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抗战918-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的保障,可以沿用现在你餐馆跟相关人士的合作方式。”

“你是打算当幕后老板?”柳如寄吃惊不小。这个董库能量不小,不但资金量惊人,脑子里的方案和配方更是她见不到的。而且,他的身份神秘,到现在自己都没搞明白他是干什么的,连他是中国人还是rì本人,她现在都搞不清了。

“是的。柳小姐不知道可有意向?这个餐馆的标准并不是单单针对中国和rì本,在一两年里你经营成熟后,可以将餐馆开到英国,美国,开到世界各地。经营,都是你来,资金,都由我出。”

柳如寄沉默了。刚才董库说的这个信息量太大,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别的不说,她虽立志在餐饮业发展,可也从来没想过出国开饭店。再加上这资金,按董库说的,一个饭店投资何止百万?

思索良久,柳如寄抬头问道:“董先生,你确定我可以胜任?”

“柳小姐,这个饭店的标准是国际化的,餐饮各国的都有,主打却是中餐。至于说胜任,我没觉得柳小姐不能胜任,柳小姐只是需要个方向和载体而已。”董库微笑着轻轻说道。

“我不确定是该称呼你董先生还是加藤君,还请给小女子个准确答案。”

董库看着柳如寄,他明白了柳如寄的意思,遂说道:“生意上,还请称呼我为加藤,至于我本人,我是地道的中国人,一个不会向任何强掳低头的中国人,一个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中国人。”

柳如寄定定的看着董库,她读懂了董库的意思,半响,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我只是个生意人,不想卷入任何纷争,如果董先生跟小女子只是生意上的合作,我可以考虑你的提议,顺便说下,我去过rì本,我也有个rì本身份,这间老菜馆的东家也有rì本人的干股,如果再开饭庄,里面还是少不了这份干股,这点,不知道董先生是否能够接受。”

“这个没问题,刚才董某已经说了,我跟柳小姐之间只是单纯的生意往来,我不介意rì本人入股,只要柳小姐不为rì本人做事,其他的都可以接受,毕竟要通过你的关系才能将饭店开的安稳。”

“好!那小女子就试试,看看能否做到董先生说的,将饭店开到世界去。”柳如寄在董库话音落下后,没有犹豫,干脆的应承了下来。

说完,她眉头一皱问道:“董先生的rì本身份是从何而来,这点我必须要知道,否则一旦出现纰漏,小女子可承担不起。”

“哈哈!这份证件相信就算特高课也无法辨别真伪,只是rì本少了档案而已。”

“伪造?!”

柳如寄吃惊不小。那印泥和印章,包括文字,她是看不出不妥,真没想到这是伪造的。

“董先生,如果要真正合作,你还需要一个真正的rì本身份,有据可查的。”

“这个有难度……”

董库迟疑了下说道。要是弄档案就必须去rì本本土,可他现在没有时间耽搁一俩月来搞这个,他要是一走,刘忠他们还没成长起来,恐怕要出乱子。

“这个我来吧。”

柳如寄轻轻的说道。

“嗯!?”

董库这一惊可是不小。这可不是刻个章,伪造个证件那么简单,这需要在rì本本土相关机构里留下档案,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考虑了下,董库还是问道:“柳小姐,我能不能知道你rì本的关系?”

“其实也没啥,我在rì本的时候跟寺内美惠子是同窗,后成为姐妹,她的父亲是寺内寿一,也是我的义父,在军中任职。”柳如寄轻松的说道。

“是他!!”

董库脑海里瞬间浮现出这个人的资料。

寺内寿一:现任台湾军司令官,10月底将升任陆军大将,是军事参议官,明年将是陆军大臣。

寺内寿一可是条大鱼……

董库脑海里盘桓着数个念头。

第65章无线通讯

通过柳如寄简短的说明,董库知道了柳如寄的后台居然是rì军的高层,是一个推动rì军在中**事扩张的重要人物,也是rì军高层的铁腕实权派。

没有寺内寿一,rì军扩张的野心和动作不会那么早,卢沟桥事变或许还会推延或干脆不发生。

至于柳如寄,估计并不知道寺内寿一的职级。在大板,寺内美惠子经营着一家中国餐馆和一家rì本料理,中餐厨师则是柳如寄这里培训的,并派了一位地道的大厨到那当领厨,可说俩人关系非常好。

董库念头盘桓,在分析出这里的安全伞应该是寺内美惠子撑起的,遂打消了通过柳如寄掌握寺内寿一行踪,狙杀他的想法。

“柳小姐,既然有如此能量,我对这个国际饭店更充满信心了,这样,我回头写出方案,连带合约一起,明天再跟柳小姐细谈。”说着,董库就要起身告辞。

就在这时,燕儿推门进来,递给柳如寄一张纸。

柳如寄接过来一看,随手就递给了董库说道:“是邵叔联系你不上,发给我的电文。”

董库没有过多诧异,他不知道上海能不能打电话到这,就算能,那也会被监听。毕竟东北已经沦陷,是rì本人的天下,邵胖用电台也属正常。而自己这边,山子已经去勘察营地了,电台自然没人回应了。

他接过来一看,原来是邵胖建厂犯愁粮源。粮食的来源要是江浙到是可以供应的上,可军阀这块就难以保证源源不断的粮食进入上海。而压缩饼干和方便面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这不同于其他的东西,这是军阀也看中的战略物资。

选择上海建厂一个是那里有海口,运输方便,一个是那里有租界,可以得到庇佑,就算历史的车轮按着原轨迹运行,厂子建在那里也会安全。

可这粮源的确实够头疼,要是换到别的地方,建厂的保障就没了。而且37年后,如果没有拖住rì军进关的脚步,那,厂子等同于给rì本人建的。

粮源……

董库捏着电文默不作声,电文里写着的饼干厂和面厂这俩名字在他眼前晃来晃去。

思索了半响,董库深吸了口气,不能再国内建,那就在外面建厂,反正压缩饼干不是卖给国内,也不是卖给小rì本的,计划就是卖给欧洲战场,用来换取高额回报的。

既然如此,那莫不如就将厂子建在马来西亚,或者是新加坡。那里,离着澳大利亚近,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用小吨位的船就能运过来,不用走马六甲海峡。至于出货,马六甲在战争开始的时候还很安全,直到rì本占据,这段时间都不会有问题。

但很快这个方案又被董库自己推翻了。原因无他,马六甲海峡是争夺的要地,建厂在新加坡会很不安全。

思索着,突然,一个地方浮现在脑际,坤甸。坤甸离着澳大利亚更近,原料的运输压力更小些。而且坤甸是荷兰殖民地,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就算战争起来了,荷兰也是比较菜的一方,自顾不暇,更顾不上殖民地了。

“看来要有大动作才成。”董库暗自嘀咕着,仔细的推敲着。

要是建厂在坤甸,那里也有海港,可停泊大吨位的货船。加上荷兰在那的力量并不强,只要拥有两千战士,就可确保厂子无恙。要是41年后rì本人过去了,也可以在这段时间赚的盆满钵满,到时候是去是留都好说了。

五年……

董库抬起头,看了眼默不作声的柳如寄说道:“麻烦柳小姐给准备分纸笔,我给邵老板写封电文,在你这回给他。”

“行。”柳如寄痛快的应了声,让没有离去的燕儿准备纸笔。

董库接过纸笔,回到桌前,刷刷的写了起来。

电文到没有别的,他告诉邵胖,面厂可以建在租界,这东西在这会能不能火他不确定,建在租界可以慢慢的搞,毕竟现阶段能吃白面的并不多,方便面还属于奢侈品。至于压缩饼干,他让邵胖将德国买的设备不要运回国,中途就直接去坤甸,在那建一个厂,在国内招收两千人以上,作为看家护院的根本,可以选择江湖上的朋友和学生。并告诉邵胖,回头他会弄一份具体的方案,连带那片的海图,好方便他去订购粮食。

电文随着燕儿的离去,飞向了上海。

待燕儿离去,柳如寄奇怪的看着董库问道:“董先生,招两千护院,是打算拉队伍吗?”

“呵呵,柳小姐有所不知,离开国内,没有足够的武力是难以保护产业的,所以,这也是迫不得已,毕竟那里不是国内,有什么风吹草动还可以斡旋。”

柳如寄听他这么一解释,也多少明白点了,那里的治安不会太好,要不不会用队伍护院。沉吟了下,柳如寄好奇的问道:“董先生,你跟邵叔说的饼干厂我没看好,毕竟吃饼干的不多,到是面厂,什么面需要开厂子生产呢?”

董库笑了笑:“是这样,饼干是压缩饼干,是准备做军需物资卖的,面是我在一个小国家土著那里吃过的一种面,叫方便面,这种面是油炸或烘干出来的半成品,用热水一泡,配上佐料包,非常方便,味道也不错。”

“哦?”柳如寄感兴趣的说道,“那这种面能不能在rì本建个厂,有寺内美惠子在,让她入干股,相信生产环境肯定没问题。”

“rì本建厂?”董库眼睛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这个呢,把他们发明的东西弄回他们那里,赚他们的钱,用福尔马林做酱包防腐,那……

董库略一思索,痛快的说道:“行。但有一点,这块是交给邵老板的,建厂生产全由他负责,你这边可以跟寺内美惠子一样,可以享受干股。”

柳如寄笑了笑,摇摇头说道:“干股就不用了,我的用意只是想美惠子多赚点钱,我这边也好能放开手脚。”

“也好……”

董库话音还没落,燕儿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大张纸,告了声罪,递给了柳如寄。

柳如寄接过来看了眼,笑着说道:“先生,还是你的。”

董库接过来一看,原来还是邵胖的电文,感情他拿电台当无线通讯了。

看着纸上的内容,董库不由的佩服邵胖。铁罗汉还没有自德国回来,他已经网络了熟识的江湖人物三百余人,并在几个城市里招聘了三千多学生作为厂子的工人,董库的电文正跟他的思路合拍,来电除了说明这些,就只是请示需要购买什么样的枪支,他好着手去办。

董库简单明了的回电,按着部队的装配,掷弹筒、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长枪、短枪手榴弹,还有防空高shè炮。

柳如寄看了眼电文,没有说话,但内心里对于董库的大手笔着实吃惊不小。两千人全套下来,按着这些武器的标准,那可不是一两百万就可解决的,还要备那么多的弹药,真有组建部队的意思。

不过,她虽然不了解军事上的事,也知道乱世要想守住产业,没点班底还真不行。就算她这,明面上看不出来,实则成叔他们都有枪,还有一支三十几人的短枪护院归铁叔管,为的不过是安生做生意而已。

待电文发出,等了十几分钟后,董库见再无回信,遂起身告辞。

路上,他买了一大摞的纸和钢笔、绘图笔,回到客栈就关门写了起来。

挑灯连续奋战了一宿一天,到了第二天傍晚,他才把所有的方案都写完,并给邵胖绘制了地下仓库以及海运航线的航海图,还有一套基本的训练方案,为的只是让护院不会像散沙一般,不过,强度照比刘忠他们那是差得远了,充其量也就比现在的部队训练的科目多一些,重一点而已。

至于地下仓库,他相信,后世的全营养压缩饼干,销路在战争一起的阶段绝对不会差,毕竟现阶段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压缩饼干,还没有全营养的概念,更没有脱水且保持营养不变的技术。所以,他建造地下仓库就是在销路没起来之前,用以囤积。

再说了,就算无法成为战略物资,那也是民生的绝佳产品。毕竟战乱中生火造饭太不方便,远不如一碗水,泡一块压缩饼干来的方便,且营养齐全。到那时,这些东西可是有钱买不到的,价值就不是现阶段这么便宜了。

而且,他已经设计好了,在坤甸建的厂子,地面是面粉加工,地下才是生产压缩饼干的车间。这样,可以外运一部分面粉掩人耳目,或者干脆供应上海的方便面厂,以避免有心人惦记那里。

整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他还是惦记武器自己生产。只是想不到可建厂的位置,要是建在国内,隐蔽了到是可以做到,但规模一小,大型的炮,乃至坦克等重武器却无法生产。

可要是建在海外,一旦被某个国家盯上,到时候生产基地别说为自己提供武器了,是谁的都很难说了,毕竟对抗国家机器不同于暗杀破坏,几个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特种兵就能起到决定xìng的作用,那可是需要部队看护的。

至于枪支,他倒觉得,就目前的战争来说,有了瞄准镜的三八大盖绝对可以在战场上占据优势。而瞄准镜,邵胖已经提到,铁罗汉在德国等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