没有先斩后奏之权,但也有监察和督促权,不可小视。

他这时又一指自己旁边的两名官员,向杨玄感介绍道:“这两位是本县主薄胡渝和黎阳仓监范原。下官已经在府衙备了酒席,给杨大人接风!”

杨玄感这时却是哈哈大笑,他正想入城之后再派人抓捕黎阳仓监范原,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如果拿下此人,便可知道黎阳仓守军的口令和防御漏洞。他便可轻而易举拿下黎阳仓。

“这三人勾结乱匪,给我统统拿下!”他大喝一声道。

杨嵘和杨峻立刻率领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三名官员按倒在地,并掏出绳索捆了个结结实实。

县令刘子舟吓得大叫道:“杨大人,你误会了!我们乃是大隋忠臣,怎么可能去勾结乱匪,这冤枉啊!”

“冤枉?先押下去,慢慢审问!尤其是要把黎阳仓的情况好好拷问出来!”杨玄感一挥手道。

他这样一说,那主簿胡渝却是突然明白过来了,他立刻大喊道:“杨玄感,你想打黎阳仓的主意?莫不是要造反了?”

“哈哈哈!”杨玄感大笑了三声,然后冷然道:“今上无道,逆天而行,强攻高丽,以致民不聊生,我已经决定另立新帝,不再效忠那昏君。尔等如若明事理,归顺于我,我会以国士之礼相待,如若顽抗到底,也就休怪我翻脸无情了!”

刘子舟和范原顿时吓得战战兢兢,嘴巴张了两下,却没有吭声。

而那胡渝却是破口大骂道:“圣上待你不薄,不但让你世袭越国公,还封你作了礼部尚书、七郡巡查使,没想到杨玄感你食君之禄,未报君恩,却行那谋逆之事!你如何对得起你九泉之下的父亲?可怜杨素一世英明,竟然生了一个当叛贼的儿子,以致死后蒙羞!”

杨玄感听闻之后,怒不可遏,他立刻对杨嵘喝令道:“嵘儿,将这个不知好歹的混蛋拖下去斩了!”

杨嵘狞笑一声,举起手中之刀,手起刀落,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便滚落在刘子舟和范原的面前。

杨玄感这时一指地上那胡渝的人头,对刘子舟和范原狞笑道:“你们降还是不降?我不在乎多杀几个人!”

刘子舟和范原早就被眼前这血腥的一幕吓得魂不附体,两人双腿发软,不由自主地一起跪下道:“我等愿为杨大人效命……”

大业九年五月初二,杨玄感在拿下黎阳之后,正式宣告起兵反隋,他也号召天下人共举义旗,推翻昏君杨广,拥戴他立的新君——前太子杨勇之子杨秀。

紧接着,杨玄感在范原的带路下,未伤一兵一卒拿下了黎阳仓,守将赵怀义投降。他随即开仓放粮,解救饥民,附近的饥民感激涕零,将其视为再生父母,纷纷踊跃参加他的叛军。

不到十天时间,杨玄感的部队便从不到三万人发展到十余万人,而其一路打过来,更是所过之处,望风而降。他很快便控制了二十余个县城,声威大振。

紧接着,杨玄感便按之前草拟的计划,分兵三路,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朝洛阳浩浩荡荡杀去,隋军几乎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而受杨玄感的影响,原本已经躲在深山之中的王簿再度起事,攻打附近县城,山东一带顿时鸡犬不宁。

翟让的瓦岗军也开始攻打东平郡,连下十余县城,声威大有和杨玄感不相上下之势。

而江淮的杜伏威,也在其结义兄弟辅公佐的支持下、起兵反隋,号称江淮军,打败了前来剿灭的隋军将领陈棱,连克江北淮南的七个县城。

不过,中原的风云突变,消息却还未传到辽东的前线去。隋军依旧在准备继续和高丽军作战。

在辽东隋军的大营北部,耸立着一座直径二十丈的圆顶大帐蓬。从帐蓬门口旗竿上飘扬的两个“宇文”大字,便可知道,这是隋军北路军主将宇文述的大帐。

只不过,如今三路隋军已经会师成一路,北路军的指挥权也重新回到杨广手中。

此刻,大帐内宇文述正和其孙宇文明倾谈着。一天前,他们已经得到消息,渡江之船已经快完工了,杨广也通令全军,做好渡江准备。

“明儿,这次进攻黑石城,你和成都立的功劳很大,一个打援,一个攻城,军中一致认为,你们二人立下的乃是首功和二功。估计此次远征高丽结束后,你们两人便可升为鹰扬郎将了。”宇文述这时笑呵呵地说道:“你大哥也不过二十一岁,你更是只有十六岁,人人都夸我宇文述有了两个好孙子,是将门虎子!”

“爷爷过奖了,孙儿只是侥幸胜利而已,而且多用了计谋,不象大哥,乃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武勇拼出来的战功。”宇文明讪讪道。

“明儿,你这样说,是笑话你大哥只有匹夫之勇吗?”宇文述听闻之后,哈哈大笑道。

宇文明一听,吓了一大跳,连忙正色道:“大哥无论是武艺还是人品,以及对兄弟的义气,家族的责任心,皆是我们这代子弟中最佳的!大哥一直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

宇文述这时方微微一笑道:“明儿别激动,爷爷只是和你开个玩笑而已。我当然知道你和成都之间的感情了。”

说到这里,他收敛了笑容,叹息道:“唉,如果我宇文家的子弟都象你们兄弟那样团结友爱就好了。”

宇文明知道爷爷说的是宇文承、宇文杰等人,他们在两次远征高丽时都没立什么功劳,但偏偏野心又大,想当以后的家主。两人自知在战功方面无法和宇文明和宇文成都兄弟抗衡。便把主意用在了学文上,参加了科举考试。

虽然他们考试的成绩不算太好,但在其父的帮助下,依靠宇文家从北周时代就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宇文杰捞到了华阴县令的职位,宇文承因为是皇帝的外孙,更是捞到了一个太府寺司染给事的职位。也算是步入了官场了。

只不过,两人的野心太重,都窥视着家主位置,以至于心思都用在讨好宇文述和结交朝中大臣上面了,反而对于自身的武功修炼和兵法学习忽视了,这也是让宇文述忧心的地方。

宇文明只是笑了一笑,不置可否。现在宇文承、宇文杰已经没放在他眼里了。这两个人如今已不够资格算他的敌人了。他也根本不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宇文家家主这个位置上。

“这次远征,似乎圣上表现得要正常一些了。”他随口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杨广要恢复成了二十四年前远征陈朝,四年前远征吐谷浑的那个英明统帅了。

这时,宇文述微微叹息一声,宇文明的话又勾起了他的心思:“其实人非圣贤,哪有不犯错的时候。圣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听别人劝谏,别人劝他,他就要杀人!”

宇文明沉默了片刻道:“圣上有时心太狠,这样把一些原本不会反对他的人,也逼到了非反不可的地步。”

宇文述叹息道:“是啊!前太子杨勇的几个儿子都被杀了,在五年前北巡时,当时的相国高颍因为修长城之事劝谏他,结果也差点被他所杀。想到先帝辛辛苦苦建立的大隋王朝,我们这帮从大隋建立开始,就一直殚尽竭虑的老臣,想到如今好不容易出现的盛世年华,竟然被圣上这样糟蹋,眼看大厦将倾,我也于心不甘啊!”

宇文述用充满了悲愤的语气道:“明儿,修长城时你还年幼,不知道是怎么个修法。但我可是亲自参加了督促修长城之事,太清楚其中过程了。你知道他怎么修长城的吗?”

“从榆林到涿郡,长达千余里的长城,他征发了一百多万民夫,要求三个月内必须修筑完成……才这么点时间,仅仅九十天啊!你知道最后死了多少人吗?修长城的一百多万民夫死了五十万,接近一半的数量!”

“另外,他还挖掘通济渠和永济渠,同样要求两年挖通,虽然修运河我没参加督工,是杨素干的,但死了多少人,我也算得出来,绝不会比长城少死多少。还有,一登基他就要修新都洛阳,要求在十个月将东都修建完工……此外,他还喜欢南巡江南,你说你巡就巡嘛。还非要地方献食。他就没考虑过会给地方造成多大的负担吗?这样会惹来多大的民怨?他似乎就从没考虑过这些事。”宇文述一脸愤懑地说道。

宇文明没有说话,但他能体会到自己爷爷心中的忧愤,体会到一个大隋老臣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沉吟了片刻之后,他方缓缓解释道:“其实圣上很多事情本意不坏,但他做事的手段和方法不对,造成了恶果,就象修长城,那是为了防御突厥。不过圣上在一些细节上没有处理好,太过急功近利,以至于引来大家的愤恨。比如运河开凿,可以说功在千秋,可他却要求只用两年时间就要完成,弊就落在了当代。”

宇文述听闻之后,却是冷笑了一声道:“是的!他开凿运河,迁建东都,修筑长城……我可以理解圣上有雄才大略,但他如此视民如芥、挥霍无度,又强横霸道,当年暴秦不就是这样二世而亡了吗?我只怕他会走秦二世的老路。你不信看吧,我看已经有好多有野心之人,已经密谋起事了!”

宇文明亦是无语,他当然比宇文述更清楚隋朝是怎么亡掉的,有哪些人造反。如今连他爷爷宇文述这种大隋铁杆忠臣都如此不满,就更不用说别人了。

大隋,看来真是危在旦夕了。

就在这时,营门外却传来一名传令兵的急报:“大将军,陛下通知,令所有主将以上将领,到大帐开会,说有紧急军情商议。”

“好的!老夫马上就去!”宇文述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对宇文明苦笑道:“想必是渡江之船已经造好了,但愿这次灭了高丽之后,陛下会收敛一下对外用兵的想法。大隋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第九十九章八百里急报

杨广的大营占地面积最广,所有的帐蓬尖顶上都系有一条金黄色的绶带,在此驻扎的都是御林军。他们的装备也是最精良的,且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个个武艺高强,普通的士兵三五个人也未必能胜得过他们中的一个。

宇文明跟在宇文述的身后,与左翎卫军的其他将领一起进入了大帐。此时,帐蓬内已经坐齐了来自各军的将领,大家按照职位和次序一一坐好,静待杨广的到来。

虽然诸将都没有说话,但任谁也猜得到,如今圣上召集大家前来,十有八九便是讨论如何强渡鸭绿江,一举消灭高丽的事了。

宇文明坐了片刻之后,杨广便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下,进入了大帐。随行的还有一大批文官,如裴矩、裴蕴、虞世基等人。

这时,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众将方一起拜倒行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杨广面带微笑,一挥手道。他今天心情大好。因为昨天工部尚书裴蕴向他禀报,称所有渡江船只已经建造完毕。这样一来,鸭绿江天险便不再是阻隔隋军前进步伐的障碍了。而据探子回报,对岸的高丽军仅有不足十万,且多为临时征调的民壮充军而成,战斗力与隋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众人均一一入座之后,杨广方在上首的龙椅上坐了下来。

他已经下定决心,争取一个月之内便攻克平壤,结束战争。再用一年的时间来安抚当地百姓,重新任命地方郡县官员。然后将当地的民众大批迁往内地,再将中原的百姓迁来高丽与高丽人杂居。

如此一来,便可将辽东之地稳稳收入囊中,成为大隋新拓展的领地。

这时,杨广面带笑容,环顾了一下在座的诸将后。方开口说道:“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百济和新罗都已经派了使者拜访朕,他们表示愿意与我大隋一道,出兵进攻高丽。而如今我军渡江之船也已全部造好,即日便可渡江。在与百济、新罗南北夹击之下,高丽军必然崩溃,此次远征即将凯旋而归,将士们也可在八月之前返回中原,与家人团聚,好好过个中秋节了!”

众将听闻之后,也是大喜过望,毕竟他们来辽东也有四五个月了,早就想回家了。而且上次远征高丽的惨败和随之而来的凶猛瘟疫,也让他们心有余悸。

“下面,便由裴大人将渡江作战的计划宣布一下,大家有什么异议可马上提出来以供讨论!”杨广这时一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