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远扬-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皇后端坐在茶几之旁,身边之人正是朱棣,里面的小隔间里,摆着一饭桌,上面满满的摆了十几道菜,热腾腾的蒸汽正不断的冒出,看样子皇后和皇上应该还没有用善。

从早上到现在滴水未进的唐明,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鼻子里闻着饭菜的香味,差一点点没能忍住,口水都快要流出来。连见了皇后皇上都忘记行礼,急得与他相熟的公公不停的使眼色。

好在皇后似乎并不怪罪唐明的失礼,笑言道:“威海候,随哀家和皇上到里面用餐吧!看你那馋嘴的样子,是不是午饭还吃啊?”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唐明可一点都不客气,谢恩之后便随同两人入座,敞开肚皮便大吃起来。他何止是午饭没来得及吃,就连早饭也没吃,饿着肚子装君子,这种吃亏的事,打死唐明都不会干。

吃相虽不好看,但唐明似乎起到了带动的作用,皇上和皇后在唐明的感染下,竟然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这让旁边一直伺候着的厨子,脸上笑开了花。

最近皇上似乎为什么烦心事而生气,三餐的饭量减少了许多,这让御善房的厨子们,在感到惶恐之余,也时刻在担心着自己的脑袋。今天这厨子也算好运,遇到唐明这个贵人,等事后封赏绝对少不了他。

第89章 皇家买卖

胃口好心情自然就好,就算是皇上与皇后他们始终也是凡人,吃喝拉撒睡样样俱到,与茫茫众生不同的是他们的身份与权力。

皇家的礼仪,吃饭的时候不许出声,这个唐明倒是不知道,好在他的注意力全被眼前的食物吸引,根本就没空去说话。

吃饱喝足,皇上与皇后在宫女的伺候下洗漱,唐明则摸着鼓起来的肚皮,心满意足的喝着茶。

“这宫中的御厨果然名不虚传,这饭菜做的确实可口,啧啧啧,得想办法挖两个到自己的封地上。”唐明动起了歪心思,眼睛开始老往立于身旁的厨师身上漂。

唐明的小动作自然无法躲过时刻在暗中观察着他的朱棣,自从她们献上亩产几千斤的改良农作物之后,朱棣一直还没得空好好跟他深聊一番。对唐明的接触越多,朱棣就越是好奇。

每每做出来的事总让她们感到新奇,小小年纪其见识却比朝中大臣见识要广阔得多。比如朱棣从高祖封其为燕王,驻守在北平见识到大明之外的见闻,他充满了好奇。

大明之外还有多少国家,茫茫的大海另一边是何种风景,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他开始着手准备出海远航的事物。如今他更是登上皇位,皇权在手更加让他激进,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造船远航之中。

而北平可谓是他的根本所在,迁都一事也有他的考虑,可他这些远见却未能得到所有大臣的支持。巨大的花费同时也让朱棣被压迫得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曾有多次他都有想着放弃的念头。

可自从唐明出现之后,总在他这个念头萌生之时,却每每为他带来一丝希望,因此他一次次的坚持下来。

“威海候,朕今日命你前来所为何事,想你心里应该也是清楚的,现在可有对策帮朕度过眼前的难关?”朱棣对唐明很满意,而唯一让他不爽的便是其性格。

这小子似乎很懒,或者说这小子根本就不适合做官,从来都不会主动揽事,必须得抽一鞭走一步,有这样的臣子,这也是朱棣的悲哀。

唐明收回在厨子身上的目光,偏头正视朱棣,拱手言道:“回禀皇上,今日上午微臣与家师见过面,听闻皇上要命我所办之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这样的话,微臣自然能帮上一点忙。”

听闻唐明胸有成竹的回答,朱棣点点头:“嗯,有何主意尽管说来。”

唐明道:“皇上,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我大明地域之广子民之多,可算天下第一。如此国力并不是真的贫穷,而是钱都被个别人藏死,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而已。”

“哦,你这论调朕倒是第一次听说,接着讲下去。”朱棣此刻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做为一个后来人,唐明自然是清楚历史的演变,如今的大明不但强大,而且富裕。现在的贫穷也只是因为战乱之后的沉淀,一但稳定下来,农业,经济恢复,盛世的到来还会远吗?

眼看朱棣被自己勾起了兴趣,唐明更加卖力起来:“如今皇上并不是真的缺钱用,而是应该想着这么把大明那些有钱人,调动起来。让他们那些藏在家中生霉的钱财在市场上流通起来。”

“而最直接的方法便是从经济上着手,比如微臣自家酿造的那些酒,便可拿出来卖。从这些贵族到臣子开始,在南京城可以做一下试验。”

朱棣点头赞同了唐明的话,昨晚宴会之上,唐明一坛酒就卖了三千多两,看那些大臣的表现后续应该还能再爆发一下。至于需要去怎么弄,这些就不是朱棣需要考虑的了。

他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要钱,只要唐明能够给他弄到足够的钱,一切都可让其自由发挥。

朱棣有这样的想法正是唐明所需的,要是找他来做事,上头还有个人盯着要管你。这样的话根本就放不开手脚,商场如战场,想要赚大钱,要的就是先机。就自己那些蒸馏酒,并不是可以做为长久的生意来做。

这蒸馏酒现在虽然只有他会做,但只要大量走上市场,高利润的刺激下,自然会有人跟风偷学。有了竞争利润自然就会逐渐下降,到时便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的必要。

怀里揣着从朱棣那要来的一道圣旨,身后跟着两个御膳房的厨师,与他并肩齐走的是,死皮赖脸跟着的朱勇。

这厮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唐明要在南京城里卖酒,死活不肯呆在宫中,竟以命要挟唐明带上他。这就没办法了,正好唐明现在身边缺人用,朱勇虽头脑不是很灵光,但身份摆在那里。

朱能的儿子,皇亲国戚,朝中之人谁不认识他,免费的劳力不要白不要,自然顺便带上了他。

唐明回到郑府,便立刻吩咐朱勇去与郑和要来一艘大船,去苏州接来大哥一家。自然的,陈佳澜他未来的老婆也会跟着到来,方孝孺一家的性命保下,事情也总算是平静下来,也该是让他们重聚团圆了。

为了确保酿酒的保密性,唐明再三考虑之后,还是把厂房设在郑府里。虽然在皇城内酿酒更安全,但为了出入方便和个人的原因,他还是选择了郑府。对于皇城内封闭的生活,唐明很不习惯,压根就不想多呆。

有钱大家赚,道理唐明自然是懂得的,不想出本钱,而又想做大生意,自然就必须得用上一些伎俩。而最能对金钱动心的无非就是商人,要选谁来当合伙人,这倒为难了唐明一个晚上。

好在他经过多方打听明白了在朝为官的大臣,其家人多有在城里经商的,单单开酒楼的就有不下十人。而这其中最让唐明感兴趣的要属背景是皇后的‘凤天楼’。

据说这家酒楼以前就是朱棣命锦衣卫开的一个据点,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南京城内刺探建文的动静。现在建文逃走,朱棣已经登基,这个据点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皇后得知此事后,向朱棣要来了这间酒楼,让跟随他多年的一个心腹太监,去管理经营,还别说,生意还是相当的火爆。

第90章 大明的故乡

唐明的酒不愁卖,知名度已经打开,至少在那些王公大臣的脑海里有了深刻的印象。他相信自己一但开始放出风声,客源会滚滚而来,酒的销路他一点都不需要去操心。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八月份,刑部已经清点好一众犯人。公文与名单也一并移交到唐明的手上,人数之多达到了两千多人。这下子唐明确实不愁封地上没人为他开荒。

可这些人里有多少壮年劳动力,却还是一个未知数,可恶的刑部尚书大人,到底在里面掺杂了多少妇孺老幼,唐明不知也来不及去清点。

南京城酿酒一事,唐明已经全权交给大哥唐天豪,一切事情他都与皇后协商好。唐天豪负责酿酒,皇后的凤天楼负责销售,所有的利润除去本钱之外,唐明只占了十份之一。

而一年之后,酿酒的秘方必须交到皇后的手中,唐明不再享有分享的利润。这是唐明早已盘算好的,有这一年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他清楚这酒卖不了太长的时间。

做人不能太贪心,尤其合作对象是皇家,这点唐明自然懂得,底线始终是不能去触碰。

八月份的清晨已带着丝丝凉意,马车行走在秋意渐浓的官道上,两旁的树叶已显枯黄。一阵微风吹过,便能见到枯叶纷纷从树梢飘落。

“落叶归根!”唐明从马车窗口望着落叶,脑海里突然浮现这四个字。

海外孤岛是他穿越而来的地方,也可算是他在这个时代的故乡,是时候回去了。就像此刻身边的小白一样,这家伙整天被关在自己居住的院子里,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明明是一条狗,却偏偏被自己养成一头牛,幸好自己特意做的马车有足够的空间,不然还真塞不下小白这家伙。

小白这两天似乎也感应到唐明要回属于他们的故乡,表现得有些欢呼雀跃,在外面虽然有好吃的好喝的,可唐明一忙乎起来根本就顾不上他,就连灵逸都时常不见踪影。

小猫小狗见了小白又怕得不敢动弹,这家伙连个玩伴都没有,其寂寞程度可想而知。它已经很想念故乡里那群狼子狼孙,思乡之情一发作起来便不可收拾,昨晚愣是整整缠了唐明一个晚上,差点把他给逼疯。

郑和为唐明打造的宝船早已建好,威海卫的士兵也早已换防,他们是第一批被唐明调到封地上的人,而在他们之后便是一千多户匠户,紧随其后登上威海岛,开始建造临时的居所。

为唐明的到来,还有一众有着罪人身份的囚犯,搭建好一切基础。这样庞大的调动,幸亏有郑和的船队为其运输,不然唐明也无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便快速的完成大明王朝史无前例的大移民。

钢铁铸造海船龙骨,随着经验与技艺的娴熟,已经开始渐渐替代了木材。虽然造船的速度增加了许多,可还是因为大明的产铁量有限,所以一些比较小型的船舶还是以木材为主。

唐明到达宝船厂的时候,郑和在为他装载物资,忙碌的身影在长江的出海口,这个巨大的码头上随处可见。

郑和眼见唐明即将要离开南京,心里多少也有些不舍,特命人备了点酒菜,在书房里与他畅饮一番。

“自从皇上登基以后,宫里风云变幻,时局也一变再变,没了以前打仗的时候那般万众一心。却多了不少争权夺利与勾心斗角,人总是能同患难却无法同富贵,我大明王朝表面上虽看起来一派繁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可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建文余党兴风作浪,朝堂里更是风云莫测。你能在这个时候抽身离开也不算坏事。”

郑和此刻没了往常的雄心,满脸都是感慨的神情,似乎在担心着未来的命运,但心里却还有许多的不舍与无奈。

他在宫中的老对手李兴,突然之间的上位,这不得不让郑和感到心忧。东厂提督,只比掌印太监小一级,其部门又是与闻名天下的锦衣卫权力相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单从指挥使纪纲被调离南京一事来看,皇上明显有让李兴建东厂取代锦衣卫。

自己的死对头稳坐高位,手掌大权,郑和自然是无法安心。好在他明年一开春就会出海远行,一路上凶险无法预测,能不能活着回来还说不定,因此才把李兴当权一事看开了许多。

唐明拱手作捏:“其实义父也无需太多感慨,李兴掌权也只是一时,毕竟皇上的年事已高,立太子一事应该在近期便会有所动作。纪纲大人被调到北平辅佐大皇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哦,此话怎讲?”郑和是身在局中被这一切迷住了双眼,又因为对李兴的疼恨令其思想被禁锢。

唐明自信一笑,徜言道:“我汉家思想长幼有序,按道理来讲,身为长子的大皇子被封太子那是迟早的事,纪纲大人却又被派去辅佐大皇子,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说句大不敬的话,等到新皇登基之时,那李兴还能在朝堂上活跃吗?所以义父此刻真的无需太过担心,目前应该时刻观察皇上的意向,尽一切可能让大皇子顺利坐稳太子之位。”

郑和在朱棣身边当差已久,这些道理他自然也懂得,一时被蒙蔽,此刻经唐明一提醒,便立刻反应过来。

有些事不宜聊得太深入,点到为止。与纪纲向来交好的郑和当然明白隔墙有耳这些事。心里已经清楚往后自己应该把重心放在哪里,自然无需就此事再聊下去。

脸上已经没有烦恼的神色,多日以来一直缠绕在心头的乌云也瞬间散开,重回好心情的郑和哈哈大笑着,连续干掉了三杯酒。再与唐明闲聊了近期与皇后卖酒之事。

得知其一切顺利后,便轰走唐明,自个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