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这个关内侯的爵位,李煜自然也不会太高兴,还不如直接把自治区的范围扩大那么几个县城。

好在也不是没有实际的好处,刘宏为了不亏待李煜,特别同意调拨三百副大黄弩。这玩意本来是禁军才能拥有,关键还是技术,优秀的工匠通过观察成品,就能够仿造出来。

刘宏的意思,是允许李煜仿造并且装备大黄弩这种武器。这玩意可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强弩,是自秦强弩改进而来,不过最强的十石大黄力弩没有给李煜,给的只是五石的大黄弩,却也可以百步之内杀敌,五十步内破甲,乃是克制骑兵的利器。

军粮甲胄也得到了不少,其中甲胄部分皮甲有五千套,铁甲三千套,不是那种破烂玩意,每一套都是精工细作的优质品。更有大量的环首刀和朴刀,长枪和盾牌,都是九成新以上的好武器。

不过刘宏也向李煜索要了一部分的高产作物,作为种子,打算在雒阳周边,甚至是在司隶地区普及。别人不敢说,但皇庄肯定是要大规模种植的。

这也是李煜正好想要做的事情,于是不仅留下了不少的高产作物,而且还留下了两个农业技术员,专门教导和传授种植,甚至是加工这些高产作物的技术。本来李煜不打算收专利费,却不想刘宏却表示若他都不带头缴纳,其他地方的商人如何会缴纳?

看着如此严肃的刘宏,李煜也不得不佩服。若非世家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他或许是一个中兴之君吧?可惜了,他生错了年代,早生那么几十年或许都还有作为……

回到禁军那边,李煜直接说明了北上的旨意。原本刚好清理了这个角落,打算在这里讲究一晚的士卒们,却是欢呼起来。

他们已做好委屈几天的准备,没想到那么快就可以北上,却是不想多呆哪怕一秒。

领了军粮,拿了军备武装完毕,用半天的时间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备。把人员甄选清楚,合格的就担任军官,不合格的淘汰到后勤部队里面。经过一夜的整顿,最终选出一万八千余精锐,遣散不合格的后勤人员千余,最终只留下了二万五千人。

淘汰下来的,主要想要在雒阳定居下来的存在。不少人虽然很感激李煜,但本身他们并不想要继续打仗。哪怕有个别实力完全可以担任军侯,也是如此。

次日,简单休息了两个时辰之后,大军迅速开赴前线。

考虑到雒阳靠近黄河,而且北部都是山林,为了方便赶路,直接从雒阳西边前进,经河南县过函谷关后北上,最后在东垣做好补给,前往安邑县或者闻喜县。

具体会去哪里,要根据情报来进行判断。这也是最稳妥的一个决定,由参谋部根据雒阳周边地形情况得出的结论。

少了不少的累赘之后,大军北上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军纪不断被强调,就算是行军也速度也比刚接受整编的时候提升了许多。当晚大家依然是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油水充足不说,饭后还没人发了两颗巧克力糖。

士卒们对这种生活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就算是别的军队里面,想要吃到油水那么丰厚的晚饭,还是很少的。缺乏油水,肚子饿,所以只能不断的吃饭,最终也会进一步加大军粮的消耗速度。在李煜这里,油水充足,反而每人吃个一碗半就可以了。更别说,还有蔬菜和肉类进行补充。

当天下午三点多,他们就抵达了函谷关,交换了官牒文书之后,迅速得到放行开始北上。当晚八点左右抵达新安县,也就是后世的绳池县所在。

大军的到来当时差点吓坏了新安县的县令,好在是有惊无险。知道是朝廷派出来的军队后,县令更是送出了不少的猪羊犒劳大军。本来还打算送来一些酒水,不过被李煜拒绝了。李煜也趁机送出了不少高产作物的种子,留下了人手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后者有点为难,不过还是收了下来,得知陛下也收下了,并且即将在司隶普及,这才变得稍微激动了起来。他很清楚,若是自己也第一时间进行普及,将是不错的政绩。

次日清晨,大军启程,由于需要过河,浪费了大半天的时间,最后勉强在晚上九点多抵达东垣县休整,并且接受补给。

和新安县县令一样,东垣县的县令也是拿出了不少的猪羊来犒赏自治区的士卒们。连续两天都能得到大量的肉食作为补充,士卒们自然是满意得不得了。

主官们却是忙得不行,李煜一方面需要知道白波军的动态,一方面也需要和东垣县的县令进行交涉,推广高产作物。甚至还要处理好物资的调配,了解消耗情况和补给情况等。

这些当然也有参谋部帮忙,不过怎么说都要过问一下才行。

好不容易忙完这些,转眼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疲惫不堪之下,李煜只想好好睡一觉。

却不想回到营地外围,却是看到两个人影正在摸黑比武,你来我往的,虽然是在平地上,却也是打得非常精彩。

其中一人手持宣花大斧,劈砍横扫充满了暴力美学;另一人手持青龙偃月刀,居然也是打得丝毫不让,甚至开始压着前者打,却不是关羽又是何人!

“这家伙谁来着?挺有能耐的啊!”李煜找到了一旁观战的李文他们问道。

“他是辅助把最后一批军粮补给,送到我们军中的吏员。似乎是叫做徐晃的,别的不说,只看他这手武艺,当一个小吏实在是太屈才了!”李文简单解释介绍了一下,最后也是暗示李煜不妨招募他到麾下。

其实不需要李文暗示,只听到是河东徐晃,李煜哪里还能淡定?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就在眼前,就以这个武力值,怎么看都是本人无疑!趁着他没有投靠杨奉,甚至没有投靠曹操,这个时候还不下手,更待何时?!

恍惚之间,那边的两人也分出了胜负。关羽到底是天生神力,又有了系统的锻炼,是故在武技方面完全是压着徐晃来打。后者也知道这点,也没有拼命,只是切磋了二十招后,就拱手认输。

今年的徐晃不过十八岁,尚未及冠,身体都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能在关羽手中坚持二十招已经不容易,更别说他们也并非是拼命。

“好身手,徐壮士如此身手,却不知在哪里为将?”李煜上前,假装不认识对方。

“哪里能为将,就是一个县吏,无足挂齿……”徐晃闻言,却是尴尬的回道。

“以徐壮士的身手,居然只能屈居一小吏?不行,这简直是屈才,若徐壮士不嫌弃,某以军侯的官位征辟与你,不知道可否屈就?若以后立下战功,升为校尉不过是指日可待!”李煜郑重的邀请道。

实际上早些时候,关羽也曾经邀请,只是徐晃有点为难,顿时回道:“家中二老需要照顾,不敢远行……”

“这个还不简单,我等从自治区来。若你应征,则自然会派人护送徐壮士家人前往自治区定居!军官的待遇不菲,而且自治区的条件也不亚于雒阳,难得是没有官吏豪强能欺负他们,徐壮士不妨考虑考虑!”李煜提议道。

“如此……”徐晃犹豫了起来,毕竟老父老母已经有点年纪,只怕有落叶归根之意。

“我们会在东垣县呆上一天,徐壮士若有决断,可于明天清晨回答便是。”李煜也知道不能立刻让他拿决定,于是就宽限了他一晚的时间。

“如此,明日若有决断,必然报效军前!”徐晃这才松了口气,抱拳离开。

第22章 白波军现状

次日清晨,徐晃便早早带着家人来到了军中。

原来当晚老父见他心事重重,正所谓知儿莫若父,便把他叫到跟前询问为何如此。却不想是即将北上讨伐白波黄巾的军队,看上了他的武力,打算征召其入伍。甚至于,许以军侯这等官职,并且会派人护送他们一家到越人自治区那里居住。

要说动心,那肯定是有。但徐晃更担心从司隶搬迁到吴越这种蛮荒之地,家中父母是否习惯。他们也都将近四十岁,身体也不是很好,一路颠簸不说,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是故徐晃行动,但也不好直接和父母坦言。

“晃儿,男子汉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当此世道,我等微寒之家,几乎没有出头之日。如今既然难得有如此机遇,晃儿应当把握在手中!

至于老朽和你娘,身子骨还健朗,南下就南下,想来也不会受到太多委屈。实在呆不惯,再回来便是!”徐父闻言却是当即提醒道。徐母则并未说些什么,她只一个妇人,夫君去哪里她就哪里。

“孩儿明白了!”徐晃闻言,再也没有犹豫。于是第二天清晨就前来军中报道,而李煜也的确是给了他一个军侯职位。为此肯定有人要被淘汰,不过就徐晃这身武艺,把不服气的都给打趴下之后,大家也认可了这个新来的军侯。

徐晃暂时被编入关羽麾下,就重视程度而言不亚于李文麾下的陈韬,或者李煜直辖的亲卫队队长赵风。

说来昨晚李煜也想起来,似乎黄巾起义的时候,赵云就在乡民的推举下组建义勇军,保卫过家乡。是故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学满下山才对。

于是他昨晚就和赵风说了这件事情,后者也不敢肯定,只知道赵云早些年投入童渊麾下学习枪法,五年前王越也指点过他的剑法。眼看四年过去了,赵风也没有空回常山看看,也不知道弟弟赵云如何了。

至于妹妹,很遗憾,赵家只有两兄弟,没有存在于传说中的那个‘赵雪’。这点让李煜颇为遗憾,不过也并未觉得不能接受。

毕竟那本来就是存在于传说中的存在,有没有其实都没什么意义。最多,就是满足一下近距离观看历史美女的癖好。

赵风答应,会写一封信给赵云,到时候赵云会直接过来雒阳与之相会。就算是在雒阳见不到,也会直接南下到自治区那里等待。只是赵风不清楚,一则赵云能不能收到信,二则他到底会不会过来。

李煜却知道赵云必然会过来,在某些野史里面,赵风这个哥哥病故,赵云刚好在公孙瓒麾下。当时袁绍和公孙瓒的对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但赵云依然离开了公孙瓒为兄长奔丧,这也直接导致了公孙瓒缺乏足够的大将,在这场战争之中失败。

是不是姑且不说,但若野史是真的,那么赵云必然会应赵风的邀请过来。至于送信的问题就更不需要担心,李煜可是直接拜托墨门的人帮忙,他们那条线可安全得很!

徐晃的父母已经派了专门的人护送到自治区,再加上这一路南下的黄巾贼主力已经被肃清。些许贼子只要听说是墨门的,基本上都会退让五分,谁也不会嫌自己命长。

不得不说,这年头,或许就是墨门还活得比较滋润一些。只可惜这方面的传承,到了五胡乱华之后,也差不多断绝得差不多了。李煜穿越到了个好时期,若在汉武帝以前,墨门根本不屑和任何人合作;若是在三国之后,墨门的传承则断绝了大部分。

早上八点多,大军就全速开始北上。根据前线最新的消息,白波军已经合成一股,并且攻下了闻喜县,并且开始南下前往攻打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县。换言之,现阶段直接去闻喜县已经没什么意义,大军立刻调转方向,直接朝着安邑县奔袭而去。

徐晃是军侯,是故李煜也为他安排了一匹战马。徐晃以前几乎没有骑马的经历,不过这匹马不仅有高桥马鞍,而且还有马镫,是故简单操控一下,再加上有专门的人指点他的骑术,差不多在半路上已经开始熟悉了起来。

他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还不懂得马战,在兵法韬略方面还略微逊色。正史里面他是首先在杨奉麾下东征西讨积累了经验,然后才能在曹魏之中大展光彩。期间,未必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兵法和谋略,不过李煜却是打算让他提前几年开始学习。

从东垣县到安邑县却是有将近九十公里,合东汉将近二百里的距离。期间还要翻越直线距离高达上百里的山区,或者绕道,从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前进,且前方不到四十里便是闻喜县所在。

这片山区几乎是原始蛮荒地带,就算是现代也只有少量村子零零散散的分布在这里,这年头要从这里翻阅过去自然是更加不可能。不安定因素太多,不小心就容易拖延一两天的路程,而这也很有可能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

是故经过参谋部的仔细研讨,希望派人给董卓送一封信。告诉其在安邑县坚守,甚至做好北上反击的准备。他们则是先直接朝着闻喜县杀去,收复故土之后,再南下支援。最后和董卓以南北夹击的趋势,消灭这支白波黄巾。

这是以战斗为基础,制定出来的计划;不过也要知道,李煜和黄巾军的关系向来不清不楚,这支白波黄巾里面,更是有黄巾重要的渠帅马。义元。郭太、胡才、李乐、韩暹和杨奉等,虽然不是什么大将之材,却也是难得的勇将。

李煜需要关心的当然不是这些,而是白波军到底是怎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