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式!”

“喔!”

此刻天色还未亮,不过才五更天。只有一点晨曦,挂在天边。但是李重九看着演武场上,已有上百名上身赤裸的大汉,摆出了一招黑虎掏心的招式。

而一旁王君廓,竖着重枣眉凝目看着。他督促着众人练武,若是有任何人懈怠,他手中的鞭子可是不饶人的。

“第三式!”“轰!”

众山贼变拳为掌,整齐一划。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在山贼们古铜色一般肌肤上,汗水颗颗从结实肌肉上滚落。百人之呼啸呐喊,李重九闻之,不由心头振动。

这种简单的套路,来来去去就几个动作,显是一套拳法。看了许久,李重九亦摸了清楚,微感失望。这样的拳法,类似后世的军体拳,强身健体有之,但若说一门古武术,却不是。按照李重九这几日来的打听,以及与王君廓闲聊。亦是明白,这个时代确实有古武术的存在。不过修炼古武术,正如李重九推断的那样,对练习者的身体,资质,悟性要求极为苛刻。并且皆是秘藏家传的形式传授,绝对不会对外公布。

这些古武术的精通者,太平盛世时,不显山不露水,如儒士一般以耕读传家。但是一旦天下大乱,烽火四起,他们即挺身而出,以一身武艺为资,报效各路诸侯,以马上觅军功。

比如王君廓作为七千寨武技最强者,负责教督众山贼们之武艺。但是李重九明白,王君廓传授的不过是一些粗浅的功夫,而真正能够那种货于帝王家的武功。除非是父子相传,否则即便救命这样天大的恩情,亦不足以让王君廓传授。

想到这里,李重九不由对古武术,心底有几分热切。上辈子于商场打拼,平日坐办公室,背着笔记本,乘飞机天南地北地跑。几乎没有清闲时间,这令他大学时候那一副好身体,到了三十多岁时,早早的就是肌肉松塌。

若是他勤快一点,报个跆拳道,泰拳什么速成班的,亦不会被几个毛贼送到这个时代来。不过现在……

看着小麦色肌肉沐浴在阳光下,李重九不得不庆幸,这辈子自己拥有了一个不错的身体。尽管只有十五岁,身体还未完全长成,但是已有了近一米七的个头。

四肢肌肉虽没有如王马汉那般,夸张地坟起,但是亦是蕴含着不小的力量。远远胜过上辈子,坐办公室,坐飞机的身体。从他人口里打探的消息。李重九在自小六岁开始练习粗浅武艺,打下根基,也算打熬出一身不错的胫骨。

加之平日里,王君廓亦是尽心点拨过他,李重九也算有点根基。但是仅仅限于七千寨中,李重九的武艺勉强上算是一把好手。

不过纵然如此,李重九亦心知自己远远不是,王君廓,王马汉的对手,甚至那年纪与自己差不多的李三娘,亦可以一掌将自己打翻。这些人已如此了。那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些尚在草莽之中的好汉,不知道他们的武技又是如何?

古代是否真有,百人敌,千人敌,甚至万人敌这样的绝代猛将。他不知道。

那么既然因为自己资质低劣,而王君廓不传授武功,那么重活一次的李重九,就此与武功绝缘,那是不可能的。若是上辈子,李重九会些拳脚,那么他很可能会保住性命,不会如此轻易枉死,如果这辈子,李重九武功好一点,那么碰上李三娘时,亦不会一个照面给她打得吐血倒地,险些身死。

这个时代,凭着一身好武艺,封王晋爵,出入庙堂的人,不知凡几。一身好武艺货于帝王的武将,在乱世之中,更胜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儒生。这不仅仅是世家如此,甚至北地民风亦是如此。

燕赵好汉,血性好武。因自古处于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第一线,亦有燕赵之兵为天下雄之说。胡汉混杂;民风彪悍。大隋朝开国以来,东征西讨,几乎每一年都在打战。今年又为了平高句丽,天子调集了各地的府兵。

故而边塞的人家皆是家中子弟,学习弓马,刀剑,以一身武艺。若应召从征,可以博一个功名,在家里,若是山贼来打劫;这些子弟亦可以聚集一处,进行防卫。燕赵的北地男儿,自是打小习武,这皆是习以为常之事。

李重九仔细想了想,上辈子武艺不用说了。这辈子里,他可不能再窝窝囊囊地死于宵小之手,无论如何,亦不能辜负这幅好身板。当下李重九想到了那挂在家里墙壁上,开皇八年所制的角弓。

从李二叔口里得知。这把弓乃是隋军中将领所用之弓,力三石,乃是隋军之中的难得的利器,乃是旅率(注1)一流的将尉使用的。乃是四当家苏素,跑辽东时,从牙行的手里,辗转从靺鞨人那,花了三匹绢,加五吊自钱买下的。据说是开皇年间,隋军征伐辽东时,不知哪个将领没在异乡,故而而来。

如此的强弓,亦只有大隋工部的工匠才制得出,民间则是不要想了,靺鞨人制弓之道更是拍马不及。要知道隋军步卒所用之弓,乃是一石半,健卒可开两石,而南方步卒则较弱,一般只能开一石弓。

拉得动三石弓的都是可当一方的壮士,要么精通古武术,要么就是天生大力,必能在隋军中获得重用。当然再往上,还有六石弓,九石弓。

能拉得动六石弓的,据说只有杨爽,韩擒虎,贺若弼,鱼俱罗,史万岁这样的开国大将。当然还有一箭双雕,威震突厥的长孙晟。

说起这些人的时候,一贯武艺甚高的王君廓,都是一脸的敬畏之色,他言道这样的大将,都乃是一时之选,乃是高祖开国时,龙运汇聚,自然有一帮不世出的良臣猛将相助。承平年间,要想碰到真是千难万难。高祖当时就是凭着这一帮猛将,平南陈,北击突厥,吐谷浑,这才定鼎了天下。

当然对于王君廓这样的说法,穿越后的李重九,自然是另一种看法的。所谓开国之时,必有龙运汇聚。不过是天下更替时,革旧布新,各国人才机制竞争,选拔激烈,自然是有能者脱颖而出。若换在太平盛世,机制僵化,大多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这样的猛将可能亦不过是一介马夫罢了。

论及当今英雄人物,王君廓说除了以上那些名将,此时多已是早亡,健在在世,亦早已是年老,气力不在。说起六石弓,当世可能只有齐郡丞张须陀能开得动。此外唐国公李渊,亦是难得的神射手,但能不能开六石弓,却不知道。

最后王君廓讲到是九石弓。

李重九心道,天下能开六石弓的已是一代猛将了,难道还有九石的不成,那可是千斤神力,对于正常人而言,就算是想一想也觉得是天荒夜谈。可是王君廓当时郑重其色地告诉自己。世上之事自己想象不到,不等于没有,只是运道不够,没有遇见。能开九石弓这样的好汉,历朝历代只不过一二人罢了。

李重九将这些听了一遍后,决定还是放眼当下。

他回到房间内后,从皮囊子里,将这三石弓取下,搁在手里掂量了一下。之后,李重九双臂贯力,左右手一紧,用尽气力推弓。

“呼!”

李重九放下这三石弓,果真还是力道不济,只能开得一小半。这三石弓,能将弓拉得如同满月的人,在整个七千寨之中,亦只有王君廓一人拉得动。可惜王君廓不爱用弓,故而不用。

所以李虎将此弓就给李重九,当然亦不是李重九能开这三石弓的意思,只是作为激励的作用更大,一番望子成龙的心意。反正山寨之中,亦无人用得此弓,故而就暂时搁在李重九那了。

这数年来,事实上有着这把三石弓,以及王君廓讲的弓马封王拜将的激励,对于李重九而言还是大收成效的。虽说山贼没有野望的。穿越前的少当家李重九,整日是一根筋的打熬气力,并且苦练射术。

到了现在,李重九继承了这个身体,开得是二石弓,至于射术,虽只算上山寨之中一般水平,亦可达到十不离六七的程度。这对于李重九而言,是相当惊喜的。要知道穿越前,他能够挽起一石弓,就差不多了,而弓箭之术却更是不知从何谈起。总算是一个大收获。

而最难能的,据说李重九居然能够左右手都能射箭,即左右开弓的天赋。

注1隋兵制;校尉辖三百人。旅帅;辖一百人。队正辖五十人;火长辖五人

第七章游猎(第二更)

左右开弓之技,乃是骑射之道。即便最擅长马上作战的突厥人,亦很少有人可以左右开弓的。这绝对是难能的本事。

到了这一步,李重九才暗暗叫屈。如此想来,当初败给李三娘亦是不冤枉了,这李重九原本主要练的就是弓术。要一个弓箭手与人肉搏,这不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吗?

不过想可以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因为当时北地的燕赵男儿,是弓术与近身肉搏,皆需掌握的。

怎么说,看看古代唐军。背负箭囊,腰挎长弓,手捉横刀,远战能张弓,近身敢争先,这才是横扫天下的精锐。唐军士兵皆是每人一弓。

《兵车行》开头就是,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就是唐军出战的阵势。

故而李重九即便有一手好射术,但是败给李三娘,就是败了,毫无疑问。如若狡辩太多,只是给自己找借口而已。

不过眼下三石弓,李重九亦只能开个一小半,勉强可以射之,但是却不能发挥起最大威力。更别说,一口连珠箭了。

李重九惋惜地将这三石弓收入皮囊之内,转而去取了自己日常惯用的二石弓。这张弓自己用老了,平日皆是用此弓来练习,上面的丝麻绞线亦有几分失去弹性。

不过无论如何,这亦是穿越前李重九,最适合的兵器。当下李重九将这弓掂量在手中,心道穿越之后,只是继承了这身体,不知那先前练下的箭术,还有几分。

于是李重九不由动了一试自己弓术的念头。李重九想到就做,背上半壶箭,并取了一柄短刀防身,就一个人下山去了。

七千寨的大山之中,参天大树,比目皆是。往西南而望,那犹如苍龙一般的太行山山脉,延袤千里,百岭互连,隔断了东西交通。

莽莽大山之中,天穹笼罩,这才刚刚是清晨。此时正值盛夏,鸟鸣虫叫。地上青草刚刚没过脚腕,晨间的露珠顺着压低的草叶,渗入裤管,浸得满脚皆是湿漉。拨草上山,负着长弓的李重九眼前皆是一片原始的景色。山间隐然有樵夫,猎户出没,放歌的山号子,不时飘荡在山间。

李重九一路走来,开始还有一条附近樵夫踩踏而成的草径,但随着入山已深,草径早已是不见。山间多有山兔跳脱,期间还有一二野猪穿梭其中。马上进入秋季,山间的活物,都在积攒肥膘,准备过冬,若是打一只回去,肯定能够大饱口福。

待见到眼前一只脱兔,从面前跳纵。李重九看准了目标,当下解开弓囊。他并未直接将二石弓取出,而是先取出一个铜扳指戴上。

此铜扳指,乃是坡形,后露出指盖(注1)。扳指是为了射箭时保护拇指所用,古代扳指还有弦槽。当时的控弦之法分中国法及胡法(注2)。中国法,乃是拇指勾弓弦之控弦之术。中国法因以大拇指勾住弓弦,徒手施射容易受伤,故而皆必须戴上扳指。

当下李重九,从背后的箭壶里取出一支箭来挂弦。恍然之间,以往从未操过弓箭的李重九,在这一刻却对弓箭,感觉分外熟悉。这一刻的感觉,就犹如久别重逢的初恋情人一般,熟悉又陌生。

只见李重九三指捻箭,加于弓,左手指受之。而李重九整个人,正是端身如干,直臂如枝,其肘可措杯水。李重九看准脱兔之后,弓弦在他手中徐徐推出,一时拉得满弦,却并不十分吃力,可见其臂力之强。

嗦地一声,箭羽脱弦而出。却射在了那头脱兔的一步之外,而脱兔受此惊吓,跑得更快,一溜烟没草丛不见了。

李重九摇了摇头,见此一箭射偏,他并不讶异,意识乃是千年后的意识,箭术乃是这个时代的身体,两者的融合并非轻易。自己是不可能一步登天,这其中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

当下李重九将箭头从草泥之中拔出之后,将之收入箭壶继续上山。

一路跋涉,又翻过一个山头。李重九路遇了数只山羊,决定追猎。追猎有几分慌不择路之感。李重九取了一根枯木代作为长杖,一边走一边用长杖抽到两旁的野草。因为深入山林,身上脚上不免被草割到,刺刺生疼,山石羁绊,路遇山溪,还需跋涉而过。不过李重九却觉得乐在其中,这其中乐趣,甚至比以往,在电脑前,手指动动,赚个几百万还来得高兴。

穿行至正午,日头正好深到最高处。不知不觉一路不断穿山爬山,渐渐已远离了山寨甚远。李重九一路跋涉,额头身上皆是汗如泥浆,紧紧地贴着身上的衣服上。深入山林之中,山风袭来,李重九湿衣却是感觉一片凉快。

待他举头四望,眼前哗哗的流水声,一道山泉直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