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邸、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诸葛亮于建兴五年出师北伐曹魏,次年上了此表,这是建兴六年的事。再看《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七年卒,追谧顺平候。虽自先帝死后,诸葛亮一直对赵云轻用,可那时蜀国已无多少大将,赵云身份仍然十分显赫,为什么赵云还没有死,诸葛亮就在表中说他丧了?”此表着还有其他的漏洞,但郑朗懒得费口舌了。

至少作为蜀国有数的大将,不是一个小人物,陈寿修《三国志》还是当世之人,无论如何,不可能将赵云死期晚写了两年,那样的话,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老冯再次傻眼。

说起来很简单是不是?

往往事情就是这样的,比如郑朗讲仁义,说起来很简单,但不往上面想,就变得很复杂,就连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都无视了《三国志》

这句记载,强行借用了《后出师表》,生生将赵云死期提前一年多。

郑朗又说道:“虽它是伪作,可这篇文章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其文笔优美凄怆,更使它在文坛上占据一席重要的地位。再比如《庄子》《列子》等篇,伪作更多,好的借用,坏的不要害怕,要勇于甄别出来,将它丢弃。”

“你等一等,又是什么是伪搬”

“《庄子》《列子》,甚至《孔子家语》《yīn符经》《六韬》《男子》《关尹子》《子华子》《文子》《亢仓子》《*冠子》《鬼谷子》

《于陵子》《尉缭子》等书籍,多有伪作,有的都可能整本书都是伪作。不过《论语》、《春秋》《孟子》等书籍绝对不会存在问题。”自宋朝开始疑经,最后居然连仅因为司马迁未载《左氏春秋》之故,怀疑《左传》也是伪作,明显是矫枉过正了。

“可有证据?”

“有的有,有的只是一种假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夫子之言,本来就是要后人进一步诠释学习以及扩展的,只要不曲解夫子的思想,无论是孟荀,或者后来的董仲舒、刘歆、杜林、郑兴、马融、郑玄、王肃、二刘、陆德明、孔颖达,我们都可以将他们的思想拿来借鉴,光大儒学,这才是夫子最想看到的。”冯元终于听明白了,这一回这小子终于lù出他的野心,不仅是想做一个才子,还想做一个经学大家,甚至郑玄与孔颖达都不屑做之,要做就做一个孟荀那样的正宗儒家传人!

冯元只好无可奈何,心中不是滋味的离开。但他心中预感到儒学的大事件就要到来了。

这几年优秀的才子辈出,不仅是郑朗与欧阳修二人,从岁数稍大的人,范仲淹、韩琦、大宋等人,再大一点的人,如晏殊、王曾、夏辣等人,稍小一点的,欧阳修、小宋、文彦博、富弼等等,更小一点的,除了郑家子,似乎还有一个陕州司马光,同样很了不得,这些人若将心思分一部分在经学上,再持着郑家子这样的怀疑态度,那后果出了客栈门,对刘处说道:“老啦,不管事了,只能看着这些晚生们折……”

不想过问,随他们弄吧。

于是欧阳修这篇文章,冯元没有有意掩瞒,将它放了出去。这一下更好玩了,几乎所有儒生膛目结舌,大臣啼笑皆非,还有的大臣心中戚戚,千万明年朝廷不让自己担任知贡举的主考官。这个卷子不好出啊,出得不好,就会捅马蜂窝,万一举子答不出来,将试卷一丢,大声抗议道:“此乃伪作,为何作题?”到时候怎么办?

但就在这时,另一件更好玩的事情发生。

程琳查啊查的,将郑朗这幅图拓摹下来,让衙役鼻头在京城几百万人海中寻找。还好,有可能是巨盗的原因,作为其女眷,穿戴华贵,这一缩目标变小了些。

但难度还是不小的。

另外又派了寻找了一下,尽管与郑朗皆不相信是契丹人做的,但有些迹象,程琳还是觉得契丹人可疑,稍稍派了几个衙役过问了此事。但就是没有想到,居然真是契丹人做的。

衙役们盯了盯,一对契丹商人住进了驿馆,偶然一次,其商人的妻子出来买东西,让两个衙役看到,很像郑朗所画的那幅图画上的fù人。这一点郑朗也有功劳的,若不是唯妙唯肖的画出来,就不可能立即断定。

沾到契丹人,衙役不敢大意,飞快的回去禀报了程琳。老程一听昏了,又将那个小婢提来盘问,究竟这个fù人是什么样子,不要弄错了。再三的描述,终于断定此fù人就是彼fù人。并且他们莫明其妙住进驿馆,与契丹的使者团呆在一起,本身就不大对劲。

应当好进一步断定的,带着小婢去看一看,这样才能成为证据。

然而事关重大,怕小婢张扬,于是没有这样做。

这种心态很象后世的心态,人家强大,自己软弱,被人数次欺负后,只能哼哼,算作抗议,安抚一下国内百姓不满的情绪,自我安慰一下。不过宋朝要好些,至少与西夏一直打得有声有sè,吐蕃二流强国,前面与西夏眉来眼去,后面生生从他们手中抢了一大片地盘。至于小越,差点连根兜掉了。

对契丹就是这种态度。没有办法,虽然人口多,有钱,但人家疆域辽阔,将士凶悍,综合实力不是宋朝第一,而是辽国。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看似是大案,放在两国关系上,真不算什么。

正好上早朝,诸臣要告退,程琳没有退,等其他诸臣退走,对老太太与小皇帝说出辜情的真相。

老太太也有些méng:“还真是真的?”

程琳也苦笑:“臣听说了那个契丹新君是喜欢字画,可没想到如此。不过这件事是不是他所为,不大好断定,有可能是他所授,有可能仅是下人想讨好他。不过这案子怎么办呢?”

想理清案件真相,只好到驿馆里抓人了。

这一抓后果非同小可的。

老太太想了一下,还是不能抓,这一抓太平日子有可能没有了。

刚刚契丹将年号改成重熙,还让自己担心呢。

不管怎么说,确实软了。

契丹刚改年号,边吏又来告急,不好,契丹将大入侵。只有老薛这时候说了一句话,先帝与契丹约和,岁遗甚至厚,必不敢轻背约。

君臣才稍安,是稍安,没有全安。

因此,老太太想省事。想了想,说道:“程府尹,这案子就销掉吧。等哀家见到契丹使者时,淡淡说一句。”不明说,可也要说。偷了三次,也该住手了。否则你们堂堂的一个契丹国家,叼扰了一个小举子都无法安心学习,又何苦呢?就此收手吧。当然,要用委婉的语气与他们交谈,此事就当揭过。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妥,对小皇帝说道:“你召那个郑家小郎进一趟内宫,然后让他婉转的通知严家,此事就不要再追究。”

终是服软的事,官府不好公开出面说,因此让郑朗转达一下,此事也就彻底了结。

小皇帝也觉得此事太过荒唐,奶奶的,我都没有得到多少字呢,你们居然全部抄走了。倒底郑家子是你们契丹人,还是我们宋朝人?但又觉得好笑,正好呢,不知道当不当骗郑家子进宫,弄几首新词,这岂不来了理由。

这一次没有违抗老太太,立刻答道:“儿臣遵命。”

又将郑朗召进了皇宫。

别的人不知道内情,只认为是两位主喜欢,这份宠,都让他们眼红,然奈何,人家的确有这份才气,并且有这份胆sè,让两位主宠。想像有些偏。进了皇宫,赵祯先用委婉的语气,将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自己是宋朝皇帝,好笑之余,觉得也很丢面子。

郑朗听后,十分愕然,这事儿……

然而想了大半天后,说:“非是契丹皇帝所为。”“为何?”

“陛下,想一想契丹太后。”

这个皇帝更苦逼,辽圣宗的皇后同样无子,据传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后,长相美艳,但没有儿子,丈夫只好幸临他女了。一个宫女,萧耨斤,很奇怪的宫女,她的祖先是辽国第一太后述律平的弟弟阿古只,这样的出身丝毫不亚于辽圣宗的皇后菩萨哥。但到了皇宫后居然只成了一名小小的宫女。更奇怪的是她面sè黜黑,看人时目光凶狠,一看就是一个丑主与狠主,就不知道当时辽圣宗如何选择的,这样一个普通的宫女,还是丑女凶女,居然让他临幸了,不但临幸了,还临幸了多次。

萧耨斤生下儿子后,菩萨哥真成了菩萨,没有象刘娥这样做,而是默认了这种关系,并且给了她一定地位。白眼狼来啦!多次陷害菩萨哥,没有成功,于是培养自己的势力。辽圣宗一死,伪遗诏,封自己为太后。接着诬陷菩萨哥与其弟谋反,逼死了菩萨哥。对此,辽国小皇帝十分不满意,母子关系矛盾很紧张。

后面还发生子种种大事,不过眼下仅于此。

反正这个小皇帝日子更难过,所以郑朗有些一说。

不是辽国小皇帝所为,也是他手下人所为了,郑朗想了一下,忽然面lù喜sè,道:“恭贺陛下。”

小皇帝说得莫明其妙,这个案子不管怎么说,也是宋朝一伞小小的羞辱,何来恭贺之言?!。

第一百四十七章 狼变羊

“陛下,事一说,话就长,能不能赐臣一个座,来杯茶?”

这就是有功名的好处,从臣民改成了臣。当然,好处还有更多。

小皇帝一乐,郑朗越有胆sè,态度越从容,他越开心,这才是未来栋梁之材的气度。魏晋那些风流人物,有郑家子的才气么?就是有,有他的法度么?很喜欢,吩咐道:“来人,赐郑解元茶水。”

让郑朗坐下来,郑朗说道:“臣从先澶渊之盟说起,自从太宗高梁河之战大败后,我朝对契丹十分惧怕。但是不是如此呢?臣就拿澶渊之盟之前各战做一些比较。契丹出动了多少军队,二十多万,威虏军有多少军队,一两万,但交战后结果,契丹丢下了几千尸体外,惨痛撤去。”

这事儿小皇帝也知道,赞道:“魏能、张凝壮哉!”

“是啊,两位勇将,臣很仰慕。然后到北平寨,结果呢,让田敏杀得人滚马翻,杀一点将辽国太后与皇帝格杀。接着又到了保州,又让杨六郎手下小校孙密率十名斥候,击毙了数百人,吓退整整一个前锋大军。再到寒光岭,又让高将军击毙了一万多人。”说到这里,郑州朗一声叹息,高梁河之战机不对,刚灭汉朝,将士厌战,又没有准备好,配合不当,撤退时宋朝第一“良将”曹彬贪生怕死,不顾十几万大军,仓惶渡河先逃,三军失去主帅,才导致惨败的。

宋军与契丹战斗力那有那么大的实力悬殊?

没有深讲,继续说道:“这时先帝出现了失误,战场战机瞬息万变,可先帝却授了阵图。十几万大军在哪里摆阵呢。”

又是做举子的好处,可以象其他大臣一样,只要说得有理,尽管往皇帝脸中喷口水,没事!

小皇帝脸一红,确实是一个大失误。

“不过也无事。先帝驾临澶州城下,三军震奋!李继隆与石保吉两员勇将率领着一群几乎从未上过战场的士兵,于澶州城下,再败契丹大军,将契丹主帅萧挞凛杀得败逃十几里跑。陛下,我宋军是不是很弱?”

“不是,”听到这些事,小皇帝脸上终于出现光彩。

“接着又让我弩兵手张紻用chuáng子弩生生将萧挞凛击毙。先帝驾临澶州城后,李继隆将军再帅数千步兵与契丹数千骑军短兵交接。结果呢?当场将对方数千骑兵斩杀一半,剩下的所谓战无不胜的契丹勇士们。不顾契丹太后与皇帝会不会发怒,当了兔子,逃回了大营。不仅如此,我朝大军四面八方围击上来。其实那时候先帝不与契丹议和,契丹多半也有求和的意思了。说不定若寇相公所言,会取得一场更大的大捷,但也不好说,有四种可能。”

“那四种可能?”

当年寇准是不同意议和的。也不知道契丹主帅被击毙的事。和也议了,此事仅是争议,也就算了。既然郑朗提了起来,小皇帝好奇的问了一问。

“当年契丹主帅被毙,数次交战皆不利。契丹二十几万军队,经我军数场jī战后,仅剩下十几万军队。继续交战,此十几万军队必亡无疑,包括契丹太后与皇帝,无一能幸免。”反正是憾事了,与宋太宗伐辽一样,那时候天时地利人和反过来皆有利于宋朝。并且契丹深入太深了,想撤都无法撤回去。不过郑朗很客观的做了分析,继续说道:“最好的结果,在澶州城下,将契丹大军全部歼灭,随后契丹群龙无首,我朝乘机拿下幽云十六州。借助我朝的强大的国力,将古长城修筑起来,一劳永逸。其次是契丹会立即扶持一个新帝,将各部安抚下去,那么能不能拿下幽云十六州。是未知之数。但澶州大捷是有了。第三种可能是澶州城下没有围住,让契丹人渡过黄河。他们全是骑兵,一旦逼急了,危害程度远比黄巢还要厉害。契丹元气大伤,我朝元气同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