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了一会,真人拿起茶盏喝了一口,看着面色阴晴不定,惊惧不断的二十皇子。

乾泰静静的装作害怕,手中抓着茶盏,一声不吭,心中却在暗寻脱身之策。

天阙慢慢又道了一句:“殿下其实做了这么多,已足可称得上潜龙之姿了,可惜生不逢时啊。”一边的曹太监一听双眼一眯,也紧盯着乾泰不放。啪~!乾泰手中紧抓抓着的茶盏一下被乾泰握碎,溅起的茶水沾染一地,一边的两人沉浸的气氛一松,曹太监紧张的心不仅一揪,这是第三个今晚被打碎的茶盏了。

哗~!乾泰一下站起,退了几步,已快掉入了湖中,乾泰急怒道:“真人切勿害我,我这些年是贪了一些名声,也只是想要留史清册而已,哪里会有潜龙之姿,吾深知父皇而今最忌皇子称主之心,怎会明知故犯。”

殿下小心,一边的曹太监道,乾泰回头这才看到背后就是明月湖,装作紧张的赶紧向前走开,颇是狼狈。

乾泰这才稳定住住情绪,称:“真人,我只是在父皇跟前做一些事情,为民尽本分而已。还望真人勿要误会,也不要言及父皇。”

“世间又有几个人能够尽本分。”天阙大声反问。

“当今天下,扬州的袁家,豫州的陆家,以及青州的曹家。”说着天阙真人看了一眼曹太监,曹景杭赶紧勾头倒茶,天阙道:“南方还有刘姓,都是各个宗门认定的潜龙之人。”

天阙又问“殿下你呢,可真出于本分?”

乾泰装作有些胆怯的不说话,天阙缓了下语气又道:“扬州袁家,是几朝老臣,当朝更是在军方影响颇大,与南方佛宗之人更是勾连甚深,占据扬州为东南一角,北靠大海,展望吾大晋中原大地,已成盘龙之姿态,只等时机,展露雄姿。”

“豫州陆家,以彭城为道,占据中原大地,可四象而出。陆家又是世传的造船大家,吾大晋内陆水军装备都有陆家的身影,听闻陆家也已与学宫达成联盟,在豫州彭城一代势力已成,还远在你好友城隍神阎都势力之上,占据水道,这陆家也是可成潜龙。”

“曹公公出身的曹家,也是非凡,占据青州,北有大阴山作为屏障,东靠四海,又有通天河可逆流而上,曹家世居青州,将青州当做自家祖地,这就是潜龙资本。”

“殿下,无论你是否是有潜龙资本,可比之这些人如何?”天阙真人真挚的劝道。

可乾泰却好似真的无雄心与这些人作比一样,反而在为大晋将亡感到悲哀,垂泪道:“人道不在吾族,天亡吾大晋啊。”乾泰对天阙真挚的道:“可心中为民之心却无假,真人,其实吾只愿随一真龙,能辅助将吾大晋让给他也罢,少一些吾族乱世罪孽,少一些黎民磨难,从未有过真人、陛下担心之事。”

闻着让人伤心,听着让人垂泪。

“那殿下可愿放弃心愿,从此入我山中,吾收殿下为亲传弟子,今后降妖除魔,一样是为民行善,如何?”

“入山辟世,在泰眼中只是逃避。”乾泰道,又真情的劝真人道:“其实真人与吾更像,一心只恋在红尘之中,为国为民,又为何要非要收我入山呢。”

“泰薄弱一残躯,为了宗族,为了黎民百姓,为了我大晋的气运传承,唯死在这乱世之中,以报这乱世灾难。”乾泰铿锵有力道,大是视死如归。

可在天阙真人眼中,这十九皇子更像是顽固不化,一点也点化不透。

第49章 雷霆雨露皆天恩,连削带罚封蓟县

“听闻殿下在城外养了五百死士,每一个俱都是力可举鼎,战力惊人。”天阙真人的声音已带有怀疑审问的意味。“是,身在乱世中,泰上有父母,身旁有亲朋,虽大晋雄军百万,泰养几个人也只不过是用作使唤,算不得什么。”乾泰也装作既然你不能理解我,那我也无耐心多说什么。

“不止是如此,吾观那庄中血气连成一片好是深厚,殿下此举,不怕惹得别人非议?”

天阙真人越问越是险恶,容不得乾泰一点后退。

事情到了此时,乾泰已明白自己不能再呆在这华亭与其交谈了。别说自己本就心怀雄心,就是任何一个其他少有资本的臣子也会如此被问出问题。

今日除非点头同意入太一宗,否则是如何说都难让这位天阙真人满意的,也休想混弄瞒得过这个眼睛毒辣、修为在身的真人。

“殿下?”天阙真人端着茶,还在等乾泰的回答。

乾泰却站起朝曹太监道:“侍令大人,时候已经不早了,照往日父皇也应该早已安息了,看来今日父皇确实是忘了我这个孩儿。”

乾泰说着,心中的一丝执念确实有些委屈,这世间哪有这般的父母,让孩子交给别人这般试探的。不过好在乾泰也不只是此世之皇子,这种感情很快又都被自己驱散。

乾泰装作痛感委屈道:“侍令大人可知父皇而今在哪里,吾去叩见父皇,看父皇是否已睡下。”

“这,这,陛下也许还有其他事,殿下可再少待些许。老奴再去问问?”“不了,既然如此,那我先回去,你告知父皇泰儿今日不能请安,明日再来。”又对天阙真人道:“真人,来日再与真人讨论今日话题,今日泰府上还有事,就先告辞。”

乾泰站起就赶紧转身离开,不让天阙继续再问下去,寻找自己的毛病。走出御花园,吐了一口气,倍感压抑。

乾泰离开不久,这时御花园中一角走出年迈苍老的高宗皇帝,身边还站着另外一个老太监,是他掩盖了人皇的气息,未让乾泰看出。

出了皇宫,已将近三更,二十皇子乾铭正带着几个侍卫在皇宫门口处往里赶来。

一望到乾泰孤单的身影自高耸的宫门中走出,乾铭赶紧迎上,拦着乾泰问道:“皇兄,如何,父皇可说了些什么?”“哎。”乾泰叹了一口气,当先走道:“未见到父皇。”“没有见到父皇?”乾铭听到一愣,赶紧又追上乾泰。

只听乾泰道:“是啊,父皇这次根本没有见我,倒是遇到了那天阙真人,说了些话就出来了。”多余的乾泰并没有多说,带着乾铭朝京兆府而去,今晚所说的一切就永远忘在脑后吧,本来就是一个‘假道士’的试探而已,乾泰还不想牢记在心中。

两人远去的马车中,又传出乾铭的声音,问道:“皇兄,可还要去宫中见十八皇姐?”

“不用了,已经半夜,明日再说吧,明日吾还要再进宫拜见父皇。”马车慢慢离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皇宫华亭中,皇上自一边走出,来到亭中对天阙真人道:“委屈十九了,也许真人真的误会他了。”

“陛下可勿被十九皇子所骗。”天阙真人却道:“取舍果断,此非雄主之风?满口的仁义道德一心为民,此非雄主之德?为何?”“是吗?”人皇在太监的搀扶下,不可置否的道。

人皇陷入了回忆之中,心中满是自己几个儿子的身影。最终定格在乾泰身上,想到自乾泰自六岁走入自己眼中,多年来的种种,这是自己孩儿中比较优秀的一个,而今却陷入了这猜忌漩涡之中。

皇权容不得一点马虎,帝气更是非他人能够沾染,老人皇心中犹豫、果决,到底是人老了不中用了。

皇帝又下令,今日之事不可外传,就转身离开。

次日,皇宫中,乾泰再次入宫请安,向人皇解释了昨晚离开之事。人皇对此不见任何责备相问。

在本尊肉身在上京城身处惊险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肥城,分身阎都也是只能静待其变,暗自防备。

不是阎都不去上京城,而是上京城为人世间人皇之地,皇朝重心,有一朝的气运龙气镇压,阎都作为阴神,一个没有得到皇室承认的阴神,待得到了上京后,也只会被皇朝法网压的化作一凡人,毫无能力,反而只会将自己身处危险。

这也是人皇作为天子的特权,人道赋予其力量,没有皇朝身份加身,任何异物到了京城这处最是皇朝气运凝重的地方,都不能用出一丝法力。

神灵虽对信民称自己都是无所能,却从不会有哪一个神灵无所顾忌。

再者,本尊肉身乾泰心中也明白,如果城隍神此时插手其中,只会惹来更多猜忌,等于向世人明说自己与城隍神暗有联合。

、、、、、、、、、、、、、、、、、、、、、、、、、、、、、、、、、、、、、、、、、、、、、、、、、、、、、、、、、、、、、、、、、、、、、、、、、、、、

几日后,上京城中,风平浪静,却慢慢自街坊中传着这样一条谣言,称十九皇子身具雄主之姿,有称皇的野心。

乾泰、乾铭听闻,立刻让人去查,可最终只追查到消息自皇宫中传出,就断了线索。

此事闹起好大的风波,也不知是谁传出。

不过上京城中几位皇子对乾泰的谣言却未有太多反应,无论是太子、还是三皇子在上京的人,又或者一向最被认为最可能继承皇位的九皇子,对乾泰之事都冷眼相看。而上京城中的几大世家却反映的不淡定,许多人在上京城中触动,疯狂调查乾泰的一切。城外的山庄中,乾藏弓回报,短短几日内一下诛杀了几十个潜入刺探之人。

朝堂上老人皇也是怒气不满,问乾泰可有其事,又派人追查谣言来源,眼看着乾泰要惹得一身是非,也不知是谁出手,却是将乾泰推入火坑上烤。

好在正当风波正旋之时,乾泰终于出现了给他带来福运之人。

上京城中突然传出,前番受太一宗天阙真人举荐有凤命的银铃姑娘即将离开上京城,游玩天下山水,结识天下俊杰,要为黎民百姓寻访一个真心为民之人。

乾泰、乾铭也曾出城相送,在城外,银铃姑娘走官道离开,许多百姓、年轻人都出城相送,这是因为银铃姑娘是一位心善的女子,也是一位美貌倾城的奇女子。

在城门外,乾泰等一些上京城中的翘楚年轻人当先,银铃是一位白衣宫纱的年轻女子,比乾泰要大着几岁,可一身浩然正气却让其显得有几分刚柔并济的魅力,圆润的面容隔着面纱,可也是声音温润如玉,十分动人。

“天上真龙去不会,世间凡马谩争驰。此生此夜不长好,赤地明月遇龙池。”

银铃姑娘在城外留诗一首,就这样带着婢女、几个侍从坐车离开了上京城。

在城门外归来不久,当朝一代老臣礼部尚书李同知入宫求见了人皇,为乾泰求情,请求人皇相信乾泰还只是一个孩子,当年更是亲手杀了乾如崖,是最不可能阻挡乾族过渡皇朝乱世之人。

一位老臣,在上书房中躬身相求,只为乾泰求一安身之处,最后人皇将老臣李同知屏退,独自呆在上书房中静思。

、、、、、、、、、、、、、、、、、、、、、、、、、、、、、、、、、、、、、、、、、、、、、、、、、、、、、、、、、、、、、、、、、、、、、、、、、、

晋893年,乾泰身上风波不断的谣言总算事平落定,皇宫中对乾泰做出了处理。

“十九皇子乾泰,成年立业,已可为国尽力,且上京为官为民,屡立功劳,今封蓟县候,封地幽州蓟县,享千户。”

从此,乾泰被赶出了上京城,赶出了中原大地,远到北边的幽州,做一县候。

乾泰离开时,皇帝准许其带着其母亲妍月婕妤。皇帝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到自己死后也不一定能顾的上自己这皇宫中的女人,于其让一个婕妤老死皇宫、或陪葬、甚至或被乱世之中新皇占去,还不如让乾泰带走,也算作自己对这十九子的补偿。

在上京城中,平民百姓为京少尹十九皇子的离去而感到不舍,乾泰这一离去后,上京城中怕又少了一位为民做主的好官。

一些不明内情的京官也对十九皇子这番结果感到惋惜、庆幸都有。可一些世家、门阀却看得更深,蓟县是黑山老妖黑山附近,又靠近辽东郡,与当世潜龙袁绍做邻,这其中必有皇室、太一宗的谋划安排。

其中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的是,乾铭的母亲刘婕妤在得闻了乾泰的事情后,就问乾铭,乾泰此番是否真的就此落难?

乾铭道:“十九皇兄胸有沟壑,此番只是磨难,十九皇兄并没有垂落之气。”闻此,刘婕妤就对乾铭道:“有道是兄弟之中,只有患难见真情,既然你看好你十九皇兄,这次吾会托珍妃帮你求陛下,你跟着你皇兄去北方,不要呆在上京城看着你兄长受难。”

乾铭却是不舍自己母亲,毕竟乾泰的母亲被准许随行北方,可自己这一去,却真的是远离自己了母亲。

却是上京皇朝已经出现暮气,宫中的婕妤妃子也多少知道些形势,刘婕妤不愿乾铭呆在上京城毫无作为,逼着乾铭离开自己。

事情传到乾泰耳中,乾泰不仅感叹如今这上京城中,每人都在为自己打算。但乾泰还是劝着乾铭留在上京陪着玉瑶,称其在上京也可与玉瑶相助自己。可乾铭说什么也不同意,定要陪乾泰同去北方一起图谋。

第5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