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爱玲文集第4卷-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你跟二爷是这样。”三奶奶说。

  “我可没替二爷扯谎,替他担心事背着罪名。三爷你都不知道你少奶奶多贤惠。”

  三奶奶把那碗杏仁挪到他够不着的地方。“好了,留点给老太太舂杏仁茶。”

  “这东西有什么好吃,淡里呱叽的,”银娣正说着,他站起来捞了一大把。“嗳,你看
!三奶奶也不管管他!”

  “她管没用,要二嫂管才服。”他说。

  “三奶奶你听听!”她作势要打他,结果只推了三奶奶一下,扑在她颈项上笑倒了。她
拨弄着三奶奶钮扣上挂着的金三事儿,揣着捏着她纤瘦的肩膀,恨不得把她捏扁了。

  三奶奶受不了,站起来抽出肋下的手绢子擦擦手,也不望着三爷,说:“要开箱子趁老
太太没起来。要什么皮袍子自己去拣。”她走了。

  “叫你去呢。”银娣说。

  他不作声,伸手把水仙花梗子上的红纸圈移上移下,眼睛像水仙花盆里的圆石头,紫黑
的,有螺旋形的花纹,浸在水里,上面有点浮光。

  “咦,我的指甲套呢?”她只有小指甲留长了,戴着刻花金指甲套。

  “都是你打人打掉了。”他说。

  “快拿来。”

  “咦,奇怪,怎么见得是我拿的?”

  “快拿来还我。不还我真打了。”她又扬起手来。

  “还要打人?”他把一只肩膀凑上来。“要不就算打我一下,这样子叫人痒痒。”

  “你还不还?”她睇着他。

  “二嫂唱个歌就还你。”

  “我哪会唱什么歌?”

  “我听见你唱的。”

  “不要瞎说。”

  “那天在阳台上一个人呱呱唧唧的不是你?”

  她红了脸。“没有的事。”

  “快唱。”

  “是真不会。真的。”

  “唱,唱,”他轻声说,站到她跟前低着头看着她。她也不知道怎么,坐着不动。他的
脸从底下望上去更俊秀了。站得近是让她好低低地唱,不怕人听见。他的袍子下摆拂在她脚
面上,太甜蜜了,在她仿佛有半天工夫。这间房在他们四周站着,太阳刚照到冰纹花瓶里插
着的一只鸡毛帚,只照亮了一撮柔软的棕色的毛。一盆玉兰花种在黄白色玉盆里,暗绿玉璞
雕的兰叶在阳光中现出一层灰尘,中间一道折纹,肥阔的叶子托着一片灰白。一只景泰蓝时
钟坐在玻璃罩子里滴嗒。单独相处的一刹那去得太快,太难得了,越危险,越使人陶醉。他
也醉了,她可以觉得。

  “你看,我拣来的,还不错?”他翘起小指头,戴着她的金指甲套在她面前一晃。她要
是扑上去抢,一定会给他搂住了。她斜瞪了他一眼,在水碗里浸了浸手,把两寸多长凤仙花
染红的指甲向他一弹,溅他一脸水。

  她看见他一躲,同时听见背后的脚步声。大奶奶进来,他已经坐下了。她飞红了脸,幸
亏胭脂搽得多,也许看不出。

  “老太太还没起来?”大奶奶坐了下来。

  “仿佛听见咳嗽,”他说。“我去看看。”他把袍子后襟唰地一甩甩上去,站起来顺手
抓了把杏仁。

  “嗳——!”大奶奶连忙拦着。“真的,不剩多少了。”

  他丢回碗里去,向老太太房里一钻,大红呢门帘在他背后飞出去老远。

  大奶奶把杏仁缓缓倒到石臼里,用一只手挡着。“这是什么?咦?”她笑了。“这副药
好贵重,有这么些个金子。”

  “嗳,是我的,”银娣说,“我正奇怪指甲套不在了,一定是溜到碗里去了。”

  “看看还有没有,”大奶奶抄起杏仁来在手指缝里滤着。

  “这回我留着。”

  银娣把那小金管子抖了抖,用手绢子擦干了。本来她还怕他拿去不好好收着,让别人看
见了,上面的花纹认得出是她的。还了给她,她倒又若有所失。就像是一笔勾销,今天下午
这一切都不算,不过是胡闹,在这里等得无聊,等不及回去找他堂子里的相好。大奶奶可不
会忘记。她到底看见了多少?

  她后来听见说不让三爷出去,才心平了些。有男客来吃饭,要他在家里陪客。是老太爷
从前的门生,有两个年纪非常大,还要见师母磕头,老太太没有下去。这是三爷最头痛的那
种应酬,可是她在房里吃饭,听见楼下有胡琴声,在唱京戏。家里请客不能叫堂差,一问佣
人,说是叫了几个小旦来陪酒,倒也还不寂寞。

  她两只手抄在衣襟下坐着。房里没有生火。哮喘病最怕冷,不过老太太更怕火气,认为
全宅只有她年纪够大,不会上火,所以只有老太太房有个炭盆。房间大,屋项又高,只有正
中一盏黄暗的电灯远远照上来,房间整个像只酱黄大水缸,装满了许久没换的冷水。动作像
在水底一样费力,而且方向不一定由自己作主。钟声滴嗒,是个漏水的龙头,一点一滴加进
去,积水更深。刚吃完饭,她冻得脸上升火,热乎乎的,仿佛冰天雪地中就只有这点暖气、
活气,自己觉得可亲。

  二爷袖着手横躺在床上,对着烟盘子。他抽鸦片是因为哮喘,老太太禁烟,只好偷偷地
抽,其实老太太也知道。结婚以后不免又多抽两筒,希望精力旺盛些。他一双布鞋底雪白,
在黄昏的灯下白得触目。从来不下地,所以鞋底永远簇新。

  “今天笑死了,三爷一夜没回来,二奶奶说还没起来——”她特地坐到床上去,嘁嘁喳
喳讲给他听。“回来就往那房里一钻,一坐几个钟头,一块吃饭,还不是为了筹钱?说是连
大爷都过不了年。老太太相信大爷,其实弟兄俩还不都是一样?照这样下去,我们将来靠什
么过?”

  他先没说什么。她推推他。“死人,不关你的事?”

  “也还不至于这样。”

  她就最恨他别的不会,就会打官话。他反正有钱也没处花,乐得大方。也许他情愿只够
过,像这样白看着繁华热闹,没他的份,连她跟着他也像在闹市隐居一样。

  楼下胡琴又在咿哑着,她回到原处,坐得远远的,摸着皮袄的灰鼠里子,像抚摸一只猫
。她那天在阳台上真唱了没有,还是只哼哼?刚巧会给三爷听见了,又还记得。他记得。

  她的心突然涨大了,挤得她透不过气来,耳朵里听见一千棵树上的蝉声,叫了一夏天的
声音,像耳鸣一样。下午的一切都回来了,不是一件件的来,统统一齐来,她望着窗户,就
在那黑暗的玻璃窗上的反光里,栗色玻璃上浮着淡白的模糊的一幕,一个面影,一片歌声,
喧嚣的大合唱像开了闸似的直奔了她来。

  二爷在枕头底下摸索着。“我的佛珠呢?”老太太鼓励他学佛,请人来给他讲经。他最
喜欢这串核桃念珠,挖空了雕出五百罗汉。

  她没有回答。

  “替我叫老郑来。”

  “都下去吃饭了。”

  “我的佛珠呢?别掉了地下踩破了。”

  “又不是人人都是瞎子。”

  一句话杵得他变了脸,好叫他安静一会——她向来是这样。他生了气不睬人了,倒又不
那么讨厌了。她于是又走过来,跪在床上帮他找。念珠挂在里床一只小抽屉上。她探身过去
拎起来,从下面托着,让那串疙里疙瘩的核子枕在黄丝穗子上,一点声音都没有。

  “不在抽屉里?”他说。

  她用另一只手开了两只抽屉。“没有嘛。等佣人来。我是不爬在床底下找。”

  “奇怪,刚才还在这儿。”

  “总在这间房里,它又没腿,跑不了。”

  她走到五斗橱跟前,拿出一只夹核桃的钳子,在桌子旁边坐下来,把念珠一只一只夹破
了。

  “吃什么?”他不安地问。

  “你吃不吃核桃?”

  他不作声。

  “没有椒盐你不爱吃”她说。

  淡黄褐色薄薄的壳上钻满了洞眼,一夹就破,发出轻微的爆炸声。

  “叫个老妈子上来,”他说,“她们去了半天了。”

  “饭总要让人吃的。天雷不打吃饭人。”

  他不说话了。然后他忽然叫起来,喉咙紧张而扁平,“老郑!老郑!老夏!”

  “你怎么了?脾气一天比一天怪。好了,我去替你叫她们。”

  她夹得手也酸了,正在想剩下的怎么办,还有这些碎片和粒屑。念珠穿在一根灰绿色的
细丝绳子上,这根线编得非常结实。一拿起来,剩下的珠子在线上轻轻地滑下去,咯啦塔一
响。她看见他吃了一惊,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用手帕统统包起来,开门出去。

  过道里没有人。地方大,在昏黄的灯光下有一种监视的气氛,所有的房门都半开着,擦
得铮亮的楼梯在她背后。她开了门闩,推开一扇玻璃门,阳台上漆黑,她也没开灯。冷得一
下子透不过气来。有两扇窗子里漏出点灯光,她回头看了看,怕有人看见,随即快步穿过廊
上,那古老的地板有两块吱吱响着。到了T形的阳台上突出的部分,铺着煤屑,踩着也有点
声响。花瓶式的水门汀栏杆,每根柱子顶着个圆球,黑色的剪影像个和尚头,晚上看着吓人
一跳。她走到栏杆角上,俯身把手帕里的东西小心地倒在水管子里。

  下面是红砖弯门,站在洋式雕花大柱子上,通向大门。大门口灯光雪亮,寂静得奇怪。
那条沥青路在这里转弯,作半圆形。路边的冬青树每一片叶子都照得清清楚楚,一簇簇像浅
色绣球花一样。在这里反而听不见人声与唱京戏的声音,只偶然听见划拳的大声喊。但是她
尽管冷得受不住,老站着不走。仿佛门房那边有点人声。要是快散了,她要等着看他们出来


  第一辆马车蹄声得得,沿着花园的煤屑路赶过来,又有许多包车挤上来。客人们谦让着
出来,老头子扶着虬曲的天然杖,戴着皮里子大红风帽,小旦用湖色大手帕捂着嘴笑,脸上
红红白白,袍子上穿着大镶大滚的小黑坎肩。三爷的声音在说话,他站在阶前,看不见。她
紧贴在栏杆上,粗糙的水门汀沙沙地刮着缎面袄子。

  客都走了。

  “阿福呢?我出去。”他说。

  啪啪的脚步声跑开了,一个递一个喊着阿福。

  “三爷,这时候坐包车太冷,还是坐马车,也快些。”

  “快——?套马就得半天工夫。好吧,叫他们快点。”

  又有人跑着传出去。阶上寂静了下来。是不是进去了在里边等着?不过没听见门响。

  她低声唱起《十二月花名》来。他要是听见她唱过,一定就是这个,她就会这一支。西
北风堵着嘴,还要唱真不容易,但是那风把每一个音符在口边抢了去,倒给了她一点勇气,
可以不负责。她唱得高了些。每一个月开什么花,做什么事,过年,采茶,养蚕,看龙船,
不管忙什么,那女孩子夜夜等着情人。灯芯上结了灯花,他今天一定来。一双鞋丢在地下卜
卦,他不会来。那呢喃的小调子一个字一扭,老是无可奈何地又回到这个人身上。借着黑暗
盖着脸,加上单调重复,不大觉得,她可以唱出有些句子,什么整夜咬着棉被,留下牙齿印
子,恨那人不来。她被自己的喉咙迷住了,蜷曲的身体渐渐伸展开来,一条大蛇,在上下四
周的黑暗里游着,去远了。

  她没听见三爷对佣人说:“这个天还有人卖唱。吃白面的出来讨钱。”

  她唱到六月里荷花,洗了澡穿着大红肚兜,他坐马车走了。





                                        六


  因为是头胎,老太太请她嫂子来住着,帮着照应。生下来是个男孩子,银娣自进了他家
门,从来没有这样喜欢。是她嫂子说的,“姑奶奶的肚子争气。”

  老太太也高兴,她到现在才称得上全福,连个残废儿子也有了后代根。吃素的人不进血
房,虽然她只吃花素,也只站在房门口发号施令,一边一个大丫头托着她肘弯,更显得她矮
小。

  “快关窗子,那边的开条缝。今天东风,这房子朝东北。

  这时候着了凉,将来年纪大点就觉得了。想吃什么,叫厨房里做。就是不能吃鸭子,产
后吃鸭子,将来头抖,像鸭子似的一颠一颠。”

  她向炳发老婆道谢:“只好舅奶奶费心,再多住些时,至少等满了月。不放心家里,叫
人回去看看。住在这儿就像自己家里一样,要什么叫人去跟他们要。”

  孩子抱到门口给她看,用大红绸子打着“蜡烛包”绑得直挺挺的。孩子也像父亲,有哮
喘病,有人出主意给他喷烟,也照他父亲一样用鸦片烟治,老太太听见说,也装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