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明-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高元华还在追着朝鲜京畿道水军节度使金东海的舰队往死里打。他总觉得这些使用龟船的家伙很碍眼,让高大爷很不舒服,所以干脆就将他们一举歼灭,一劳永逸的剪除后顾之忧。

经过一番激烈的海战,高元华以付出三艘双桅帆船的代价换来了京畿道水军的全部覆灭,并且擒获金东海作为战利品送往掘港。

朝鲜李氏王朝对此束手无策,大院君专门派出特使向满清求救,但是满清现在连自己都顾不过来,那还有心思管一个藩国的事情?

李辉看着刚刚落成的华夏英烈祠,整栋建筑飞檐斗拱,画阁雕梁。里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排位:有崇祯皇帝的,有孙传庭,孙承宗,卢象升,史可法,阎应元等明朝人物;往上还有陆秀夫,文天祥,岳飞,张宪,韩世忠,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再往上则是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秦琼,李靖,张巡,郭子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祖狄,冉闵,陈庆之;汉朝的张良,卫青,霍去病,张謇,苏武,陈汤,战国时期的孙膑,孙子,屈原,墨翟,孔子,孟子,庄子等等。最后一排则是伏羲,女娲,神农氏三皇,帝喾,颛顼,尧,舜,禹五帝。这些排位加起来总有一千之数,每个人的排位下面都有一百余字的简介,整个英烈祠中香烟袅袅,庄重万分。

在最右边的角落里,有十块没有刻上名字的白色木牌,众人看到这里,总要问为什么。

“那是给后来人留的。”李辉如此解释道,“每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都将获得在英烈祠中获得一席席位,享受子孙后代祭祀的荣誉。”

每一排的人物都是按照朝代分类,其中有几个排位格外突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闵,他的排位上写上了“杀胡救汉”四个大字;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的排位上则在一旁以宋体刻上“千古一帝”的名头;像屈原,杜甫,李白,陆游等人的牌位上则留有“文采昭然”四个字的评价,还有文天祥,史可法,岳飞等人的牌位上则刻着“华夏气节”四个字,以示殊荣。

宏大的祭礼缓缓拉开序幕,朱光昭专程从日本赶回来,身着大红祭服,头戴平冠,手持檀香,在鼓乐声中缓缓走入大堂,首先向三皇五帝的排位致敬,之后按照各个朝代,每一个牌位上都认认真真的插上檀香,并下跪,三叩首,之后向下一个灵牌上香。整个过程整整进行了一上午。

等李辉陪同朱光昭走出来的时候,正午的阳光火辣辣的照耀大地,李辉从宽大的汉服的袖筒中拿出早已草拟好的祭文,由他代表朱慈烺进行宣读。

“惟大明崇祯二十一年正月初十日,谨以三牲福礼,祭我华夏英烈于江南。壮哉华夏,源远流长,千年古国,浩浩泱泱。文章著世,武德隆昌。疆土广大,阡陌无疆。北达瀚海,南至蛮荒,西接天际,东达海疆。民风淳朴,才智绵长......”

高亢有力的声音穿透空气的阻隔,将整个江南乃至大汉的志气向广袤的大地上传播。正在田中耕作的农人们停下来,侧耳倾听,眼中含泪,心中激荡。“逆胡觊觎,烧杀劫掠......子孙不孝,令祖蒙羞。。。。。。”。。。。。。

一只巨大的鸟从遥远的东方飞来,在掘港的上空缓缓盘旋,最后落在一棵梧桐树上,嘎嘎叫了三声,振翅飞起,带起巨大的旋风。百姓们仰头观望,那只火红色的大鸟慢慢融入漫天晚霞之中,越飞越远,飞向那缓缓西沉的太阳,最后变成天边的一个小小红点,消失不见。

那面浴火凤凰旗也在随风飘扬,旗上的凤凰似乎要裂旗而出,追寻那只飞去的凤凰。“发奋突起,复我大汉江山,重振中国志气!。。。。。。谨以薄礼,伏惟尚飨!......”

漫天的霞光照耀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看着那面呼啦啦作响的浴火凤凰旗,伴随着阵阵的祭文诵读声,缓缓地将右手平举到胸前......

(第二卷《长风烈》完结,第三卷《将军令》马上呈上!)

第三卷 将军令 第二十一章 江中龙(一)

江西南昌,总兵府。

金声恒靠在檀木太师椅上,一双鹰隼般的眼睛看着门口,朝霞满天,一道道竹影斜着照进窗棂,在地面上荡开片片黑色的影子,随风移动。

急急的脚步声嗒嗒而来,虚掩着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身着满清七品武官服饰,手里拎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咣当”一声扔在地上,声音像打雷一般响起。

“总兵大人,已经杀了董学成,迟变龙,成大业也已伏法。咱们下步该咋做?”大胡子踢踢地上的人头,“妈的,还敢和老子动刀子,真他妈的活腻了。”

“还能怎么做!”金声恒站起身,他的背已经微微有些驼了,头顶的辫子上也已经有了几丝白发,伸手拔出腰刀,仔细端详,这把刀还是当年左良玉亲手所赐。

“侯爷死了三年啦!”良久,金声恒收刀入鞘,问道。

“是啊,三年守孝,已经事毕了。”王得仁垂首站在一旁,眼里却全是焦急之色。

“崇祯皇帝也崩了四年了,咱们投降满清,本以为高官得做,骏马得骑,没想到还是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受苦日子。还老被百姓戳脊梁骨,这日子过够啦!”金声恒一边说,一边向门外走去,当他来到大门时,发现大门口站满了将官,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番激动而又夹杂着些许紧张。

“兄弟们!建奴不仗义,把咱们当猴耍,能答应么?”金声恒的声音震得每个人耳朵嗡嗡作响,大家看着正值壮年的金声恒,红润的面色上多了一丝刚毅。

“不能!”将官们大喊起来。

“杀过去!砍他娘的!”一个游击将军喊起来。

“说得好!兄弟们,脱下这身猪皮!还咱汉人衣衫!”金声恒说着把自己身上的总兵朝服脱下来,两下扯碎,头顶的铁帽子也抛在脚下,咔咔两脚踩成一块废铁。

在他的带领下,这些原本满清的官纷纷脱掉朝服,一个好事者端过一个火盆,立刻,象征身份和权力的朝服在熊熊烈焰中化成灰烬。

好几个满清文官被一群赳赳武夫押过来,金声恒看着这些不愿投降的满清官,“我再问你们一句,到底投降不投降?”

“金声恒逆贼!你不得好死!……”一个刑名刚喊出一句,就被士兵们捂住了嘴,拖到后面一顿爆揍。最后打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你们要是投降的话,我可以考虑给你们足够的东西,你们不是想要银子么?来人!“金声恒一招手,又一个士兵端着满满一漆盘银子出现在众人面前,白花花的直晃人眼。

“逆贼!休多言,速杀我!”一个官吏把头一伸,“眨一眨眼睛,不是我大清的好官!”

“好,我就成全你!”金声恒冷冷笑着,拔出腰刀,走到这个官员的面前,刀光一闪,这个官员的脑袋就掉在了地上。

“既然你们不想投降,那就全部拉出去,祭旗!”金声恒红着眼珠子,犀利的眼神从每个人身上掠过,这些人纷纷低头,不敢与之对视。

这些忠于满清的官员被摆成一排,健壮的军汉们捧着鬼头刀,站在他们的后面,只等一声令下。

“咚!”一声炮响过后,金批令箭投下,军汉们手起刀落,这些忠于满清的“忠臣”们就此人头落地,鲜血喷溅到高达一丈的帅旗上,将帅旗染红了一角。

“进军!”金声恒站起身,看着那倒在地上的死尸,用脚重重的踩上去,“兄弟们,给我打出个名堂来!”

“总兵大人,章于天已经抓回来了!”王得仁从远处大步走来,手里拎着一个吓得筛糠也似的满清官吏。

此人正是江西巡抚章于天,被王得仁从江西瑞州星夜抓回来,等待他的则是更为严酷的惩罚。

“章于天,你不是想要我的银子么?”金声恒冷笑,“我不过有点银子,你就劝我捐献,不知道你这条老命,是不是也愿意捐献呢?”

“这……”章于天跪在地上,不停地擦汗,这个金声恒可是一员悍将,现在自己又成了阶下囚,要是把这位大王惹火了自己就得脑袋搬家。

“我,我愿降!”章于天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将军举事,匡扶正统,属下自然当追随将军,同建基业,共赴社稷!肝脑涂地,不敢易此心也!”

“好吧!既然你愿意归顺,那你就暂时入我营中,组织民工为我军生产大炮火药,你意下如何?”金声恒也觉得杀戮过多会让手下将官心怀畏惧,离心离德。而且这个章于天还是有点本事的,暂且留着他,以观后效。

面对着自己手下的上万精兵,金声恒叹了口气,这些士兵都是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弄来的,但是这部分人基本上可以忽略。

“兄弟们!咱们拼死拼活为满清打天下,这倒好,满清天下还没坐稳呢,就想着卸磨杀驴了。”金声恒用力的吐了口痰,“咱们兄弟不是软柿子,不死谁想捏就捏的!兄弟们,咱们反了!”

王得仁站在金声恒的身边,也是振臂一呼,“跟随金大帅!杀清造反!”

台下的士兵们热情万丈,也纷纷拔出腰刀,对准头上的那个丑陋的小辫子,“唰”的一刀,小辫子被割下来,扔进熊熊烈火之中。

“咱们反了!”震耳的声音在法场不停地回荡,吓得南昌城中的百姓纷纷寻找地方躲避。

“报将军!”就在群情激奋之时,斥候快步跑来,“报将军!有个探子鬼鬼祟祟在一旁刺探,被我们捉住,请大帅定夺!”

“押过来!”金声恒大喊一声,看来满清的行动还真快啊,自己一定要在这上面多加小心。

一个蓬头垢面的人从人群中推出来,并不挣扎,只把一双眼睛四外环顾,看着这些刚刚割掉头发的义军,好像刘海砍樵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兀那汉子,你是满清的奸细,前来刺探我军情,是也不是?”王得仁声色俱厉,面部的肌肉来回抽动着,手握在刀把上,大声问道。

“哈哈!”这个探子不但不害怕,反而笑了起来,“你们既然要起事,也要把探子放得远一些,连我这样的都混进来,你们说说,万一要是满清的刺客进来,你们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这么?”

“住口!”王得仁大喝一声,拔刀走到汉子面前,“今天就用你的头来祭旗!”

“可以,来吧!”汉子将头一伸,做出个引颈受戮的样子。王得仁的手哆嗦了两下,终究没有拔出来,看着人的气势,不像个探子。

“说,你到底是谁?来到我们这里做什么?”王得仁又一次问道。

“你们可曾听过东山军的名头?”汉子歪着脑袋,笑问道。

“东山军?莫不是李辉手下的?”王得仁犹豫了一下,“向来没什么交往,”

“这个自然。我军在江北,你们在江西,很难相见。但是我家李将军对你们可是佩服得紧啊!”汉子不失时机的拍马屁。

“既然是东山军,又来此做甚?”不知什么时候,金声恒竟然来到身后,沉声问道。

“自然是有天大的事!”汉子说着挣脱士兵的臂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我家将军夜观天文,知江西当有刀兵之事,所以推演八八六十四卦,得出卦象,让属下急忙送过来。”

“胡说八道!”王得仁却不去接信,“那李辉远在东海,距离江西有千里之遥,我们今天才正式举旗反清,他就知晓了?又派你前来送信?真是天下奇闻,我看你一定是奸细!”说着冲身后的金声恒一抱拳,“将军,这小子八成是一个满清的奸细,不如杀了他,省得麻烦。”

“不可!”金声恒早闻李辉的大名,最为传奇的是他在狼山一战竟然得青鸾眷顾,要知道那是神鸟啊,千年不遇的神鸟。有神鸟眷顾的人肯定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把信拿过来让我看看!”金声恒冷声命令道,王得仁将那封用火漆粘好的信交给金声恒,他拿着信,慢慢撕开,里面露出一张毛边纸,上面洋洋洒洒写了一页。

金声恒看着书信,面色渐渐凝重,一双鹰眼也聚到一起,他慢慢读出声来,“柳同春不可不杀,金陵不可不取。占金陵,祭陵寝,江南震动,中原风起。传檄山东,驰令甘陕……天下可定,大业可成!”

“唉!”金声恒拿着信,哈哈大笑,“看来你家主子也不是明白人,那金陵有洪承畴固守,难取难打,舍去江西根本之地,去以卵击石,真妄谈也!”

“我家将军早知金将军不信,所以,这里还有一封信。”那个汉子说着拆开衣襟,从里面拽出一张薄薄的纸,金声恒拿在手里,发现这张纸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雨水。他小心展开,细细品读。

第三卷 将军令 第二十一章 江中龙(二)

(求收求推,呵呵)“占据九江,掐断长江航线,攻湖广,取武汉四战之地,下蕲州,以为江南咽喉……”金声恒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