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者-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前方这个决定着自己命运的男人,只道自己就快要死了,曹良臣这时也看破了许多,言语中也带有了一些飘洒之意:“哈哈,朱兄可是还记得我?之前在濠州皇觉寺时,我两等就有些往事,只见你就是有些不凡。没想到不过是一年的时间,当初那个腼腆的小和尚,也能领着兵马迫降了我。”

朱元璋听了只是呵呵一笑,连忙起身亲手把他手后拴着的绳索解开后说道:“俗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番我也有了这雄厚的兵力,不只是曹大人,哪怕那鲁花赤福寿也想不曾想到吧?”

手掌脱离了束缚,曹良臣又闻此言,心情也有了些松快之意,苦笑着摇了摇头,何止是没想到,简直简直就是出人意外的事情。

取笑几句过后,朱元璋收起了满脸的笑容,把着地形纸张对着曹良臣道:“闲话就不与你说了,只要你今日能够指出金陵城的薄弱之处,我立马便解除你的罪行,戴罪立功之下没准还能弄给你一个将军当当。”

曹良臣望着朱元璋说的话确实是肺腑之言,不像是在说笑,兴许这样这样自己就能捡回一条命来。

想罢,曹良臣心中便已经做出了抉择,这金陵城反正是他们蒙古人的天下,也没跟自己这些汉人有什么关系,卖卖他们也只是条件问题而已,怪不得我。

“金陵东南西北四大城墙,西城临江而建,东北西三门前几月早已修缮加固过,只余南门还没来得及就被头领打来了,所以也就实现了南门防守最严的格局。就如此金陵城也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毕竟是千古名城,以往太祖时在这城下也不知折戟多少人马,所以我认为强攻之下是没有什么远见的。

……而据我所知,这南城左角处确有一处塌陷,最是容易攻破届时只需要你们的轰天雷一轰,便可炸塌城墙了。”

朱元璋想着这么隐秘的事情他也都告诉自己了,而这武将安稳做官坐久了早已养成怕死的性格,现下他人身安全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怕他再匡自己,再给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朱元璋哈哈一笑,挥手着人便把松了一口气的曹良臣带了下去,自己则一遍遍地过滤着自己脑中的思绪。

周围二十几万的朱军团团围住金陵城,虽然久围之下他们也会投降,但是这粮草实在是供应不上了,到底是大军出行不过半月时间便把从元军手中缴获来的粮草辎重之类的都快消耗殆尽了,而现在只不过还能够剩余十日粮草的供应,自己辖地内的秋收还早。

见着这么好的时机,兵临金陵城下就用这十日便想着拼他一把,先来个大混战攻城再说。而这番又有了曹良臣带来的情报,朱元璋顿时打乱了前番计划立马就做出了一番安排,就等着明日便大举攻城了……

还没待朱元璋暗自为自己的计划如何的高明喝彩,之后打进金陵城自己是如何威风时,突然就有有一军士上前来报,说是外面有一位道士模样的人在营寨外等候着要见。

“请,快些请进来。”朱元璋只道是要来投奔于自己的能人异士,毕竟这古代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没有?连忙整理了衣服衣袖,抚平了胸前的褶皱印子,好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亲和些……

望着这周围留着大半胡须,一脸灰尘之气的中年道士到了军帐中,朱元璋暗自琢磨会不会是历史名人呢。而那道士只是把着眼睛望向前方,见着坐于上首的朱元璋时,手指乱翻掐指算了一阵,眼睛顿时一亮,望向朱元璋时也是越来越激动了。

“鄙人姓朱名元章,字国瑞。不知先生有何称呼?”

“我知道你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在下刘基,刘伯温……”

后来他说什么话朱元璋也听不太清了,脑中只余着刘伯温这三字的声调阵阵回响。

朱元璋好不容易平缓下来激动的心情,眼睛直勾勾望着这位在明初时分最出众的文士之一,这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伯温啊!只是想不通的是他为什么穿着道士服装?

刘基坐于下首椅子上慢斯条理地押了一口茶,这才道:“先前听闻将军被这金陵城池拖住了半月有余,受那李百越之拖,还欠了他的人情未还,这番便前来助你一次。”

朱元璋一听着竟是李善长招来得,不由得在心中大呼,还是自家兄弟靠谱,有什么好朋友、名士之类的第一时间就揽在自己这边来了,刚想在再探问几句,准备混个脸熟,这时只见着一个高瘦汉子快步走了进来。

走入大帐李善长眼睛转圈一扫就见着了穿着道士衣袍显眼的刘基,哈哈大笑道:“不过几月不见,伯温兄竟是如此想不开,脱了红尘去,做了这道士?”

刘基闻此,才左右看了看自己的衣物,一看之下也不禁笑道:“哪里是什么道士。昨日大雨不过是在道观中借宿了一宿,赶来匆忙什么都料到了,这道袍倒是忘记换。”

李善长失笑着摇了摇头,这老色鬼要是会出家,自己是绝对不会信的。老朋友相见,自是要调笑几句,最后还是由朱元璋出面才制止住了着荤素段子奇出的混杂场面。

“既然今番来,刘某便不打算空手回去,我们也就进入正题吧!”说着拿出了随身携带的一张牛皮图纸,一次展开,朱元璋抬眼望于上方,见这金陵周边地形河流都记得很是详细,包括连着以往村庄的富庶程度都详细摘录了进去。

朱元璋看的真是叹为观止,到底是历史牛人,这准备工作做的真的是没的说。

刘基见着众人露出不尽相同的各种惊叹表情,笑了笑指着图纸也就道:“现下整座城池已被围住,这金陵又是座大城,城坚水深,大军攻袭之下定是死伤惨重。”

李善长闻言点了点头:“围攻半月四门试探几次伤亡已有五千余人,现下兵马包括各部降卒,本军还有着二十一万人马,暂可由你随意调动。”

刘基转眼又瞧见这实际掌权者的朱元璋也直点着头颅,安心后也就继续说道:“……二十一万人马,粮草定会供应不足,吃紧之下我等应速战速决才是。”

“没错,粮草最多还只够剩下半月的了,要是这半月内再无寸进,后方吃力下,我等也只好退军了。”朱元璋眯着眼握紧着拳头,这多好的机会啊!只要错过了这次,鲁花赤福寿一定会往周边加派守城兵马,肯定便是要与自己死磕到底,届时就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第九十四章刘伯温调军

刘基轻笑出声道:“给予我十天便成,定能够攻下这金陵城。”

朱元璋闻言挑了挑眉毛,这金陵城中少说也有十万兵马,自己这二十万所带来的优势也不是特别大,不说十日,按正常的战法来打,怎么的也得半年之久把城内兵卒耗尽了才会开城投降。这番听见他大言不惭的话语,要是不早知道他的实力,早就乱棍打出去了,怎会由他在这里括噪。

见着刘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一番权衡之后,朱元璋正打算把兵权交给他时,这时就有一位兵士上前附耳道:“要的东西已来。”

听着那东西早已修好,也运了过来,这次攻破城池定不是大问题了,朱元璋兴奋之下直邀着大堂众人出门瞧瞧。

还以为是什么特别的东西,众人一看竟然只是一连排的铁桶而已,除了守过高邮城的头领大吃一惊外,其余人等都是一副面色平津的样子。朱元璋用着早已被晒的漆黑而又粗糙的大手,一一摸过铁皮,语气中带着无限兴奋道:“刘先生可是不需用那些个计谋了,届时只需要这几样东西轰开城墙,之后直冲杀进去便好。”

刘基望着这七个圆圆滚滚的铁桶,心里也一时想不出来这到底怎么用,会如朱元璋所说的那般能够轰开城墙?只当成了玩笑话,也不再多言陪他继续玩下去,按照着自己既定的策略准备去了。

朱元璋见着他虽然满带笑意,不断点着头颅,但说出来的语气明显透露着敷衍之气。

只不过现下也没有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也就低下身去仔细检查过各部分零件,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到时狂轰滥炸下,只要能够给他们带来眼前的震撼,到时自会有人相信了……

第二日,刘基与着韩汉忠在军帐之内商议了一个晚上,睁着满是血丝的眼睛一大早便来主帐处要了兵权去,与着韩汉忠一道就先熟悉起了军士之间攻守协防的默契程度来……

经过最后一番调节,刘基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也是不禁大骇,想不到着在起义军之中也有这么些训练有素的军士,心中越发的对朱元璋之后能裂土称王的气运肯定了起来。

训练一番热了热身,军士们都吃罢了早饭,刘基见着军容整齐的众人,大呼一声,便向那金陵南城下围了过去。

鲁花赤福寿今早就听闻着北城下朱元璋本部有着大番动静,又见着朱军营寨一番调兵遣将,烟尘滚滚,顿时就知晓这是要准备攻城了,赶忙就命令着那傻呆着的守卒开始准备起防具来。

城楼上一阵人头攒动,不一会儿便浓烟四起,咕噜咕噜的木制投石车被着众人推了上来。待锅里的热油、粪汁烧热,鲁花赤福寿终于舒缓了心情,万事已经具备,就等着朱军士卒前来送死了。

随着朱军号角声悠长响起,排列在下方黑压压一群的朱军涌头便冲向城墙。

这只是试攻,但这时在于城楼上的元军守卒在元将手忙脚乱地调度之下都已混乱不堪,已有着了溃散的趋势……

石弹飞起向下砸出一片尘烟,朱军一片哀嚎之声响起。木梯挂钩架上了城墙怎么也推不下去,越发疯狂的元兵守卒不断向着城下倾倒着热油粪汁,下方惨叫声顿时四起…随着朱军以命搏命的代价一个个登上城墙时,早已都赤红了眼,而此时的元卒精锐早已排列好阵势严阵以待,眼中直透露着对贼兵的刻骨仇恨。

不待将官的传令,一群元军中的精锐大跨着步伐在周边高亮的嚎叫声中早已持刃冲向。

面临此时穷凶极恶的元卒,朱军默然冲向已然不蹙,双方兵刃交接直打的火花四溅。前方不时有人栽倒在地,其他人看也不看到底是谁方的士卒,只是猩红着眼睛在前方人群倒完了以后,持刀向前冲踩着同伴身躯而过双方再次狠狠地冲撞在一起,早已杀得麻木的朱元两方将士都不出声地埋头厮杀,传来的只有兵器入肉的‘噗噗’声。

随着城门守卒逐渐从一片血色中反应过神来,恐慌着脸在满脸血肉的朱军屠刀下后退了半步时,这场攻防战就已经决出胜负了,直接抉择出了之后元卒散乱着渐渐抵抗后退,而朱军逐步攻进的态势。

眼看着就要让出一整段城墙了,鲁花赤福寿对着一旁矮小的黑衣人一挥手,那黑衣人嘿嘿笑了几声,元卒顿时缓缓散开,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被驱赶上了城墙来。

朱军自起师以来还就没有过屠杀老百姓的事例,见此情形,虽不甘心让元军就此逃脱,但在百姓手中的棍棒石块下也只得向后退而去。

退到城池边缘,后方退无可退之下,一众红卒紧握着手中武器,闪动着双眼在于内心艰苦抉择时,忽闻城下一阵鸣金声传来,顿时松了口气般一队防一队撤地退下城墙……而此时在朱军撤退后,金陵城上的百姓们三三两两跪于地上早已泪流满面,低下那早已被蒙古人作贱百年的头颅切齿地用着余光回望这些个捧腹大笑的元军守卒。

朱元璋等了好一会儿,见着兵卒都撤了下来,拍了拍刘基的肩膀宽慰道:“先生也不用过于悔恨了,毕竟谁也想不到元军会这般丧心病狂地驱赶普通老百姓出来迎战,接下的来便看我的吧!”

刘基疑惑着眼望向朱元璋,只见着一众兵士驱赶骡车把那几个看似无用的铁桶拉于阵前,一番捣鼓装填过后,不过一声旗下,轰的一声巨响,一颗实弹便窜飞出去。

刚赶下那些个贱民下城,还不待众人高唱的欢呼声停息,只见着一颗炮弹迎面飞来,愈来愈大穿过高高的城墙咚的一声,烟雾升起,回首看时身旁穿着铁甲的守卒早已成了一滩肉泥。

一个朱军炮兵上前,见着火炮下的后坐铁爪只是拉出了一条长长的距离来,并没有损坏,对着长官报备后,一阵阵火炮声便接连响起在这片天地之中。

随着爆破兵冒死突进用着几大包火药轻易地在元军零散的箭弩下炸开了城门,这时炮声才渐渐停了下来。在朱军更加响亮的喊杀中冲入城中时,元卒还只是傻楞在原地,一时不知所措……

朱元璋拍了拍手边的大炮,心中无限感慨,有这东西在,以后就不用再死命地在城楼下填死尸了,见了高大城墙拉过去一轰便是。

手中又把玩着一把细小的火铳,说是细小,但这全由精钢细心打造,怎么的也得有着五斤重了。这便是在火炮送来时所带来的第二把火铳,至于第一把则被一众铁匠连着实验了上百遍,终是没有炸膛,让他们啧啧称奇之余,确保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