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行三国-第4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惧那天戮之人,至于将军前番所求墨门之术我等亦愿献上,但求将军允可!”秋夜月娓娓道来将事情详细尽数诉说,显得极为坦诚,最后的柔声相求更是我见犹怜。

“墨子令重现?就算如此,你等在我幽州境内寻一深山翠谷隐居想来那天戮之人也未必就可找到,刘某闻白墨之人向来有出世之意为何小姐此番又言要托庇与刘某之下?”刘毅的表情此时仍旧无喜无忧,很难从他的面上看出任何端倪,不管眼前女子如何楚楚动人舌灿莲花,在没有具体的信息之前刘毅是绝不会信之的,当日苦求不得,如今却唾手可得,在朗生心中时间就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事若反常即为妖,身为上位者他现在必须要有着极深的城府。

“秋姑娘既然自称白墨中人,可识得此法?”在这白衣女子接近之时,风若曦不由得微微上前挡在丈夫身侧,虽然心中亦是赞赏眼前女子的风姿可她能出现在这里已是不同寻常,相比于管亥刘七二人,她更为了解女子的可怕,尤其是这样美丽的女子,不过夫君的表现让她心中颇觉欣然,自己的男人果然不会轻易为美色所动,待出言之后她伸出右手,一连串花销之极的动作便在指尖展现,那五根水葱般的手指在方寸之间趋退若神,显得灵动之极,显然是某种带有特别意义的手势,刘毅知风若曦与墨门之间有着颇深的联系,当然不会阻止。

秋月夜见状微微一笑,也伸出一只玲珑玉手,此时她与风若曦的两只柔荑便如同嬉戏的小鸟一般在空中进退来回,看得一旁管亥刘七二人都有点目眩神摇,待到二女手中的动作停止,却都是玉手停在空中,唯有小指互相接触,风若曦这才微微点头将手收回,算是承认了眼前女子白墨之人的身份,这原是她家传之中的一个秘辛。

“呵呵,出世之意,我墨门自祖师始便有为民效力之心,我等皆愿遵从祖师遗训,奈何自秦至汉都将我门视为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门中秘术在官府眼中亦不过是奇?淫技巧与大道不合,长此以往前辈们方才心灰意冷隐居山林,月夜虽是年少识浅却也知将军有爱民之心,此番并州所见更令人心中赞叹,将军之眼光胸襟绝与前朝不同,因此才冒死前来相见,唯愿能为将军效力,达成祖师心愿。”秋月夜自嘲的一笑,随即便又坦然言道,语气之中极有期待之情。

“既如此,刘某便暂且信秋小姐一次,你等可自行前往北平,却不得再用这条驿道,我遣十名士卒相随,以为路上方便,待到北平之后再做计较,如今刘某赶路在即,就不与小姐多言了。”刘毅闻言微做沉吟便很是果断的言道,他无心在此与这女子多做纠缠,倘若他们所言具实又是真心为自己效力自然不会亏待,可若是别有用心刘毅亦不会手下留情,对于白墨的机关术他心中还是有所期待的。

“多谢将军信重,此卷乃我门中秘术,想必对将军会有所臂助,今番献上以表诚心也为冒犯将军之赔罪。”秋月夜闻言面现喜色,又自腰间行囊之中取出一本卷书就要交在管亥手上,由此便可见她行事的谨慎小心,生怕因此而引起刘毅疑心她有什么不轨之举,此举绝非多事,在她玉手探向行囊之时管亥刘七二人已是全神贯注。

“哈哈,秋小姐果有诚心,不过刘某并无夺人之美之心,此物你暂且收起,今番赶往北平也算是给小姐再加权衡的时间,若是到了北平此意不改,刘某再受此物不迟!子平,安排十名妥帖士卒一路好生照顾秋小姐一行,却不要阻碍其行事。秋小姐,希你我可在北平再会,告辞了。”刘毅微微一笑,说完便与风若曦上马而行,他的安排也是对白墨之人的一种考察,倘若他们真心如此,幽州之行只会坚定其信心,而若是别有用意这段行程他的那些亲卫也能一观端倪。

“秋小姐,有这十人随行自并州往幽州再至北平你等可通行无阻,沿途他们也会为小姐一行安排一切。”刘毅一走,刘七立刻带着亲卫营士卒打马跟上,而管亥点了十名妥帖之人后便对秋夜月出言道,言罢也不等她回答亦是纵马而奔追赶主公一行去了,这百名士卒乃是自亲卫营中精心挑选,身手头脑皆是一流,想必不会有差。

秋夜月此时却是伫立道中,眼光看向远去的刘毅等人却显得十分复杂,片刻之后方才唤来一众随行之人跟着那十名亲卫营士卒往岔道上去了,方才主公言及不可再用这条驿道,士卒们自然遵循,而管统领口中虽未明言可眼中的神色他们还是看的懂得,自会妥善行之。

此处往前不过三十里便已是幽州境内驿道上的第一处驿站,刘毅等人会在此稍作歇息,而守卫此处的郡国兵并不知晓主公的前来,这是为了保证刘毅的安全,便连他们歇脚的所在也从不之前定好,常年在刘毅身边护卫,管亥及刘六刘七等人积累了不少护卫的经验。他们会先行派人前往驿站让那些士卒暂且远离,亲卫营士卒则会严密看守驿站四周,主公的行程是要绝对保密的,这才是稳妥之法。

到了驿站之后,刘毅与风若曦便在最为干净明亮的那一间客房暂作歇息,乌云盖雪也被管亥牵进了内院喂食马草,此马的形状极为明显,若在外间很容易会被旁人由此推测出主公的身份,他不能不防,此外凡是主公与小夫人一路上的食水也要经过他三人查验方可与食,这一切却都是出于天耳所授,管亥等人执行起来更是一丝不苟,可说在受伤之后,子平越来越像是一个极为合格的贴身大总管了。

“夫君,我公输家的先人与白墨之间极有渊源,那手势亦是祖上所传,非白墨与我公输后人不能会,那秋夜月既然懂此手法,想必其白墨的身份绝非作伪,当日夫君对此门之中一力相求却是不得,如今送上门来却为何反有疑虑?”房中的风若曦利落的为丈夫倒上清水备好饭食这才轻声问道,那手势之事她亦要向夫君解释清楚。

“傻丫头,刘某又不会问你这个,还能信不过你,为夫向来不信有天上掉馅、馒头之事,且这秋小姐虽是语意真诚却总觉有些太过,因此才加以试探,倘若其真心为我所用,刘某必不会薄待。”此间只有二人,刘毅闻言宠溺的刮了一下风若曦的琼鼻方才笑道,他自然能够了解爱妾向他解释那个手势的用意,对此倒并不在意。

“天上掉馒头?夫君用语真是精到,只是若曦看那秋小姐风姿极佳,夫君对其如此冷淡也不怕寒了此人之心。”对于丈夫这种亲昵的小动作风若曦一向很是享受,闻他出言更是欣然道。

“冷淡?以她今日此举为夫如此待她已经是客气的了,方才若不出言子平立刻就会动手,他可绝非怜香惜玉之人,再说那秋夜月的风姿当真很好吗?我怎么觉得就不如若曦多矣呢!”刘毅先是正色出言,复又轻声笑道。

“夫君你就会取笑若曦,人家比我可不差呢。”风若曦娇嗔道可此时她的眉间眼角却都是喜色,显然丈夫的回答让她很是满意。

第六百四十七章 权宜之策

相对于那白墨女子秋夜月的主动相投,刘毅此时更感兴趣的却是她那墨子令重现之言,记得前番他在聂离之处得知墨门秘辛之时便与其有着一个共同的推测,那便是墨子令就在北平皇宫之中!若按秋夜月所言,此时墨子令落入了天戮手中,而天子又恰恰与此时病入膏肓,难道这二者之间还会有什么联系不成?可天戮取墨子令刘毅能够接受,他们对此物的向往已经有数百年了,说不定很早开始就有所布局,可弑杀天子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或者是自己的演技太好,一副忠臣的摸样使得天戮误以为除去天子他刘毅就会悲愤的随之而去?

不管在世人的眼中他刘郎生是忠是奸,可以他眼下的势力天子亡故对他绝是有利无害,这一点结论稍加分析就能得出,难不成天戮门主的脑子也进水了?以刘协的年纪更不可能与他之间有着什么深仇大恨,反正越是深想刘毅便越觉此事透着蹊跷,很难有一个合理的推论,看来也只有等自己回京之后再通过种种证据加以调查了 ”“ 。

秋夜月及白墨众人的出现对于行程之中的刘毅而言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在他赶赴北平的这段时间内倒是有大事发生,刘毅离开司州的第十日,张辽成功劝说函谷关守将郝萌献出城关,有韩遂人头在手加之马超跟随相助又是携大胜之势前来,郝萌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二十余万联军及韩遂张卫闫行等人皆在刘毅手下授首,他手中不过万余军心不定的士卒,纵有雄关在手亦不敢相抗,至此司州之战可谓战局圆满,张辽亲自坐守此关以待军师将令。

这个消息自然使得在奔行途中的刘毅极为欢喜,可接下来更大的一件事情就让他有点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大汉兴平六年,公元一九九年六月二十八,献帝刘协因瘴气而崩与北平皇宫宁养殿内,时年二十岁!因献帝无子亦无兄弟而皇亲一脉早在董卓乱京师之时就已经支离破碎,后又是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如今堂堂大汉竟然出现了无人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局面,确是史上少有。

献帝亡故之时,只有内侍张云随在身边,据他所言,献帝对其至今无子深感愧疚,更念皇叔大将军刘毅兴汉之功遗旨将其加为燕王,并言大统之事可由皇叔与一并老臣商议之后再决,消息一出,除了刘毅一脉的近臣之外,满朝文武皆是众说纷纭。论身份与地位,大将军皇叔刘毅自然是不二人选,可戏志才却依刘毅之言在此事上保持了一定的克制,主公所言不差,倘若他与此事之上表现的过于激进的话反而会遭致有心之人的利用而对大业产生某种不利的影响,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沉默使得朝中百官也不敢再此事上太过提及大将军。

父业子承或是兄终弟及乃是皇位更替的不二之法,但此时的情况却比较特殊,刘协无子,亦无兄弟亲族,这个继位的人选范围就需要扩大到整个汉室宗亲了,此时大将军又在司州未回,遗旨中虽说是老臣共商,可似杨彪伏完这样的久在官场之人怎会在刘毅归来之前发表意见?更遑论前者还是刘毅的姻亲,无论如何也是要等着大将军的意见的,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将天子的后事办的妥妥当当,以尽人臣之道,只是与此事之上自会有些不甘寂寞之人,一时间刘虞之子刘康,刘表之子刘琦都有人提及,而其中提的最多的竟是刘毅之子刘桓,这个说法让得到消息的刘毅颇为苦笑不得,老子这还没死了你们就惦记上儿子了?就算那些群臣之言与理相合我大汉也不是满清!

不过在刘毅的属领之中,天子的驾崩并未引起太大的慌乱与震动,在百姓心中本就是最重将军,弱冠病亡在汉末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况且这宫中之事离他们颇为遥远,倒是省了戏志才很多手脚,其实在他以及很多刘毅谋臣大将的心中,对天子驾崩之后的皇位承继是有着很大的期待的,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比喻用在这里可能有些不妥,但主公若能登上大汉天子之位他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相对朝中的谨慎,军中就要简单的多了,除了刘毅谁也不服。

此时天气炎热,天子的灵柩不可在宫中摆放太长的时间,这发丧之事亦是迫在眉睫,此事由杨彪主之,戏志才陈群钟繇等人为辅,一般而言,天子在继位之后便会着力安排自己的陵墓,此时的大汉都城乃是北平,早在将天子迎来此处之后刘毅便也开始按礼安排,虽说汉朝皇室的陵寝多在长安洛阳之处可以此时的天气及司州的形势将献帝葬在那里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天子的灵柩一旦下葬,就不会有迁移之说,就在停灵之期的第三日晚间,大将军终于赶到了北平。

一入京师刘毅家也未回便直奔皇宫,他的归来使得略微有些纷扰的人心彻底安定下来,有大将军在朝中就有擎天白玉柱,此时刘毅的地位在朝中更是凸显出来,全身缟素的大将军不顾满面风尘首先便在天子灵前致祭守夜,不管刘毅心中此时对天子之死有着多少疑问可此时他也要先将刘协的后事处理妥当。对于朝中百官而言,献帝刘协乃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在刘毅心中,他却又是自己的子侄,平日对其更是极为倚重,如今英年早逝他的悲怆之情绝非完全做作。

而在刘毅刚刚完成祭礼之后,几位老臣却是联袂而来,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此乃古之正理,之前刘毅未回此事只能搁置,而今大将军既然已经归来,此事立刻就要摆上议程了,众人便在灵堂之旁的偏殿之中略作歇息,一切皆由张云将之安排齐备。

“大将军,天子英年早逝令举国同悲,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身为人臣还需尽早决断保我大汉血脉传承方为正道,天子遗旨之中将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