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士-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哥,岳哥,人太多了,我们还是回家去吧。”孙桂头上的帽子都被挤掉了,奋力冲过来,讨好地对孙岳说。

“好。回家去吧。”孙岳看到这种情形,心中也是害怕,忙带着一众学童,在家丁的保护想,仓皇地上了马车,也没去叫孙淡和孙浩。

“好,好文章!”一片喝彩声。

“孙小才子做得好文章啊!”

“错了,错了,刚才我听人说这人是史家的史青年。”

“鸟,我看得真真的,这人就是孙淡孙小才子。”

“好!”又是一阵叫喊。

其实,围观的人并没有听懂史青年背的究竟是什么,只下意识地随着旁人一通乱叫。

孙淡见场面已经失控,忙对孙浩说:“浩哥儿,快护住孙佳,咱们走。”这个史青年倒有些本事,记性也好,竟然将刚作的那篇文章背了下来。不过,这家伙好象脑筋有些毛病,咱就不陪他疯了。

“好。”孙浩点点头,忙和孙佳招呼了一声,同几个书行的伙计一道,簇拥着孙淡就往外冲。

背后,史青年刚背诵完那篇文章,团团一拱手,叫道:“献丑,献丑……喂,孙年兄,你怎么走了。你觉得兄弟这篇文章能中吗?”

“能中,自然是能中的。”孙淡连忙高声叫道:“年兄写得不错呀!”

“客气,客气。”史青年欢喜得一张脸都笑烂了。

“孙小才子好文章啊!”有不明真相的听众在叫。

“不是,不是,我不是孙淡。”史青年这才醒过神来,连连摆手,指着孙淡的背影说:“那为才是孙小才子。”

“草,你不是孙才子怎么不早说,闹腾个什么劲?”

史青年吃众人一通呵斥,面红耳赤:“我不这不是在请教孙年兄吗?”

“快追,孙小才子要走了。”

一声呼啸,众人都跟了上来。

孙淡等人面色大边,走得更快,总算在众人追上之前钻进了一条小巷,把他们给摆脱了。

“还忘记问你这回考得如何,能中吗?”孙佳忙问。

孙淡:“这个问题其实你没问对,你应该问我能不能考个案首。”

孙佳掩嘴笑了起来,斜斜地看了孙淡一眼,“真没见过人有狂成你这样。”

这一眼斜视中有一股说不出的风情,孙淡看得心中一荡,突然想:这小女生好象长大了,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了。古代的女孩子成熟得都早,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管怎么说。今科院试对济南人来说也算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个盛大节日。两千多士子和家人奴仆一起涌进济南,让这座省会城市突然热闹起来。这几千人吃喝拉撒,每日都要要消耗大量的银钱,也让济南人大赚了一笔。

如今考试总算结束,可以想象,如释重负的考生们不知要狂欢成什么模样。

几家欢乐几家愁,今夜注定无眠。

孙淡和孙浩、孙佳一边说话一边慢慢走着,等回到孙府府中灯火通明,来来去去都是忙碌的家丁。

孙淡已经决定离开孙府,只等一张榜,得了功名就带着枝娘去京师寻李梅亭。如今一看到孙府通乐院的繁华景象,回想起在孙府的两个月,恍如一梦。

三人刚从侧门进院,就看到洪夫人带着荇菜站在院中。

见他们进门,荇菜先叫出声来:“浩哥儿,淡哥儿,夫人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时辰了。”

洪夫人笑了笑:“你们回来了,考得如何?”

孙浩抢先一步跪下去,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口边却发出一声呜咽:“母亲大人,儿子……儿子这次应该能中了。”说完,两行眼泪涌了出来:“若不是淡哥这几日督促儿子读书,儿子就算进了考场也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儿子不孝,又懒又混,让母亲操了许多心。”

洪夫人没想到儿子说出这种贴心话来,眼中有波光泛动。她一把将孙浩拉起来,搂在怀里,柔声到:“中不中不要紧,我不看重的,关键是你要自立自强。如此,就算是死,为娘也安心了。”

孙淡见她们母子情深,不忍打搅,同孙佳相顾一笑,就要告辞而去。

正在这个时候,洪夫人放开孙浩,走到孙淡面前,盈盈一福;“淡哥儿,请受老身一拜。”

孙淡大惊,忙回礼:“夫人这是折杀小子了,快快请起。”

洪夫人目光含泪,说:“孙浩自小玩劣,是个不醒事的呆子。老身也就这么一个孩子,见如此,本就不指望他将来能成气候。可他性子如此顽皮,将来也不知道要闯多少祸事。还好他有你这么一个朋友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几**们在书房读书时的一言一行。老身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孙浩有你这么个朋友,老身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孙淡心中也是感叹,想起前世的母亲,喉头微微一酸,道:“人总是要长大的,浩哥现在长大了,懂事了,夫人不用担心。”

“讨厌,怎么尽说我的不是。”孙浩大为不满,怒吼一声:“荇菜过来。”

荇菜被孙浩的声音吓了一跳,“浩哥儿有何吩咐。”

“浩哥心中不高兴,想打人。”

“啊!夫人救命!”荇菜吓得躲到洪夫人身后,颤个不停。

洪夫人眉毛一竖:“孙浩,你想做什么?”

孙浩一笑:“不做什么,娘,我饿了,有吃的没有?”

“有有,当然有,你和淡哥儿,还有佳佳都随我进屋,我叫人给你们做。”洪夫人呵呵笑着,一脸慈祥:“荇菜不要怕,孙浩若欺负你,我替你做主……小东西,你还呆着做什么。还不去伙房叫人做吃的,就说是我叫他们给浩哥儿和淡哥做的。”

“是。”荇菜一蹦一跳地跑了。

院试比起县试和府试而言要严格许多,所有考生的考卷都要找专人誊录,然后糊了名字之后,再号卷子。工作量极大,没个三五天弄不好。为了这次山东院试,王元正专门从京城带来十二个书办小吏过来帮忙。这十二人都是熟手,抄录文书的速度极快。

等抄录完考卷,就是审卷,判定名次,其间有得花上三五天。

也就是说,从出考场起到张榜公示,至少需要十天,多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也有可能。

孙家举家搬到济南,名义上是度假,其实为的就是这一期院试。不到张榜那天,他们也不可能回邹平。

也就是说,孙淡还得在济南呆上十来天。

他现在已经同二房的刘夫人和景姨娘彻底翻脸,早就想离开孙家了。可是,古人对学子们的道德很人品极其看重。就如今,孙淡还是名义上的孙家旁系子弟,若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离开,对自己的声名有很大影响。而且,如果自己想出门远游,要想弄到路引,如果孙家不点头,就寸步难行。看来,只能等到自己拿到功名能够到外地游学时才谈得上其他。

李梅亭离开孙家之后,孙家族学又请了一个老监生做私塾先生。不过,如果孙淡、孙岳、孙浩、孙桂他们中了秀才,这个先生也没什么可教他们的。一切为了中举,一切为了将来的秋闱,请一个名师指导他们才是正题。

因此,孙淡等一众来济南参加院试的学童也留了下来。

刘夫人也将要请名师一事写成书信寄给了京城的孙鹤年。

很快,京城那边有信过来,孙鹤年将亲自来一趟济南,一是协同小杨学士清理去年山东一地的赋税,二是看榜,看孙家这次有几人中了秀才。

国事家事,在孙鹤年心目中都一样要紧。

第七十九章 审卷

山东贡院的灯火竟夜不熄,大门紧闭,十多个书吏和副考官早在考试之前就被集中在学政衙门里,吃喝拉撒都不得出院子半步。十日下来,众人都觉得眼睛干涩,腰肋酸涨。

天气一进入五月,渐渐热了起来,也就在山东院试结束那天,一连十天的艳阳天,气温骤升,夏季来临。所有人都除掉了棉袍,换上轻便夹衣。可即便如此,贡院里还是热得厉害。呆在屋中审了这么天院子,房间被太阳烘考了一天,入夜时,热气竟未散去,热得大家都浑身是汗。

贡院本就是清水衙门,王元正御下极严,这些书吏们每天只有一钱银子补贴。劳动强度大,薪酬微波,众人都有些怨言。加上闷热得紧张,所有人内心中都有些浮躁。

可一看到正襟危坐在大堂正中的王大人,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天气热成这样,王元正还穿着厚实的官服,身上整齐得看不到一丝褶子,就连那光滑的额头上也不带半点汗珠。

书吏们心中暗自赞叹,心道:俗话说,心精静自然凉,这王大人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实际上,王元正也真没什么事,成天端一杯茶坐在大堂里,高兴了看两本卷子,不高兴了就在这里端坐养气,倒不觉得累。

他是今科主考官,可审卷的事情却不用他亲历亲为。

按照程序,所有考生的卷子誊录糊名之后,先得打散了分派给几个副考官号卷子。从两千多份卷子中选出有一定水准的文章之后,归类、编号,判定等级。不少考生的卷子都在这一关被刷了下去,根本到不了王元正手里。

只有先过这一关后才算是中了秀才。

科举考试关系到国之大政,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实际上,取谁不取谁,让那本卷子中秀才,在这第一道关口中王元正起不到什么作用。

王元正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副考官录取之后,再复审,为过关的考卷判定名次。

虽然说能够最后被送到王元正手中的卷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算是高中了,但名次如何排却关系重大。秀才之中也有等级,每个等级之间的差别也待遇也有很大区别。秀才分为廪生、增生、附生,这其中,廪生每月有六斗廪米可领,是要领工资的。而且一领就是一辈子,只要不犯大错,就算是抱上铁饭碗了。所以,这个名次该怎么排,断断马虎不得。

其实,王元正这次来山东提督学政,事先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对山东一地的学子也很熟悉。哪些人能中,哪些人不成,他心中也有一定之数。

在他看来,孙家的孙岳、孙淡中秀才是没任何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能中第几名。

这大概是今科院试唯一值得期待的事情吧。

在贡院坐了十日,他也坐的烦了,只想早一点结束这令人懊恼的活计,早些出去游玩。

好在事情到今天总算可以彻底结束,副考官们的阅卷工作也告一个段落,今夜再熬个通宵就可以大功告成。

又喝了一口已经凉下去的绿茶,王元正只感觉一阵爽快,正要让副考官再提一份卷子过来看看,顺便消磨一下时间,却听到贡院大门“嘎嘎”一阵乱响,听声音好象有人进来了。

王元正眉头一皱,科场禁地竟然有人不告而来,让他心中不快,正要发怒,一个书办快步跑来,“禀王大人,杨大人来了。”

王元正眉毛一杨:“哪个杨大人?”

“元正兄好象不想见到我呀!”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

王元正抬头看去,却是杨慎闯了进来。

他忙站起来,道:“原来是用修,我就说嘛,谁这么大胆敢闯贡院。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判定名次,你是海内知名的大名士,帮我审审。”

杨慎:“元正兄说笑了,你是学政,我深夜来访,是另有要事。”

王元正见他一脸严肃,心中一动,指了指南方:“可是那边的事情,杨阁老有信过来了?”

杨慎点点头:“我刚接到杨首辅的密信,让你尽快了结山东院试这个差使,与我一道筹集山东一地钱粮送去南京。对了,孙鹤年也要过来。”

王元正有些惊讶,提前征收山东的夏税也不是不可以,这件事情也没什么难度,出个公文,命山东巡抚照办就是了。如今却要他和杨慎两个翰林院学士坐镇,还从户部调孙鹤年过来协同,完全是小题大做嘛。

大概是看到王元正眼中的疑惑,杨慎一笑:“这次不但要将山东的夏税,就连秋税也要一道提前征收了。”

“胡闹。”王元正也不客气,径直顶了一句。

摆摆手,示意他听自己说下去,杨慎道:“元正兄想说什么我知道,可这事颇为紧急,不得不从权了。如今,天子平克宁王叛乱,正准备在南京搞一个献俘议事,没几十万两银子办不妥帖。可是,南京府库已然空虚,东南也因战火而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山东有漕运之便,只能从这里送钱过去应急。”

王元正低下头微一思索,突然眉开眼笑,长舒一口气:“天子……终于要班师了。这事我当尽力协助用修。”

杨慎重点点头:“天子一日不班师,百官和朝廷一日不得安生。元正兄尽快把手头的考试了啦,也好随我督促山东官吏尽力办差。”

“那是自然,今天我熬一个通宵,明天就可以张榜。”

“哦,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杨慎大喜,道:“那我不回驿馆了,就在这里等。”

“由你。”王元正看了杨慎一眼,正要说些什么,突然间却听到耳房正在审卷的副考官们发出一阵喧哗。

王元正御下极严,如何听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