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智慧-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琦,包拯,张方平都吃过这个法子的亏。

邹同笑道:“殿下,戏法人人会变只是巧妙不同罢了,以前的时候啊,陛下就说过,这世上的人啊其实不需要活的多么复杂,只需要掌握一手本事就能够活的很好。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就是此意。”

赵旭挺起胸膛道:“我不一样,母妃说了我是不一样的。我要天下人的智慧都为我所用。”

赵祯听了儿子这样说高兴地几乎想要鼓掌叫好,自己年幼的时候可没有这小子的这份豪气,只能躲在东宫竖起两只耳朵倾听宫外传来的声音,当刘娥的死讯传来的时候,只觉得压在自己胸口上的大石终于去掉了,头顶高悬的利剑也消失了。只可惜多年生活在别人的淫威之下,自己身为一个君王的豪气也荡然无存了。

“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

镜大清者,视乎大明。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全心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昔者明王之爱天下,故天下可附;暴王之恶天下,故天下可离。故货之不足以为爱,刑之不足以为恶。货者爱之末也,刑者恶之末也……”

赵祯静静地听着儿子背诵这部《管子,心术下》,这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那句“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告诉所有人对人语气和善;他心里就觉得好象是兄弟般的温暖,对人恶语相加;他心里受到的伤害比你用刀伤他还难受,不用言语的实际行动;就能像擂鼓一样震撼人心。

这篇文章彭蠡先生也教过自己,还要求自己会背诵,至今赵祯都不曾忘记这篇文章。

也就是这篇文章形成了自己的执政风格,由于自己从不恶言伤人,即便是在自己最难堪的情形下也从来没有出过恶言,以至于自己明明在很多的时候都非常的酷毒,天下人也把一个“仁”字加在自己的头上。

听赵旭背诵完了之后,赵祯在邹同的帮助下说出了“记住!”这两个字,赵旭郑重的点点头。

属于赵祯的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他看到庞籍已经袖手在门口等候,就用目光示意赵旭可以安静的坐在小案子后面了。

赵旭走了两步之后忽然回头对赵祯道:“父皇,如果有可能,请让文信侯来教教孩儿,儿臣听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赵祯笑了起来瞅瞅邹同,邹同轻声道:“殿下,文信侯如今正在帮助皇家教育那些亲卫,等此事完结,文信侯会来到京师成为太子太傅之一的,陛下早就有了安排。”

赵旭得到了一个满意的回答,就坐在桌案后面准备听庞籍的奏对。

“老臣以为,我大宋如今最重要的依旧是休养生息,老臣昨日与狄帅交换了意见,狄帅,云帅皆以为未来三年之内我大宋不可轻举妄动,保证边境平和最为关键。

同时我们需要用这难得的三年平静时光,重新审议我大宋的其它边疆,重点放在这里,该征剿的就征剿,该安抚的就安抚,务必要用三年的时光确定我大宋边境的平安,保证三年后我军大举北进的时候自己能有一个平安的后方,免得腹背受敌。”

庞籍说完这些话之后就重新站起来等候皇帝发话。

邹同按照皇帝的意思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善”字。

三司使文彦博上前一步道:“启奏陛下,如今南粮北运已经成为我大宋的常态,汴河去岁遭遇了洪灾,黄河水涌进了汴河,虽说最后没有形成夺河改道之事,但是泥沙已经掩埋了一部分汴河河床,致使五百担以上的漕船无法穿过陵川,大大的制约了运河的运输能力。

微臣奏请陛下同意臣从山东之地调集民伕,趁着今冬黄河枯水期重新修筑陵川大坝,顺便将陵川河道淤塞之处清理一遍。”

礼部尚书宋绶出列拱手道:“不可,今岁不宜再出河工,山陵使司衙门已经在永安县为陛下开发山陵,山陵使曾公亮已经发现那里土质不好,地下巨石岩层交错,为了赶工期,又征发了一万六千山东民伕,如今山东之地,已经没有多余的民伕可供调派。”

天大地大,什么事都大不过为病重的皇帝修建陵寝,曾公亮在永安县已经算是日夜赶工了,生怕陵寝没有修好,皇帝就先去世,如果是那样,就是群臣最大的失职。

文彦博在这件事上发现没有任何的可以通融的地方,就重新道:“既然不能大规模的征发民伕,微臣请调用伏安军在陵川修筑便道供漕船转运漕粮。”

庞籍道:“伏安军的力量不够,陵川此地地势险要,一面是崇山峻岭,一面是沼泽,修筑一条便道谈何容易,至于想要清理漕河河道,除了引流别无他法,这不是伏安军所能胜任的。

老夫以为,我们不如暂时抛开漕河,专心将南粮北运的担子压在海运上,海运最大的好处就是损耗少,数量大,虽说不是长久之计,但是我们也只需要区区的两年时间而已。

一旦山陵完成,我们自然有大批的民伕可供调遣,更何况今明两年的民伕征发地乃是山东,到了后年,就换成了河南,就近征发更加的合适,到了那时候我们就能集中力量一次性的将陵川挖通以绝后患。”

文彦博皱眉道:“海运说起来简单,其实千头万绪复杂无比,庞相以为谁能担此重任?”

庞籍笑道:“王安石足以胜任!”

赵祯听庞籍绕了一个大圈子还是绕到了王安石的身上,不由得笑了,当初遣王安石出京纯粹是为了平衡京中的权利环境所做出的一种选择,既然庞籍等人念念不忘王安石,那就不妨重新召回来,此人确实大才不宜放逐江湖太久。

邹同按照赵祯的意思写了一个“准”字,又写了“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这就该是王安石的差遣官了,算是补上了韩琦离京的缺。

庞籍欣喜若狂,没想到皇帝今日如此的好说话,也不犹豫,立刻就请秘书省拟诏,自己加盖了平章印信,又当着皇帝的面请了玉玺,算是把这事定了下来。

赵祯对王安石入京并不看重,依旧用眼睛在说文解字上挑字,邹同好不容易把皇帝想要说的话抄录下来,瞅了一眼就大吃一惊,跪在地上哭泣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啊……”

ps:第一章

第七十三章仁慈和血腥

今天豆沙寨的气候非常好,主要是阳光普照的厉害,这样的天气在豆沙关屈指可数,所以云大就把自己的早餐桌子从房间里搬出来,就坐在阳光底下,想来一顿让他满意的阳光早餐。

一切都像他想象的一样完美,两个漂亮老婆坐在桌子边上,优雅的吃着早餐,大闺女霸气的站在椅子上,嘴里咬着一个包子,手里还抓着一个逗小狗一样的逗着自己的亲弟弟。至于另外的一个闺女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努力地用勺子吃自己的食物。

云三就趴在云大的脚下,懒洋洋的嗅着一个吃了一半的肉包子,看样子是想等肉包子晾凉以后吃。

三只狗熊站在花园的外面直起身子往里面偷看,腊肉今天要照顾孕吐的很厉害的秦国,没有给它们准备早餐。

看家蛇把长长的身子横在屋脊上,它是冷血动物对于被太阳晒暖的屋脊有着执着的爱好。

吃过早餐,云大就开始有一口没一口的喝茶,身边的矮几上堆了一大堆没有来得及看的邸报。

他习惯性的从最上面拿起来一张,打开之后瞅了一眼,刚喝下去的一口茶水就喷了出去……

虽然喷的很快,还是有一部分茶水进了气管,用力的咳嗽几声,几滴茶水从鼻子里流了出来,他这才有心思重新审视自己面前的这封邸报,他奇怪的动作自然引来了陆轻盈的关注,走过来用手帕帮着丈夫擦拭了一下脸上的茶水,惊讶的问道:“您看到什么了?”

过了好久云大才把头抬起来道:“看见什么了?我看到了一位把百姓看的比自己荣耀还重要的皇帝,我还看见了一位圣人,看见了一个为了大宋皇朝把自己看的比污泥还要低贱的皇帝!

天啊,他要干什么?”

陆轻盈拿过云大手里的邸报瞅了一眼惊讶的道:“陛下竟然要停了山陵修建。让民伕们改去陵川清理河道?”

云大摊摊手道:“就这一手,千古明君这四个字就算是烙在他的身上了,就算以前有天大的罪过,人们也只会记得这位皇帝在身患重病朝不保夕的情形下下令停建皇陵,集中修建皇陵的钱拿去清理淤塞的河道,加固黄河堤坝去了。

我觉得皇帝这样为自己招揽名声代价付出的有点大。”

不知为什么。陆轻盈的眼圈有点红,瞪了丈夫一眼之后有点哽咽的怒道:“你就是这么看君父的吗?一个人生有屋,死有地,即便是普通的百姓都有这样的追求,陛下宁愿停下自己的皇陵,也不愿意多征发百姓让他们受苦,这样的皇帝也唯有我大宋有,试问天下,还有哪朝哪代的皇帝这样做过?什么样的名声值得皇帝用自己的陵寝来作伐?”

老婆一番训斥的话让云大有些讪讪。胡乱解释道:“象走日,马走田,是我的脑子不太对了。”

陆轻盈不愧是女中豪杰,咬咬牙对云大道:“您应该上折子了,请求皇帝放弃这样的想法,至于陵川河道淤塞,不外乎缺少银钱和人手而已,咱家派出去十几个仆役自备干粮。给他们重金,让他们去开挖河道。妾身以为凡是看到这张邸报的人一定会感念陛下一片苦心,定能有钱出钱,有人出人。”

云大惊讶的道:“你的思维转换的有点太快了,皇帝这么干自然有他的道理,怎么在你这里走一圈就变成咱家要出人出力了?”

陆轻盈鄙夷的瞅瞅自己的丈夫道:“这是盛举,共襄盛举这句话您没有听说过?盛举是要有人呼应的。没了呼应还叫什么盛举,您以为军国平章为什么要印发这样的一份邸报?

咱家出几个人而已,那几个仆役赚些银钱而已,陛下的苦心得到了百姓官员的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

云大放下手里的茶杯叹口气道:“我这个官就该你来当才好!你觉得要是我亲自去给皇帝挖坟坑。你说我会不会被皇帝加封一下,至少把我枢密副使的职位还回来,这个职位每年不少拿钱。”

陆轻盈坐在云峥身边轻声道:“妾身也不知道您这是在防谁,也不明白您为什么会对陛下没有好感,这样的皇帝难道还不能让您满意吗?”

云峥皱眉道:“我倒不是专门看不惯赵祯,我是看不惯所有的皇帝,在我看来只要是皇帝基本上就没什么好人。

这种思维你们理解不了的,就不要胡乱猜测了。”

陆轻盈大气的原谅了云大的无知,拍拍手道:“您还是专门去关注赵旉,赵延年他们的战事为好,这件事就让妾身来办,保证办的妥妥帖帖。不会落人家半点的话把子。”

云大觉得这样很好,让古人来操办古人的事情确实算是一个好办法,既然赵祯下了重注,自己身为臣子如果不捧场也不好,众人皆醉你独醒这种事情在官场是要不得的,如果这时候真的跳出去说皇帝沽名钓誉,即便是皇帝不砍头,也会被全天下的唾沫淹死,他们喜欢自己有一个圣明的,仁慈的皇帝。

陆轻盈办事还是让人放心的,所以云大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自己专心致志的盯着建昌府的战事。

赵旉和赵延年带着六千兵马出发的时候,选的也是一个好天气,京西军上下都去送行,云峥亲自给他们颁发了出兵令箭,然后扭头就走,看都没有看赵旉赵延年一眼,只是在交付令箭的时候说了一句“胆大心细”就算完事。

颇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气概的赵旉赵延年两人,学着云峥出发的样子吼了一声“走了!”就带着大队人马踏上了五尺道。

这条路大树将军马援走过,诸葛亮走过,狄青走过,如今轮到赵旉这些皇家子弟走了……

王照的情形一点都不好,在云峥的威压之下,他只能眼看着赵旉赵延年他们从这支神卫军中抽调走了五千最精锐的战士,然后就把他当野狗一样的远远地撵开,他虽然也算的上是一位悍将,在云峥面前却连争辩的勇气都没有,他感觉到了云峥身上浓重的杀气,只要他当时敢说半个不字,他毫不怀疑云峥的刀子就会砍在他的脖子上。

这些人做事很绝,这明显是不给他们半分便宜占的局面,王照没想着驻扎在豆沙关附近,只想着后退一百多里回到永城去驻扎,但是到了永城才知道那里没有做任何让大军驻扎的准备。

一退再退之后,他已经退的可以看见京兆府的城墙了。

云峥的手不停地在地图上丈量,赵旉赵延年领着大军已经出发二十余天了,算算他的行军时间,他此时应该已经到了柱头回甸的沙麻部。

云峥用指头点点杀麻部对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