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振大明-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唐枫这个在大明名声极大的人物见问,吴襄很是欢喜,他知道若是能得唐枫的提携,自己儿子将来的前途必然比自己要宽广,便笑着道:“小儿名叫三桂,劳唐大人您过问了。”

“唔,三桂,好名……”唐枫其实心事还在那些死难的将士身上,随口念了一下后,就突然怔住了,“吴三桂?你叫吴三桂?”他用难以置信的目光上下打量起了眼前的少年,直看得吴三桂全身发毛,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好半晌后,唐枫才从震惊中走出来,自己居然又一次碰上了一个名垂后世的大人物了,虽然他的名声其实并不好。不过对这个将来有着极大成就的少年吴三桂,唐枫却不敢轻视,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这个吴三桂很可能不会成为千人唾骂的大汉奸,但他的本事却还是在的。所以在平复了心情之后,唐枫才呵呵笑道:“将门虎子,吴世侄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见唐枫如此看重自己的儿子,吴襄心里也是一阵欢喜,忙谦逊了几句。

眼看着天又暗了下来,众人这才分道扬镳,唐枫回京复命,而袁崇焕则带了人马返回辽东,以防金人死心不息,再在那边闹出了什么动静来。但是他们全都没有看见,在面对着赵率教等人的尸体时,满桂的脸色异常的阴沉,他在翻身上马的时候,恨恨地盯了袁崇焕的背影一眼,已经暗自下了决心。

唐枫带兵回到了京城,受到了满城官民的热烈欢迎,经此一战,唐枫已经真正成了北京城中百姓们心目中的英雄,若不是他的挺身而出,只怕北京城中人就要在恐惧中度过这个年节了,可现在才腊月二十九,一切就都恢复了。

此时天已经破晓,虽然已经感到很是疲惫,唐枫还是决定先进宫面圣,将事情禀报之后在回家休息。见到唐枫回来,崇祯当时就问道:“情况怎么样?”|

“回皇上的话,臣幸不辱命,已经将来犯的金人赶出山海关去了,而辽东又有袁崇焕率军坐镇,金人又是大败之下退却,已经无力再犯了。”

“好,好啊!逸之,你辛苦了。这就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吧,明天就是年三十儿了,到时候你再上朝来,朕自会嘉奖于你的。”

“臣叩谢皇上隆恩!”唐枫磕头谢恩之后,便离宫而去。

到了家里,他便看到了那张充满了担心和不安的脸在见到自己之后化为了狂喜:“相公,你终于回来了!”已经有了两个来月身孕的柳慧疾步上前,紧紧地搂住了唐枫,却让作为丈夫的他吓了一大跳,妻子可是有孕在身的,可不能有什么损伤啊。

好半天后,两人才分开,坐了下来后,柳慧才满是后怕地道:“一听说你居然带兵去与金人作战了,吓得我几夜都不能合眼,幸好老天有眼,相公你安然归来。”

唐枫轻轻地抚着妻子的手,笑着安慰道:“你相公我带兵也不是第一次了,已经能判断出什么时候安全,什么时候危险,为了你和我们的孩子,我是不会真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的。倒是你,现在又怀上了孩子,可不能太过伤神了,吃过了饭后,就和我一起进房好好地睡上一觉吧。今后可不能这么不知保重自己的身体了。”

“嗯。”柳慧乖巧地点头道:“慧儿记住了。”

“对了,我们的女儿呢?怎么爹回来了她却不来迎一迎啊?”为了活跃气氛,唐枫便转移了话题,四下里打量了一番后问道。

“这才五更天,绰儿她还不懂事,可没这么快醒来。”听到柳慧的回答,唐枫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自己怎么就把这时间给忘了呢?

睡了大半日,又和妻子女儿好好地团聚了半日,唐枫终于恢复了精神。这时候,他就开始想象明天皇上会怎么奖赏自己及下面的军士们了。虽然在崇祯面前他好象不是太看重赏赐,可唐枫毕竟不是圣人,做出了成绩也是需要有人来赏识的,而且他还有着更大的抱负,当然希望皇帝能任自己一个要职了。

只是在唐枫细想了良久之后,却也没有一点头绪。现在朝中的官位都有其人,根本就没有一处能让自己安身的,这就让他有些不解了:“莫非皇上只是赏我一些钱财吗?”

怀着期待的心情,唐枫于大年三十的早上来到了紫禁城,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是进不了早朝的大殿的,可是这次却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唐枫得以再次进了殿中,只是却站在了群臣的最后面。

山呼万岁之后,崇祯在上面就开口了:“金人贼心不死,竟在这年节时突然犯我大明,若不是我朝中有良将勇士相护,我北京就危险了。此次早朝,朕第一件想说的事情就是如何恩赏那些为国效力的将士们。诸位爱卿,你们有何建议哪?”

“皇上圣明,这次金人突然而来,的确多得京中兵马奋勇杀敌,臣以为除了给予他们一些钱财丝帛的赏赐之外,也该因个人的功劳而升迁他们,这样方能激励我大明所有的卫所官兵,让他们有一个前进的动力。”有臣子立刻出班奏道。

这一次的朝会可以说是这些日子来最是和谐的了,大家都在对一些有功之人该如何升赏而做着讨论,并没有往常的争吵,这让高高在上的崇祯心情也极是愉快。或许是因为阉党执政时压得太紧了,朝中官员无人敢唱反调,在崇祯扳倒了阉党后,朝中风气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平日里无论什么人提出什么看法总有人唱反调的,事情也就经常因此而被拖上几日,这是崇祯最是头疼的事情。可今天却显然没有这样的不愉快发生了。

唐枫在后面听着那些为国苦战金军的兄弟们都得了封赏,心里也为他们高兴,他开始在心里盘算着是该跟皇上进言,说说火器一事了。这一次能如此轻易地将金人杀败,那些改进过的火炮也是功不可没的,而这又是徐沧所做的贡献,他觉得不能忘了自己的这个老朋友。正当他盘算着这一切入神的时候,身旁有人突然打了他一下,小声道:“唐大人,皇上在叫你呢。”

“哦?”唐枫这才醒悟过来,快步走了出来,行礼之后便站在了阶下。崇祯看了他一眼后,对着群臣道:“想必也不用朕多说了,这次北京之围能如此轻易而解究竟什么人出了最大的力,满城的百姓都已经知道了,诸位爱卿应该也很明白吧?”

众臣的目光都看向了唐枫,他们的表情有羡慕、嫉妒、讨好……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唐枫是真的无法可挡了,这可是保国的大功劳,不是任何人能够抹杀的。但是一些对他依然不服气的官员却又在想着该怎么让他不能占据着一个有着大权的衙门。

正当大家都神情各异地看着唐枫时,崇祯发话了:“朕曾想过许多的封赏,但这一切都不足以褒奖唐枫。所以在权衡了一番之后,朕决定——封唐枫为安平侯!”

此言一出,全殿上的人都愣住了,封侯,那可是几十年来都没有过的恩宠啊,那可是身份的象征。但是也有一些人却松了一口气,一旦被封了侯爵,唐枫自然无法入仕为官,自己的位置可算是保住了,这种想法多是在兵部的一些官员的心里产生。

唐枫也没想到皇帝会给自己这么一个封赏,不过这却不是他想要的。他也知道有明一朝,身为勋贵身份的人基本都做不出什么大事来,可自己却还想要为大明的振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若是就此做了个安乐的侯爷,只怕自己的理想就要付诸东流了。

但皇帝的话还没有说完:“另外,朕还会将原来的信王宅邸赏赐于你,怎么样,唐卿,你可愿意啊?”

“臣……谢主隆恩!”唐枫已经没有办法拒绝了,也没有办法去推敲崇祯为何要来这么一手,只有跪下受了这恩赏。崇祯朝第一个被封为侯的人也就在崇祯初年的最后一日里出现了。皇帝竟把潜邸都送与了唐枫,这让朝臣们再一次对唐枫刮目相看,看来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取代,许多人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和这个新晋的侯爷攀上交情了。

在有些晕眩地退下之后,唐枫的心里却产生了一个古怪的念头,其实自己这次所立的功劳和前番守住宁远的功劳相比并不算什么。可是为什么这次却得如此重的赏赐呢,那就是因为自己这次是在群臣的眼前立下的功劳。而在远离北京的辽东,无论那些人立下了多大的功劳,却都因为不是事关自己而被群臣选择性地忽视了,这或许就是守边将士的无奈吧。

在论完了功劳之后,就有人提出了另一件事情了,那就是对蒙古的责难。明明已经是大明的藩属,但这一次金人有所行动蒙古人却按兵不动,这分明就是心怀不轨了。有人便奏道:“皇上,此事断不能就这样算了,我们必须要让蒙人给我们一个交代,金人入侵我中原他们不管不问,而且还让出了路来让他们轻易突入,实在是罪不可赦!”

群臣都是如此看法,崇祯便准了他们所请,命人写下问责之书送去蒙古草原,让他们给大明一个交代。然后又是对被金人所侵害过的各府县的安抚工作,这样一直讨论到了中午时分。

就当唐枫以为可以散朝的时候,一名言官却上前一步道:“皇上,臣要弹劾一人,辽东经略袁崇焕!他身为辽东经略,不但没有守住了我大明的边疆,还让金人从旁杀入,致使我大明百姓遭受苦难,京城被围。这一切他都难辞其咎!”

第十二卷内忧外患

第563章弹劾

'更新时间'2012…02…1416:42:19'字数'3066

若真说起来,此次金人入侵中原,作为镇守辽东,时刻要关注着金人动向的辽东经略袁崇焕的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加上之前他在辽东战事上得了胜为皇上所重赏,朝中有不少的官员对此有着看法,所以现在一有人提出要弹劾袁崇焕就有不少人附和。

但是唐枫却不这么看,这不是因为他与袁崇焕的交情非浅的缘故,而是因为唐枫是守过辽东的人。大明的疆域极其辽阔,虽然各处都派了兵马驻守,但终究无法处处都有人看着,金人只要有心,自然能避实击虚,绕过明军重点防御的所在突入中原。至于说袁崇焕没能及时发现金人动向,就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辽东军只要能守住城池便是完成自己使命了,可从来没有监视金人动向的责任。

所以在眼见得满朝官员都在议论着袁崇焕的罪过的时候,唐枫终于忍不住为其说话了:“陛下,各位大人,虽然袁崇焕在此事上有着一些责任,但他却不必负上全责。此次金人突然一改往常的打法,绕过了辽东的关卡从北边杀入,乃是因为我大明有奸细去了该处禀报的原因。在全无防范的情况下,袁崇焕才会如此失策,致使北京被围,多地百姓遭难。但袁崇焕还是在闻报之后第一时间赶来了北京,若不是他及时出现在东北方,金人这次入侵中原便能从容而去,不会付出近两万人的代价,还请陛下明鉴。”

“安平侯所言倒也有些道理,不知各位有什么看法。”崇祯看了看下面的群臣问道。

“陛下,安平侯只说中了其一,却没有提另一点。想必是因为他与袁崇焕有旧,所以特意在为其开脱吧。”那名第一个开腔弹劾袁崇焕的官员突然说道:“不错,若是金人真是突然改变了用兵之道,虽然袁崇焕也有一定的责任,但他却也情有可原。可若是这一切都是在他能预先估计到的情况下发生的,那就该当别论了。”

“徐大人你这话却是什么意思?莫非认为是我在包庇袁崇焕吗?”唐枫心里不快,面上微带着怒容质问道。

“下官不敢!不过安平侯你或许也被人所蒙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袁崇焕的不听下属进言,才会酿成的。皇上,臣这里有一封从辽东刚刚送来的书信,上面详细地写明了此次金人在我辽东所做下的种种事情,以及袁崇焕的连番失策!”那人说着,从袖筒里取出了一本奏章,递到了内侍的手上。

“这道奏章乃是由辽东将领满桂所写,他身在袁崇焕的身边,对那里的情况比我们在京城的所有人都要清楚。”说到所有人的时候,他的眼睛看瞥了一眼唐枫。唐枫听到是辽东的将领所写的陈奏,心中便是一阵讶异,他可不知道辽东内部出现的矛盾。

“陛下,那满桂在奏章里写道,其实在此之前,金人就曾出兵攻我辽东义州和广宁而城,袁崇焕贻误军机,致使二城全数陷落,一万多将士身遭不测,这一点他袁崇焕就没有及时上报。而在他发兵前去援救的时候,满桂却看出了这其中有着不寻常的地方,几次劝说,让袁崇焕静观其变,可那袁崇焕却刚愎自用,全不听部下的劝说,还一意孤行地带兵前往两城,却全扑了个空,这才使得金人抓到了机会,从容从北边突入我大明疆域。”

“竟有这种事情?这一切可是真有其事吗?”崇祯闻言面色一寒,忙问道。

“陛下,此事不光是一个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