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是第4 期的《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专栏,共发了社论、编辑部文章和
郭沫若的长诗《我向你高呼万岁》,社论的题目是《斯大林教导了我们》。第
11 期发表了《美帝在亚州的新阴谋》的特稿,署名《观察》编辑部。复刊
后的《观察》,除了刊名相同外,一切都变了。《观察》的转向,给我们留下
了巨大的思索空间。

三、《观察》的终止

为了给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思路,我从复刊后的《观察》中选择几
篇文章来作一简单的分析。

复刊后的《观察》在第3 期上新辟“读者观察”专栏,专发读者对刊
物的意见和编者的一些回答。我从中选择了署名吴四维和沈叔平的两封读者
来信。

本社同人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自我批评,学习改造,二、工作任
务,三、编辑计划,工作态度。第一部分是文章的中心。全盘否定了以往《观
察》的意义和价值。细读这个过去的文本,我们会发现,文章作者在叙述事
件经过时使用的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文字,而在评价当时的革命和否定自
己的过去时,则完全使用的是源自于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及当时流行
的报刊语言,其特色是抽象、空洞、雷同,毫无个人行文的风格特征。与储


安平往日议政时所采取的客观超然态度已截然不同。文章只剩下一种声音,
赞颂毛泽东个人,承认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实行,甚至对党对军队都做了不同
以往的评价,毫无分析地否定自己的过去,不加怀疑地接受思想改造和政治
学习,整个文章中充满了悔过和忐忑不安,好像自己过去犯了什么罪一样。
请看如下一段:

学习改造是一个长时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现在还刚刚开始第一步。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检查自己过去的工作。我们发现我们
过去
的工作是经不起检查的,我们过去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虽然我们曾经
不畏
强暴地无情地打击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权,但是由于我们在过去的
社会
中所得到的教育,在思想的本质上,我们还是停留在旧民主主义的范
畴里
的。我们只批评了将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种种反动措施,但并未进
一步
解剖揭发蒋介石反动政权那种反人民反革命的封建的法西斯的本质。
虽然
我们是一片赤心地爱着我们的祖国,热情地希望我们的国家变好,但
是由
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就不可避免地停留在资
产阶
级和民族主义的阶段,不能把一切外国区分敌友,分别看待。在过去,

们主观地,自以为是地站在独立的立场,不参加任何党派,一方面尽
管坚
决地反对看反动的国民党,而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在过去并不了解中
共的
政策和情况,我们并没有靠拢共产党,以至我们在客观上不知觉地好
象自
居于中间方面,而带上了温情改良主义的色彩。”'16'   '16'《观
察》第6 卷第1 期第4 页。

多么谦卑的自我批评。文章对于自己的过去只敢承认一点,即对国民
党政权的批判是作对了,其余则一概否定。今天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仿
佛觉得这是一个被囚禁的人在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把一切理性、尊严
都置之度外的选择、一种无可奈何的辩解,他的心理似乎是只要能生存下去,
你让我承认什么都可以,他们似乎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某种狭隘的复仇心理,
也懂得秀才遇见兵的道理。《观察》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一个以宣传党的意
志、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以劳苦大众为读者的刊物了。

对复刊后的《观察》,我们无法从刊物本身看到往日《观察》作者的直
接评价。只能看到来自基层的普通读者的声音。复刊后的《观察》没有复刊
词,只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的自我批评、工作任务、编辑方针》的本社同
人文章。从这篇文章的文字、风格、叙事方式上看,出自储安平手笔无疑。

对于复刊后的《观察》,来自基层的沈淑平、吴四维对它提出了愿望。


他们作为普通读者,对往日的《观察》虽有不满之感,但都客观地评价了它
在过去的功绩,主要不在她的启蒙特色和文化建设方面,而在对国民党的批
评。他们希望“更明确地提出为工农服务的,为建设新中国的新文化的总目
的。而且我们改造和提高的过程就是明确的和工农一步一步的结合,如果没
有这种政治上明确的路线,光是互相勉励一番是会掉在时代后面的”'17'  

'17'《观察》第6 卷第3 期第28 页。
复刊后的《观察》已失去往日锋芒,对于不同意见也不敢大胆地刊载
了。对于复刊后的《观察》,当时的读者也有尖锐的批评,这种批评被《观
察》的编者们小心翼翼地在一则《编者简复》的回答中传达出来,信的读者
署名“无名氏”,寄自天津。他痛骂《观察》“一面倒”,对于复刊后的《观
察》,他“完全失望”。对于这位“无名氏”的意见,《观察》编者的看法是:
“完全是一个思想上的问题,希望他理智地全盘地考虑我们国家的问题。我
们必须抛掉自己一切的陈见,坐下冷静地来检查一下自己过去的认识,我希
望他不要专门想到自己一个人,自己一个小圈圈,自己的一个阶级的既得利
益;我们应该想一想一般的劳苦工农大众,他们过去是如何的一直被人踩在
脚底下。他们现在是翻身了,他们是应该翻身的。至于在这过渡时期内,一
切的缺点和困难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根据一时的缺点怀疑这次革命
的意义”'18'。复刊后的《观察》,就在如此情形之下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
间。  '18'《观察》第6 卷第3 期第28 页。

后记

这本集子的出版,首先要感谢丁东和贺雄飞两位先生,是他们的热情,
使我能有机会把这本差不多5 年前写的书再拿出来。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
是,在这本集子中一部分内容是我过去出版过的书中已有的(主要是一些随
感),这是我特别要向读者表示歉意的,因这样做有背于我过去的习惯。造
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在1994 年完成的《〈观察〉研究》一书仅有十几
万字,这在目前条件下单独出书是有一点困难的,而我一直想让这本书能有
机会与读者见面,为此我同意了贺雄飞先生的意见,收入了另外一些文章,
就成了现在这样一本书。我对过去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已不是很
满意,但基本观点没有改变。对于贺雄飞先生在出版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我
始终心存感激。

谢 泳

 1998 年11 月25 日于太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