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92-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大案纪实-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李克第一次变得虚弱和乖顺起来,脸上那种傲慢、不可一世的神态已经荡然无存了。


新中国“大墙”内的一对美国间谍李克认罪

    齐超清醒地意识到,虽然李克高傲的气势被打掉了许多,但是,要想让这位多年受西方殖民教育、坚持反动立场的美国间谍老老实实地尽快交代自己的罪行,在目前还是有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和他进行较长时间的交锋和斗争,要用无产阶级的政策对他“攻心”,用无产阶级的情怀感化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这样,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应当说,这是一场长时间的智慧、毅力、精力的较量。    
    作为预审员的齐超,手中掌握着李克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他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剥掉对方身上的伪装,揭露其间谍的真实面目,使其能够认罪服法。    
    作为美国间谍的李克,极力护卫着被捕前自己是“留学生”的伪装,以便能逃避中国政府给予的惩罚。    
    《孙子兵法》中“谋攻篇”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超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从体力上讲,李克占优势。李克虽然来中国几年了,但是生活标准是很高的,经常喝牛奶、吃鸡蛋、肉类食品,身体健壮。作为中国公安人员的齐超吃的是小米饭和窝窝头、蔬菜,体力上肯定不如李克。另外,李克是审讯对象,他在被捕前已经有思想准备,入狱后,他会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来考虑如何对付审讯,如何蒙混过关。而齐超不但要审讯李克这样重要的美国间谍,还要审讯其他案犯。工作十分繁忙。但齐超坚信,李克是在押犯人,我们掌握着他确凿的犯罪证据,正义在我们这边,正义是必胜的。齐超每天几乎只睡二三个小时,但仍显得精力十分充沛。    
    在几天的审讯中,齐超努力使自己的问话变化多端,让李克摸不着规律,同时,开动脑筋,把李克交代的每一个细节和以前的口供加以对照,从中找出矛盾点,然后频频出击。这时齐超发现,李克的供词已经矛盾百出,陷入了完全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    
    就这样,连续审讯了李克五个日日夜夜。    
    此时,齐超再一次提醒李克:“隐瞒是没有用处的,你所接触的大部分人,包括你的夫人李又安,他们会向我们讲实话的,我们已经掌握了你大量的犯罪证据,如果你不老实交代,最后只能受到人民政府从严处理的结果,到那时,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好吧,我说实话。”李克装着下决心的样子说:“我1944年参加美国海军,一直在情报署搞情报工作,但是,战后我和他们已经没有来往了。来到中国后,在学校里听到一些教授和学生的交谈,在国际俱乐部与美国领事馆的人和西方一些人聊了一些,可我没有意识到这是从事情报活动。”    
    欲盖弥彰!这哪里是交代罪行,分明是在说谎!避重就轻的搪塞!    
    齐超对此给予批驳:“你作为一名在美国海军情报署受过专门训练,并从事多年情报活动的间谍,把搜集的情报提供给自己上级的行为,说成是无意识的,这么说谁会相信呢?”    
    齐超意识到,李克虽然避重就轻地“交代”了几句,但却能看出他的思想防线已经出现了裂痕,齐超抓住时机,紧追他在美国海军情报署的关系和在华的活动细节。    
    由于过度劳累和缺乏睡眠,在后面的审讯中,齐超一坐在椅子上就想睡觉,但他极力坚持着,经常用冷水冲冲头、洗洗脸,或连连吸着烟斗,站起来踱着步子,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斗志旺盛。    
    李克却坚持不住了,他常常吃过晚饭后,回到监所倒头便睡,他以为齐超也没有精力审问他了。然而,齐超仍让人把李克叫起来,继续进行审讯!    
    这样,持续到了第12个晚上。    
    齐超通过十几天的审讯,摸透了李克的思想“脉搏”,他有两怕:一是怕他坦白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中国政府是否能从宽处理,会不会杀头;二是怕老婆离婚,他有一个举案齐眉、鹣鲽情深的妻子。李克是外国人,但也是人,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    
    这天晚上,审讯一开始,齐超开门见山地向李克说道:“中国共产党人是说话算数的。坦白从宽,绝对不会从严;抗拒从严,绝对不从宽。李克你记得么?你刚进来时,你是准备挨整的,准备受皮肉之苦的,但我们不搞刑讯,这是我们的原则,我们的政策。同样,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也是我们的原则,我们的政策!”    
    李克听了,低着头,若有所思。    
    “李克,你看看你妻子李又安给你写来的几句话。”齐超说着便把一个字条递给李克,并扼要地介绍了李又安的情况。    
    李克听后,不觉一怔,然后便迫不及待地把字条接过来,他是多么想看见李又安的字迹啊!也想知道她的近况。看着看着,李克的眼圈红了,他思想深处的“马其诺防线”彻底垮了下来,他没有力量再抗拒下去,频频点头道:“我是美国间谍,我是受美国政府派遣的间谍,我交代,我交代……”


新中国“大墙”内的一对美国间谍妻子的劝慰(1)

    李克用颤抖的手接过李又安给他的信,心里咚咚地跳得厉害,只见字条上写道:    
    李克,亲爱的,看来,我们错了,您要如实地向中国方面交代自己对中国不利的行为,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向中国方面做了交代。李克,请你相信我,将来不管会出现什么事情,我都会永远深深地爱着您。    
    你的妻子Adete    
    Auetin    
    ri    
    Certt(李又安)    
    北京市公安局逮捕李克不久,根据已经获得的证据,将李又安也逮捕归案。齐超利用审讯李克的间隙对李又安进行了审讯。对她,齐超也同样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思想交锋,但齐超觉得,李又安与她丈夫李克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性格上都有不小的差异。这个美国女性,比较聪明灵活,悟性好,当她从道理上明白自己确实错了的时候,就非常痛快地交代了自己在中国的间谍活动。    
    李又安的口供,为审讯李克提供了证据。    
    李又安给李克写来的几句话,打消了李克怕老婆离婚的思想顾虑,并为李克以后交代自己的罪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李又安于1939年从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毕业,开始在永刻兹图书馆和纽约图书馆做管理员,并获得图书馆学士学位,后在麦考斯妇女杂志社工作。1944年到美国海军情报署日文学校接受情报训练,并和李克结识。    
    李又安是“校花”,她身材修长,皮肤白皙,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活泼自信,思维敏捷,像这样的美国女孩,在美国海军情报署的日文学校里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追求李又安的人颇多,其中不乏学校的管理人员和直接传授她知识的教授。然而,李又安偏偏选中了出身低微的李克,这使李克非常感激李又安并深深地爱着她!    
    李又安和李克结婚后,于1946年9月进入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中文。1948年2月,她和李克双双获得硕士学位。    
    正当她和李克为获得中文硕士学位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有一个人,早已盯上了他们,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中文教授卜德。    
    卜德在中国出生,是个“中国通”,他名义上是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文教授,实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他在大学里,以教授的身份为掩护,积极为中央情报局物色和培养派往中国和东亚其他地方的间谍。    
    鉴于中国国内即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蒋家王朝即将被推翻,中国共产党将要掌握政权,卜德积极为美国国务院献策,要在中国知识界寻找和培植“第三势力”。当李克、李又安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后,卜德把他们作为待捕的“猎物”记在心间。    
    一天,卜德把李克、李又安夫妇召到办公室,告诉他们,美国国务院与校方决定,让他们去中国北京的燕京大学学习中文。卜德还用炫耀的口气说,是他亲自向美国国务院为他们申请到了福勃来托奖学金。卜德还亲自给美国驻北平领事馆副领事法约翰写了一封信,把李克、李又安推荐给他。    
    事后,卜德把李克拉到密室,向他布置了间谍任务,并且说:“你们拿到了政府奖学金,政府信任你们,到中国后要努力完成符合美国利益的任务!”    
    卜德让李克、李又安充当美国间谍的事,李又安开始并不知道。直到他们即将离开美国,在西雅图向李克的父亲和妹妹告别时,美国海军驻西雅图部队的情报部门,又把李克叫去谈话,要他们到中国后,为他们搜集情报。此时,李克才把卜德和美国海军让他们充当间谍的事情告诉李又安,李又安对此不以为然。    
    1948年10月10日,李克、李又安从西雅图乘坐“印度邮船”来到中国天津的大沽港,21日到达北平。    
    李又安一踏上中国国土,就深情地感叹:好一个古老的文明的国度!    
    此时,辽沈战役正酣,平津气氛也很紧张,中国大地正进行着两种命运的最后决战。    
    李又安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参观了象征着中华民族气质的、雄伟巍峨的万里长城;参观了紫禁城、天安门、天坛、颐和园、北海、景山等古建筑和皇家园林,深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所吸引,所倾倒,深为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所折服。    
    她忘掉了美国情报局交给他们的使命,忘掉了她要帮李克搜集情报的许诺。当李克和她谈论如何搜集情报的事情时,李又安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这使李克暗暗吃惊。    
    李又安比在美国学中文时更加强烈地热爱着中文,尤其喜欢中国唐宋时期的诗词,这个思想和欲望占据了她心灵中的主要位置,使她后来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这种情结此刻像个幼小的种子在她心灵深处开始慢慢萌发。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使北平的文化古迹和皇家园林免遭兵燹之灾,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李又安为此拍手称快,她不止一次地对李克说:“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最为明智、最为聪明的一个将领!”“傅作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功绩将载入史册!”    
    1950年初冬,李克、李又安从清华大学搬到东城区东单新开路146号,李又安非常满意这个住处,僻静的环境使得她能更安心地研究和学习中文。


新中国“大墙”内的一对美国间谍妻子的劝慰(2)

    一天傍晚,天空彤云密布,晶莹剔透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屋子里的李又安,望着窗外银灰色的苍穹和落地无声的雪花,不觉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她拿起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一首在屋子里吟诵起来: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的诗,总是有一种自然的田园风格,他的《桃花源记》写得更好,我很喜欢!”李又安对正在侧耳倾听的李克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得是不错,很不错。”李克一边说,一边频频点头。    
    “还有我专门要学习和研究的李清照写的词也很好。”李又安兴致不减。“她写的词与陶渊明的诗词在风格上显然不一样,李清照写的总是那样凄婉哀怨,但不乏逼真生动,这大概与她的经历有关。中国文学史上把她归为婉约派的词人。”说完,李又安又拿出李清照写的《醉花阴?重阳》朗诵起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得多么细腻,多么逼真啊!”李又安近乎手舞足蹈起来。    
    李克被自己心爱的妻子的情绪感染了,他看到李又安高兴的样子,心里也乐滋滋的。    
    李又安下意识地瞥了一下窗外,只见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雪仍簌簌地下着,北京城已经被皑皑的白雪所覆盖,大地银装素裹,更加壮丽。    
    李又安又翻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来,对着李克,富有表情的朗诵起来: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