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智慧-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卿家如何?”赵祯马上就想起了狄青。

“陛下难道不觉得狄公喜欢戴着面具上战场有问题吗?每到冲阵的时候,狄公都喜欢将自己装扮成鬼怪。下意识的认为杀死敌人的是鬼怪,不是自己,微臣也试过面具,结果发现那对微臣没有用处,微臣还是喜欢看血流漂杵的战场!”

“我大宋难道就是靠着俩个疯子才能打赢这场仗吗?”濮王赵允让阴测测的质问道。

云峥嘿嘿笑道:“还真是这样,越是名将就越是疯的厉害,如果不疯白起为何会在长平之战杀光方圆三百里的人,最后坑卒四十万。

如果不疯,谢安为何会想着用八万人击败苻坚,如果不疯。侯君集为何会在唐太宗最鼎盛时期图谋造反?如果不疯。你以为我会带着一万多人和商贾去偷袭坚不可摧的升龙城?如果不疯,狄公因何会攻袭大理国?最后还坑卒三万?

你再看看李元昊,再看看角厮罗,再看看没藏讹庞。有一个不疯狂的人吗?濮王殿下。战场是疯子的领域。”

“胡说八道!”赵允让被云峥反驳的怒火冲天。但是在云峥阴测测的目光下,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

韩琦面无表情的道:“战场上尸横遍野,生死搏杀间确实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但是你这样说未免过于以偏概全,自以为是了。”

云峥笑道:“参知政事可知道好水川之败你败在何处?”

韩琦面色一白,而后一字一字的道:“老夫败在轻敌冒进!”

云峥摇摇头道:“不是的,两军交战中不中计其实不重要,十万对十万,又是在大平原之上,其实算不上中了埋伏,如果中伏的是武胜军,这样良好的两军决战机会绝对不会放过,到时候谁赢谁输老天才知道。

李元昊那个疯子用三千骑兵冲击你的大营,眼看被参知政事合围逼死,却不料李元昊亲自带军冲锋,并且在军中树立两杆大旗,指挥军队,让您的大军变得混乱,最后造成自相践踏,才会导致最后的惨败。

一国之君亲自冲阵,这本身就是一种疯狂的行为,乱军之中能杀死他的武器太多了,八牛弩,神臂弩,投石车,神火飞鸦,将士手中的弓箭,刀枪,就算这些没能杀死他,从马上栽下来也会折断脖子,当年檀渊之盟之前,辽国大将萧挞凛就是死于意外,这才给了寇准可乘之机。

你那次战败,其实败的无话可说,李元昊太疯狂,他的运气也太好了,但凡他本人出一点点意外,那场战争就该是西夏的灭国之战,参知政事,在战场上,一个清醒的人是如何也打不过一个生死不顾的疯子的。”

韩琦盯着云峥问道:“你说老夫输在不够疯狂?”

“确实如此,如果当时参知政事够疯狂,就应该彻底抛弃任福、桑怿两部,任由他们在敌军中挣扎,集中所有兵力对付李元昊,只要杀死或者擒住李元昊,在当时的态势下,就算是彻底抛弃掉任福、桑怿也会是一场大胜。

可惜啊,就因为您顾惜袍泽之情,不愿意抛弃任福、桑怿才让李元昊有机可乘,让他用少数兵力拖住了你,却用大部分的兵力去围剿任福、桑怿两部,得手之后,再前后夹击与你,你焉能不败?

战场之上就不应该有过多的感情,您心里只该有胜负二字,如果能谋取一场战争的胜利,爹娘老子身陷重围都不应该救!”

云峥说的兴起,转过身要韩琦帮他松开绑绳,还问已经傻掉的邹同要来一大块木板,用笔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好水川之战的态势图。

口沫横飞的将整个战场态势重新演化一遍,最后对看得入神的皇帝赵祯道:“陛下,战场是一个无情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之说,这些话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将军如果对自己都不够狠,您如何指望他能凶狠的对付敌人。”

赵祯对军事一窍不通,看看一脸灰白的韩琦,再看看若有所思的庞籍,至于赵允让等人更是不堪,在军事领域,大宋朝堂或许只有狄青能臧否云峥。

赵祯慢慢道:“难道说咱们大宋国朝,今后只要发生战事,就需要派你们两个疯子前去是也不是?”

云峥拱手道:“如此一来战胜敌军的胜算最高,疯子可以领军出战,但是却不适宜在平时统军,一支军队很容易沾染主将的性格脾气,天知道会把军队变成生么样子。如果陛下派出去的军侯都能把军队训练的强大起来,军队在平时确实可以交给文官统带,战时由陛下拜将即可。

只可惜他们弄不好,大宋白白有两百万军队,人数最多,战力却最弱,以至于我现在杀气都无处可泄,只能拿监察御史来练手。”

赵祯似乎没有听见云峥最后说拿御史练手的混账话,他的心思全在云峥说的大将其实没必要在平时统带军队这句话上,追问道:“你这些话何解?”

云峥拱手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只要像振武校尉周同他们这样的军侯有三五百个,大宋用不着养那么些军队,按照微臣的估计,常备军五十万足够了,战时如果再能动员五十万后备军,就足够我们打一场灭国之战。”

“陛下!请给为臣做主啊——”一声凄厉到了极点的声音从大殿门口传来,冯悦推开搀扶他的宦官跌跌撞撞的走进了大殿,吼了一声之后就放声大哭,似乎受尽了人间的苦难。

几个人中间只有他受的伤最轻,肋骨断了两根,吐了几口血,被御医用金针一扎就醒过来了,听闻云峥正在大殿里受审,赶紧走过来喊冤。

赵祯见冯悦披头散发的模样凄惨,就让内侍给他找了一个圆凳坐上,见冯悦停止了哭泣指着云峥轻声安慰冯悦道:“你惹谁不好,非要去惹一个疯子,他如今在癫狂状态,朕怜惜他为国杀敌立功,不忍心处罚他,等他病好了定然重重惩处。”

“疯子?”冯悦非常失礼的追问一句,他刚才还听见云峥在滔滔不绝的讲述军阵国事,怎么一瞬间就变成疯子了?

庞籍喝道:“步花厅不是朝堂,谁给你们在那里质问一位三品大员的职权的?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在朝堂上,不是在步花厅。”

冯悦听了庞籍的话,再联系到皇帝刚才和稀泥的说法,一颗心不断地往下沉,他醒过来的时候看了其余几位受伤的同僚,刘度的伤最重,不但嘴里没几颗牙了,而且一条手臂也折断了,胯下那些部位似乎也不太妥当。

向来只有监察御史把别人逼死的份,何来别人逼死监察御史的事。

他强忍着胸腹的疼痛站起来道:“监察御史有风闻奏报之权,有当堂诘问之权,云峥飞扬跋扈,桀骛不驯我等因何不能质问之?国朝开国以来,胆敢殴打监察御史者恐怕只有文信侯一人吧?如果今日不处置文信侯,监察御史的颜面何存?今后一旦有诘问之事,是否谁都可以殴打监察御史?如此模样的监察御史微臣不做也罢!”

说完话就吃力的跪在当地,虽然胸腹骨折之处痛彻心扉,他依旧不肯站起来。

庞籍叹息一声,冯悦的可能惊惧过甚,连弹劾武将的方式都忘记了,飞扬跋扈和桀骛不驯从来就不是弹劾武将的话,如果一个武将不飞扬跋扈桀骛不驯开始变得和蔼可亲的时候,才该是御史言官弹劾他邀买人心的机会,这样的话其实是在夸云峥没有半点的野心。

果然不出庞籍所料,赵祯皱着眉头道:“云卿刚刚经历生死鏖战,他此时的情绪非常的不稳定,朕说了,等他病好了定然会严加惩处。”

ps:第二章

第三十二章不存在的军队

庞籍出班奏道:“陛下,此事越早解决越好,拖到后面麻烦更多,老臣以为,刘度,冯悦等人无理在先,云峥动手在后,其错三七开,鉴于刘度等人已经受伤,按照我大宋律例,云峥当杖责三十,徙三百里一年。

刑不上大夫,杖责,流刑可免,云峥当纳铜三百斤赎罪,此为云峥殴打他人致使他人受伤的责罚。至于文信侯殴打御史言官一事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庞籍此言一出,韩琦,文彦博,鲁清源等人都出班附意,这样的处罚聪明就聪明在将殴打他人和文信侯殴打监察御史这两者分开。

前面的部分庞籍判决的可谓中规中矩,甚至还有些偏重,罚铜三百斤已经是非常重的惩罚了,但是这里的人都清楚,三百斤铜对云峥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和三文钱的性质没有区别。

而文信侯殴打御史言官,这个事件可大可小,就看皇帝如何发落了,御史言官本身就是皇家用来监察百官的棋子,如何处置云峥就看皇帝如何发落了,不管皇帝如何处置云峥,都和大殿里的百官关系不大,恩出于上的浅显道理,庞籍焉能不清楚,眼见着皇帝在偏袒云峥,庞籍连云峥在皇宫动武这种大罪都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不提。

“文信侯!”

“臣在”

“尔秉性暴躁,肆意妄为,目无国法,于天子华堂出手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着令罚俸一年,待伤者伤愈之后,尔当亲自登门谢罪,在此期间禁足文信侯府不得出门一步。”

赵祯轻飘飘的给云峥打人事件来了一个彻底的了断,冯悦面如死灰,再也听不清别的大臣都在说些什么,耳朵里嗡嗡的响,肝肠寸断都不足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他刚才看了刘度等人的伤势,最重的并非是手足上的伤。而是牙齿。一个监察御史本身就是靠一张嘴混饭吃的,如今没了满嘴牙,让他们如何自处?

官家只说云峥秉性暴躁,肆意妄为。为何不说殴打监察御史本身就是在藐视皇权。目无法纪?罢了。皇帝本人都不在乎皇权被藐视,自己说的再多也只是自取其辱。

见大殿内的官员已经散去,冯悦只好拖着身子一步一挪的向太医院走去。一路上泪如泉涌,不知道见了刘度等人到底该说些什么,该如何向他们解释自己的这顿揍算是白挨了。

赵祯今日的心情不错,散了朝见就打算往外走,走了两步就听邹同在后面说话:“文信侯,这后面是后宫,您可不能进去!”

赵祯回过头奇怪的瞅一眼,发现云峥竟然抱着勿板打算随自己走进去,笑道:“你还有什么事,步花厅你走错了,后宫也是你能进去的?”

云峥陪着笑脸道:“陛下,您还没说那些老卒的事情呢,微臣对狄青私分缴获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又不足以为外人道,所以就跟了过来。”

赵祯笑着摇摇头,指指偏殿对云峥说:“你暂且去偏殿等候,朕洗漱之后就来。”

一个小宦官领着云峥去了偏殿,忙碌了一上午的赵祯回到了垂拱殿,接过热帕子擦拭一下脸颊,就问坐在角落里的陈琳。

“大伴,云峥说的那些事情都是真的?上战场的次数过多就会让一个人产生那么大的变化?”到现在赵祯依旧不太相信。

陈琳沉声道:“官家,不说军阵,老奴只说密谍司发生的事您就明白了,庆历三年到庆历五年,密谍司共有三十三位密谍退出,活过五年的不超过十人,这些退出的密谍,全都是密谍司中的精英人物,平日里都在刀光剑影中出生入死,之所以不适合再留在密谍司,不是本人的能力达不到,而是如同文信侯所说的,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怪异,有的在睡梦中杀死了自己的至亲,有的变得惴惴不安,整日里疑神疑鬼,更有甚者喜欢居住在了无人烟的地方,寒林其实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位。”

赵祯喝了一口茶水道:“寒林有问题?朕见他似乎很好啊。”

陈琳从角落里走出来朝着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之后道:“陛下可知道为何我朝会有这种麻烦,而前面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个问题吗?”

赵祯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国朝秘藏,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他的疑惑就来自这里,如果没有陈琳的肯定,云峥今日定然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我的陛下啊,前朝的密谍那里有可能活到出现问题的那一刻,只要发现丁点的端倪,就会被灭口,只有您才会给那些出了问题的密谍一条活路走。

真正让老奴惊喜的是,陛下您这样做不但没有人背叛,那些被您放过的人,只要您需要都会在第一时间回来效命,这是陛下仁慈之心带来的效果,老奴佩服之。”

赵祯笑呵呵的接受了陈琳的恭维,这让他很舒服,别的宦官说好话赵祯不在意,只有宦官中的老祖宗陈琳说自己好话,才会让他身心一起愉悦。

吃了两块点心压压饥,赵祯就起身去偏殿见云峥,他虽然仁慈,却也是帝王,只有弄清楚自己的疑惑之后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云峥殴打监察御史皇帝是不在意的,这是往死里得罪监察御史的举动,对皇帝没影响,对云峥的影响可就大了,从今往后,云峥只要干点出格的事情都会有人报告给皇帝,而目前大宋少不了云峥这样的猛将坐镇,所以皇帝才会从轻发落云峥。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决定都是要看自身价值的,云峥和狄青的地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