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是讨了便宜,诸蛮酋一口答应。

交趾也不象是欺骗他们的样子,果然提供了飞钩(一种特制抓住城头的挠钩)。简易投石机,云梯以及一些简易攻城梯,冲撞城墙的撞车,能躲避箭石类的墙车,一种用牛皮制作的攻濠洞子。

器械分到手。诸蛮兵气热汹汹地来到镇南关下。

并且与决里隘相比,镇南关地势要稍稍开阔,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拥而上,防御战再度开始。

此次镇南关准备更充分,郭逵赢来的五天时间,足以让宋朝将足够的物资武器运到三关任何一处。

无数箭弩如雨点的落下,又有正规的檑木,还有一种撞竿(一种类似撞木的器械,更短,在云梯攻城下数名兵士抬起,猛撞云梯的顶端,往往十之五六将云梯撞翻下去),火药,更先进的投石机,硫酸,以及专烧攻濠洞子的火箭。

当然,镇南关并不是攻不下来的,但也不可能轻易地攻下来。

数轮进攻后,关下倒了一地尸体。

看到自己的族人大批大批的牺牲,诸生蛮酋首一个个心痛了。渐渐露出犹豫之sè,最后请求交趾出兵相助,仅靠俺们是拿不下来镇南关了,你们也出出兵吧。

宋人防御武器太强悍了,武珥看得心惊肉跳,蛮人舍不得,他同样也舍不得。看看天sè已晚,打了一个哈哈,勒令退兵休息。

第二天,武珥分出一支军队,前去平而关。结果一样。不信邪,又分兵水口关。水口关与镇南关、平而关不同,它严格来说是一个水上关卡。利用当地的地形,于两山夹一河间架设一桥,桥下乃是陡门,桥两边乃是高大的关卡,倚山傍河而建。堵住的乃是朋江水道。

此关不是攻关,而是攻下这个桥与陡门。

似乎不难,广源州交趾经营很久,特别是朋江南岸,许多部族皆能让他们主动配合交趾。而且倚着朋江,下游便是左道,有许多船只。交趾人将这些船只征集过来,示图从水上强行攻克水口关。

结果再次受阻。

宋军将交趾对付后汉的那一招搬来使用,于朋江下钉下许多大木桩,而且钉得隐蔽,交趾斥候居然没有察觉。船一下子上去了,再也下不来。关卡上立即飞来许多火油瓶子,砸到船上,火油瓶子溅开,在甲板上流淌,接着火箭而来,船迅速着火了。交趾兵士只好跳江逃命。

连番受阻,逼得交趾人不得不将视线放在广源州。

而且一个新的问题来临。

宋朝攻打交趾,十万军队带了二十万民夫押运物资粮草。

薛仁贵攻打大非川,五万大军带了五万民夫押运粮草。

交趾出动六万军队,现在快变成八万多军队,只带了两万民夫押运粮草。而且交趾的车子载重量远不及宋朝车辆。难道交趾人饭量小?

肯定不是,他们打的好主意,靠掳掠来提供未来的供给。现在阻于三关,寸步难行,粮食一天天见少。难道从国内供给?交趾也不可能有那么富裕的经济,纯靠养活来维持一场这么庞大的战争。

直到此时,才让郑朗如愿以偿,武珥不但将视线放在广源州,还放在一些没有参加的部族上。

交趾再次分出两部。

一部攻打一些没参加交趾联军的部族。手段十分残忍,攻破寨洞后,所有财产粮草牲畜一起掳获过来。也是形势需要,没充足的粮草,始终让人不放心。族民没杀死,而是将他们抓捕过来,不管男女老少,强行顶在前面做炮灰。

对此宋军也无奈,不能说忍与不忍的问题,不忍心,攻下关卡,麻烦更大了,后方还有几万户汉户与熟蛮,他们也需要保护。一样的shè杀。

一部分去了广源州,胁迫侬宗旦、麻顺福、侬士忠等酋首效忠交趾,并且派兵协助交趾向邕州发起进攻。不服就灭族。

不大好灭的,这些峒族以前不服,有种种原因,一是部族强大,二是有地形之利。

听到交趾传话后,皆不听。

于是交趾果断出兵,对这些峒强行攻打。有两个用意,一是顺便将几十个桀傲不逊的部族解决,也不用全部解决,只要解决其中一部分,以后就能将广源州全部统治。其次强迫他们效忠,增加兵力,也防止他们为宋朝拉拢,断掉自己的后路。

虽这些部族强大,可面对交趾的大军,无法抵抗,在顽抗中损失惨重。

就在这时,来了一个宋朝使者,与当地号召力最强大的火洞洞主侬宗旦进行了密谋,接着侬宗旦邀请了二十几个峒主,与这个使者再次密商。

使者离开了。

很诡秘的一次出使。

然后三关与永安寨前不约而同出现一幕,关上的宋军看着那些炮灰,大声喊道:“郑相公有令,让你们无法自保者,退到后方。为什么不听?现在沦落如此,若我们再守关,陛下不忍,郑相公不忍。为了你们,我们弃掉此关,望你们以后好自为之。”

说着,三关与永安寨同时撤军,将三关与永安寨交给了交趾。当然了,三关拿了下来,交趾也不想与广源州那些桀傲不逊的部族交战了。军队同时收缩,浩浩荡荡地自三关进入,向宋军最后一道防线冲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七百章 逆转(上)

但是武珥与李常杰莫明其妙,为了你们,我们弃掉此关,鬼才相信。

可真就有人相信了。

陛下不忍,郑相公不忍,皇上没有人见到过。但能拨出这么多钱来开发两广,大约会是一个好皇上。而且对待被杀害的百姓家属,抚恤很厚,能说不忍。

郑朗所做所为,许多老百姓是亲眼目睹的。

这两年来,郑朗几乎踏遍两广所有州县,风里来雨里去,不嫌自己是蛮人,他身为宰相,亲自教导自己子女,使自己的子女以后有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让汉户教导自己耕种,纺织,以及其他技能,让自己以后能过上好rì子。大修道路,以前稀缺的汉家物品源源不断而来,自己的出产又销售出去。

能当此不忍!

当真不忍?怎么可能。

不过论对他们不排斥,真心想他们过上一个好rì子,郑朗在满朝重臣里说第二,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第一。

这两年,郑朗走过许多地方,也发生过许多感人的事。

与不忍无关,这是一千年时代的差距。

弃掉三关,是到了火候才弃掉三关的,这是一着重要的棋。一个弃关,一个不忍,它会在以后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过表面看起来,广南西路更危险了。三关一弃,数万交趾大军畅通无阻的逼近第一线。突破第一线后,离邕州城就不远了。

但逆转从此开始。

交趾在南方的残忍传到关北,除了部分部族依然坚守在自己家园上,一部分部族又隐于深山老林,还有一些部族本来就是在深山老林,外面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所谓,余下的至少有一半部族收拾行李辎重,逃入第一线,被宋军安置到各大城寨。也包括扼守各个道路的十二大寨。

这是很微妙的一步棋,隐隐又看到安远城的作用。

有了蛮人进入,就等于有了兵源,后方第二批民兵到来。计达六千多民兵,再次分了两千民兵前去钦廉二州,余下的四千余民兵,安排到各寨。邕州本土居民在担心之下,又有两千多百姓报名参军,参加战斗。这使得每一寨守兵达到两千多人。但还没有停下来,第三批。第四批民兵继续从各州县赶来。

甚至位于广南东路郁水沿岸的百姓也担心邕州有失,交趾军队沿郁水而下,再度发生侬智高的惨剧,甚至交趾人更残忍,兵力更多,危害更大。不是不可能,交趾分兵钦廉二州,就是有剑指郁水、广州的想法!在官吏动员下。陆续有百姓也参加了民兵。

但逆转不是从邕州开始的。

郑朗用民兵,非是用在平野作战,那样也等于是送早点给交趾人。民兵是用来守城的。对于这些缺少实战经验,缺少训练的民兵来说,有城墙的掩护,不是野战,作用不及正规军队,可能派上用场。这才大肆征兵。但现在想一口将这几万交趾军队吃下去,根本不可能。

因此逆转的是另一个方向。

先是自安远城开始。

对交趾人挖地道与修土山的神马,赵珣并不担心。

挖地道与修土山也是一种常见的攻城方法,历史多次应用。并且在这两种方法上还延伸出一些攻城的策略,例如史上李常杰攻邕州城不下。便让士兵用泥袋装泥,放在城墙下,最终泥袋堆得比城头还要高,邕州苦守了四十二天,最终沦陷。

但得要有两个首要条件,得有时间与人力。无论挖地道或者堆土山,需要大量的人力,眼下交趾又要攻城,又要挖地道,苦战到现在,又牺牲了最少一千余名兵士,人力不足,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越有利。

挖地道未必需要多少人力,但地道可怕吗?

只要在城里挖出一道壕沟,就轻易地将地道危害化解了,除非交趾人也会制造火药。

赵珣最担心的便是撞车不断地将城墙撞开豁口。

主要他对整个计划不了解,因此认为郑朗大约早有准备,为何将城墙修得如此单薄。

郭嘉懿想法又不一样。

他也未认为靠土山就会取得效果。要的是压迫感。

战到现在,他已看出宋军的一些实际情况。两城中的宋朝正规军队很少,所占比例不到一成,其余全是百姓组织起来的民兵。这些民兵放在野外作战肯定不行的。可在城头上,有城墙之利,能多少发挥出一些作用。土山一修,让这些百姓夺气,不断地城墙被撞破,最终便会拿下两城。特别是安远城,城墙远不及廉州城高大,这一招更有效果。因此第八天继续挖地道建土山,又用撞车撞击城墙。

赵珣抱怨城墙修得单薄,但若不是城墙修得单薄,交趾人必然会怀疑,那么这一万七千名交趾兵就不会被拖在这两城下。正是因为让他们看到随时能攻破城池的希望,最终这里成了逆转之所。

第八天又过去了,有许多百姓询问援兵在何处,援兵未至,但消息有了,已经越过灵山,明天傍晚即可抵达。

听到有援兵到来,城中传出一片欢呼声。

裴庆成在城外听到城中的欢呼声,有些莫明其妙。

第九天继续开始,土山渐渐修高了,又有几处城墙被撞塌。安远城似乎随时被攻陷下来,可每次到临门一脚,就是踏不进去。傍晚来临,援兵终于到达。两城一共分去五千兵力,因为安远城情形更危急,向安远城分去一千五百名禁军,廉州城仅调去五百禁军。这是比较奢侈的,整个广南西路皆缺少兵力。但在两州却分出了四千名正规兵士,不仅是在二城,灵山、如洪寨、石康皆分了一些禁兵,在指挥百姓,防止交趾人绕过二城,出现在后方。

周沆让手下打开西北城门,将三千兵士热烈欢迎地迎入城中。

至此,周沆与赵珣一颗心才安定下来。

出城野战仍不及对方,可有城墙在手。仅是防守,这些兵力足足有余了。

是周沆的想法。

赵珣却有更大的野心,到了第十天,天有雨。天sè晦暗,雨虽不大,可到了夜晚,夜sè更黑。

看着正在修补豁口的兵士与百姓,赵珣又看了看对面的交趾大营。开始援兵到达,裴庆成吓了一大跳,但立即发现前来援助的还多是百姓。弓箭生疏,才松了一口气。情报也说明宋军兵力不足,宋朝有援兵到达,乃是从荆湖南路过来的,仅一万余人,多分兵到了邕州。邕州那边是什么情况,因山路迢迢,到现在不得而知。可已经知道国内从应天府出发(升龙城、河内。河内一带还有原唐朝交州旧城,越李命名都护府,以及黎朝都城华闾城。越李嫌其狭小,重新修建都城,即升龙城,又名应天府,而将华闾城命名为长安城),哪里才是交趾的主攻方向。久攻安远城不下,损失惨重,安远城又增加了一批援兵,裴庆成有些自暴自弃了。

主帅如此,手下更是如此。

而且小视了城中的百姓。因此交趾人的军纪散漫便显露出来。

赵珣眯缝起眼睛,盯着城外交趾人的动静,忽然将几个指使一起喊来,说道:“让我们今天晚上给交趾人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

赵珣看了看外面的夜空,雨势已住,可夜sè漆黑一团。狠狠地说道:“夜袭。”

城中不是没有兵力,仅是禁军就有近两千名,其余的虽是百姓,可经达数天激战,许多勇士皆成长起来。但夜袭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立奇功,用得不好,反而会轻易地遭到埋伏。

可纵观这些天来对手笨拙的指挥方式,赵珣并不担心后面一点。

三更时分到了,安远城头上还站着一些兵士在巡逻。城中现在什么都缺,武器浪费严重,缺武器,真正能上战场作战的兵士不多,缺士兵,几万人扎在一起,有蛮人有汉人,有本地人有外地人,缺官吏维护秩序。但不缺的便是人。只能用人来弥补将士数量的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