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智慧-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籍观礼之后越发的满意,和狄青二人坐上马车就联袂去了皇宫。

一个时辰之后,两个人回来了。

庞籍呵呵笑道:“幸不辱命,蒙赠双尺素,还君夜明珠,皇家这一次将身段放的很低,薄太妃对云家的定亲礼非常的满意,陛下亲自手书了赐婚诏书,皇后娘娘特意回赠了云家一枚走盘珠,秦国公主本来就是皇家掌上明珠,云家当善待之。”

云峥接过庞籍递上来的锦盒,打开看了一眼,赞了声好,就交给了陆轻盈,命她收起来,等到大婚的时候展示给各方宾客看。

狄青送上来的是一封印着凤凰纹饰的庚帖,这是秦国公主赵瑾的庚帖,本来这东西一般是不给臣子看的,皇家能把庚帖拿过来就说明他们对云家非常的看重。

云峥并没有私自打开转手交给了陆轻盈,就肃手邀请庞籍和狄青去书房叙话,庞籍轻叹一声,并没有去书房,反而坚持去白虎节堂叙话!

今天值守白虎节堂的是憨牛,这家伙全身披挂握着一柄斩马刀像一座山一般的站立在门廊下。在他的身后还有四位甲士固守白虎节堂,云峥走过来,他躬身迎接,却伸手挡住了狄青和庞籍的去路。

“庞公,狄公与我有公事相商,不得阻拦!”

随着云峥发布了命令,憨牛这才退到一边,重新站在门廊下,一言不发。

云峥歉疚的对庞籍,狄青道:“这地方。平日里不许外人进来。即便是拙荆也不能来。”

庞籍摇头道:“军国重地,本该如此。”

狄青晃着脑袋道:“还是你家的规矩大。”

庞籍笑道:“白虎节堂在大宋共有四个,也只有你和狄帅把它当真,石中信也有节堂。听说他家的节堂是可以开赌局的。”

三个人说笑着进了节堂。邀请庞籍。狄青坐在右手,云峥当仁不让的坐在虎皮椅子上,在这里是没有茶水供应的。所以云峥直接开口问道:“庞相来这里有何事相商?”

庞籍闭目沉思片刻,然后抬头说道:“在我大宋,想要知军事您两位是首选,现在老夫有一疑惑,想请二位解惑!”

狄青一头雾水,却发现云峥一脸的痛苦,拍着茶几道:“速速道来。”

庞籍见云峥的脸色不好,心中再次哀叹一声道:“老夫有一军,欲渡海北征,跨过海峡远击蛮夷,不知可否?”

云峥见狄青依旧迷惑,干脆挑开话题道:“您是问道于盲,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高继宣,他既然认为高纪德能够带着一万多人在鸭子河伏击耶律洪基成功,您该问他才是。

这件事从头到尾,我和狄帅都不知道,我也是昨日里才晓得此事,想在枢密院里查证此事,结果,文卷档案全部都被陛下拿走了,所以不问也罢。”

庞籍有些语塞,云峥乘机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给狄青讲述了一遍。

狄青听了之后,立刻起身告辞,对庞籍说:“老夫必须赶回河间府坐镇,等待辽国将要到来的反扑,云帅也当命自己的部属加快行军步伐向雁门关进军,大宋和辽国五十年的平安休矣!”

庞籍拉住狄青的衣袖急促的问道:“此事可成?”

狄青停下脚步怒道:“成与不成,我大宋开始备战吧!”说完甩开庞籍的手,大步流星的向外走去竟然片刻都不停留。

“泥古寨的张东尧,高纪德,高岳,高登都非一般将领可比……”

云峥笑道:“听您这么一说,我忽然发现,突袭耶律洪基这件事朝廷准备的非常充足啊,看来高纪德被贬斥沙门岛也是朝廷有意为之,可以说骗尽了天下人,怪不得当初高家倒霉的时候没有一人伸出援助之手,只有我和狄公傻乎乎的在朝堂替他们家鸣不平,整个东京,只有我和狄帅两个傻蛋。

既然朝廷是谋定而后动,那还说什么,我们就在京中坐等耶律洪基授首,而后轻松地交接燕云十六州就好。”

庞籍坐在椅子上悠悠的道:“老夫也不赞同这次出征,无奈陛下坚持己见,以莫须有的罪名拿下了高纪德,我就知道此事已经无可挽回,我等闭嘴不谈此事,甚至封锁了高继宣进宫面圣的道路,就是想阻止此事,谁料想高继宣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去敲了钟,然后此事就再也无法控制。老夫能做的就只有派遣你去雁门关,给我大宋牢牢地守住大门。让事态不至于恶化。

既然此事已经不可为,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指望那些人了,云帅,老夫希望你能出京走一遭雁门关,三关乃是我大宋的生死要地,不可轻废啊。”

云峥苦笑道:“京西十五路大军还在回京的路上,至少需要十七天才能到达渑池,我算是开了眼界了,自己的防御体系都没有完成,就想着去弄死辽国的皇帝,这样的战略部署您翻开史册瞅瞅,千古之下可曾有之?

这得蠢到什么地步才能干出这种事情来?大宋的国门雁门关交给高继宣这样的蠢材十五年,我现在想起来都为大宋捏了一把汗,万一辽国趁着我们征讨青塘的时候趁机攻占了雁门关,我们早就成亡国奴了,大宋能走到现在,真是祖宗保佑啊!”

庞籍怒道:“慎言!一个高继宣还左右不了朝堂!”

云峥的眼睛瞪得铜铃一样大,惊骇的拿手指指指房顶。

庞籍一言不发。

云峥从桌案后面走下来朝庞籍深深地鞠了一躬道:“明日里我就去大郊拜祭大宋的列祖列宗。云峥这才晓得庞相是何等的苦心孤诣。”

庞籍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耻笑道:“你最近不是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激发起陛下的英武之风吗?这件事你以为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一句话把云峥说的面红耳赤。

庞籍瞅瞅四周,压低了声音道:“天子乃是国家的标志,代天统御四方,德泽布于四海,一个仁慈的君王,是百姓的福气,也是你我的福气,秀才就是读书的,你不能让他去杀猪,否则不但会杀不了猪,反而会被猪反噬。

所以陛下坐镇朝纲就好,其余的事情交给能干事的人去做,该杀猪的去杀猪,该放羊的去放羊,该织布的去织布,四民有序,上下有尊大宋自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这才是老夫一生的梦想。

嘿嘿嘿,高继宣既然要去做,那就让他去做,高纪德既然要做陛下的忠臣,那就去做,一万多人,大宋损失得起!”

云峥施礼道:“多日的疑惑一朝解开,云峥三日后就去雁门关,静观事态的发展,若辽国攻河间府,我就引兵出雁门关,向辽国西京挺进,如果辽国攻雁门关,狄帅想必就会进攻燕云之地,围魏救赵的法子我们可以通用,这一点我们早就通过气了。务必逼得辽国生生的咽下这口气。”

庞籍笑道:“如此最好,相信陛下经过这一次的风波之后,会在很长时间里口不言兵了。”

“只是可惜泥古寨的一万多精兵了……”云峥又有些泄气。

庞籍苦笑道:“百姓的错失,损失不过几文,帝王的错失血流漂杵有什么好奇怪的。相信你接下来一定会非常的忙碌,老夫就不叨扰了。”

送走了庞籍,云峥就敲着脑袋进了家门,这一回庞籍还真的是交底了,云峥第一回发现自己侍奉的皇帝竟然是个热血皇帝,只不过这位热血皇帝脑子一热什么都敢干,而且还固执的厉害。

云峥终于放下心来了,那些勋贵们还是和往常一样的没什么用处,一些没有什么用的勋贵加上一个热血上头的皇帝,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破坏,一万多人的性命这就算是断送掉了。

即便是到了现在,云峥都不得不佩服,那些勋贵们真的是在全心全意的帮助皇帝,高纪德家里根本就没犯错,他们是在自毁名声帮助皇帝,不论是被砍头,还是女眷受辱,这都是作为一个忠臣付出的代价……他们全家干的无怨无悔,云峥根本就不信,那位高家的老太君会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干出穿妓子衣衫拦马的举动,为高家拉名声,果然是一位老谋深算的巾帼英雄!

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啊,云峥自付干不出这种事情来。

既然高家将会成为千古称颂的忠臣,云峥觉得自己可能要步庞籍庞太师的后尘,成为臭名昭著云峥云太师,这样的可能性太高了。

“如果我以后成为遗臭万年的人物,你会不会陪在我身边挨骂?”吃晚饭的时候,云峥若无其事的问陆轻盈。

“那是自然,您是什么人妾身都是您的妻子!”陆轻盈回答的非常干脆。

“那你等着吧,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

ps:第一章,兄弟们给点保底月票吧,掉十七八名了,拜托,实在不愿意,您就当我没说,哈哈,开心最重要。

第三十六章上苍的宠儿

云家忙的人仰马翻的,家主就要走了,陆轻盈很希望丈夫能在家里过完年再走,可是云峥只是笑着摇头,按理说家主去镇守边关,是可以带妾侍的,陆轻盈即便是很不愿意,还是打算把葛秋烟送去雁门关,这事被云峥一口回绝,他的军队里不容许出现女人。

这是云峥的底线,他发现在大宋主将表率的作用非常的明显,如果自己不害怕,自己的军队就不会害怕,如果自己向前冲,自己的部下就会跟着向前冲,如果自己不带女人上战场,别的将校就不敢带女人上战场,如果自己不徇私,别人就没胆子徇私,一入军中,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自己,就算自己的武力低危,在需要全军进攻的时候,自己还是要上阵的,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以前的时候,云峥认为狄青戴着面具在万军中冲杀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主帅就该坐镇在安全的地方指挥作战,直到自己上了战场之后才彻底明白,如果自己不能解决战场通讯问题,就休想把主帅从战场的第一线解救出来。

指挥使任福战死在西夏,这是一位三品的高级武将,广南东路钤辖张忠及广南东西路钤辖蒋偕这两位也是三品武将,结果没跑掉,也死在侬智高的手里。至于辽国大将萧达凛就更不用说,只要是有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发生,高级军官死掉一些根本就不足为奇。

云峥一点都不喜欢披甲上阵,他喜欢穿着轻裘站在后面观战。只可惜大宋的军事土壤不容许出现这样的事情,这也是那些文官指挥军队往往只能取得小胜,却不能拿到大捷的原因,但是只要失败,往往就会是毁灭性的,在乱军中想要收拢军队,主将不在军阵前是毫无办法的。

云峥到目前总共冲阵冲了两次,两次还都是在敌军败象已成的情形下进行的,即便是这样,从战场上下来。他的两条腿就像是弹琵琶一般抖个不停。好在云峥的自控力还是不错的。这样的场景一般只会出现在洗涮血污的时候……

将门多寡妇,杨家就不说了,只要是朝廷正得用的那些将门,谁家还没有一两个寡妇。就连什么用处都没有的石家。曹家。也不例外,征青塘的时候,石中信的侄子就战死在了那里。回来的时候,石家也只是问云峥家中子侄在战场上可曾得力。

生在将门,如果死在东京是大事故,他的家人一定会穷追不舍的,可是死在战场上,绝对不会有人来过问,即便是家中最优秀的晚辈死了,也不会有人来问的。

猴子走的时候小虫哭的死去活来,她身上的嫁衣还没有褪去猴子就要出征了,憨牛相比之下就痛快的多,朝自家老婆吼一嗓子就出了门,然后就抱着手和别人一起看猴子的笑话。

陆轻盈咬着嘴唇,一言不发,倒是落落抓着爹爹的衣衫嚎哭着不让爹爹离开。惹得云峥废了好大的力气才安抚好自家的闺女。

走的时候云峥朝陆轻盈挥挥手,回家满打满算才三个月,这就要离开了,多少有些愧疚,苏洵这一次脚疾发作去不了云中雁门关,苏轼却被老苏送进了军队,如今正在得意洋洋的向云二和苏辙告别,还答应多做些军旅诗歌送给他们。

“我要署名权!”云二向苏轼挥手,有些遗憾,他也想去雁门关,只可惜身为人质,他那里都去不得,为此郁闷了好久。

就在云峥出发的时候,耶律洪基也离开了临潢府开始向东京道前进。

不是他有多么的喜欢狩猎,而是因为这是祖制,名曰“捺钵。“捺钵”,是契丹语,相当于汉语中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的“行在”。但与中原王朝皇帝的“行在”又有很大不同。中原王朝的皇帝平时住在京城的皇宫里,“行在”仅仅作为出行时的临时住所。而契丹皇帝“每岁四时,周而复始”,巡守于捺钵。显然,捺钵实为契丹朝廷的常驻之地。

“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这就是契丹人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逐渐形成了随季节变化辗转迁徙的游牧习俗。

契丹建国以后,虽然处处向大宋学习,,但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传统却并没有被抛弃。即使是贵为国君的皇帝,也要“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随着季节、气候和水草的变化而四季游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