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兵多,周军兵少,李世民还是占据了不少优势,攻克了襄阳外围的几处卫城。并开始对襄阳发起了一次试探性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李建成向李世民求援,只怕李世民也未必肯舍弃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援助这位和自己竞争颇大的皇兄。

而向关中的李渊求援,倒也不是不可行。只是一来关中的兵力本已不多,就算李渊肯派兵救援,援军的数量也必然有限。

而且,如此一来,李建也必然给李渊留个无用的映象。襄阳那边李世民是高奏凯歌,而李建成的河东这面却是要守不住了。两相比较之下,就算他处在李渊那个角度,也要觉得太子实在不如秦王中用了。

这些情形,不管是刘文静还是李建成,都是心照不宣的。所以,刘文静虽然明知这样做不妥,对李唐是不利的。可有了二子夺嫡的因素掺杂在其中,他也无法再劝说李建成改变主意了。

“算了,走一步是一步吧!说不定老天有眼,奇迹出现了也说不一定呢。”刘文静只能如此暗暗祈祷道。

只不过,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到了开战之后,李建成和刘文静才发现,他们低估了周军的战斗力,也高估了唐军的斗志。

第577章两面奏凯

周军北路军的进展十分迅速,一来他们的兵力超过唐军一倍以上。二来北路军以骑兵为主,士兵又多为辽东草原异族牧民组成,骑术和射术精湛。而河东北部地势较为平坦,适合骑兵长途奔袭。

于是,在罗成和罗士信的指挥下,北路军仅用了三天时间便攻克了雁门关,唐军守将兵败身死。

随后,罗成和罗士信便兵分两路,一路由罗成率领,进攻定襄;另一路由罗士信率领,进攻马邑。

虽然马邑的城墙防守十分坚固,但守城唐军的士气却已丧。而且城中民众多遭突厥侵害,对于曾经两次击败突厥大军南侵的宇文明十分崇敬佩服。他们不象河东的其他地区那样,倾向李唐,反而更倾向于周军。

于是,很快便有城内民众,暗中联络罗士信,表示愿意在周军攻城时予以配合,助周军攻破城池。

罗士信也非常高兴,在和城内民众的代表商量之后,便于第二天发动了攻城。

守城唐军拼死抵抗,与周军打得难解难分,战况一度陷入僵局。

而就在此时,城中民众却突然揭竿而起,拿起菜刀、铁棍、钢叉等武器向南城门攻去。

把守城门的唐军根本没想到城内民众会突然起事造反,在猝不及防之下,被起事的百姓全部杀死。

虽然唐军守将得知情况后,率领增援部队来到了南城门口,可却终于慢了一步,被民众打开了南城门,放周军骑兵进来。

唐军官兵见城门已开,大批周军骑兵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冲进了城内,士气便立刻崩溃了。他们原本就兵力处于劣势,在城门被破后,更是丧失了斗志。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敌得过在兵力、装备和士气上均远超自己的周军?

周军冲入马邑城内后,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便攻破了城守府,唐军除少数人在城破时从北门逃走外,余者不是被杀,便是投降。马邑这座河东北部最大的城池重新落入了周军手中。

此时,进攻定襄郡的罗成也取得了胜利,他用了五天时间攻克定襄。

随后,罗成和罗士信很快便合兵一路,共同向楼烦郡杀去,一路上势如破竹,七战七捷,在七天之内收复了十几座县城,震惊了整个河东。

与此同时,南路军在尉迟敬德的率领下,也很快攻破了上党郡,向着长平郡进发。河东南部的唐军连战连败,几乎可以说是溃不成军。

身居太原的李建成,得知南北两路周军皆是势如破竹,连战连胜之后,亦是惊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也曾想过,在周军的优势兵力进攻下,河东北部和南部的唐军有可能守不住城池。但也没想到他们会一败涂地。

眼下,自己扭转局势的唯一希望,便是期待能正面击败宇文明了。毕竟中路的周军只有八万兵力,而自己手中却有十万大军,在兵员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如果能将其击败,再引军绕到周军北路军和南路军的后方,断其归路。那么仍有希望反败为胜。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也不打算死守太原城了。虽然死守下去,太原城可以保住,但其他城池全丢了之后,二十多万周军合围过来,太原一座孤城就算再坚固也守不住。

而将十万大军倾巢而出,争取正面击败宇文明率领的八万周军,那么他还有一线反败为胜的机会。

……

永昌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太原城东面的一处开阔地。

这一天,天空出奇的晴朗,一丝云彩也都没有,十一月末的天气已经显得有些冷了,寒风吹拂着光秃秃的树枝,地上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冰雪,显出阵阵凉意。

不过,在战场上相互对峙的周唐两军的士兵,却保持着威严的军姿,足见双方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在两军的方阵最前沿,便是宇文明和李建成这两员主帅,决定河东命运的大决战,终于来到了。

现在,便是宇文明这位大周皇帝和李建成这位大唐太子对决的时候了!

李建成穿着一身黑色的精钢铠甲,胸前还绣着白色的猛虎图案,外边又罩着一件黑色的丝绸披风。倒也是威风凛凛,卖相不错。

他两腿一夹马腹,跨下的黑色战马便一冲而出。

他纵马奔到了两军面前,目光如矩地往两军士兵中一扫,随即便再将手中长矛向上一举。

十万唐军士兵立即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声:“大唐万岁!太子殿下千岁!”

片刻之后,宇文明亦是身着他那招牌式的白盔白甲,骑着一匹纯白色的阿拉伯战马,拿着碧绿的沥泉宝枪,拍马而出,出现在了周军方阵的最前沿。

八万周军将士们也发出了音量一点也不逊色于唐军士兵的吼声:“周军必胜,大周必胜!”

十八万士兵的声音,惊天动地,如同滚滚洪流一样压倒了天地间的一切,他们如此拼劲全力地大叫着,好像要在开战之前,先在声音上决出胜负一般。

宇文明是白衣白甲白马,李建成是黑衣黑甲黑马,两方主帅的衣着是如此的泾渭分明。似乎预示着两人正处于敌对之中。

宇文明此刻默默地看着,心忖这种双方主帅先拉出场来溜一溜的序幕,虽然拉风之极,却是有些幼稚可笑了。只不过,这样的做法却是冷兵器时代,大决战时不可缺少的东西,毕竟如果主帅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那么对于双方士兵的士气,影响将是巨大的!

片刻之后,他方纵马回了自己阵中,然后一挥手道:“开始进攻!”

这时,周军士兵忽然向两边分开,在他们的身后,露出了数百架准备妥当的投石车。

这些投石车都是经过改造的轻型投石车,基座下装有四个轮子,便于拖动。它们的体积和重量都较那种攻城的投石车小了不少,所用的石弹也是只有八十斤左右的圆形石弹。

虽然杀伤力要差了一些,但它们移动更方便,操作更简便,而且造价低,用于两军对垒时,却是非常适合。

对于周军的投石车,唐军可是深有体会,他们虽然亦有投石车,但无论从威力还是射程,均不如周军,而且搬动也不方便。所以,看着敌人有这么多投石车,不少唐军士兵的脸上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眼见如此情景,李建成方挺起长矛向前一指,厉声喝道:“大唐必胜,全军冲锋!”

他的十万大军中,有五万都是骑兵,虽然不如李世民训练的玄甲天兵那样厉害,却也是唐军中的精锐之师了。且此处又是平原,利于冲刺。八万周军中,只有两万骑兵,步兵却是占了六万。所以,在骑兵的数量上,唐军占有很大优势。

“大唐必胜!杀光这些周军贼子!”

随着李建成的一声令下,五万唐军骑兵高呼着口号,像一股钢铁洪流一般,汹涌地向对面的周军涌去。

而几乎就在唐军骑兵发起进攻的同时,数百门周军的投石车,亦是开始抛射出一块块巨石,发出了地动山摇的震动声。

“嗵!嗵!嗵”

一发发石头弹在唐军骑兵中落下,转眼间不知有多少唐军骑兵连人带马被砸为肉饼,倒在了血泊之中,投石车扔出的石弹,带着可怕的呼啸声,如同勾魂的无常一般,将一个个唐军骑兵的生命毫不留情的夺走!

随着双方军队的接近,唐军的投石车也进入了射程,开始了还击,他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模仿和研究,亦是研制出了类似的野战用投石车。虽然唐军的投石车在数量和射程上不如周军,但是亦是并非毫无抵抗之力。

随着唐军的还击,周军阵中也落下了一块又一块的巨石,轰隆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周军也遭受了一些伤亡。

“大家冲上去,跟我冲到敌军阵中去!敲碎敌人的脑袋!”王君廊嘶声力竭地大声叫道。

他知道投石车必须在一定的射程内才能发挥出让人畏惧的力量,一旦冲过了这一射程,那么投石车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唐军的投石车射程和威力均不如周军,如果和周军进行投石车对射,那么败的一定是唐军,只有冲进敌军阵中,用骑兵的巨大冲击力,冲跑周军的方阵,双方进行肉搏战,那才是唐军的胜机所在。

在付出了两千多人被投石机命中的巨大伤亡后,唐军骑兵终于逐渐接近了周军阵地。而这时候,周军阵中的弓箭手亦在程咬金的命令下,举起了长弓,对准了面前冲上来的唐军骑兵。

“都将箭矢上弦,斜上抛射!”程咬金下令道。

“嗖!嗖!嗖!嗖!”

随着“嗡”的一声,数千支利箭便如同黑云一般升上天空,再如雨点一般倾泻下来。高速行进中的唐军骑兵,立刻就有不少人中箭栽倒在地。

王君廊这时大叫道:“我们也有弓箭,大家快放箭还击!”

唐军骑兵听罢方如梦初醒,他们也将挂在背上的短弓取了下来,然后对着周军步兵亦是放箭射击起来。

第578章玄甲天兵

不过,唐军骑兵用的弓箭还是同隋军一样,是用的老式的短弓,和周军步兵的弓箭比起来,射速慢,射程近,加上他们在飞奔之中,很不容易射中目标,因此给周军造成的伤亡有限。

饶是如此,宇文明却还是叹了一口气,由于己军是进攻,而不是防守,且此处战场又是李建成选定的区域,让他没办法布置陷阱、铁丝网一类的东西。不然唐军骑兵绝对冲不进自己的步兵方阵之内。

可一个人一生之中毕竟不可能事事都称心如意,以前宇文明的很多战役都是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和地点作战。现在却眼见着敌人要冲到跟前了。

让他惊讶的是,唐军的骑兵装备已经和周军差不多了,都配有短弓、小圆盾和马匹两侧的披甲,使得骑兵的攻击力更强。

而且唐军的骑兵数量也增加了许多,虽然不象周军那样,骑兵占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但亦是相当可观了,让宇文明惊叹不已。

他心中暗忖:如果多给李唐一些喘息时间,他们未必就不能如同周军一般,建立起更多堪比铁甲骑兵的精锐之师。真的出现那种情况,周军想一统天下,只怕还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所以,宇文明更坚定了要一战定乾坤的想法,如果不能在此次北伐中,击败唐军,收复河东,奠定对李唐的优势,将来自己能否问鼎天下还是个未知数呢。

而就在此时,唐军骑兵在冲锋中付出了一定代价之后,却是终于冲到了周军步兵阵前。周军士兵这时早已树好了盾牌,并将长枪支在盾牌的缺口处,严阵以待。

虽然他们并不是让骑兵望而生畏的陌刀军,但亦是防御力惊人的重装步兵,在结成密集的枪盾阵后,亦是对抗骑兵的利器。

“蓬!蓬!蓬!蓬!”

唐军骑兵们一个接一个地撞在了周军的盾阵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而周军步兵也毫不示弱,举起丈许长枪,向着敌人猛然刺出。

顿时,冲在最前面的唐军战马发出了阵阵哀鸣,马上的骑兵一下子便被负痛的战马摔了下来。然后死在了周军的长枪之下。

“杀!”王君廊亦是杀红了眼,大声叫道。

唐军骑兵也不甘示弱,挥起长矛,对着周军步兵左挑右刺。

他们的长矛可比周军的长枪还要略长一线,而且他们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在这无险可守的平原上,更具优势。

虽然唐军的损失十分惨重,但亦让周军伤亡了不少士兵。而且,如今横下一条心,决定死拼到底的唐军士兵,一个个如同发疯般的涌了上来。已经渐渐冲近了宇文明所在的小山坡上。

这时,宇文明方挺起自己的沥泉宝枪,向着前方用力一指道:“两翼骑兵出动!合围这股唐军骑兵,一定要让他们有去无回!”

于是,在小山坡上的周军掌旗使,便立刻连连挥动大旗。

在两翼的两万周军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