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火-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没迈出厂区一步。”

    小董多少有点尴尬,毕竟,对他人身份的猜测是不礼貌的。她想找出话头来
寒暄,那位男子又微笑着加了一句:“这是我最后一次服务了。”

    小董不明所以。最后一次?也许明天他就要离开工厂?不过,她没有追问下
去,何总的办公室已经到了。

    何总在门口迎接他们。何不疑从未在媒体中露过面,但两人一眼就掂出了
“2 号总工程师”的份量。何不疑浑身透着自信,目光炯炯有神,面目清癯,肌
肉强健,只是肚子过早地发福了,破坏了身体的匀称。他含笑把客人迎进屋,交
待秘书:“请把门关好,无论什么电话和工作都给我挡住,今天上午是全部属于
你们二位的。你们想喝点什么?”

    两人都要了咖啡。佳佳送来三杯热咖啡,旋即退出,把沉重的雕花门轻轻带
上。这种破格待遇使董红淑受宠若惊,看看斯契潘诺夫,他的目光中也显得有点
意外。何不疑在他们对面坐下,端起咖啡呷了一口,好像突然改变了主意:“要
不,我先领你们参观一下2 号,你们愿意吗?”

    “当然愿意!”董红淑急不可耐地说,把何不疑逗笑了。斯契潘诺夫也笑着
点点头。

    “那好,请喝完咖啡,跟我走吧。”

    一辆无声的自动车带他们走了很远,车停了,何不疑起身让女士先下车。他
指指周围的丘陵,和绿色植被下露出的红色土壤,问:“知道2 号的地理位置吗?”

    “知道,在南阳市的西部。”

    “对,是内乡、西峡交界的地方。这儿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恐龙蛋最密集的地
方,前后发掘出5 万多枚,而在此前,全世界的发现加起来才1000枚。恐龙蛋在
这儿如此密集的原因还未得出确论,很可能这是恐龙灭亡前的最后一片乐土,棱
齿龙、三角龙、剑龙、暴龙群集在这儿,已经意识到了家族的末日,它们苦苦挣
扎着,仰天悲鸣。这是多么悲凉多么回肠荡气的场面!……6000万年后这儿建成
了生命制造工厂,真是世事沧桑、天道循环啊。”斯契潘诺夫微笑着指出:“一
般人不说‘生命制造’这几个字,毋宁说,在正统的理论界中,这样说是犯忌的。”

    何不疑一笑:“是吗?在2 号里反倒不大理会这些禁忌。”

    外观不甚高大的厂房原来是半地下式的,从里面看相当高旷。工作人员不多,
见何总进来,他们都礼貌地点点头,继续自己的工作。屋内十分安静。三人先走
进“刻印室”,几百台圆柱状的机器一字儿排开,屋内仅听见轻微的咝咝声。何
不疑简短地说,这里的关键设备是激光钳,它们正进行毫微操作,用纯物理的手
段把碳、氢、氧、硫、磷等原子排列成人类的DNA。他介绍得非常平淡,但董红淑
分明感受到喘不过气的敬畏感。

    往下的工艺流程就十分直观了,每个人都十分熟悉,尤其是女人。何不疑说,
这儿是活化室,是模拟人类卵子的环境来激活DNA。这儿是分裂室,激活的DNA 在
这儿分裂成8 胚细胞;最后是孕育室,几千台模拟子宫在轻轻地抽动着,几根粗
大的软管又分为几千根细管连在子宫上,无疑是输送养料的。子宫呈半透明状,
从外面就能看到婴儿在里边舞手动脚。忽然,就在他们面前的一具子宫内响起响
亮的儿啼,董红淑一愣,旋即眉开眼笑地趋前聆听,笑着问:“在子宫内就能啼
哭?这在人类中是不多见的。”何不疑简捷地说:“这儿的所有类人婴儿出生时
都相当于四个月大的人类婴儿。至于为什么这样安排,待一会我再解释。”

    远处又有几个婴儿呱呱坠地,不过等他们赶到时,降生的婴儿已经被传送带
送走了,送到检验部。董红淑目醉神迷地看着,赞叹这里的宏伟、肃穆、简洁的
美妙和震撼人心的神秘。斯契潘诺夫肯定也被深深震撼了,不过从表面上看他还
能保持平静。

    出了厂区,看见十几个类人聚成一堆,大多是近50岁的中年男人,手里都端
着高脚酒杯,琥珀色的葡萄酒在杯内闪光。他们平静地交谈着,似乎是一场非正
式的聚会。其中一人肯定是谈话的中心,忽然那人从人群中走出来,走向两个客
人。客人认出,他就是刚刚为他们引路的那个类人。他含笑道:“你们好,何总
好。我在同朋友们告别,马上就要进入轮回了。”

    何不疑点点头,同他握手拥抱。董红淑也机械地伸出右手,握到了对方光滑
无指纹的手指。这时她恍然悟到对方说的轮回是怎么一回事。死亡,他说的是死
亡!中年男人回过头,同众人告别,饮光杯中的酒,把酒杯递给同伴,然后神色
自若地走进一间小屋,向众人扬手作别。

    厚重的屋门缓缓关闭了。

    董红淑简直是目瞪口呆,她看看何总,看看立在门口的十几个类人。他们的
表情十分肃穆庄严,但总的说十分平静,绝无半点悲伤。屋门旁的一串指示灯闪
了几次,随后变成绿色。十几个类人悄悄离开了。何不疑平静地说:“走吧,回
我的办公室。”

    董红淑痴痴呆呆地跟着走了,她忍不住问身边的斯契潘诺夫:“那人真的死
了?”

    斯契潘诺夫点点头:“当然。他在那里化作原子,很可能要回到这套流程的
开端,重作DNA 的原料,这就是他说的轮回。”

    何不疑唇边含笑,一言不发。董红淑踌躇着,仍忍不住开口:“他们……”

    何不疑完全明白她的话意,答道:“他们不惧怕死亡,他们的生命直接来自
于元素,而不是上帝。所以,过了强壮期的类人就自动选择死亡,从不贪恋生命。”

    董红淑在震惊中沉默了。

    他们回到办公室,秘书又送来三杯咖啡,把一只竹蒌放到何总的巨型办公桌
上。何不疑笑着说,这是一位浙江朋友送来的金华火腿,绝对原汁原味,中午我
请客,品尝一下它的味道。“好,开始正题吧,今天你们一定会写出一条极为轰
动的新闻,咱们事先约定,如果二位因这篇报道获得普利策奖或邵飘萍奖,奖金
可要分我一半唷。”他开心地笑着,“不过宝盖不能一下子揭开,还是让我先回
顾一下历史吧。”

    他慢慢呷着咖啡,似乎在酝酿情绪。董红淑几乎急不可待了,侧脸瞄瞄同伴,
他倒是气定神闲。她把情绪稳住了。

    “98年前,”何不疑缓缓说道,“即1997年,克隆绵羊的消息曾激起轩然大
波,因为,克隆人类的前景已经近在眼前了。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当时的科学
文献中,摸到那个时代的悸动:恐惧、困惑、迷茫或是急不可待……当然,现在
看来,这些世纪末的燥动显得很可笑,很幼稚。因为最终改变世界的并不是克隆
技术,而1999年的一篇不起眼的小文章。那篇文章说,人类已经接近于制造生命
——不是用杂交、基因嵌接、细胞融合之类生物或半生物的办法,而是用纯物理、
纯技术的方法去排列原子,构成最简单的生命。”

    “当时,这似乎是天方夜谭,至少对99。99%的中国人来说是天方夜谭。但仅
仅过了40年,即2040年,就实现了突破。第一个被创造的是最简单的疱疹病毒,
这是自然界最简单的生命,只有几十个基因,甚至可以说它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
之间的过渡物。但无论如何,第一个人造生命已经出现了,激起了轩然大波。不
过,恐惧、愤怒、绝望都挡不住自然之神的步伐。在此后20年中,各种人造生命
让人类应接不暇:大肠杆菌、线虫、水蛭、青蛙、鸟类、老鼠……最后的结果是
不可避免的,到了2068年,这项技术就攀到了绝顶,第一个人类的DNA ‘组装’
成功了。它包含着十万个基因,23条染色体。这项技术发展得太快了,以至走到
了语言的前面,直到第一个人造人降生后几个月,人类才就某些技术名词制定了
规范用语:这种人造人被称为‘类人’,其人称称谓也可沿用你、我、他、她这
些人类用语。”

    这段历史两个客人都很熟悉,但两人仍不由陷于一种怀旧的历史情绪。斯契
潘诺夫轻叹道:“是的,历史发展得太快了,反对意见还没来得及汇聚起来,就
被历史潮流冲走了。”

    “是啊,从历史上看,体外授精、试管婴儿、克隆人、人脑嵌入电脑芯片,
人类的基因改造……这些都遭到了顽强的抵制,惟独类人诞生时反而没有激起多
少涟漪——反对者已经无计可施了!已经见多不怪了,已经听之任之了。当然,
类人的出现确实使人类处于不尴不尬的地位。人类是万物之灵呀,是上帝之子呀,
是神权天授呀,人类智慧是宇宙进化的极致呀……忽然人类有了逼真的,不,是
完全不失真的仿造品!人类现在是腹背受敌,前边是已超过人脑的电脑,后边是
用泥土(元素)组装出来的人造人!不过,不管人类精英如何担忧,如何反对,
类人很快就大批出现了。截止今天为止,”何不疑停下来,对旁边的电脑低声下
了一道命令,少顷,电脑上出现一列数字:124589429。“一亿二千四百五十八万
九千四百二十九个类人。因为日益走向‘虚拟化生存’的人类极其需要这种有感
情、在人格上又‘低于’人类的仆人,这种市场需求根本无法遏制。世界政府只
来得及制定了几条禁令。一,全世界只允许开办3 个类人工厂,其中就包括这一
个2 号。知道吗?”他笑着说,“这儿是我的家乡,我筹建2 号时,有意选中这
儿,选到恐龙蛋聚集的地方,我想这儿最适合作生命轮回之地。”

    他接着说:“第二条禁令,就是类人不得具有人类的法律地位,不允许有指
纹,以便与人类区分,不允许繁衍后代。”

    女记者已经急不可待了,笑着打断主人的话头:“何先生,这些历史我们都
很清楚。不要说这些了,快揭宝吧,你今天到底给我们准备了什么意外的礼物?”

    何不疑笑着,仍不慌不忙地自顾说下去:“类人不允许有指纹,不是指用手
术方法去掉指纹,那太容易了。而是去掉DNA 中所包含的产生指纹的指令。这个
工作太困难了!那就像把高熵世界返回到低熵。你们也许知道,人的指纹型式不
仅取决于基因,还取决于皮肤下神经系统的排列,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量子效
应的范畴。不过,尽管这项工作十分困难,科学家仍把它完成了,在建造亚利桑
那1 号工厂时就完成了。我是这项技术的发明人之一。”他说,并没有自矜的成
份。“能摸索出这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侥幸。”

    斯契潘诺夫不动声色地揭“疮疤”:“第二条指令的原文是‘不允许类人具
有生育能力’。可惜,这条禁令从来没有达到。”

    何不疑老实承认:“对,你说得对。如果是用手术或药物的方法使类人失去
生育能力,那是再容易不过了。但是,若是修改基因中关于生育能力的指令——
很难。凡是对此有效的技术,势必影响DNA 的生命力。看来,繁衍后代的欲望是
生命的第一本能,抽去这个本能,也就消灭了生命本身。所以,这项禁令没有能
得到执行。”

    “至于消除指纹技术,”何不疑说,“那是绝对可靠的。迄今生产的一亿二
千万类人中,没有出现一次例外。现在警方已把有无指纹当成识别类人的唯一标
准。你们知道,自然人中也有极少数没有指纹的特殊例子,全世界不过几十例吧。
世界政府为他们颁发了严格的‘无指纹证书’,这些不幸的无指纹人不得不极其
小心地保护着这些证书,否则他们在人类社会中将寸步难行……说远了,还是回
头说2 号吧。虽然这项从基因中‘擦去’指纹指令的技术极为可靠,2 号内仍有
严密的监督系统。每一个出生的婴儿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查,一经发现,立即自动
报警,整个2 号会在2 秒钟内进入一级警戒。我刚才说过,这儿的胎儿实际都是
怀胎14个月——这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实际上这儿的生命成长是快速进行的,
从制造出DNA 到婴儿出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类人胎儿出生时身体相当
于四个月大的人类婴儿。为什么让类人婴儿在这么大才出生和出厂?因为人的指
纹在3 个月后才能长出来,才能被检验。”他突兀地宣布,“这就是我邀请二位
的目的。”

    他的转折太突然,董红淑呆呆愣愣的,猜不到他的话意。斯契潘诺夫多少猜
到了一点,但也不敢肯定,因为那个想法太惊世骇俗了。两人紧张地盯着何不疑。

    何不疑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