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琼瑶因出身太一宗所以也十分记恨乾泰,也对至帝道:“我知先皇年初放乾泰去幽州是有鞭挞蓟县候的意思,可而今先皇尸骨未寒,不可封赏蓟县候!”

如此,太一宗也不同意乾泰获封了。

至帝已经答应了玉瑶公主,这十分让乾至为难。玉瑶公主在回去后,将消息告知了祖父李同知、其母亲和乾铭的母亲刘婕妤,老尚书府中十分欣喜。

次日早朝上,至帝果然闭口未提蓟县候在幽州的事情。

倒是袁家开始发难,请新皇令吏部调上谷郡郡守归京任职,空出的上谷郡郡守一职由袁绍代理。

早朝上,至帝怯于袁家带领许多官员的压力,差一点就准许了兵部尚书袁崇焕的请求。还是朝堂上以曹、陆、亲近玉瑶公主的一些官员的纷纷出言反对,方压下了此事。

下了早朝,玉瑶公主得知九皇兄皇帝懦弱的突然变卦的消息,也是十分无奈。

玉瑶又请来了孟青书,向孟青书寻求帮忙。孟青书是京城第一儒学世家孟家的大公子,父亲是京师有名的大儒,且对京师诸多世家和朝堂上的关系同样十分源深。

孟青书是钟情喜欢玉瑶的,自然是会出面帮忙。

孟家家主虽然对玉瑶公主的身份有些不满,可也自信要以孟家势力将来即使娶一个末朝公主做媳妇也不会有什么。

孟家家主出面,夜里拜访了其一个好友,在京师南方益州刘家的代表户部侍郎刘基。还拜访了曹家的大侍令曹景行。并连夜派人联系了京师的大小世家。

翌日,果然在朝廷上幽州的事情出现了变化。

乾泰的事情总是被提出,并得到了户部侍郎刘基等人的出言和曹家、幽州董比武的派系等诸多官员的奏言支持,最终如愿得到了朝廷的旨意任命,鉴于乾泰在涿郡的政务功绩封为涿郡郡守。

而袁绍也被圣旨准许暂代上谷郡郡守,辖辽东、上谷两郡。

此番结果虽有孟家家主出面的结果,可也是当即天下几大潜龙势力对于幽州局势相互之间的妥协之果。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出自于这些上层的世家。

第115章 孟青书的痴情

朝廷封赏乾泰的旨意送走当日,孟家的孟青书与玉瑶公主在城东望海山上游览。

两日谈话间说起了两人的婚嫁之事和幽州蓟县候的事情。

玉瑶公主是上京城中有名的京师三大美女之一,这是京师无数年轻俊杰公认的,没有丝毫的水分。玉瑶是真正的生就了一身倾城容貌,雍容漂亮,离开其华贵的气质不显娇艳。玉瑶小公主让无数女子相见惭愧,更让许多年轻人终生难忘。

而孟家的长公子就是痴恋玉瑶小公主之人中身份少数可比的人,其人对玉瑶小公主的情谊已到了非玉瑶不娶的地步,两人同在上京城,又身份相近,孟青书为人潇洒有度也早已取得玉瑶的好感。

这次孟家帮了玉瑶的大忙,玉瑶邀请孟青书城外共游。一来答谢孟青书,再者两人本就互有好感来山上就是谈情说爱的。在山上自然也成了孟青书向玉瑶表达求婚意思的最好时候。

两人在山上一边交谈,一边并立游览。

在山顶观风景时,孟青书就抓着两人说话的机会转话说起了想娶玉瑶的想法。

孟青书正颜道:“玉瑶,这次蓟县候的危机结束了,我希望你能答应嫁给我。”眼中还是一如既往的那般深情,站姿还是十分的守礼。

“孟叔父催促我们的吗?”玉瑶问道。

好吧,玉瑶其实心中多少也清楚,孟家的家主的心思,更清楚这一天早晚要来。

“玉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我孟青书不敢自己标榜,可咱俩的感情你是知道的,这次是我想趁此机会,问问你什么时候答应嫁给我?”孟青书满脸真诚,双眼炽热的的看着玉瑶。

望海山上,南风微微吹拂,四周花草风貌,山下波光粼粼的通天河是如此的美妙。

在天河旁,在高山上,说一句‘我喜欢你’,是两人间最美好的事情。

玉瑶公主衣裙华美漂亮,美妙的绝伦绝幻洁白鹅卵脸蛋,明亮的一双眼睛看着孟青书,些许羞涩,秀丽的身躯,果真是天下见少有的一等一的美人。孟青书也是生的俊秀,玉面小生,上层社会的书生公子装。

孟青书伸出手抓着玉瑶的素手,玉瑶也没有反对,只是静静的看着滚滚的河水。孟青书感到,这一刻两人怕是这人世间最幸福的两人。

“是你们孟家要南迁?去那里?”过了一会,无暇低落的出言问道。

“玉瑶~”孟青书小声安慰的叫了声。他知道此刻玉瑶定是不开心,慢慢解释道:“你也知道,如今天下越来越乱了,各地都蠢蠢欲动,而京师也将变得不再安全。孟家南迁,这是逼不得已的事情。南方益州的刘家人有与我父亲交好的,我们去那里,必然能远离战乱。”

孟青书又道:“玉瑶,正好你的家族如今也在益州,等我们成婚后一起去益州,还能与你乾族在一起。到时我们两个孟家、乾家联合在一起,必然能够在益州不再怕任何人,我们世世代代的在那里生活。”

“青书,你孟家自古传承着孟子之义,你说,你说父皇留下的朝廷并不是命中注定的一定要灭亡,你孟家愿意留下来支援它吗?”

“玉瑶!你在想什么,你知道那样要死多少人吗,你理智一些,好不好!”孟青书道。

闻言玉瑶一下清晰起来,苦笑道:“对不起,我只是有些感伤而已。”

呼~玉瑶吸了口气,看向孟青书道:“青书,我答应嫁给你,可要等到吾大**山彻底乱了之后。我除了京师的家人还有幽州的那两位弟弟,现在我就剩下这些亲人了,我一定要看着战乱爆发后,等看到我那两个弟弟彻底安全后,才能跟你去益州。”

“玉瑶,你怎么这么善良?你不要再傻了,这次你帮了蓟县候就十分吃力,今后天下只会更乱,你又能帮多少?”孟青书闻言皱眉问道。

“能帮一次是一次,我们三姐弟自小在一起,我是不会看着他们遇难的。我相信,只要我弟在幽州打败了袁绍那人,将来是投靠明主,还是割据成藩王都能渡过一生了。”玉瑶道。

“那你呢?皇家历来不嫁的女子都要在道院苦修,无论是你皇室还是我出身的世家大族,规矩多礼仪多,你难道要将一生的青春年华都糟蹋了吗,玉瑶,你自己又能坚持多久?”孟青书问道。

“所以我希望你能留下来陪我,青书,答应我好吗?”玉瑶哀求道,说来如孟青书一样,在上京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越来越孤立无援起来,独身一个女子要在上京城护住一家老小太难了。

孟青书没有出声,心中有自己的考虑。

玉瑶急道:“我答应你,只要天下一乱,到时乾泰、乾铭他们的局势就会明朗,到时无论乾泰、乾铭他们两个怎么样我都嫁给你,随你去益州怎么样?”

“你说的是真的?”孟青书问。

玉瑶真诚的看向孟青书点头。

孟青书心中算了算,而今大晋天下马上就要坚持不住了,大晋九百年朝运到今年也就剩下一两年,自己还能等的起。

而且自己娶了玉瑶不但是自己所爱,而且将来到益州对孟家也是大有所益,相信父亲大人一定会同意的。

孟家即将也要南迁,因为天下即将大乱而益州刘姓也是上层世家中孟家看中的潜龙。只需在家族南迁后,孟青书自己留在上京等待天下大乱即可。再者乾泰、乾铭等玉瑶的家人,孟青书也有信心将来即使天下大乱,自己孟家也能保的下这些人投给益州的刘公。

孟青书道:“好,我答应你。一定会陪你待在上京,哪里也不去。

“嗯。”玉瑶欣喜的微笑高兴,并羞红着将手中手帕塞在了孟青书手中。

美人娇羞欣喜,各种表情让孟青书看的心中也是十分欣慰。能让玉瑶公主高兴,自己做出这么多牺牲努力也算值了。

两人在山上游玩一遍,玉瑶方与孟青书离开归去。

又有谁知道在山上的那番话,玉瑶耍了心机。为了让孟家即继续支持乾泰、乾铭,玉瑶答应孟青书等孟家南迁后,正式嫁给孟青书,可将来的事情玉瑶心中清楚在权势之下一切都不是定数,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出身富贵权势的人。这些都是一家人亲情、权利的关系,帝王家的公主渴望亲情,又明知权利之便利,想出的办法。

回去后玉瑶去见了祖父,每当玉瑶迷茫的时候,都会去见一见祖父李同知问策。

(未完,明日8:00补更)

第116章 阴阳相成

涿郡,乾泰担任了郡守后,治下的新田就分了下去补种。

新田补种之后,三百万亩新田禾苗长出十分喜人,又有分布各地的庙祝催生苗木。

这么多新田分了到了涿郡黎民手中,一下就堵住了治下百姓对郡守府的议论,得了民心。

乱世贫穷的天下百姓不但是愚昧更十分的势利,乾泰上任后分下新田,并能保证新田的收成只会有官府与百姓五五分。五分的收获就足以养活一家人,涿郡的穷苦老百姓自然会慢慢将新任的郡守大人当作救世主看。

在郡守府中,乾泰与部下办公理事都是住在这里,朝廷的任旨还没有下来,乾泰也没有急着将候府自蓟县迁来。

在府邸的一处大堂中,乾泰与属下聚于一堂议政论事。

大堂中分别是被乾泰任命封官的中枢別驾刘伯溪、户曹別驾陆判、兵曹別驾乾铭兼虎贲骑大统领、金甲军大统领秦铁树、典曹別驾施琅五人。

乾泰封策的还有周全、施信、韦昆等人,这些人都身在军中不在此地。另还有出身王家的浪荡秀才王达,正受乾泰的命令整顿统计郡里的书院,也不在此地。至于其他人黑山老妖公孙霸、乾止戈、庆大等人也都权职未变,一如过去。

大堂中,乾泰坐于上首,自袖子里拿出三份折子放在身边侍女手中,由小侍女递给分坐左右的乾铭、刘伯溪等人传阅。

乾泰道:“郡里刚定,吾本欲等朝廷任命下来后再行大政,然而这三项攸关我涿郡今后的用人,一刻也不可再耽误了,办的好,足以再让我郡今后强势几分。你们仔细看看。”

诸人纷纷仔细阅读,折子上分别写的是郡府欲出资开办‘同文馆’、‘演武堂’、‘供奉殿’的三件事情,包括三处上下所属和官府的支持力度。

几人都是智慧之人,能看的出候爷此举是意欲收集人才,招揽可用之人。

乾泰又道:“如今我大晋/江山风雨飘摇,朝堂受世家把持,地方奸臣当道,如果我能通过此举搜集些贤才也可推荐于朝廷,为我大晋尽力。”

“候爷仁义。”几人纷纷道。

这三张折子乾泰写好后直接给几人看自然是已经思量的差不多了,其中具细十分清晰,几人看不出毛病。只有那‘供奉殿’在文中被候爷规划为招揽世外修士的,可却划给了军部之下,这让诸人有些不太赞同。

供奉殿招揽的是世外之人,如果与‘演武堂’都划给了武将之下,足以造成郡守府之下将来文武失衡。

刘伯溪道:“候爷,‘供奉殿’权利甚大,为何不独立划出?归于军队所属,恐有枝茂干细之弊。”

乾泰听了,点了点头也赞同刘伯溪的担心。道:“此事我也有仔细思量,幽州多妖魔鬼怪,要想管理好涿郡这境内的散修必然要纳入候府管理之下。”

乾泰看了看听着的几人又道:“我今后有意压一压境内的世外民间势力和各地道院,以好清理境内民间混乱的治安。今后供奉殿所召之人也只负责听候府调用和用以战事辅佐,其他影响力大多都会被削减。此前在蓟县军中黑山老妖的白虎堂就是如此,今后‘供奉殿’即使白虎堂,白虎堂就是‘供奉殿’。”

诸人闻言好好思量起来。

候爷此举不但是为收揽世外之人,更有打压治下世外之人影响力的意思。蓟县候自从到了北方以来,就注重民生,反感世外之人剥削百姓香火供奉,破坏官府制度扰乱治安,此举也是应有之意。

一旁的陆判也提出疑问道:“候爷,此举足可慢慢削弱各地道院、散修势力,那民间的妖魔害人之事又改如何处理?”

“此事有‘荡魔大将军府’出面处理,今后各地大部分道院可有地府庙代替,辟护信民,我想是那些庙祝的一部分责任之一。”

几人一听,心中暗道果然,候爷此举还有支持地府庙各地发展的意思。

各种问题都能过妥善解决,如此大堂中的几人也不再纠缠这三份折子的事情,就此敲定等待落实了。

‘同文馆’、‘演武堂’暂先交于陆判派人在城中选址改建,随后乾泰会命令郡里的各世家献出人才,并会在郡里招揽有才学的贫穷子弟。而‘供奉殿’乾泰就让乾铭在军中定下政策,然后再将此事托付给黑山老妖,是收服或招揽皆由这位北地的大妖处理。

待得夜晚,乾泰又请来了已在郡里花费两日时间整理郡里各地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