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98年12月,乾铭带领一千虎贲力士从上京返回到了涿郡,同时在途中琼瑶皇后产下一子,算是当今天下唯一的皇子。

众人到涿郡后,乾泰自乾铭那里知道了他一路上去上京的种种变化,还有玉瑶疑似被蜀山剑宗的修士救走的事情。并且,乾泰还派人驻守安排了琼瑶皇后与小皇子在涿郡暂先秘密住下,隐藏未让任何人知道。

天残的到来为乾泰带来了五年前就属于他的那匹宝马‘冥夜’,更告诉乾泰了太一宗中许多有关朝运开辟的记载。

皇朝开辟,需要有重宝镇压气运,开辟人道支流。这其中更干系着‘大地龙气’点龙寻脉等等手段。天残此来反而十分看重乾泰,建议乾泰如果真想要在乱世中争龙,也许寻找那大阴山中岷山派的泗水镇人更能了解其中详情。

在涿郡,琼瑶皇后见了乾泰之后,同样寻找机会与乾泰做了一笔交易。她那一翁紫气气运换乾泰一个诺言,将其孩子送到南方乾族,让其认祖归宗。并且,琼瑶皇后告诉乾泰,天残老人在太一宗中的身份十分奇怪,是一个秘密。让乾泰不要太相信天残。

琼瑶自杀了,一代太一宗圣女死在北地涿郡,不愿再回宗门之中。

(她一生受太一宗养育,可嫁给九皇子为太一宗争夺气运,已经偿还了太一宗的养育之恩。后来太一宗为了夺取大晋皇朝最后的一点气运,交给了她秘法夺取了属于皇宫/后/宫的一翁紫气气运。可当琼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之后,为了她的孩子,她又后悔了帮助太一宗掠夺朝廷气运。她一生不能自主自己的命运,好似风光无限却生活在痛苦之中,临死为了她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了一次逃离了太一宗,逃离了那皇宫。)

琼瑶的死深深的震动了郡守中的无暇、乾铭两人。

郡守府中并没有几个人知道琼瑶皇后就在涿郡的事情,就连乾泰的母亲也被隐瞒。而无暇能够知道那是因为其父亲的原因。

而且,因为琼瑶死,两人不知是受到了什么震撼,竟然结拜结为了异姓姐弟。

冬去春来,北方幽州出了冬季上谷郡边界的摩擦,仍然少有战事。可南方从翼州往南一直到京城都成了战乱之地。

在司隶,短短的几个月内,已经发生了几次大战,董必武以并州为后路,占据翼州西部,并勾结了关外的游牧、越州的蛮越人与各地军队争斗不下。

第136章 争龙

涿郡,天残老人送乾铭他们到涿郡几日后,开始要离开南下。

府城外码头,清晨天色微明,湿漉漉的码头雾气很大,四野寂静无人。

乾泰、分身阎都、公孙霸三人来送这位真人离开,在码头旁,天残老人再次嘱咐乾泰道:“蓟县候,如果你真的想要开辟格局气运,就赶快寻找重宝,请岷山派的泗水真人来,详细问他其中的奥妙。”

乾泰认真道:“多谢真人此番次前来,可以告知真人本候已经派人南下,带着本候书信亲自去请泗水真人前来一叙。”

天残真人点头赞同,仍催促道:“如今朝廷已经名存实亡,这天下人道气运之争一刻迟缓就能决定事情成败。道友如不想让大晋让外姓之人夺去,就尽力努力吧。”

乾泰又问:“真人此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不知真人能否再为泰讲讲当日是如何确定玉瑶被蜀山救的,泰也好多知道些线索。”

乾泰此时心中还牵挂着另一件事,那就是玉瑶的安危。听乾铭所说,是天残真人最后发现玉瑶阻敌的地方有蜀山真人的气息,可乾泰一直不知天残用何手段确定玉瑶就是被蜀山所救。本来乾泰还不怀疑的,只是琼瑶皇后死前曾说过天残的身份问题,乾泰也感觉这天残老人是一个有秘密的人。

天残真人跛着脚站在码头前,此时正是微明的清晨,闻言看着乾泰踌躇了一下,深意道:“老道在玉瑶公主遇害的地方没有发现‘无暇玉壁’自主护身爆发的气息,想来玉瑶公主应是无碍。三位道友,老道还要南下去益州,小老儿告辞。”

公孙霸、阎都伸手一礼朝离去的天残真人示意。

天残老人一只脚在地上一蹬临空飞起,其怀中还抱着一幼儿,正是那琼瑶皇后所生,天残老人会将此幼儿送往益州乾族认祖归宗。

天残老人飞到空中,立刻有一仙鹤飞来,拖着天残真人朝南飞逝而去。

天残老人临空遥遥传音道:“候爷,赶快去忙吧,玉瑶公主如今安然无恙,此事小老儿还是能向候爷保证的。”声音说完,人已经远去。

乾泰、公孙霸、阎都三人转身,一起趁着雾气返回到城中。

回去后,乾泰有感请泗水真人干系重大,有必要让分身阎都亲自去一趟以防出现意外。随后不久,阎都就离开了涿郡府城独自南下。

乾泰与公孙霸在府中招来了刘伯溪、施琅,带着众人来到军营中,带着城中剩余的一万金甲军,另加两千虎贲骑就去了北方涿郡前线。郡里,只留下了乾铭、陆判和老尚书李同知管理郡里的事情。

郡守府,乾泰离开后府里的主人也只剩下了老夫人,就是乾泰的母亲妍月婕妤。而之前同样来到涿郡的琼瑶皇后如今被秘密埋葬在了涿郡城北的一处地方。

府里如今住下了很多人,乾铭和他母亲刘婕妤、珍妃、李同知都在郡守府中的各处院落里居住。

如往常一样,用过早膳后,府中的三位夫人妍月婕妤、刘婕妤、珍妃在后院中房间中说些家常话、做些女红,或在花园中散步。老尚书李同知会偶尔去前院帮助府里处理些政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房中著书。而乾铭却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中与士兵呆在一起吃住训练,很少回来住。

在后院的房中,三位夫人在丫鬟的帮助下正在刺绣,可珍妃却眉宇间总是挂着抹不掉的担忧,双眼微红,与妍月婕妤、刘婕妤相比好像苍老了几岁。珍妃娘娘这几日都在挂念着女儿玉瑶公主,担忧女儿的安危。

乾泰母亲与乾铭母亲都很心疼珍妃娘娘,遥想当年在皇宫中珍妃得先皇宠爱是多么风光,可如今却落得这般处境让人心痛。在妍月、刘两位婕妤看来,说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还都是她的孩子。

乾泰母亲看不下去,劝言安慰道:“姐姐,你这般露着伤心,实在是让妹妹二人心中难安,如今我们已经派人去青州打探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的,你还有什么担心。”

珍妃放下东西,两眼湿润道:“让两位妹妹担心了,可玉瑶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自小没有经过战祸,更别提远离京城下落不明,这让我如何能够放心的下,毕竟她也只是一个女孩子,唉。”珍妃说完就泪水垂垂欲下,听着让人伤心。

刘婕妤也不忍心珍妃如此憔悴,劝道:“姐姐,妍月姐姐说的一点很对,你可要放开些,要是过些时日妍月真的回来了,要是看着你这样可如何是好。”

“我知道,两位妹妹。”说完珍妃哭泣起来。

乾铭母亲赶紧拉起珍妃的手,与刘婕妤一起拉着珍妃拍手安慰起来。

珍妃娘娘委屈道:“都是先皇走的早,如今让天下奸臣当道,战乱不停,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受这般罪。不然哪里让玉瑶受这般罪,泰儿、铭儿也不用在这幽州受那袁家的气受。”

珍妃又道:“两位妹妹,姐姐多嘴了。你们说,要是还是当年四海生平改多好。”又问:“妍月妹妹,今日我不见泰儿来向你请安,可是又去军营了?”

妍月婕妤闻言也是满眼担忧的道:“是啊,如今北面的袁家人又开始调兵了,自从去年泰儿与他们带兵打过了一场,如今怕又要有战事发生了,也不知这天下还有多少人还记得朝廷天恩。”

说完三人都是叹气,为当今天下的处境堪忧。

妍月婕妤慢慢安慰珍妃道:“姐姐这几日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根妹妹说,如今在这乱世之中,也只剩下咱们三姐妹了,在没有陛下来守护咱们。”又告诉珍妃道:“还要告诉姐姐,今早泰儿告诉我要看好你,说天残真人保证过的,玉瑶不会有什么事。他如今已经派人去青州打探了,泰儿与那蜀山剑派又有熟人,一定会有消息的。”

“就是啊姐姐,你可不能让玉瑶回来后看到你这般,还不定要哭成泪人儿呀。”刘婕妤道。

“两位妹妹放心,我很好,不会有事的。”珍妃擦拭泪水道。

可几日来消瘦的身形,怎么看都让人心疼。

乾泰带着一万多大军用了一日时间,自府城北门出发急行军,向北进发了近一千多里,于次日深夜赶到了北方上谷郡内的驻军营地之中。乾泰带来的大军进入了军营之中,

北方边界自去年乾泰率军抢入了上谷郡边界后,就让秦铁树率军驻扎在上谷郡边界上,将与上谷郡的摩擦阻止在上谷郡内。

初春,天气还十分寒冷。不如涿郡府城靠近黑水河江面,天气已经化冻。相差千里远的上谷郡还许多地方积压着一些厚雪,空气寒冷。

今年幽州的天气并不好,整个冬季都大雪不断,让百姓和边关的士兵没少吃苦。

在上谷郡南部边界这片未知的山丘里,驻扎着三万多大军,而今再加上乾泰带来的一万金甲军,兵力直接达到了金甲军三万、信仰武卒两万的五万兵力。乾泰是下定了心思,不让袁绍进入涿郡破坏如今涿郡的百姓安康生活。

乾泰到来后,就秦铁树迎入军营。乾泰与刘伯溪、施琅等人住在了军营之中。

乾泰到军营后,每日军中严格训练,日夜防备着对面镇里的上谷军队。

袁绍如今是上谷郡代职郡守,在南方的北平郡布下了八万军队,随时准备侵入南方。之前乾泰也不傻,在董必武事发后一与袁绍对持起来时,就一早寻机接两方的一个纠纷理由打破了原驻守边境的缺口,进去了上谷郡内,将与袁绍的战场一早定在了袁绍的治下。

二月往后,北方天气一直回暖缓慢,双方都在等着冰雪化冻一边对持着。时间一晃就到了三月,

898年3月,北方大雪,饿死殍尸,大晋北部发生了大冻灾。因为并州也在受灾范围,所以影响了南方的勤王战局。幽州也收到了大雪,只不过涿郡以南受到了城隍神神术的影响雪灾很小,而涿郡北方本就是寒冷之地,雪灾严重,直接就影响了同样处于冻灾范围内的幽州势力对持。

第137章 居庸县求粮

三月,幽州发生了雪灾,灾区严重的北方受灾最是严重。

在人世间,雪灾最严重的寒冷冻伤,涿郡以北的灾民并不缺少食物,缺少的是御寒之物,不少穷苦的山民都几家聚在一起不能同吃同住。百姓是十分苦的,有的人家一家人只有一件棉衣,冬季平日只有出远门的家人才能穿这件衣服。可想这场三月里的冰封大雪会冻死多少人。更何况人都顾不好自己,还不知有多少家畜被冻死,更有许多刚生长起来的庄稼被冻萎蔫,让灾民看不到希望。

上谷郡的情况,军中的乾泰自然看在眼中。

乾泰让军营中的庙祝到营地西上百里的地方搭起了棚舍,让庙祝们救助因灾南下的灾民,甚至,乾泰还派人调来了一笔用绒草填充编制的大衣,送给军营附近上谷郡的灾民御寒。这种‘大衣’就是用柔软的细草搓揉编成的草衣服,十分的简陋甚至抖一抖都能漏风,可仍然能简单的挡一下风寒,成了灾民的保命之物。况且乾泰还让庙祝们施术看病救人,施舍热粥。自然是心怀百姓,不以灾民属于上谷郡就弃之不顾,可谓慈悲仁德之主。

好在,涿郡郡里的灾情并不严重,没有拖累乾泰在上谷郡边界施为。

三月底,大雪还在封冻,天气不见转晴。

乾泰军营外,从对面居庸县/城里来了一位使者闹着寒风来到乾泰军营外。

这士兵拿着袁绍的书信,在营外求见。

对于这使者来说,这次主要来就是为了劝蓟县候能够出钱粮赈北方的灾情。今日,袁公治下辽西、辽东、上谷几郡都受了严重的冻灾,都闻涿郡富足,在上谷郡愿意主动接济灾民。如果这次能过劝的蓟县候愿意放弃前嫌,不计较与袁公的矛盾救助北方的灾民,对此说客来说,定是大功一件,完成了袁公的嘱托,回去后定会受到重用。

军营外自然有人把守,士兵很快到主帅营帐中向乾泰禀告道:“候爷,外面来了一说客,说是来自对面的使者,要求见候爷。”

军中秦铁树、刘伯溪、施琅等人都在,闻言都是一惊,不知此时大灾之中袁绍派此人所来何为。

几人相互交换了下眼神,乾泰于主坐上道:“各位,与其我等在此猜测,召那人近来一问不就皆知。””

这说客进来对众人依次拜道:“下官北平县文吏一名,此次受袁大人所托,求候爷救我北方百姓一救。”

“小吏,幽州大雪灾百姓困苦,候爷自然会救助。可那袁绍既然无能不能辟护自己的子民,那何不将治下交于我涿郡治理,候爷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