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3-本草纲目拾遗-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木刻楦如人手掌状掺盐,后用掌楦轻轻揉擦,四围兼到,俟皮软如绵,然后入缸,缸面 
盖以辣蓼竹匾覆之,待七日后,有卤,翻搅一转,令上下匀;再以炒盐四两,如前法,以手 
揉腌入缸,十日后出缸,即用缸中原汁洗净,一一以草绳缚定,挂悬风处,惟冬腌者不滴油 
。 
味咸甘,性平。 陈芝山云∶和中益肾,养胃气,补虚劳。 陆瑶云∶生津,益血脉, 
固骨 
髓,壮阳,止泄泻虚痢,蓐劳怔忡,开胃安神。 
药性考∶火腿咸温,开胃宽膈,病患宜之,下气疗噎。 
腹痛或三四日不止,笔苑仙丹∶火腿肉煎汤,入真川椒在内,撇去上面浮油,乘热饮 
汤立 
久泻。 救生苦海∶陈火腿脚爪一个,白水煮一日,令极烂,连汤一顿食尽,即愈,多则三 
服。此予宗人柏云屡试屡效之方也。百草镜云∶火腿出浦江县,胫骨细者真,陈者佳,皮上 
绿霉愈重,其味愈佳。须洗去垢及黄油用。 

卷九兽部
嘉香肉
内容:食物宜忌云∶又名家乡肉,出浦江者最佳。 药鉴云∶家乡肉,金华属邑俱有之,秋即腌, 
给客贩入省城市卖。其肉皮白,肉红鲜,气香美,不似他处腌猪肉色少鲜泽也。但一入杭城 
店,便加消卤投缸中浸透,然后出售;盖不尔,则肉味淡,反不美,而秋时尚暖,不渍透消 
卤,不易腐臭也。肉为消渍,食之恐乏补益,不似火腿冬腌陈久者为佳。然今店中所售火腿 
,均以家乡肉腿风干,至次年皮上起绿衣,充陈火腿卖,人多不察,若疗病作食饵,须真金 
华腿方有效也。 
味咸甘,性平。 陈芝山云∶补虚开胃。 百草镜云∶平肝运脾,和血生津。 药鉴云∶ 
滋 
肾健足力。 
敏按∶芝山所言,乃未经杭肆卤渍之肉,故能补虚;若经卤渍透,便能烁肺,凡肺痿阴 
虚咳 
嗽者,恐非所宜,产妇虚劳须补者亦忌。其肥肉得消卤,入腹即成痰,体肥作痰者,亦不宜 
多食;倘食之作痰,杏仁研食可解。 
附∶治箭镞不出方 家宝方∶用陈年腌肉,去皮,取红活美好者,同其肥细切锉浓,将 
象牙 
末及人所退爪甲为末,共为研细,拌入所锉肉内,再为匀锉,令其合一,浓傅箭镞周遭,约 
一饭顷,其镞即自迸脱,竟有迸至二、三尺远者。 

卷九兽部
陈火腿骨
内容:百草镜云∶ 黑研用,治食积及痢。 
治痢 救生苦海∶用陈火腿骨二根,炭火 灰,筛过,加上白糖一两,米汤饮或滚水或 
酒调 
服,无不效。 又方∶治赤白痢。陈火腿骨灰、陈皮、炙草各一两,为末,蜜丸如绿豆大, 
空心服一钱,白痢用姜,赤痢用白汤送下。神锦方∶生火腿骨焙燥,研极细末,无灰酒送下 
,即止。医林集秘∶用陈火腿骨 灰六两,饭锅巴 灰五两,砂仁炒三两,南山楂炒五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久痢,人参汤下;红痢,红糖汤下;白痢,白糖汤下;粪痢,炒焦白术 
三钱煎汤服;霍乱吐泻,藿香汤下。 
噤口痢 笔诛萃∶火腿骨 一两,莲肉二两,木香七钱,乌梅三钱,醋糊为丸,桐子大, 
每 
服七丸,蜒蝣汤下。 
大人小儿积食,诸药不能消者 不药良方∶陈年火腿骨 黑色,研末三钱,用火腿一斤, 
煮 
熟去汁上肥油,取清汤一碗,将末送下。 
鼠咬 救生苦海∶陈火腿骨烧灰,香油和傅。 
小儿腊梨疮 贩翁医要∶陈火腿骨烧灰,如痒加矾少许,麻油调傅;不生发,用老姜擦。 

卷九兽部
猪项上蜻蜓骨
内容:烧灰,涂一切头项疽毒。凡脑疽鬓发对口等症,麻油调傅,立愈。(王圣俞手集) 

卷九兽部
雄猪眼梢肉
内容:能拔僵肉,散毒滞,刘羽仪经验方∶治对口疖,用雄猪眼梢肉三钱,剁烂如泥,加滑石 
末四 
钱,和匀傅患处,项上以膏药盖之,拔去僵肉,放出黄水,即愈。 

卷九兽部
制火腿法
内容:李化楠醒园录有腌火腿法∶每十斤猪腿,配盐十二两,极多加至十四两,将盐炒过,加 
皮硝 
末少许,乘猪盐两热,擦之令匀,置大桶内,用石压之,五日一翻,候一月将腿取起,晾有 
风处四、五个月可用;金华做火腿,每斤猪腿配炒盐三两,用手将盐擦完,石压之,三日取 
出又用手极力揉之,翻转再压再揉,至肉软如绵,挂风处,约小雪后至立春后,方可挂起不 
冻。 戴羲养余月令有制火腿法∶十一月内圈猪方杀下,只取四只精腿,乘热用盐,每一斤 
肉盐一两,从皮擦入肉内,令如绵软,用石压竹闸极上,置缸内二十日,次第三番五次用稻草 
灰一重间一重叠起,用稻草烟薰一周时,挂在烟处,初夏以水浸洗,仍前挂之。按∶此乃村 
乡土腌火腿法,要不及金华之兰薰也,然较之杭市腌腊店所买火腿,则又不啻霄壤矣,故并 
载其法。 造火腿酱法∶用南火腿煮熟,切碎丁,如火腿过盐,先用水泡淡,再煮去皮,单 
取精肉,用火将锅烧得滚热,将香油先下滚香,次下甜酱、白糖、甜酒,同滚炼好,然后下 
火腿丁及松子、核桃、瓜子等仁,速炒翻取起,瓷罐收贮。其法每腿一只,用好面酱一斤、 
香油一斤、白糖一斤,核桃仁四两,去皮打碎、花生仁四两炒去衣打碎、松子仁去衣四两、 
瓜子仁二两、桂皮五分、砂仁五分。 

卷十
鳞部
内容:(二十六种 附二种) 

卷十鳞部
脆蛇
内容:云南志∶顺宁府出脆蛇,见人则断,人去复续,取而干之,可治肿毒。 滇黔记游∶出 
滇黔 
土司,长尺余,伏草莽,见人辄跃起跌数段,顷复合一,色如白金光亮,误拾之,触毒即毙 
。陈鼎蛇谱∶脆蛇产贵州土司中,长尺有二寸,圆如钱,嘴尖尾秃,背黑腹白,暗鳞点点 
可玩,见人辄跃起数尺,跌为十二段,须臾复合为一。不知者误拾之,即寸断,两端俱生头 
,啮人即毙。出入往来恒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迳侧,则不知而入其中,急持之,方可完 
稍缓则碎矣,故名曰脆。予家多蓄奇药,曾购得其腊,见寸断处皆光润如新截然,亦一异也 
。查慎行人海记∶脆蛇出昆仑山,闻人声即寸断,人伺其断钳取之,须寸各异处,待风干 
入药;若少顷无人声,寸寸仍续成蛇。 
治色痨及惊疑丧胆诸症(玉镜新谈)。 
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疠;其骨醋磨围肿毒,良。 
接断骨 滇黔记游∶脆蛇人得而腊之,用接断骨,价值兼金,视其上、中、下治头腹胫 
股, 
无不效。 
大麻风、痢 滇略∶脆蛇,一名片蛇,产顿宁大候山中,长二尺许,遇人辄自断为三四, 
人 
去复续,干之色如黄金,治恶疽,腰以上用首,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近人货之为夹 
棍药。 

卷十鳞部
环蛇
内容:蛇谱云∶出三佛齐国,如环,大数围至数十围者,逐兽即疾走,如转车轮于千仞山,兽 
入环 
脂 服之刀剑不能伤。 

卷十鳞部
翠蛇
内容:珍异药品云∶形如曲 ,长可五、六寸,蟠旋作圈。 
治疖毒痈疽良。 

卷十鳞部
碧飞
内容:湖州府志∶武康山多蝮蛇,名碧飞,大者如围瓮,小亦如杯案,斧首出目锯齿方文而绶 
色, 
厥雄赤紫,厥雌青黑,色晔 如蜃甲光,目亦如之,山中人谓有目而无视也。春夏布丝草 
,人物触丝,激射迅于矢,忽不见已攫肉去矣,杀人至死;霜降丝脆,开商树杪,施吐白涎 
,乌鹊下啄,则吞之。惟鹿以为膳,猎获之,前左足扼其腰中,首尾盘绕,右足又趾寸解, 
啖无余者。人得而腊之,可入药。凡西北诸山,自余英岭而内,皆是物也。 
治风痹蝮伤,人被其啮者,还食其肉则生。 
敏按∶湖志所言碧飞,吾杭山乡多有之,土人名方胜板,以其遍身花纹如锦中方胜形, 
匾似 
板,故名。啮人最毒,惟野猪能食之。土人言冬日蛇蛰地中,野豕嗅其气,辄翻石掘土出而 
啖之。蛇性大热,野猪食三条,即能过严冬。纲目蝮虺为二,蝮即方胜板,虺即土锦,俗呼 
灰地匾是也。恶风顽痹,非此猛烈积热之性驱之,则肢废者不能复举,殆以毒攻毒之义,想 
碧飞或同类而异名者,书此以俟证。 

卷十鳞部
蟒油
内容:尔雅∶蟒,王蛇 (注∶蛇中最大者,故曰王蛇),今深山处处有之,大小不一,色如 
菜花蛇 
亦有黑色者,土人名曰乌蟒。捕蛇者有呼蛇法,不拘何种蛇,呼之即 
蛇皆围伏不动,听其择取, 
惟不敢伤蟒,蟒伤则诸蛇无王,环起嗾人。闻其人云,蟒蛇自有此种,生而皆有王字,故不 
论大小也,蟒至则诸毒蛇皆 
不敢伤人。 
治漏疮 集验∶取蟒油铜锅内熬熟,随将黄蜡入油内搅匀,油纸摊膏贴患处,十余日便 
封口 
按∶蟒蛇名王字蛇,其首天生有一王字。予于庚子在奉化长桥,见丐者手握此蛇乞钱, 
其蛇 
亦不甚大,性颇驯良,因以千钱买得纵之。纲目诸蛇独遗此,因急补之。 

卷十鳞部
断草乌
内容:粤志∶断草乌出广中,蛇也,大仅指许,长五六寸,头如龙形而小,身纯乌,其行也, 
百草 
沾之立断,人见断草,辄迹得之;故蛇每离地丈许,使身如矢直以入穴,使不沾草,人莫得 
而迹之。此亦乌蛇中一种,纲目乌稍蛇不载龙头者一种,故录其遗。 
治大麻风,煮酒服。 

卷十鳞部
龙涎香
内容:x龙泄x 
通雅∶龙涎有屿,在花面国傍,独立南海中,彼人言于树收之,最收香气,今大内甜香 
用之 
。澳门记略∶大食国产龙涎香为上,西洋产于伯西儿海,焚之则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坐 
客可用一剪,以分烟缕。 峤南 记∶龙涎香新者色白,久则紫,又久则黑,白者如百药煎 
,黑者次之,似五灵脂,其气近臊,和香焚之,则翠烟浮空不散。试法∶将结块者奋力投没 
水中,须臾,突起浮水面;或取一钱口含之,微有腥气,经宿,其细沫已咽,余胶结舌上, 
取出就湿秤之,仍重一钱,又干之,其重如故,虽极干枯,用银簪烧极热,钻入枯中,乘暖 
抽出,其涎引丝不绝,验此,不分褐白、褐黑俱真。海东札记∶海翁鱼,大者三四千斤,小 
者千余斤,即海鳅也。皮生砂石,刀箭不入。或言其鱼口中喷涎,常自为吞吐,有遗于海滨 
者,黑色,浅黄色不一,即龙涎香也。闻上淡水有之,欲辨真赝,研入水搅之,浮水面如膏 
,以口沫捻成丸,掷案有声,噙之通宵不耗分毫者为真,每两值数十金。广志∶新安有龙穴 
洲,每风雨即有龙起,去地不数丈,朱鬣金鳞,两目如电,其精华在浮沫,时喷薄如澹泉如 
雨,土人争承取之,稍缓则入地中,是为龙涎。或谓龙涎多积于海上枯木,如鸟遗状,其色 
青黧,其香腥杂,百和焚之,翠烟千结,蜿蜒蟠空,经时不散,可以剪分香缕,然多不真。 
从番舶来者,出大秦波斯,于雨中焚之, 膊有声者真。坤舆图记∶龙涎香,黑人国与伯西 
儿两海最多,有大块重千余斤者,望之如岛,每为风涛涌泊于岸,诸虫鸟兽亟喜食之。汪机 
本草∶龙吐涎沫可制香。 星槎胜览∶锡兰山国、卜剌哇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剌撒国 
、佐法儿国、忽鲁谟斯国、溜山洋国,俱产龙涎香。 稗史汇编∶龙涎香,白者如百药煎, 
而腻理极细;黑者亚之,如五灵脂而光泽,其气近于臊,似浮石而轻香,本无损益,但能聚 
香耳。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则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坐客可用一剪以分烟缕,所以然者, 
入蜃气楼台之余烈也。泉广合香人云∶龙涎入香,能收敛脑麝气,虽经数十年者,香味仍存 
。广东通志∶龙涎在水采者褐黑色,在山采者褐白色。 东西洋考∶海傍有花,若木芙蓉 
花,落海,大鱼吞之腹中,先食龙涎,花咽入,久即胀闷,昂头向石上吐沫,干枯可用,惟 
粪者不佳,若散碎皆取自沙渗,力薄。 范咸台湾府志∶龙涎香传为鳅鱼精液,泡水面凝为 
涎。能止心痛,助精气,以淡黄色嚼而不化者为佳;出淡水者,皆淡黄色,无黑色。 朱国 
桢大政记∶龙涎香出苏门答剌国,西有龙涎屿,峙南巫里大洋之中,群龙交戏其上,遗涎焉 
。国人驾独木舟伺采之,舟如龙形,浮海面,人伏其中,随风潮上下,傍亦用桨,龙遇之亦 
不吞也。每一斤值其国金钱一百九十二枚,准中国铜钱九千文。嘉靖三十四年下户部取香百 
斤,遍市京师不得,下广东藩司采买。部文至,台司集议,悬价每斤银一千二百两,仅得十 
一两上进,内验不同,姑存之,亟取真者。部文再至,广州夷囚马那别的贮有一两三钱,上 
之,黑褐色;密地都密地山夷人继上六两,白褐色。细问状之,黑者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