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一盘散沙。只要我大兵压进,他们吃一两仗亏后,便会自然退去!”

“真是天助我大隋,来将军,马上派人通知李靖、屈突通、罗艺等数位将军,然后约定好一个进攻的日期。宋将军、鱼老将军,你们和裴将军一起,待会到朕的御书房来,商量一下进攻作战计划!争取一战打败突厥军的主力。”杨广欣喜道。

“臣等遵旨!”台阶下大臣和将领们皆躬身行礼道。

“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杨广起身一甩衣袖,然后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离开了大厅。

“恭送陛下回宫!”大厅内的众人一起跪下磕头道。

李渊从地上爬了起来,正准备和李世民、李建成等人一起回家时,却被宫中一位老太监拦住了,那太监微微一笑道:“李大人别来无羔啊!”

这太监年约五十余岁,原是宫中的副总领太监,姓王,在岳曾省死后,顶替他作了杨广的总领太监。

“王公公找李某有何事呢?”李渊不敢怠慢地问道。

第298章突厥南下

“陛下请你和几位将军到他的书房,商量作战计划。”那王公公笑咪咪地说道。

“臣遵旨!”李渊大喜过望,不过他望了一下自己身后的儿子,却又提议道:“不知可否带臣的两位犬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同前往,他二人近来一直在定襄操持军马,对边塞的情况十分了解。”

王公公犹豫了一下,按理说象李建成和李世民这种级别的将领是不能参加这样的作战会议的。但之前杨广曾露过口风,想将洛琪公主许配给李渊的儿子。这样一来,李渊的地位便会更加水涨船高。如果不让他带儿子去御书房,只怕会大大得罪此人。

“好吧!那就一起去吧!”王公公终于还是决定讨好李渊,如果杨广真的不希望看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出现,自己再让他们二人离开便是。

李渊闻后大喜,如此一来,自己两个儿子又多了个在圣上面前露脸的机会。眼下朝中将领青黄不接,老的一批将领死的死,贬的贬。而年轻却又人才调零,仅有一个堪当大任的宇文明还拥兵自立了。其他的将领就看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罗艺的儿子罗成还有点起色。如果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得到杨广欣赏,委予重任,那将来对李家可是大有好处。

他于是忙向身后的两个儿子使了个眼色,然后便迈开大步,跟着王公公向着御书房行去了。

……

早在杨广率军从东都城出发的时候,始毕可汗便已经领军到达了阴山一带。与他随行的兵马表面上只有十万人,但这却并不是他大军的全部。他早已让儿子突利、弟弟处罗、颉利两人各率十万人马早早到了定襄周围的山中埋伏。他准备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破定襄、马邑和雁门等地,劫掠粮食,以救济遭遇饥荒的部落民众。

原本他这十万人也应该去定襄的,却因为铁勒、室韦和薜延陀三部向他发出求救消息,而不得不来到阴山。在这里,他和突厥另外几部的首领为是否需要马上进军发生了争执。始毕可汗想再拖些时间,等辽东军和薜延陀等三部拼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兵。

他的阿史那部占有了草原上最好的牧场,虽然也遇上了饥荒,但还可以等得起。而其他几部突厥人就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以消耗了。他们联合起来向咄吉提出:要么南下劫掠隋朝的城池,抢得粮食回去救济族人;要么向东进攻,打败辽东军后再顺势攻入辽东,夺取辽东的粮食。

始毕可汗并不想进攻辽东,一来从阴山到辽东,距离远比到河东远,二来他和西突厥的射匮可汗的约定,是要进攻隋朝而不是进攻辽东。如果他不遵守约定,射匮可汗也不会把金山的牧场让给他。

可就这样不管薜延陀等三部,南下进攻隋朝,又担心辽东军打败这三部之后,从背后进攻他。

始毕可汗正在犹豫之时,一名卫兵却是急匆匆地进了大帐,大叫道:“启禀可汗,辽东军的宇文元帅派来了使者,说想和我们谈判!”

“哦?他竟然会派使者过来?”始毕可汗也是吃了一惊。

他眼珠一转之后,便马上说道:“叫使者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身材瘦削,穿着一袭白色绸袍的年轻文士,迈步走进了大帐。他向始毕可汗拱手作了一揖道:“在下是辽东军使者杜如晦,拜见始毕可汗!”

“杜如晦?听闻你是宇文元帅的头号军师,智慧过人。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始毕可汗打量了他一眼,也是微微有些惊讶。宇文明这么年轻就当了元帅,割据一方,而他的部下竟然也是如此年轻。不过看他竟然派了杜如晦来当使者,可见对于和自己谈判应该还是很重视的。

杜如晦微微一笑道:“可汗,想必你也听说了我家元帅拥兵自立的消息。如今我辽东军虽然表面上还是效忠于大隋皇帝的,实则早就面合心离。所以今趟突厥和隋朝之间的战争,我辽东军并不想参予进去。”

始毕可汗听后,却是沉不住气道:“既是如此,那你们辽东军却又为何进攻薜延陀、铁勒和室韦三部,要知道这三部可是我突厥部属。你们汉人不是有句俗话吗?打狗还得看主人,宇文元帅这样做,我实在看不出来他哪点不想参予!”

杜如晦听罢,呵呵笑道:“可汗,其实我家元帅这样做,是在帮你们啊?”

“哦?”始毕可汗眼中露出一丝精光,冷冷道:“攻击我的部属是在帮我?宇文明真当我是白痴了!”

“可汗,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吧。薜延陀、铁勒和室韦三部,跟你们突厥人这几十年来打了多少仗,想必你比我还清楚吧。虽然一直都是突厥占了上风,打得这三部俯首称臣。但只要他们渡过难关,稍微有点实力,就会反扑过来。毕竟草原霸主谁都想做。今趟可汗率大军南下中原,相信必有斩获。我辽东军西进草原,也是想消灭薜延陀等三部,制止他们对我辽北草原的侵袭。咱们只是各取所需罢了!”杜如晦淡淡道。

始毕可汗听到这里,方微微有些心动。毕竟这三部的确对他一直口服心不服,一有风吹草动就必然起来闹事。这次南下草原,他原本也通知了这三部的,但却没料到他们却根本不肯不服从命令,称族中遭受了雪灾,冻死了大量牲畜和人员,无力派兵随同。

“哼!这些墙头草,根本不听本可汗的命令,反而经常起事造反,被辽东军灭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始毕可汗想到这里,鼻中冷哼了一声。神色稍缓道:“杜先生,你就明说了吧:要我突厥做什么?你们又打算付出什么代价?虽然薜延陀等三部有些作法欠妥,但他们名义上好歹是我们突厥人的部属,见死不救却是有些说不过去。”

杜如晦听闻之后,却是心中大定,他知道始毕可汗其实内心已经同意了。

“可汗,我家元帅的意思,便是由我辽东军占据薜延陀、室韦和铁勒三部的领地,突厥可放心挥师南下。作为回报,我军将向可汗献上一计,助可汗俘虏隋帝杨广!”杜如晦一口气说出了这句让在场的突厥人惊讶的话。

始毕可汗却是皱了皱眉头道:“杜先生,你就不要说大话骗我们了。杨广据说派遣了五十万大军北上,而且他的作战大本营设在太原,那是河东第一坚城。就算我军能打败定襄、马邑、楼烦、雁门等郡的隋军,杀到太原城下,只怕也折损颇重了。到时哪有能力攻下如此多的隋军把守的太原,俘虏杨广呢?”

杜如晦不以为然道:“可汗请放心,我家元帅既然这样交代了,就必然有俘虏杨广的妙策。如果可汗不信,可先听我说出此策,再作决定如何?”

始毕可汗这时方正色道:“如果此计真的可行,我怎么会不同意?”

杜如晦微微一笑,方压低声音说出了宇文明先前交代的计策。

当他说完之后,不光始毕可汗,所有在场的突厥头人都是面露惊色。因为他们都明白,如果真的照此计策实施,的确有很大的可能性俘虏杨广。

而一旦将这位隋帝俘虏,那突厥人将能向大隋勒索到数量惊人的粮草和武器、金银。甚至迫使隋朝将河东、河套、河北等地割让给突厥,都大有可能。这样的话,始毕可汗根本不用牺牲多少兵马,便能达到削弱隋朝,同时自己实力大涨的目的。到时他不管是西攻西突厥,东攻辽东,还是继续南下占领中原,都要容易得多。

“好吧!杜先生,既然宇文元帅如此聪明,又与本汗有着共同的敌人。那本汗就不妨跟他合作好了!”始毕可汗终于起身笑道:“本汗就喜欢和聪明人合作。相信此次我们双方都能取得想要的东西!”

说罢,他从自己的箭囊中取出一支金色的箭,箭尾上还刻着一个栩栩如生的狼头。

“杜先生,将这只金狼箭带给宇文元帅吧!这是我突厥人订立盟约时的信物。你告诉他,我们草原上的人早重誓言,今日本汗既然已经答应和他联盟,那我们之间就是盟友了。以后宇文元帅和我,便以阴山、赛音山、乔巴山等地为界,以东归辽东,以西归突厥。再加上割让的河套、陇西、河东、河北诸郡。我突厥便会遵守盟约,支持他当上中原的皇帝!”始毕可汗正色道。

杜如晦接过金狼箭后,将其收入自己的腰袋中,然后轻笑道:“大汗是个明智人,相信您以后绝不会为今日的选择而后悔的。大汗的话杜某一定如实转告我家元帅。到时中原和草原的天下,大汗便与我家元帅共享!我就先告辞了!他日我们抓住杨广了,再摆酒相聚!”

说罢,他拱手作了一辑,然后便离开了大帐,上马向东边的茫茫大草原行去。

待杜如晦告辞之后,始毕可汗方目光扫视了一下帐内突厥其他几部的首领,然后下令道:“传我命令,全军拔营起寨,向南进军,目标——隋朝的北部边郡定襄!”

第299章主动请缨

御书房内,杨广看着李渊父子三人,却也没有生气他把两个儿子带来。

一来听王公公说,李建成和李世民常在定襄练兵,那里是和突厥交界的边塞重镇,出了定襄郡,便是大草原了。他们肯定对突厥人的情况有所了解。

二来,他有把洛琪公主嫁给李渊儿子的想法。正好也看看这两位李家之子,究竟哪个更合他心意一些。

在书房内,除了李渊父子之外,还有裴仁基和他的儿子裴行俨,来护儿、宋老生、鱼俱罗等人。除开已经率兵到达敦煌、河套、马邑、北平四地的将领外。在这里的便是这路远征军的全部高级将领了。

“诸位将军,刚才因是在大殿内,所以不好商讨作战计划,如今在这里的都是朕信赖的将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了。”杨广环顾了一下四周,微笑着向来护儿问道:“来将军,东突厥人如今有什么动静?咄吉的大军到哪里了?”

来护儿忙道:“回陛下,咄吉带了十余万大军驻扎在阴山一带,因为辽东军已经进入草原,和薜延陀、室韦、铁勒等部发生激战,这三个部落不敌辽东军,正在向西败退,同时也向突厥求救。于是始毕可汗便率十万大军东行,准备支援。但他们到了阴山就停了下来,并没有马上去援助该三部,据末将推断,始毕可汗应该是想等辽东军和薜延陀等三部拼个两败俱伤之后再出手。这样他不但能免吞并这三个部落,还能重创辽东军,甚至一举杀入辽东,成为新的辽东之主。”

杨广听到这里,却是眉头一皱道:“始毕可汗竟然也打起了辽东的主意,那就休怪朕对他无情了!”

他原本想的是在草原上虚晃一枪,吓退突厥人后,便马上挥师进入辽东。可如果始毕可汗也在打辽东的主意,那隋军从草原攻入辽东后,便极有可能被突厥人断去后路。成为无根之萍。

届时,几十万隋军深入白山黑水,气候严寒的辽东地区,又人生地不熟,前有辽东军抵抗,后又有突厥人追击。便断去后路之后,便会重蹈前几次隋军远征高丽时的覆辙,落个惨败而归。

“陛下不用担心!突厥军只有十万,我们可是有五十万大军的,完全能够击败他们。只是突厥人全是骑兵,来去如风,如果进入草原作战,就算打败他们,咄吉也能轻松跑掉。依臣之见,不如等李靖、屈突通、罗艺等将军截断了突厥军后路之后,我们再开始进攻。”裴仁基提议道。

“裴将军,这样等下去可不是好事!”鱼俱罗却是忧心忡忡道:“我大隋各地兵祸连连,叛匪横行,如果五十万大军一直驻守河东一带和突厥人对峙,并非良策。如今河南翟让,江淮杜伏威、河北窦建德和山东王薄等四处作乱,若不尽快予以剿灭,只怕会危害江山社稷啊!”

鱼俱罗的话让杨广也陷入了沉思。之前他三征高丽失败,不但平白损失了大量精锐士兵,还导致北方烽火四起,至今未能扑灭。如果在征伐突厥上耗费了太多时间和兵力,的确会引来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